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518396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机械设备管理规定机械设备的操作必须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并贯彻“使用者即管理者”的原则。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自觉遵守设定的操作规程。所有机械设备的使用必须按照说明书的规定进行,严禁超负荷运载。现在,我们来看看以下三篇机械设备管理规定吧!机械设备管理规定I、在工地内禁止使用已被国家、行业或地方明文淘汰的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单位的机械主管必须对所有进场的机械设备进行验收验证,并实行动态管理。进场机械清单需报监理单位总监办备案。2、大型和特种机械设备(如大中型起重机械、架桥机、施工电梯、打桩机、混凝土拌合站、锅炉压力容器等)必须具备法定检验检测合格证明,并提供以下资料:1)产品的生产

2、许可证和出厂产品质量合格证;2)产品的技术、标准、规范以及安全操作说明;3)产品的相关图纸和技术资料:4)产品的技术性能和安全防护装置的说明等。3、用于施工现场的起重机械设备在安装和拆卸时必须经过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并由具备安装和拆卸资质以及从业人员资格的队伍进行操作。严禁未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从事特种机械设备的安装和拆卸工作。同时,禁止将施工起重机械的拆装工作分派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队伍进行。4、在施工现场新安装或停工6个月以上后重新使用的塔式起重机、龙门架、井字架、整体提升脚手架、滑模爬模、架桥机等自行式架设设施,在使用前必须报请当地技术监督部门进行验收,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

3、检测机构进行检测验收。经检测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后方可使用。并且在验收合格后的30天内向当地交通主管部门进行登记。5、带有计量装置的机械设备(如沥青拌合站、水泥混凝土拌合站、水稳拌合站等)在使用前,必须对计量装置进行仔细的检定或校准(经当地技术监督部门检定)后方可使用。6、安全使用机械设备6.1 施工单位在使用机械设备时应建立安全操作制度,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明确人员和机器的对应关系,并落实专人管理,制定要求、职责和权限,确定监督检查和考核的办法。施工中的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且必须配备完整的劳动防护用品O6.2 施工单位应指定责任人对施工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一旦发

4、现隐患或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解决。7、监理单位的驻地办应对施工单位进场的机械设备清单、合格证、人员上岗证等进行核对和监督,审核特种设备安装、拆卸队伍以及检测单位的资质。应对现场安装、拆卸施工进行监督,并及时制止发生的不安全因素。对于检测不合格的机械设施,应责令停止使用并及时清退。8、建设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对施工单位进场的机械设备进行抽查。并不定期对机械管理制度、机械安全操作制度、持证上岗情况、责任制度、劳动防护用品采购发放等情况进行抽查。施工现场机械标准化管理制度一、人员配置项目部必须配备专、兼职设备管理人员。合同金额超过1亿元的项目部必须配备专职设备管理人员。合同金额超过3亿元的

5、项目部必须成立设备管理机构。对于大型设备直接影响工程工期、质量、安全的项目,设立项目设备副经理。租赁公司必须设置安全总监并配备专职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设备安装拆卸等关键工序的过程控制。设备租赁公司、劳务分包、专业分包、甲方指定分包、应根据设备的数量、特点,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单位施工范围内施工机械安全管理工作,纳入项目部设备安全管理体系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要按照国家行业以及地方要求取得相应的资格人员作业。所有作业人员要做到持证上岗。大型设备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及交接班制度。二、管理机构及岗位职责1、项目机械管理部室及人员1.1 项目经理对项目部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负总责,是项目部施

6、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第责任人。1.2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上级有关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以及各项管理办法,负责制定项目部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1.3 负责本部室生产活动的危害因素辨识,并传递至项目施工技术部。参加项目危害因素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1.4 负责组织项目部施工现场所有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前的验收、监督检查、H常保养及维修的管理工作。贯彻执行机械安全操作规定,做到定机、定人管理。1.5 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无操作证严禁操作机械。作业前要进行分专业、分工种的培训、教育、考试,考试合格后。对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后方可上岗作业。1.6 负责设备操作人员证件的审核及施工

7、方案论证编制上报工作,实施完毕后进行验收。在施工机械活动范围内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对集中作业区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安全防护。1.7对施工现场的塔吊、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等大型设备安拆过程及起重吊装作业进行旁站式监督,及时检查和纠正违章。1.8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周边环境以及季节、气候的变化,对机械设备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消除施工机械设备事故,实现本质安全。1.9定期进行机械设备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落实。做好维修保养、交接班记录等管理工作。经常教育和检查操作人员遵章守纪情况,参与机械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2施工机械设备操作人员2.1 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经考试合格后,发给机械操作证

8、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无操作证严禁操作机械。作业前要进行分专业、分工种的培训、教育、考试,考试合格后。由设备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后方可上岗作业。2.2 设备操作人员使用机械必须实行“两定三包”制度(即定人、定机,包使用、包保管、包保养),操作人员要相对稳定。2.3 机械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要正确地使用机械,按规定进行保养,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4 凡使用机械均应有专人负责保管,多人操作的大型机械应实行司机长负责制,小型机械可设专人兼管数台。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确保机械正常运行。严禁野蛮使用和“带病

9、作业”。2.5 交接班制度是保证机械正常运转的基本制度,必须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由值班司机执行,多人操作的单机或机组除执行岗位交接外,值班人或机长应进行全面交接并填写机械运转记录和交班记录。2.6 一班作业的机械虽然不进行交接,亦应做好机械的清洁养护和整备工作,填写运转记录。机械工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技术基础,是加强技术管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国际贸易、促进技术进步、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为r加强机械工业的标准化工作,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制定本管理办法。第二条机械

10、工业标准化的主要任务是在全行业范围组织制定标准、贯彻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指导和推动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运用标准化手段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合理发展品种,提高产品质量,组织配套协作和专业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第三条标准化工作是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主管部门和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要加强领导和管理,并纳入科技发展计划。企业标准化工作是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搞好科学管理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各企业要加强领导并纳入企业发展规划。第四条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机械工业的项重要技术经济政策,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健全在技术上与国际标准基本协调

11、水平上与国际标准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标准基本相当的我国的机械工业标准体系,以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和对外技术经济交流的需要。要积极开展国际标准化工作,认真参与国际标准草案的讨论,枳极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我国提案,争取被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纳,以维护我国的利益。第五条制定标准应贯彻军民结合、军民通用的原则。凡直接为国防建设服务的专用机械产品应制定军用标准,凡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已能满足军用要求的,应直接采用。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六条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各级主管部门和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要建立和健全标准化管理机构和工作机构,加强组织管理。第七条机械电子工业部负责管理机械行业的标准

12、化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工作的法规、方针、政策,制定机械工业的标准化方针政策和管理办法,并贯彻实施;(二)组织编制和实施标准化工作规划和年度计戈Ij;(三)按规定组织标准的制订和审批;(四)组织标准工作的协调:(五)组织推动标准的贯彻实施,并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六)管理标准化工作经费;(七)管理有关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八)对本行业各主管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学术团体的标准化工作进行指导;(九)组织管理本行业范围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十)组织标准化科技成果评选和标准化工作的表彰奖励。第八条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机械工业主管部门负责

13、管理本地区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上级的标准化工作法规、方针、政策,制定本地区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具体政策和管理办法,并贯彻实施;(二)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地区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三)组织企业、事业单位承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任务,督促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四)组织推动标准的贯彻实施,并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五)按规定对企业标准化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并受理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六)组织对重要新产品和技术引进项目的标准化审查;(七)组织标准化的宣传培训和咨询服务工作;(八)组织标准化科技成果评选和标准化工作的表彰奖励。第九条机械标准化研究所承担机械行业标准化技术总归口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一)开展标准化法规、方针、政策和组织管理办法的研究并提出建议;(二)受部委托做好行业标准化的技术组织和管理工作;(三)负责对行业的标准化工作进行技术业务指导和技术协调;(四)组织开展标准情报资料、技术咨询、行业标准出版发行和人员培训工作;(五)组织和推动本行业对U的国际标准化工作。机械标准化研究所承担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归口工作,其主要职责按第十条执行。第十条专业研究所承担本专业标准化技术归口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