(最新)深圳中学(粤教版必修3语文)第二单元验收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5072226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深圳中学(粤教版必修3语文)第二单元验收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深圳中学(粤教版必修3语文)第二单元验收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深圳中学(粤教版必修3语文)第二单元验收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深圳中学(粤教版必修3语文)第二单元验收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深圳中学(粤教版必修3语文)第二单元验收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深圳中学(粤教版必修3语文)第二单元验收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深圳中学(粤教版必修3语文)第二单元验收试卷及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精品资料精品资料精品资料广东深圳中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单元验收试卷:第二单元(粤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选出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漂浮(f) 牲畜(ch) 滞留(zh) 永葆常新(bo)B.慰藉(ji) 几率(j) 鞭笞(ch) 杞(q)人忧天C.膨(png)胀 蹊(q)跷 契机(q) 风驰电掣(ch)D.模样(m) 点缀(zhu) 矩形(j) 牵强附会(qing)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振撼 惊叹 雁翅排开 一无所有 B.荧光 囹圄 再接再励 向隅而泣C.渊源 旁证 开源节流 旁征博引 D.押解 磨砺 坚持不懈 声名雀起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填

2、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房子里面 了大量先进的娱乐设备,像个小电影院和点播室录像系统。有这种高超的系统来代替眼睛的 ,蝙蝠必定是生活在一个常伴有工业声.机器声的超声世界里。这种放大器是现在世界上最 的放大器,可以避免分子热骚动而带来的杂音,使微波得到有效的放大。所以负数概念的形成 与人类早期的商业借贷活动有关。A.配制 扫瞄 敏感 一定 B.配置 扫视 灵敏 恐怕C.配置 扫瞄 灵敏 一定 D.配制 扫视 敏感 恐怕4.选出对加粗熟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A.金属在超低温世界中,也变得面目全非:水银在常温下是闪耀着银光的液体。B.回到熟悉亲切的家,他心情平静,安之若素,幸福的感觉总是那样绵绵

3、不断。C.人们使用所有这些药品消灭的目标或许仅仅是屈指可数的几种杂草和昆虫。D.这个厂为农民工办理了养老保险,外来劳动力吃上了“定心丸”,纷纷表示以实际行动干好工作,回报社会。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个结论即使很有依据,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相当完善的构造.相互适应,因而难以令人满意。B.通过空气和阳光的化合作用构成新形式,毒死植物,使牲畜得病,那些饮用原本纯净的井水的人们造成不知不觉的危害。C.一下子把人或动物冷冻起来,使他们的生命暂时凝固,过了若干年,再升高温度,让他们复活,于是使他们能活更长的时间。D.数学家一度认为这下子把整个数轴总

4、算填满了。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如果需有声音来代表这一过程,对我的耳朵来说,它会像勃兰登堡协奏曲的排列。B.常用“冰冷”两字来形容冷,以为冰是最冷的东西。C.正如阿尔伯特施威策所说:“人甚至连自己创造的魔鬼都认不出来”。D.从实数轴上的“ 雁翅排开”,发展到复平面上的“ 众星捧月”,无论数的概念怎样扩大,零的特殊地位始终不变。二.阅读题(共50分)(一)课内阅读(1)阅读说数的文段,完成711题。(每小题3 分,共15分)引入虚数固然解决了负数开平方的难题,但也带来了另一个困难虚数在数轴上没处摆。这迫使数学家创造出一根“ 虚数轴”,使之与改称为“ 实数轴”的原来之数

5、轴相垂直。由虚.实两根数轴组成的平面称为“复平面”。实轴上的点是实数,虚轴上的点是虚数。复平面上其余的点就是“复数”,它包含实数及虚数两个部分。零就是实轴与虚轴的交点,是整个复平面的中心,仍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从实数轴上的“雁翅排开”,发展到复平面上的“众星捧月”,无论数的概念怎样扩大,零的特殊地位始终不变。难怪最近在网络上评选一千年来最重要的发明时,零也在被提名之列。我有一首小诗单咏零:零赞你自己一无所有却成十倍地赐予别人难怪你这样美像中秋夜的一轮明月7“这迫使数学家创造出一根虚数轴”中,“创造”改成“发明”是否是一样的意思?8.结合本段回答,“复数”由哪两部分组成?9.从“雁翅排开”到“众

6、星捧月”,说明了什么?10.“零的特殊地位始终不变”中的“始终”改为“一直”好不好?11.引用了作者自己咏的小诗有何用意?(2)阅读奇妙的超低温世界的文段,完成段后问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零下190多摄氏度,空气竟变成了浅蓝色的液体,叫做“ 液态空气”。鲜花在液态空气中浸一下,就变得像玻璃一样脆,一摆动,便叮当叮当直响。鸡蛋.白蜡等在液态空气里,会像萤火虫似地射出荧光。鸡蛋射出的荧光是浅蓝色的,石蜡射出的荧光是浅绿色的。在零下一二百摄氏度,就叫超低温。金属在超低温世界中,也变得面目全非:水银在常温下,是闪耀着银光的液体。可是,如果你把水银温度计伸进液态空气,水银柱一下子就冻得像一根大头

7、针似的!铅平常是软绵绵的,要直就直,要弯就弯,非常“听话”,可是在超低温世界里,铅变得非常“倔强”,富有弹性,你一松手它就弹回去,恢复原状。一个铃铛如果用铅做的话,在常温下摇起来像个闷葫芦,但是用液态空气浸过以后,摇起来却发出银铃般清脆的响声!锡跟铅恰恰相反,一把好端端的锡壶,在超低温下会碎成煤灰似的一团粉末。例外的是铜,它在超低温下仍像常温时那样保持很好的韧性和机械强度,所以好多超低温设备常常用铜来做。奇怪的是,氦本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在超低温下会变成无色液体,而这种液体竟是会“爬”的液体!比如,你把一个小杯放在大杯中,小杯里盛着液态氦,当温度降低到-270.960 C 以下时,小杯里

8、的液态氦会自动沿着杯壁“爬”出去,流到大杯中,直到大.小杯里的液面相平为止!液态氦的这种怪脾气,叫做“超流现象”。超流现象已引起许多科学家的注意,但目前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够正确地解释这种现象。12.解释文中“超流现象”的意思。13.分别指出下列喻体与本体的相似点。大头针:萤火虫:煤灰:闷葫芦:玻璃:14.“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出现了许多奇妙的现象”一句在文段中的作用是什么?15.“水银在常温下,是闪耀着银光的液体。可是,如果你把水银温度计伸进液态空气,水银柱一下子就冻得像一根大头针似的!”这一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16.下列对文段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A.“在零下一二百摄氏度,就叫超低

9、温”运用的是诠释说明。B.铜在超低温下仍像常温时那样保持很好的韧性和机械强度,说明铜具有超导性,而铅不具有超导性。C.液态氦的超流现象,目前人们无法从理论上加以解释。D.鲜花在液态空气中浸一下,就变得像玻璃一样脆,是很容易破裂的。(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每小题4分,20分)略谈宋词的美感词,这种文学样式最初起源于民间,在唐朝兴起,经过五代到宋朝长期不断的发展,在宋朝达到空前的繁盛。北宋,南宋都出现了许多大词人,产生了大量的好词,词是一种配曲能唱的文学样式。宋词具有很强的灵感特征,首先它具有音乐美。词的产生之初,并不是文人们用笔写出的,而是产生于劳动人民的吟诵歌唱,慢慢地发展成为曲子。这

10、一特点决定了宋词并不是单纯的诗,它是在音乐中产生的,因而它也必须适合音乐,为了适合音乐便必须具有便于歌唱的特点,有适于歌唱,宜于弹奏的音节,因而经过不断的发展,词便成为曲子词(歌词),要依照词调(词牌)来写。而每一个词都有特定的适于歌唱的格律形式,这就使词不是简单的文学作品,而是具有音乐美的。其次宋词具有绘画美,即词藻上的美感。宋词在使用词汇上是非常讲究的,一方面受平仄规律的限制,另一方面又要受字数的限制。正是在这种严格的要求下,才使宋词的词藻华丽,给人以灵感。句子中用字讲究平仄,字数以外,还要受韵脚的限制,使词达到了通畅.优美的境界。词在具有绘画美的同时,还有一种建筑美。即在词的格式上,结构

11、上像建筑物一样和谐美观,词一般都分作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三四段的是极少数。它不像诗可以独自一段。这种上下两段式,给人以沉稳.庄重之感。另外,词的形式,基本是长短句,只有少数词才是字句整齐的。这种有长有短的句式,错落有致,读来铿锵有力。另外词调不同,词的字数也是不同的,简短的像十六字令只有16个字,长的像莺啼序有240个字,而且每一个词调的字数和句子长短都是固定的。因此宋词在形式上有一种建筑美。最后宋词有着情感美,有许多宋词中有对环境淋漓尽致的描写,也有对生死离别的深刻体验,更有对祖国家乡的一片赤诚之心。无论豪放派.婉约派都有其深刻的情感美,像柳永的雨霖铃所表达的送别之情,苏轼

12、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对长江的描写,陆游在诉衷情中对祖国的坚贞,都体现出了宋词的情感美,宋词是一种最具美感的文学,它虽然受到的束缚太多,但是从主流看,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广阔而丰富的内容,它不仅仅有着美的外在形式,而且也有着美的实质内容。17.“这一特点决定了宋词并不是单纯的诗”句中“单纯”一词的含义是什么?18.宋词可以分为婉约和豪放两大派,根据文中的信息,判断柳永雨霖铃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各属于什么流派?19.结合文中的内容说说宋词有哪些主要特点。20.简要概括宋词的情感美体现在哪些地方。21.在说明宋词的建筑美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三.运用题(每小题4分,共16分)22.仿照下面的句式,以

13、四季征候为内容,续写句子。少年纯真,青年激烈,中年沉稳,老年庄严,各阶段的不同特征,连缀起绚烂的人生。23.阅读下面辩论会的片段,回答问题。对方说有的人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这不错,但请问,如果人都是性本善的话,谁会拿起屠刀呢?对方说人一教一学就会变善,而我们看到好多人他们做坏事的时候,是不要教,不要学,就会干坏事的。再者,对方辩友认为恶都是外因,那请问,如果鸡蛋没有缝的话,苍蝇会去叮吗?根据以上内容,可以判断发言者所持的观点是(九个字以内):24.以“为国争光的赤子之心”作为句子的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中国女子足球队一举获得了第三届世界杯赛亚军,这都是因为她们平时就怀着为

14、国争光的赤子之心,甘寂寞,耐清贫,刻苦训练。25.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部分内容不连贯,顺序不够恰当,请给予调整。总之,数学是一株参天大树。它不断扩展自己的领地,吸收阳光;它为越来越多的学科提供支持;在它的树干上有越来越多的鸟巢,也从越来越多的学科中吸收营养;它向天空伸出自己的枝叶。调整为: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分)宋人杨万里写过这样一首诗:“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方出一山拦。”意思是说,不要说下山了就没有困难了,那不过是行人在空欢喜,正在万山圈子里呢,刚刚走完一山,迎面不是又有一山相拦吗?请以“曲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

15、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广东深圳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单元验收试卷:第二单元(粤教版必修3)1.D (牵强附会qing) 2.C (A.振震;B.励厉;D.雀鹊) 3.B (“配置”指调配和设置,“配制”指调配和制造,这里应强调“ 设置”。“ 扫视”指移动目光迅速地向周围看一下,“ 扫瞄”则强调视线专注一点。“ 扫视”符合语境。“灵敏”指反应迅速,“敏感”指感觉敏锐。这里“灵敏”符合语境。因为原型到底是什么很难考证,用“恐怕”使语句表达严密。) 4.B (“安之若素”表示面对不顺利的情况像平常一样对待,不符语境。) 5.C (A 项“即使”表假设,“因而”表结

16、果,两种不同关系的关联词语混合在一起,造成句式杂揉,应将“因而”改为“ 仍然”。B 应为“ 对人们造成”即介宾结构作状语。D“把”字结构要紧接谓语“填满”。) 6.C (完全引用原句,句号应在后双引号内。) 7.“发明”指研究创造出(新的方法或新产品),多指实物。“ 创造”指造出未曾有的或首 次建立。这里着重强调“首次建立”之意,同时也与上文的“创新精神”相呼应。 8.复数包含实数和虚数。 9.“众星捧月”是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数的王国不断扩大.零的“ 王者”地位始终不变的状态。 10.“一直”侧重于持续性,“始终”强调由开始到结尾。 11.小诗写出了零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零赞美的感情,

17、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性.趣味性。 12.把一个小杯放在大杯中,小杯里盛着液态氦,当温度降低到-280.960 C 以下时,小杯 里的液态氦会自动沿着杯壁“爬”出去,流到大杯中,直到大.小杯里的液面相平为止!液态氦的这种怪脾气,叫做“超流现象”。 13.大头针:细长的形状 萤火虫:发出荧光 煤灰:粉末 闷葫芦:声音不清脆玻璃:声音清脆 14.在行文上总领本节的内容,表明下文是说明许多奇妙的现象。15.运用了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让人形象生动地感受到超低温下水银柱发生的奇妙现象,引起读者兴趣。 16.B.D (铅在超低温下发生变化,并不能说明不具有超导性。玻璃是用来比喻清脆的声音) 17.“单纯”表

18、示单一纯粹的意思,文中用来说明词除了具有诗的特点外,还包含其他因素。 18. 柳永雨霖铃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分别属于婉约派和豪放派。 19. 宋词不仅具有美的外在形式,还有美的实质内容。包括音乐美.绘画美.情感美.建筑美等。 20.宋词的情感美主要体现在对环境的淋漓尽致的描写,对生离死别的深刻体验,对祖国家乡的赤诚之心等。21.在说明宋词的建筑美时运用了诠释说明,如对建筑美的解释:“即在词的格式上,结构上像建筑物一样和谐美观”。打比方,如“ 像建筑物一样和谐美观”。作比较,如“ 它不像诗可以独自一段”。举例说明,如“ 简短的像十六字令只有16个字,长的像莺啼序有240个字”。列数字,如“十六

19、字令只有) 个字,长的像莺啼序有240个字”等。 22.春天清新,夏天灼热,秋天丰实,冬天静穆,各季节的不同面貌,构成了多彩的岁月。 23.观点是“人性本恶”或“人性本无善恶”。 24.为国争光的赤子之心使甘寂寞,耐清贫,刻苦训练的中国女子足球队一举获得第三届世界杯赛亚军。 25.它向天空伸出自己的枝叶,吸收阳光;它不断扩展自己的领地,在它的树干上有越来越多的鸟巢;它为越来越多的学科提供支持,也从越来越多的学科中吸收营养。 26.作文【思路分析】(1)事物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曲折中发展.前进的。我们可以站在哲学的高度审视社会和历史以及人生的变化,以论证我们的观点。(2)我们的成长是曲折

20、的。小时候固然有童年的欢乐,但也有疾病的侵袭;入学后有成绩优异时的高兴,也有成绩落后时的苦恼;还有与同学的矛盾.与家长的隔阂等等,每一步都伴随着曲折。(3)成功之路是曲折的。爱迪生发明电灯试验了上万种材料,歌德写浮士德用了六十年,宋祖英是从山沟中走出来的等等,每种成功都充满了艰辛与曲折。(4)创业之路是曲折的,如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第一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之后,国内的政治形势便发生了变化:反右.大跃进.自然灾害.文革等,使经济建设几乎陷于停顿。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整顿调整后,才走上正途并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5)面对曲折,我们要有挑战的勇气,要有必胜的信心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我们才能不畏

21、曲折,迎曲折而上。【范文一】曲线美的提示我曾一度很向往直线,老做着“ 平步青云”之类的美梦。可现实,却常常把我梦中“黄金直线”分割殆尽,使我举步维艰。后来,我终于明白:曲线,无处不在,比直线更富于魅力。你瞧它:有弯曲,有转折,有流动的韵味,能引导你的眼睛做变化无穷的追逐,能引起你多元的思索曲线是美的,而美的东西,恰又往往由曲线构成。曲线的美,在于自然。雄伟的山峦,是曲线;滔滔的大江,是曲线;皎洁澄清的明月,是曲线;波涛汹涌的大海,不也是曲线么人类的历史跌宕起伏,有峰巅,也有深谷,可谓一条曲线,一条无形而又无限延展的曲线。帝王将相,从这里经过,凡夫俗子,亦在这里繁衍。“读史使人明智”。人类历史这

22、一曲线,给人启迪,让人清醒。它,犹如一面明镜,可映照出每个人.每个时代的美丑和兴衰。历史的起伏,是自然的,因为从人类茹毛饮血的年代起,历史的道路,就不是涅瓦街上的人行道,而是在荒野中前进,有时穿过尘埃,有时脚踩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又行经丛林。历史这条曲线,显示了宏伟的美。人生道路,也是一条曲线,坑坑洼洼,曲曲折折。它上面,既留有得意者的欢欣,也淌过失败者的泪水,既有顺利者的喜悦,又有受挫者的苦恼。在人生道路上,一帆风顺的幸运儿,也许有,但却少得可怜。而且,正由于人生像条曲线,生命才变得充实而有意义。当一个人,走完了自己的坎坷旅程而蓦然回首时,他定会为自己留下的曲折而执著的印迹而欣慰,对大

23、千世界报以满意的一瞥人生的曲线,鼓人信心,给人希望,激人奋进,展示了人类奋斗的力量和力量的美。青年作家陈建功说:“只要星星还在天空闪烁,我们就不必害怕生活的坎坷。”的确,既然人生是一条曲线,我们畏头缩颈又有何用?倒不如昂起头来,大踏步前进为好。可是,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爱把人生设想得阳光灿烂,风平浪静。可以想见,这些人的前途,是决不会春光明媚的。他们没有奋斗的准备,又哪来胜利的甘甜?相反,那些能正确看待人生,成功面前不骄傲,挫折面前不气馁,能经受得住生活中种种遭遇和艰难的人,倒往往会赢得成功。孔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曲啸蒙冤方著犯罪心理学古今无数杰出之人,

24、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又怎能对人生抱有侥幸,存有幻想?人生之途是曲折的,人类历史是曲折的,可这决不说明人生前途的黯淡.历史潮流的倒退。人生之途虽然曲折,但前景却风光无限;人类历史虽然曲折,但时代却在飞跃。无论人生,无论历史,都是在曲折中前进,挫折.低谷,只是前进中之“小插曲”而已。因而,事业上的巨人们,在受挫时是决不会消沉的,因为他们透过暂时的风雨,能窥探到未来的阳光。记得,恽代英有句名言:“创业是艰难的,敢于创业的人,便不应计较艰难。”而我们,立身创业的时代,处于创业的年龄,对理想,有美好的追求,对未来,有瑰丽的憧憬。因此,对将来可能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才是。君不闻“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么?更何况,我们,还有着较大的弱点:虽内心火热,却比较脆弱;虽理想美好,却缺乏恒心;虽条件优越,却又缺少阅历。所以我想,若我们欲“扼住命运的咽喉”,则恒心应为我们的良友,经历应为我们的参谋,当心应为我们的兄弟,希望应为我们的哨兵。毕竟,成功之路不是笔直的阳关道,而是充满荆棘和艰辛的崎岖山径啊!“美是生活”,而生活中,有的却不是想象中的直线,而是一条条隐含汗水和曲折的实实在在的曲线。因此,我要说:美,正是生活中的曲线。最新精品语文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