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考试题及答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93335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考试题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考试题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考试题及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考试题及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考试题及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考试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考试题及答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7 页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考试试卷 时间: 45 分钟满分: 100 分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_。”() A人民 B公民 C中国共产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体系中,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作为当代中国政 治制度最主要的构成,成为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主体部分。宪法规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 治制度 ( ) A明确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C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D完全实现一切权力属于

2、人民的宪法原则 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 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 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说明 ( ) A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B公民享有的人权的内容很广泛 C尊重和保障人权只是国家领导人的事 D我国的人权保障工作做得不到位 4中国梦所蕴含的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政治权利诉求,无一不体现了大同世界、 共同富裕、人人平等、让发展成果公平分享的人权理想。实现人权理想需要( )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 杜绝一切侵犯人权的违法犯罪

3、行为 A B C D 52017 年 8 月 18 日,浙江杭州互联网法院揭牌,由此杭州诞生了中国首家互联网法 院,据悉,这也是目前世界唯一一家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属于国家的( ) A权力机关 B 行政机关 C 审判机关 D 检察机关 6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从 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来看,这体现在( ) A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 B国家权力机关居于被领导地位 C实行中央的统一领导 D符合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7对右边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 A权力可以造福于民 B权力一定滋生腐败 C必须保障基本人权 D必须规范权力运行 第 2 页 共 7

4、 页 8包某在担任净月环保分局副局长兼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期间,不认真履行监督管理 职责,致使辖区内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长期存在违规建设养殖场、扩建塑料制品加工项目问题。 2017 年 7 月,包某受到行政警告处分。这说明 ( ) 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行使权力可以不用承担责任权力就是 责任,责任就要担当 A B C D 9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说明 ( )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由宪法确认的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国家 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A B C D 10我国宪法在序言中

5、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 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 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这是因为 ( ) 宪法集中体现了人民的共同意志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坚持依法治国首 先要坚持依宪治国有了宪法,就能够实现国家治理的目的 A B C D 11对右图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 D宪法是我国所有法律之和 1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因为宪法 ( ) 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 通法律更为严格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宪治国作为

6、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 B C D 13反腐败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网民参 与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腐败案件在网络推动下被曝光和处理,网络监督逐渐成为反 腐的重要力量,它使得反腐主体急剧增加,反腐力量空前增强,网络反腐正在成为一种时代 潮流。 网民参与反腐的行为( ) 干扰了公安机关的正常工作是积极监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权力的 体现是自觉维护宪法权威的表现扰乱了社会秩序 A B C D 14宪法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它就在你我的身边。接受教育、就业、医疗、享受各类 社会保险、欣赏优秀的文艺作品、赡养老人、财产继承 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大事

7、小事,其 实都与宪法息息相关,都受到它的保护。同时,我们也履行着保卫祖国、爱护公共财产、遵 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等宪法规定的种种义务。这启示我们要( ) 热爱宪法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 A B C D 152017 年 12 月 4 日,是我国第四个国家宪法日,热心公益的中学生小明和小刚到某 小区开展 “宪法伴我行 ”法律宣传活动。 为了解小区居民的宪法知识,他们进行了问卷调查。 下面是收集的观点,你认为有误的是( ) A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宪法规定了国家标志、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 3 页 共 7 页 C宪法规定我国国家生活中所有制度和所有问题

8、D宪法的制定、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二、漫画题 ( 共 10 分) 16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 漫画的寓意是什么?(6 分) (2) 请你为进一步完善“制度”,减少“越位”现象发生提两条合理化的建议。(4 分) 三、简答题 ( 共 10 分) 172017 年 3 月 9 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开放日活动在人民 大会堂举行。同时,与人民大会堂相距不远的国家博物馆内,观展者如云。复兴之路基 本陈列前, 一个红色的箱子静静躺在展柜中,吸引着人们的注意。这是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 议使用的投票箱。1954 年 9 月 20 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1

9、200 多名全 国人大代表进行表决,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全国人民热烈欢呼拥护。游行队伍抬着 巨大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模型进入天安门广场时,全场立刻欢腾起来” 第一届全 国人大代表胡兆森老人清晰地记得,模型徐徐打开后,出现八个大字 “ 一切权力属于人 民”。岁月如歌,初心不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 全的人民民主, 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参与,使广大人民群众反映意愿的制度更加健 全、形式更加多样、 渠道更加通畅, 国家治理和社会生活因此不断显现新气象、绽放新活力。 (1) 国家的“一切权力”为什么要“属于人民”?(4 分) (2) 根据所学知识,在我国

10、“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如何实现的?(6 分) 四、材料分析题( 共 15 分) 18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 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歌法第一条规定:“为了维护国歌的尊严,规范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增强公 第 4 页 共 7 页 民的国家观念,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十五条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 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

11、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 究刑事责任。” 材料二: 根据宪法规定, 提议宪法修改的有两个主体,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 上的全国人大代表。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 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 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宪法之外,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法律和其他议案,则以全体代表 的过半数通过。 (1) 材料一说明宪法与普通法律有什么不同?(6 分 ) (2) 材料二说明宪法具有什么显著特征?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5 分) (3) 综合两则材料及两个问题的回答,你得出了哪些重要结论?(4 分

12、) 五、探究题 (20 分) 192017 年 12 月 4 日是第四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十七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为积极贯 彻实施 “124” 国家宪法日和法制宣传日活动,某校八年级 ( 1) 班的同学们分成小组走出校 门,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行动吧! 第一组来到当地人民检察院,看到这里正在举行新任命的检察院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仪 式。我宣誓: “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 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 家努力奋斗!” (1) 新任命的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要向宪法宣誓,这是为什么?(6 分)

13、 第 5 页 共 7 页 第二组来到当地人民政府,他们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了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副县长对同 学们说: “今年以来,我县坚持 民生至上、教育为先的理念和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注重内涵、办出特色、全面提高、协调发展的原则,突出多措并举,全面巩固义务教育基 本均衡工作成果,不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 请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角度”谈谈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要性。(6 分) 第三组来到当地的人民法院,旁听了一起因琐事引起的故意伤人案的审理过程。同学们 亲身体验了法庭开庭的整个流程,接受了一场 “零距离 ”的法制警示教育,感受到了法律的 尊严和权威。 (3) 旁听这起故意

14、伤人案的审理过程给予我们哪些启示?(8 分) 第 6 页 共 7 页 第一单元答案 1A 2.C 3.B 4.B 5.C 6A 点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 力机关。故选A。 7D 点拨:观察漫画不难发现,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里。故选D。 8D 9.D 10A 点拨:夸大了宪法的作用,应该排除,因为宪法规定是原则性的,只有宪法 不足以实现国家治理的目的,宪法的落实需要通过各种法律制度来完成。故选A。 11D 点拨:这是一道逆向选择题。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 本性的问题, 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15、要有普通法律规定,可见, 宪法不是我 国所有法律之和。故选D。 12B 点拨:排除,因为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 本方略。注意“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的区别。故选B。 13C 点拨:网民参与反腐的行为,是积极监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权力 的体现,维护了宪法权威;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 14A 15C 点拨:这是一道逆向选择题。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 本性的问题。可见,C项观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16(1) 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 法律依据, 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因宪法和法律对某

16、一领域未作规范而擅自行使权 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属无效。( 至少 3 点,每点 2 分)(2) 全国人大及 其常委会积极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 作。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等等。 17(1)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 主义国家。 (4分)(2) 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 和形式。 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宪法规定 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等。 18(1) 内容不同:宪法所规定的内

17、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普 通法律所规定的内容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 规定。效力不同: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2) 宪法制 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2 分) 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 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保障了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 发展。 (3 分 )(3)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要坚持依宪治国;我们每个人都要牢固树立尊重 宪法、维护宪法的理念;等等。( 至少 2 点

18、,每点2 分) 19 (1)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 围内行使。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崇尚宪法的权威,维护宪法的尊严。有利于强化国 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国家机关及 其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宪法,严格依照宪法办事。有利于培养被任命者对法律的敬畏,强 化被任命者对自己的约束。等等。(3 点即可,每点2 分)(2)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 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宪法对各级国家机关的要求。尊重和保障人 第 7 页 共 7 页 权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重

19、要规定。推进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受教育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 基本权利。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进而实现人权的实质内 容和目标。 (至少 2 点,每点3 分)(3)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 热爱宪法, 捍卫宪法。 我们不仅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还要在理解我国宪法 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 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 根发芽, 开花结果。 我们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 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 的行为。 (至少 2 点,每点4 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