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怎么看学习体会:“招工难”引发的思考.docx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515148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个怎么看学习体会:“招工难”引发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个怎么看学习体会:“招工难”引发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个怎么看学习体会:“招工难”引发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个怎么看学习体会:“招工难”引发的思考.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七个怎么看学习体会:“招工难”引发的思考 特征码 AommCVWqYOZrtZCcSFTS * 七个怎么看学习体会:“招工难”引发的思考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破解就业难题 “招工难”现象引发了社会热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 “招工难”表明农民工就业难问题已发生“逆转” ; 也有人表示, “招工难”只是暂时现象,没必要大惊小怪那 么, “招工难”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招工难”源于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用工需求明显增加。 金融危机后,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好转和世界经济的复苏,许 多工厂新接订单持续增加,用工需求相应大量增加。 “招工难” 源于农民工返乡就近就业和创业。近年来,国

2、家出台了一系列 惠农政策,于是很多农民工返乡后便选择了在家乡就近就业和 创业。 “招工难”源于东南沿海地区不少企业长期工资低、待遇 差,农民工“用脚投票” ,主动离开。 “招工难”源于特定时期 第 2 页 用工信息的不对称。由于企业用工信息和农民工外出务工愿望 之间传递渠道不畅,导致招工单位和农民工的供需高峰期对接 不上。 “招工难”也源于农民工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与企业岗 位实际需求不适应。最终导致企业缺乏大量熟练工和技术工。 就业,涉及千家万户的生计和发展,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世 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妥善解决就业问 题尤为重要。就业关乎个人生存和尊严。就业关乎社会和谐稳 定。就业关

3、乎经济健康发展。党和政府已明确提出,扩大就业 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 展的优先目标。 促进农民工就业,就是要稳定企业就业。企业是经济活动 和吸纳就业的主体。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过程中,国家实 施“五缓四减三补两协商”等措施,引导企业尽量不裁员、少 裁员。促进农民工就业,就是要强化就业服务。推进在输出地 和输入地之间搭建劳务对接平台,统一规范人力资源市场。促 进农民工就业,就是要加强技能培训。要根据企业用工急需和 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信息,组织开展上门、对口培训和岗前培 训,实现培训和上岗就业无缝对接。促进农民工就业,就是要 优化创业环境。要将农民工纳入创业政策扶

4、持范围,在用地、 收费、信息、工商登记、纳税服务等方面,降低创业门槛,给 第 3 页 予农民工创业更大的支持。促进农民工就业,就是要加强权益 保护。依法规范农民工的劳动关系,指导、帮助农民工签订劳 动合同,及时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确保农民工工资 按时足额发放。 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对各级政府来说,要把中央各 项部署落到实处,采取更加积极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 要将大学毕业生就业纳入当地就业总体规划,放在当前就业工 作的首位,加强统筹安排。对高校来说,要把促进就业作为头 等大事,努力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要全面落实就业的“一把 手”工程,确保就业指导服务在机构、人员、经费上的“三

5、到 位” ,健全就业工作体系。对用人单位来说,要积极承担社会责 任,努力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用人单位应该树立长远眼光和 正确的用人观念,消除性别、学历等偏见,晚上用人机制,积 极吸收和储备优秀人才。对大学毕业生自身来说,应该增强信 心,切实提高就业能力。要转变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 、 “重事业、轻地域”等正确的择业观,自觉把自己的知识、机 能和国家、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此外,社会各方面要共同帮 助大学毕业生顺利跨过就业这道“砍” 。 帮扶困难人员就业,就是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要引导 各类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对于 第 4 页 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相 应期限内给予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补贴等 优惠政策。帮扶困难人员就业,就是要强化就业援助和服务。 要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中设立专门为就业困难人员服务的综合 服务窗口,免费提供劳动保障、政策咨询、职业指导、技能培 训、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 我们深信,随着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和措施的深入实施,各 类群体就业难的问题必将得到进一步缓解,社会就业总量和结 构更加均衡、就业环境更加完善、就业保障更加健全、就业质 量更加良好的就业局面也一定会逐步成型。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