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513250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特征码 wcuDSaLUfymgqUMOzJWb 一、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 (一)总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 (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 必要的应用技能;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 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 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 2 页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 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具体阐述如下:

2、 知识与技能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 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经历探究物 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 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 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数学思考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 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 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第 3 页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

3、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 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 观点。 解决问题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 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 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 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 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 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 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

4、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 独立思考的习惯。 第 4 页 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 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 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 的实现为前提。 (二)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3 年级) 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 内的数、小数、 简单的 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 算(包括估算)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 和 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 称现象,能

5、初步描述物体 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 、识图、作图等技能。 第 5 页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 单 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 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 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 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 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 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解决问题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第 6 页 有与同伴

6、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 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 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 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 的合理性。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二、全册教学要求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 20 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 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 10 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 第 7 页 写 02

7、0 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 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 10 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 问题。 4、认识符号“、” ,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 数学的信心。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第 8 页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全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

8、以内数的 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 各数的认识,认识钟 表,20 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认数和计 算,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 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0 以内的加法和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 中有广泛的应用,同事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 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 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

9、须让学生切实 掌握。 五、课时安排 第 9 页 (一)数一数 1 课时 (二)比一比 2 课时 (三)15 的认识和加减法 10 课时 1、1-5 的认识 3 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5 课时 3、0 的认识和有关 0 的加减法 2 课时 (四)认识物体和图形 3 课时 (五)分类 2 课时 (六)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20 课时 1、6、7 的认识和加减法 5 课时 2、8、9 的认识和加减法 5 课时 第 10 页 3、10 的认识和有关 10 的加减法 4 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4 课时 整理和复习 2 课时 实践活动 1 课时 (七)11-20 各数的认识 4 课时 (

10、八)认识钟表 2 课时 (九)20 以内的进位加法 11 课时 1、9 加几 3 课时 2、8、7、6 加几 4 课时 3、5、4、3、2 加几 3 课时 整理和复习 1 课时 第 11 页 实践活动 1 课时 (十)总复习 4 课时 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 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 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 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

11、心。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 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 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 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 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第 12 页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在本学段的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 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 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 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 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

12、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 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应鼓励 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要防 止学生的合作流于形式,强调在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 以及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开拓思路。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 第 13 页 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 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

13、从 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 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 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两 位数乘法时,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探求计 算结果,而不宜教师首先示范,讲解竖式笔算的法则和算理, 限制学生的思维。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都处在浅显的阶段, 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 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 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 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

14、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第 14 页 在评价学习的过程时,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 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考察学生的数学 思维过程。对参与程度的评价,应从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数学学 习活动等方面进行考察。对学生合作交流意识的评价,应从学 生是否主动地与同学合作、是否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是否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等方面考察。对学生情感与态 度的评价,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和问题情境,随时了解 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对数学的兴趣。 对数学思维过程的评价,通过平时观察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 和灵活性,考察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 点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