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三:1.2《汉代儒学》同步练习(含答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66628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74.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1.2《汉代儒学》同步练习(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1.2《汉代儒学》同步练习(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1.2《汉代儒学》同步练习(含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1.2《汉代儒学》同步练习(含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1.2《汉代儒学》同步练习(含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1.2《汉代儒学》同步练习(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历史必修三:1.2《汉代儒学》同步练习(含答案).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时二汉代儒学 (时间: 25 分钟分值: 30 分) A组(基础题 ) 1下列关于秦始皇“焚书坑儒”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除秦记、诗、书、医药、卜筮、种树等有实用价值的书籍之 外,统统烧毁 B“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 C自汉代以来,“焚书坑儒”受到了主流文化的批判 D“焚书坑儒”对思想文化的传播造成了恶劣影响 答案A 2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利用儒家的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民贵君轻”的主张 C“性善论” D“大一统”的思想 解析由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可知董仲舒的“大一 统”思想正迎合了汉武帝的需求。 答案D 3董仲舒认为文化

2、的“一统”与政治“一统”之间的关系是 ()。 A一致的B相反的C分离的D以上都不是 解析在董仲舒看来,文化 “一统”与政治的 “一统 ”是一致的,而文化的 “一统”又可以成为政治 “一统”的根基。 答案A 4汉武帝问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的对策 ()。 A指出了汉武帝的弱点B违背了汉武帝初衷 C触犯了汉武帝忌讳D迎合了汉武帝意愿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汉代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的原因。董仲舒的主张是 符合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加强思想统一的需要的。 答案D 5假如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个书生,你所遇到的景况可能是 ()。 你的教科书除了

3、儒家经典外,还会有法家经典你可以到郡县的学校就读 即使你不是贵族子弟也有机会读书如果你考试合格的话,可以到政府任 官 ABCD 解析汉武帝推崇儒学把儒家经典“五经”作为教科书,不可能有法家经典, 这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也是格格不入的。 答案C 6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打破了门第限制 B削弱了皇权 C有利于选拔人才 D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解析科举制有利于强化专制体制,巩固皇权,故B 项不正确。 A、C、D 三 项均是科举制的影响。 答案B B 组(能力题 ) 7有人说:“董仲舒 , 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 ” 下列最能够

4、体现这一观点的思想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C实践德政,推行教化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解析抓住题干中关键信息 “神学化 ”。 答案B 8汉书载:“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 则英俊宜可得矣。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 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由此可见,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相比,汉代 教育的特点应是()。 设立太学在各郡县设立学校教育为儒家所垄断教育促进思想大 一统 AB CD 解析由材料中信息 “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和“今之郡 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

5、化也”不难看出 “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 “太学设立 ”、“在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教育促 进思想大一统 ”。 答案D 9太学的创立有利于儒学的发扬光大,关键因素是 ()。 A太学是中央政府的官办学校 B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逐渐形成 C儒学教育被官方化和制度化 D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 解析太学教授的主要是儒学经典,从而使儒学教育被官方化和制度化,这样 有利于儒学的发扬光大。 答案C 10下图反映的内容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B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C构成了 2 000 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D使儒学成为朝廷

6、选官的考查标准 答案C 11(10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 1(前 551前 479)图 2(前 179前 104) 材料二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两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 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 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举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 时能够成为 “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 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了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判断材料一中图1 的历史人物是谁?其主要贡献有哪些?(4 分) (2)材料一中图 2 历史人物对先秦儒学有哪些创新发展

7、?(3 分) (3)赏识图 2中人物时的皇帝与秦始皇对待儒家的态度有何不同?其本质又有何 共同点? (3 分) 答案(1)人物:孔子。贡献:思想上,提出“仁”的思想, 主张“以德治民”; 教育上,首创私人办学,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文化典籍上,编辑整理的 诗书礼易乐春秋被称为“六经”,成为我国传统文 化的宝藏。 (2)创新发展:糅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等 学说;提出封建的“三纲五常”学说。 (3)不同点:秦始皇“焚书坑儒”,压制儒家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 相同点:都属于文化专制政策,为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