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讲话稿.docx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517341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讲话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讲话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讲话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讲话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讲话稿 特征码 RyHzLEbpcKslFSPWwzyL 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讲话稿 这次会议,是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 讲话精神,认真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 全会精神的新形势下,专题研究部署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次 重要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 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 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精神,总结经验,分析问题,部署 工作,着力提升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 硬”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做

2、好新农村建设和农村 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精神,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大力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 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积极探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新 办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 文明创建活动,农村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农村风气有了明 显好转,农民文化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农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 明程度明显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第 2 页 如:大理州实施“三清洁”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城乡环境卫生 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洱海水质有了明显提升。红河州开展“六 美”乡村创建评比活动,促进群众生产生活观念明显转变,广 大农民的

3、文明意识、卫生意识、民主意识不断提高。曲靖市在 农村创建活动中探索实施“星级评定、晋位升级、动态管理” 办法,提高了创建主动性,增强了创建活力,打造了农村群众 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升级版。其他州市也有自己的特色和亮 点,值得大家互相学习借鉴。同时我们要看到,我省农村精神 文明建设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与广大群众的期盼 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要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把这项 工作抓好抓实。 这次会议在临沧市召开,实际上是现场经验交流会,让大家来 学习和推广临沧的做法和经验。临沧市自 1996 年开始,形成了 每年召开一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的制度,到 20XX 年,已连续召开了

4、 18 次现场会,对于促进农村精神文明 建设,成效十分明显。近几年来,临沧市以“六抓六好”为载 体,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的发展。一是抓建设新农村, 美丽家园好。临沧市以人口聚集、产业聚集、公共资源聚集 “三个聚集”及土地集约、节约与公共资源集中两个杠杆做好 村庄规划,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社会、群众为辅的多元化投 资机制,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合力建设“村美、民富、人欢乐” 的美丽家园。二是抓整治环境,村容村貌好。在全市范围内开 第 3 页 展环境整洁行动,发挥文明单位结对优势,帮助农村制定整治 村容村貌规划,推动农户改厕、改圈、改厨工作,集中进行垃 圾清理,改造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村人居环境

5、质量。三是抓 产业调整,农村经济好。临沧市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 富”的目标,以“稳粮、扩经、提质、增效”为主要内容,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自愿、平等、 有偿流转土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 织管理机制创新,推动农村经济较快发展。四是抓活跃文化, 社会氛围好。全市重视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基层 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积极支持和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基本做到 村村建有文化活动室、处处活跃着农民文艺队,丰富农民文化 生活、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五是抓管理,基层组织好。全市结 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6、,大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 设,解决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落实好每个社 区每年 5 万元、村级组织 3 万元的工作经费,市、县(区)财 政分别配套,每年补助每个村(居)民小组工作经费 1000 元和 村(社区)干部补贴,实施“农村困难党员关爱行动” 。六是抓 德育,文明乡风好。全市以促进乡风文明为重点,强化道德教 育,通过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着力破除陈规陋习,引导村 民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品格和自尊自爱、理性平和、 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营造“讲文明、树新风、讲诚信、促和 第 4 页 谐”的社会新风尚。临沧的经验值得学习,刚才交流发言的几 个地方的经验和做法也很好,大家要相

7、互学习、相互借鉴、共 同提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总要求是,以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为目 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以民风建设、环境整治和文化丰 富为重点,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全面加强农村精神 文明建设,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 化条件。 围绕贯彻落实这个总要求,我讲几点意见。 一、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 力支点,是

8、社会文明进步的精神导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要注重宣传教育、实践养成、示范引领、常态长效, 让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在广大农村落地生根。一是强化 宣传教育,叫响“24 个字” 。教化行则民风淳,教化废则民风 败。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宣传要全覆盖全普及,将核心价 值观做进乡镇、村庄、农户,进入机关、企业、学校、社区。 宣传要更接地气,结合当地的事例,用群众的语言,让核心价 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融入群众生活, “飞入 第 5 页 寻常百姓家” 。宣传要更有温度,多让群众和普通公众成为主角, 内容要富有乡土气息、符合农民的审美情趣,用平民视角展现 群众日常生活的善与恶

9、、美与丑,让人们参与其中、接受教育。 二是强化实践养成,推动价值践行。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核 心价值观的生命在于实践。开展活动要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与 群众关心的问题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取得更好效果。比如,针 对一些地方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问题,要突出文明节 俭教育,引导农民移风易俗、勤俭持家;针对一些地方封建迷 信、黄赌毒、黑恶势力、非法宗教等问题,要突出法制教育, 引导农民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法律意识。三是强化示范引领, 聚集正能量。启事在教诲,成事在榜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 最美人物是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身,是群众身边可感可触、可 敬可学、能评能议的“身边感动” ,对于引导群众崇德向善、

10、见 贤思齐效果很好。要组织群众发现身边的典型,用善行义举榜 展示农村凡人善举、 “草根英雄” 。四是强化常态长效,实现价 值生根。耐心之树,结黄金之果。培育核心价值观是在人的头 脑里搞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 役,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才能取得实效。要完善 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宣传部门牵头、部门各负其责,社 会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 融入日常生活,体现在市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范中,上 升为制度规范、规章规定。 第 6 页 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 美丽乡村,是小康社会在农村的形象表达,是社会主义新农

11、村 的升级版。省委、省政府制定实施了关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的若干意见 ,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 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着力建设秀美之村、富 裕之村、魅力之村、幸福之村、活力之村,走发挥优势、彰显 特色的多样化路子。我们要建设的美丽乡村,是农村经济、政 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有机结合体,是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工程。建设美丽乡村,既要见物,更 要见人,既要注重硬件环境的改善,更要注重软件风气的提升, 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建设美丽乡村,首要的是准确把握美丽乡村的丰富内涵。一是 环境之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有自然人文风情又充满现代

12、 生活气息,乡村环境宜居宜业宜人,具有“小桥流水人家”的 意境。村庄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建筑布局借山用水、错落有致, 农户住宅实用美观、特色鲜明,主要道路、河道两边、房前屋 后绿化美化。二是风尚之美。村民自觉树立法治意识、诚信意 识、卫生意识、节俭意识,有正确的婚育观、消费观,摈弃赌 博、迷信、大操大办等陋习,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勤俭 节约、移风易俗,崇德尚善、守望相助,讲道德、重道德、守 道德的村风民俗。三是人文之美。从地域自然环境、文化传统、 风土人情出发,形成内容积极健康、形式多姿多彩、风格清新 第 7 页 质朴,既充满乡土气息,又富于时代精神的人文精神。文化繁 荣、底蕴深厚,耕读传家

13、、以文化人,农民群众享有健康的文 化生活。四是秩序之美。学法用法、遵纪守法,民主管理、村 务公开,风清气正、和谐稳定,社会有效治理,维护公平正义, 农村安定祥和、农民安居乐业。五是创业之美。吃苦耐劳、勤 劳致富,勇于创新、诚信经营,刻苦钻研技术、生产条件不断 改善,推进产业升级、产业化进程较快,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 力,农民收入逐年增加。 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突破口 当前,广大农民群众普遍关心、反应强烈的一个突出问题,就 是农村环境问题。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从环境入手, 把改善村容村貌作为基础工作来抓。一是切实抓好改水、改路、 改厕、改村“四改”工作。改路要大力推

14、进自然村组的道路建 设,支持农户硬化入户便道,为群众出行提供方便。改水一方 面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还上“历史旧帐” ,另一方面 加大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保障群众喝上洁净水。改厕要清理 改造简易厕所,建设无害化、生态型厕所,以“厕所革命”来 改变群众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改村要结合危房改造、灾后 重建、异地搬迁、新村建设实行统一规划、连片改造,让群众 住得好、住得安。二是把整治脏乱差作为经常性任务,推动农 村来一场“环境革命” 。垃圾天天有,整治工作就要年年做。脏 乱差现象最容易出现反复,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必须经 第 8 页 常抓、抓经常,反复抓、抓反复。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手段,

15、 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切实解决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禽畜 乱跑、柴草乱放、污水乱泼等现象,还群众一个卫生整洁的生 活环境。三是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紧迫任务。习近平总书 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 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面对河道污染、水源污 染、土地污染日益突出的现状,要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定建设美丽乡村的决心,广泛开展“绿 色家庭” 、 “生态庭院”活动,推广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 实现粪便、垃圾、秸杆等资源再生利用,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 济,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

16、乡村。 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把乡风民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 了,更要顺应群众追求幸福生活方式的强烈愿望,加强礼仪道 德建设,倡导社会新风。一是开展“我们的家风家训”活动。 家风,是家族共同遵守的价值取向,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代 代言传身教的家教中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传统 家风在正心、修身、齐家、处世、创业等方面仍有时代价值。 要把家风家训作为民风建设的基础工程,抓好宣传教育、征集 评选、展示推广等各个环节,引导群众知家风、懂家风、重家 风、晒家风、育家风,广泛开展“践行好家训” 、 “培养好家风” 第 9 页 活动,通

17、过家风家训强化道德意识、传递正能量。二是完善乡 规民约,促移风易俗。人无常心,习以成性;国无常俗,教则 移风。发动群众讨论修订乡规民约,把 24 个字的要求融入群众 看得见、听得懂的土规定、土口号,形成让群众能明白、愿遵 守的约定俗成,在生产生活的变化中遏制陈规陋习、倡导文明 新风。按照“群众认可、办事公道、敢说敢评、会说会评”的 要求,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乡村自我管理组织,对 重大事件、突发事件、邻里问题进行调解、监督,用民间的力 量引导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三是开展农村志 愿服务,弘扬奉献友爱新风。农村的现状决定了农村志愿服务 要从多种形式的互帮互助活动开始。通过生产互

18、助、生活互助、 公益互助,在解决群众一些生产生活难题的同时,提高群众志 愿服务意识。广泛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关爱因病、因 残、因祸导致的残缺家庭、单亲家庭,亲帮亲、邻帮邻,互帮 互爱、守望相助,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四是 抓好农村道德讲堂建设。道德讲堂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 事教育身边人,是群众“看得见、够得着、摸得到”的凡人善 举。实践证明,道德讲堂讲述道德故事,放大了榜样的示范效 应,增强了先进的感染力和带动力,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方面的作用和成效是十分明显的。 道德讲堂要围绕群众关心的生产生活热点问题,吸引群众参与 起来,引导群众在“我看

19、、我听、我评、我议”过程中判断行 第 10 页 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规范自身行为。 五、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 生活 文化是美好生活的内质。只有农村文化发展了,农民文化生活 丰富了,美丽乡村才有内涵、有品位、有活力。一是以标准化、 均等化为要求,大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面向农村、 重心下移,把更多的资源投向农村、把更多的项目放到农村, 努力构建覆盖面广、便捷高效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 惠民工程要坚持建设、使用和管理并重,完善配套设施,保证 正常运行,让这项工程发挥最大效益。二是以民族文化为重点, 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民族文化是一个地域的

20、文化标记,是联系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对于完善农村 治理、引领道德风尚、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要尊重民族宗教信仰,保护民族精神文化遗产,把农村精神文 化活动与挖掘、开发、保护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有机结合,在丰 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传承、创新民族传统文化。要挖掘整理各 地农村积淀下来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文史典籍,延续传统 乡村文脉,培育富于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民族文化,增强农 村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作 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融入群众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实 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三是要广泛开展具有乡土特 色的文化活动。运用农村小广场开展富有特

21、色的文化活动,让 第 11 页 村村寨寨打起鼓、敲起锣,弹起弦子、跳起脚。以“我们的节 日”为主题,充分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和 少数民族节日,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把我们的节日办成爱国节、 文化节、孝敬节、仁爱节。四是把治理黄赌毒作为突出任务。 对黄赌毒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硬一些、严一些,抓一批重大案 件,公布一批“黑名单” ,打出声势、打出威风。继续以整治校 园周边环境,清理违规网吧、露天黄色演出为重点,为群众特 别是未成年人创造良好文化环境。五是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 要借中央和省级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的东风,完善配套建设, 配备辅导员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加强建设资金监督管理,把 建

22、设乡村学校少年宫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件实 事,抓好办实。 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落实依法治省和以德治省相结 合的要求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孔子在论语?为政 里讲:“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 ”说的就是法治和德治都是治国理政、教化民 众的重要手段。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落实依法治省和以德治 省相结合的要求,就要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用法律的权 威增强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以法治 的力量推进道德建设。一是广泛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 群众的法治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要发挥作用,首先 第 12 页

23、全社会要信仰法律。法治宣传要注重对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和 法治信仰的培养。通过普法宣传公益广告、法治文化阵地,开 展法治宣传进企业、进乡村、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活动,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让群众充分 相信法律、自觉运用法律,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 题靠法的行为习惯,在全社会形成宪法至上、守法光荣的良好 氛围。农村党员干部要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依法办事,讲党 性、重品行、作表率,以实际行动带领群众遵法守法。二是发 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法律是道德的底线, 也是道德的保障。对那些群众深恶痛绝的丑恶行为、激起民愤 的缺德现象,仅靠道德教育、 “叩问良心

24、”是不够的,必须运用 法律的手段进行惩治,为道德建设“保驾护航” 。在深入开展道 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中,要用法律手段强化对 失信者的制约,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药品的 不法行为,让败德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发挥对整个社会警 示教育作用,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和社会秩序。要教育引导 群众用法律武器严厉打击封建迷信、邪教组织和非法宗教活动, 严防境内外敌对势力搞的所谓“松土运动” 。三是加强公民道德 建设,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荀子说, “故非礼,是无法也” 。 人们对于法律的信仰,很重要的是对其蕴含的道德价值的认同; 对于法律的遵守,很重要的是源于道德觉悟的提升。所以说,

25、良好的公民道德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充分运用 第 13 页 农村道德讲堂等形式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强化规则意识,倡导 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法定义务、社会 责任、家庭责任。广泛开展“身边好人” 、 “善行义举榜”评选 活动,树立好人不吃亏、好人得好报的鲜明导向,让好人经济 上得实惠、生活上受关照、社会上受尊重,充分释放好人正能 量,发挥良好道德风尚示范引领作用。 七、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关键要加强组织领导。一是要摆上突 出位置。认真落实“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实行党委 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文明办具

26、体规 划、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确保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 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融入各部门各行业的业务工作,一同谋 划、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二是健全考核激励机制。要形成完 整的考核体系,按照工作绩效,奖优罚劣,进一步调动农村精 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实效性。三是发挥群众主 体作用,务求取得实效。群众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和 受益者。要想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就要把群 众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 根本标准。农民欢迎的事情就努力做好,农民反对的事情坚决 不做,防止劳民伤财、力戒形式主义,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 作更好地符合农民意愿、收到实际成效

27、。四是拓展创建途径, 着力形成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的长效机制。要建立和完善以城 第 14 页 带乡、城乡共建的长效工作机制,有效整合城市、行业、单位 和农村的创建资源,使城市与农村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优势互 补、相互促进。突出抓好规划,确保每个共建对子有组织、有 协议、有制度、有项目、有经费;突出抓好重点、多办实事, 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突出抓好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 式,移风易俗;突出抓好示范,促进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良 好氛围;突出抓好考评、量化推动,形成鲜明的工作导向、发 展导向。各地要把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的工作情况作为文明城 市、文明县城以及文明单位测评的重要内容,鼓励全国文明单 位、省级文明单位带头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同志们,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 全会及省委对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的新部署、提出的新要求,深 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系列重要指示精神,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结合各地实际,在统一思想、提高 认识上下功夫,在统筹规划、精心组织上下功夫,在出实招、 重实效上下功夫,努力开创我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