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委党校科研工作计划.doc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1975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伦贝尔市委党校科研工作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呼伦贝尔市委党校科研工作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呼伦贝尔市委党校科研工作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呼伦贝尔市委党校科研工作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呼伦贝尔市委党校科研工作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年呼伦贝尔市委党校科研工作计划党校科研工作必须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提高党校教学质量服务,为市委、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为使党校教师进一步明确今年科研工作的重点和目标任务,根据校党委的工作精神,特制定本计划。一、指导思想2013年党校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三次党代会、三届三次全委会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对促进呼伦贝尔发展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等重大领域有所探索和调研,并形成一定成果为市委政府决策服务,为教学服务。二、科研工作原则一是科研课题立足于地区实践。科研工作从市委、市政府

2、的工作大局出发,从自身的实际和优势出发,坚持把科研工作对本地实践问题的理论研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突出地方特色,科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围绕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课题,从而使科研成果成为市委、政府的决策参考,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提升党校的影响力。二是科研成果立足于出精品。科研工作的最终目标是要出成果,而且要出有影响力的成果。党校的课能不能讲好,在党委和政府决策中能不能发挥思想库作用,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是关键。一方面,要重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深刻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和正确的理论观点;另一方面,要重视应用对策研究,履行党校的

3、职能,发挥党校的作用。通过科研精品,实现2013年科研成果实现由数量向质量、由基础理论研究向对策研究、由被动研究向主动研究的转型。2013年科研课题重点方向是:民生、党建科学化、生态文明、县域发展。三、具体工作1、加强市情研究,力争全年向市委、政府提供3个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科研成果党校科研要关注呼伦贝尔的发展变化,注重把呼伦贝尔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作为科研内容,围绕市委的工作重点谋划科研课题的立项与调研,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发挥科研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理论创新的功能,努力把党校建成党委政府信得过、用得上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围绕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确立调研

4、课题。2、以课题为依托,推动科研发展以规范课题申报、立项、结项为突破口,提升我校科研正规化水平。依托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三位一体的组织优势,依托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呼伦贝尔分院的组织优势,积极参与内蒙古党校、内蒙古社科院的立项课题,争取课题立项。同时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呼伦贝尔政府组织的各类课题。3、以学科建设为基础,打造科研教学优势与品牌 提高党校学科建设水平,离不开教师、教研室集体力量的发挥。各教研室确立与本学科相符的23个学术研究方向,组织力量集体攻关,推出反映我校学科特色的科研成果。用1年、2年甚至3年时间进行研究,对研究问题进行深入、广泛、细致和持续的调查分析,形成研究成果,形

5、成自己的优势与品牌。2013年各教研室申报23个与学科相符的学术研究方向(表格附后)。4、加强社会调查研究一要积极参加重大调研活动。党校教师要积极参与市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调研活动。注重党校与呼伦贝尔市委、政府工作部门的协作。在合作中发挥党校的优势和特长,实现党校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党校的科研水平与社会地位。二要主动开展社会调查。教师要主动到企业、乡镇、农村、牧区、社区和群众中去,以独特的视角了解民情、关注民生,认真开展调研活动,如研究特色经济发展问题、农牧民创业问题、社会保险问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等。利用党校调研基地,提高服务决策水平,搭建社会实践平台。三要建立学员调研制度。党校

6、学员来自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岗位,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社会知识,本身就是一个内容齐全的思想库和数据库。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色资源,将学员的实践优势和教师的理论优势结合起来,教学管理部门要求凡是到党校培训的学员,要“带来一个问题、发表一条建议、提出一项措施”,并结合本部门、本岗位工作实际撰写调查报告,经整理后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成果,供决策部门参考使用。同时,优秀调研文章在党校校刊上发表,服务于呼伦贝尔。5、加强与旗市党校科研协作一是举办全市党校系统理论研讨会。研讨内容:呼伦贝尔地区县域发展问题有关内容。二是组织全市党校系统积极参加全国、全区和全市组织的学术研讨会,开阔视野,扩大思路,增长见识,

7、以进一步提高党校系统整体科研水平。三是加强与旗市党校系统之间的课题、调研、刊物合作,不断提高科研成果的水平和运用效果。四是加强与各盟市社会科学研究系统的联系。5、努力提高校刊编辑工作的实效性和质量校刊是党校的窗口,是发挥思想库作用、对外交流、教师发表文章的平台。一要扩大办刊思路。集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于一体,扩大参与范围,增多读者范围,充实稿源范围;从多层面和角度吸引理论、实际工作者关注、思考、研究探索呼伦贝尔,更好地服务于呼伦贝尔。二要规范校刊栏目。使“领导讲话”、“工作研究”、“调研与思考”、“理论研究”、“党校工作”、“市情研究”、“他山之石”等栏目更加贴近实际。 三要确定校刊编辑,严

8、格实行三审三校制度,保证稿件质量。6、不断完善科研制度。制定关于党校学科建设的规定、关于学科带头人与青年学术骨干的规定,继续完善和修改科研奖励制度、科研档案管理制度。7、强化日常科研管理工作。完善教师科研档案统计,严格科研工作量化统计、年终科研成果统计及科研奖励工作。三、工作要求与措施 1、对课题申报、调研工作的具体要求(1)履行校级科研课题调研申报程序。要求申报校级课题的个人、教研室、课题组按要求填写表格,经审批后立项。批准立项的课题,制定好调研计划(如内容、时间、单位、进度等),经理研室主任审核后实施。调研组成员原则为3名,组长负责具体工作。努力做到实效、求是、创新,认真分析、探讨和研究问

9、题,寻找解决办法。(2)保证调研时间。要求党校教员每年有一个月时间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必须独立完成一篇有教学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关于社会实际问题的调研报告。(3)调研小组应与基层单位相互配合,一方面要完成课题论文的写作任务;另一方面要为基层单位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例如理论指导、政策法律咨询、义务讲课、联合调研等。(4)课题最好紧密结合我校4个重点内容进行选题,同时要结合主体班次教学内容及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力求做到教学科研一体化;调研报告要有新意、有价值、有见地,避免浅尝辄止。(5)市委党校教师请与3月30日前将申报的课题电子版发到邮箱:dxweishi2、建立党校教师科研档案根据学校工作要求,

10、请各位教师认真填写2010-2012年的论文发表情况、主持、参与、发表的课题情况、调研情况(表格附后)。2、加强市委党校与旗市党校、大企业党校的科研合作、协作。在课题调研、信息交流等多方面加强党校系统内部的校际协作。从而提高党校系统科研整体水平。(1) 请各旗市党校、大企业党校与3月30日向呼伦贝尔市委党校申报12个课题,作为市级课题。邮箱:dxweishi(2)请各旗市党校、大企业党校根据理论研讨会的内容,准备撰写论文。研讨会时间另行通知。(3)请各旗市党校、大企业党校每年向市委党校校刊唯实推荐12篇具有一定价值的调研报告。3、加强党性与呼伦贝尔市委、政府工作部门的协作。在合作中发挥党校的优

11、势和特长,提高党校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党校的科研水平和社会地位。附:2013年全市党校系统教师课题申报参考:1、呼伦贝尔地区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问题2、呼伦贝尔促进县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问题3、呼伦贝尔非公经济发展问题4、呼伦贝尔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问题5、贯彻落实呼伦贝尔三次党代会、全委会精神的重点、难点、切入点6、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与现代化问题7、呼伦贝尔水资源问题8、呼伦贝尔畜牧业发展问题9、呼伦贝尔的历史、现在与未来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在呼伦贝尔的实践 11、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研究12、努力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气研究13、全面加强惩治

12、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研究14、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惩戒机制、防范机制和保障机制研究15、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与条件的变化研究1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研究17、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18、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研19、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研究20、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研究21、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22、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收入倍增计划的实现路径研究23、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研究24、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协商民主研究25、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研究26、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研究27、培育党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8、当前我国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跟踪调查和治理对策研究29、增强呼伦贝尔市级各旗市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研究30、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分层研究31、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研究32、生态文明建设问题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