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体会.docx

上传人:randyorton 文档编号:513844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文言文教学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文言文教学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文言文教学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文言文教学体会.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初中文言文教学体会 特征码 YZdXAHRKBlKKkVbdeMYm * 初中文言文教学体会 文言文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髓,是古代文人文采与智慧的结晶。 它在初中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是教学工作中的主要内容。 而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又比较难懂,因此我们要寻找最 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以下是我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几点经 验和体会,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 提前预习 反复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文言文阅读也是如此。.初读时感觉 很拗口,更不用说理解大意了。但在熟练朗读之后,其中的大 意也就自然而然的显露出来。我在文言文阅读教学时,总是提 前一周或两周布置预习任务,对于篇目稍长

2、的、生僻字较多的, 教师提前范读,让学生听清字音和朗读节奏。然后利用每天 20 分钟的晨读时间让学生反复诵读。一周之后,学生便能够熟练 而准确的朗读课文,甚至有些同学已能初步背诵。在此基础上 进行课堂教学,学生接受起来也就不感觉生疏难懂了,达到水 到渠成的良好效果。 二、 借助注释 初步感知 第 2 页 每篇文言文课文都有文下注释,这些注释主要包括;通假字、 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等多方面,是针 对本课词、句的重难点而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本课大 意。而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往往将它们的作用忽略,不能引导学 生充分地利用它们,致使文下注释形同虚设。我在教学过程中 则是在学生反复

3、诵读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利用文下注释来初步 感知课文,将自己的翻译整理在笔记本上。虽然会有一些句子 的翻译出现偏差或歧义,但大部分内容借助文下注释还是能够 顺利翻译出来的。另外,学生在借助文下注释翻译的过程中, 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对那些重点词句的理解,而不必再花大量的 时间让学生去死记词语解释,死背翻译了,极大程度地减轻了 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 小组交流 解难提疑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总是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我觉得这种方 法提高了学生预习交流的积极性,也能使他们自己充分的挖掘 教学内容。文言文教学中我会布置组长在预习时把每个组员的 翻译都拿出来组织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个别学生自己不能 翻译的句子在

4、同学的帮助与启发下会翻译了,同时在交流的过 程中也会出现各持己见的局面。一些难懂的句子翻译出来会出 现多种意思,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对于这样的句子,我 就让组长整理出来上报给老师,而这些小组长上报的句子则是 我在教学时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我在课堂上也就能够做到教 第 3 页 学生所需了。 四、 课后反思 归纳整理 一篇文言文教学内容完成后,一些教师的做法就是反复的巩固: 做一些习题,留一些反复抄写的作业,背诵等。当然这些是学 生巩固掌握本课知识的一些方法。我却不忙于做这些事情,而 是在每篇文言文教学任务完成后,让学生进行反思与归纳。反 思的内容是:你课前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本课你学会了哪些翻 译理解文言文的方法;你们小组争议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将 这些问题整理归纳到笔记本上。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 当学生真正掌握方法后,文言文阅读便不再那么难懂了。 以上是我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也是自己的几点体会。 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无定法,如何吸引学生主动积 极地学习文言文还是我们这些语文教师共同探讨的问题。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