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要点.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208029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42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要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要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要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要点.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要点.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要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分设计规范及原则要点.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方案设计规范及原则 一、 移动规范及原则 (一)频率配置原则 中国移动 TD-SCDMA可使用 1880 1900MHz (F 频段, 原 A 频段) 、20102025MHz(A 频段,原 B 频段)和 2320 2370MHz (E 频段,原 C 频段),总计 85MHz 。室内分布频率 配置原则为: 1. 室内覆盖与室外覆盖尽量采用异频组网方式。在频率紧张的 情况下,应保证与室外有切换关系的室内小区的主载频与室 外小区主载频保持异频。 2. 23202370 MHz (E 频段 50MHz )目前只允许用于室内覆 盖, 建议将该频段主要用于热点区域TD-SCDMA 系统室内覆 盖的扩展频

2、段。 (二)信源选取原则 室内覆盖系统在选择信号源时,主要应根据物业点区域的话 务需求、资源情况、无线环境情况和所选室内覆盖系统类型确定。 目前 TD-SCDMA系统主要设备类型为基带拉远型(BBU RRU)基站,基带拉远型设备(BBU+RRU )能适合各类使用场 景,相对于传统的信源具有组网灵活、可分散分布功率资源、易 1 于组成超级小区等优点, 非常适合作为各场景下室内覆盖系统的 信源, TD 室内分布信源原则上采用基带拉远型(BBU RRU) 设备。 (三)功率配置原则 TD-SCDMA室内分布选用BBU+RRU作为信源,应使用 PCCPCH信道功率进行分布系统功率预算,为保证公共信道和

3、 上下行各业务平衡,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时按照PCCPCH 信道功 率(双码道)为32dBm 取定,对部分覆盖面积较小的场景可降 低功率设计。 (四)RRU 配置原则 1. RRU 使用原则: 单通道 RRU 具有功率大、 安装灵活, 在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中 建议优选单通道的RRU。 2. 多频段 RRU 的配置原则: 为推动产业界对E 频段的支持进度,新建室内分布系统应在 部分业务需求高的站点采用支持A/E 混合组网的RRU,混合组 网的 RRU 根据厂家支持情况可采用二合一RRU 或独立 RRU 串 接; 对于业务需求高的室内分布系统,如现有A 频段载波不能满 足业务需求, 鉴于目前 E 频段终

4、端不能有效吸收业务量,可通过 2 新增 F 频段 RRU 进行扩容 3. RRU 分区规划原则: 对于使用多个RRU 覆盖的物业点需进行RRU 的覆盖分区规 划,规划时应使得各个RRU 分区间的隔离度尽可能高(建议隔 离度应大于 12dB ) ,以利于提高空分复用性能及后期扩容,降低 改造工作量。 4. RRU 级联原则: 考虑网络安全性和性能指标,通常情况下室内分布系统RRU 级联级数建议为3 级以内,最多不超过5 级。 5. 多频段 RRU 引入原则: TD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考虑后续A、F、E 频段均采用的可 能性,在分布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并预留E 频段 RRU 及合路器安 装位置。 考虑

5、到提前布放多芯光纤,在分布系统建设时选用标准 光纤配线箱( ODF )方式实现 RRU 光纤接口的统一,以减少引 入 F/E 频段 RRU 的施工量。(光纤配线箱功能和技术要求请见附 件) (五)时隙配置原则 建议采用 2:4(上行 :下行)时隙配置,以便充分发挥TD 网 络在非对称时隙配置情况下可增强下行承载业务能力的优势。 3 (六)容量规划原则 在分布系统设计时,应保证扩容的便利性,当配置容量紧张 时,尽量做到在不改变分布系统架构的情况下,通过空分复用、 增加载波及小区分裂等方式快速扩容,满足业务需求; (1)原则上应采用多个单通道RRU 进行物业点覆盖,以 利于使用空分复用功能;对于业

6、务需求较小的物业点,可以采用 单个单通道 RRU 进行覆盖。 (2)针对业务需求特别高的站点,在满足覆盖需求的情况 下,可适当增加RRU 的数量来满足今后业务扩容需求。 (七)小区规划原则 1. 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小区规划要充分考虑室内具体环 境。规划时重点考虑小区之间的隔离。可以借助建筑物的楼 板、墙体等自然屏障产生的穿透损耗形成小区间的隔离。 2. 空旷或封闭性较差的室内环境(如:同一楼层由多个小区覆 盖的商场、超市,上下分区的楼宇中电梯及电梯厅,或挑空 大堂、体育场馆等开放性室内环境),必须严格控制不同小区 之间的覆盖区域, 并通过不同小区之间采用异频组网等手段, 保证分布系统

7、达到性能指标要求。 3. 小区数量应均衡覆盖和容量,并结合不同厂家的产品性能及 RRU 数量综合确定, 从而避免后期容量增加对现网室内分布 系统做大的调整。 4 (八)HSDPA 配置原则 初期建议 2 载频配置小区开启1 个载频的 HSDPA 功能, 3 载频配置小区开启2 个载频的 HSDPA 功能,对于超过 3 载频配 置的小区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开启HSDPA 功能的载频数量。 后期根据 HSDPA 实际业务使用情况进行优化、调整、扩容。 (九)HSDPA 空分复用配置原则 选择具有多个通道、 且通道间隔离水平较好的室内分布系统 开启 HSDPA 空分复用功能, 实现室内 HSDPA 小区

8、数据业务流 量吞吐能力的有效提高。 (十)HSUPA 配置原则 初期主要考虑在中心商务区、高档宾馆、 写字楼等上行业务 需求较高的区域引入HSUPA ,引入 HSUPA 的室内分布站点每 小区开启 1 个载频的 HSUPA 功能。 在 E 频段可以吸收业务量之 前,优先选择在F 频段上开启 HSUPA 功能。后期根据HSUPA 实际业务使用情况逐步加大引入比例。 (十一) RRU 供电原则 1. RRU 设备尽量采用信号源处的电源为其供电。 2. 当 RRU 距 BBU 的线缆长度100m 时,用标配的供电电缆从 信号源处的 48V 直流电源为其供电。 5 3. 当 RRU 距 BBU 的线缆

9、长度 100m 且 300m 时,可根据现 场条件,结合设备装机位置、线缆敷设难易程度、RRU 数量 等情况,综合考虑RRU 供电方式: (1)使用信号源处的 -48V 直流电源为RRU 供电,标配的 供电电缆不能满足电压降的要求时,可加粗供电电缆线径; (2)线缆数量较多或敷设路由困难时,单独采用-48V 直流 电源为 RRU 供电,配置小开关电源及蓄电池组; (3)若电源设备安装位置受限时,可采用从信源处引交流 220V 电源为 RRU 供电,但需注意要求该交流电源为-48V 直流 电源加逆变器,且逆变器为N+1 工作方式; 4. 当 RRU 距 BBU 的线缆长度 300m 时,宜单独采

10、用 -48V 直 流电源为其供电, 为 RRU 配置小开关电源及蓄电池组;若电 源设备安装位置受限时,可采用从信源处引交流220V 电源 为 RRU 供电,但需注意要求该交流电源为-48V 直流电源加 逆变器,且逆变器为N+1 工作方式。 二、 分布系统建设指导原则 (一)分布系统建设基本要求 1. 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选择采用新建或改造的方式建设 TD-SCDMA 分布系统。 2. 对于新建的 TD-SCDMA 室内分布系统, 应以 TD-SCDMA 为 6 主导进行规划建设,同时解决GSM 兼顾 WLAN 覆盖。 3. 对于改造的分布系统, 采用 TD-SCDMA 信源和 GSM 信源信

11、 号合路方式共用分布系统,TD-SCDMA 系统主要采用新建主 干路由方式, 该方式对 GSM 影响较小, 且调整灵活, 可以方 便采用 TD-SCDMA系统的多通道覆盖方式。 4. 在改造时应更换不满足TD-SCDMA 要求的合路器、功分器、 耦合器以及天线,并根据功率预算适当增加天线数量,合理 分布天线,实现TD/2G 的良好覆盖。 (二)天线口功率要求 天线口PCCPCH信道(双码道)功率一般建议不超过 10dBm 。对于体育场馆、空旷展览中心、会场等特殊场景,天线 口功率还可适当酌情提高,但应满足国家对于电磁辐射防护的规 定。 (三)最小耦合损耗( MCL )要求 最小耦合损耗( mi

12、nimum coupling loss,MCL)指基站和 终端的发射部分与接收部分之间最小的耦合损耗,MCL 过小会 导致系统上行噪声的上升,从而影响网络性能。 通过理论计算分析,TD 基站和终端间的最小耦合损耗应大 于 57.5dB 。TD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应考虑MCL 的影响,通过合 理的方案设计, 保证分布系统路径损耗和天线至最近终端间的空 7 间损耗之和大于允许的最小耦合损耗值。 (四)无源器件建设及改造原则 1. 馈线使用原则 在原分布系统功率分配不够且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 按照如下原则进行馈线改造: (1) 原有 GSM 分布系统平层馈线中长度超过5m 的 8D/10D 馈线

13、均需更换为1/2 馈线; 主干馈线中不使用8D/10D 馈线。 (2) 原有 GSM 分布系统平层馈线中长度超过50m 的 1/2 馈线 均需更换为 7/8 馈线;主干馈线中长度超过30m 的 1/2 馈 线均需更换为7/8 馈线。 2. 天线建设及改造原则 与 2G 室内分布系统相比,TD-SCDMA系统频率高、空间 损耗大、 绕射能力差, 建议采用“小功率,多天线”方式进行建设, 在 TD-SCDMA 建设及改造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覆盖效果进行 天线规划,适当考虑增加天线密度,实现TD-SCDMA 业务的良 好覆盖。 (1) 天线工作频率范围要求为8002500MHz 。 (2) 单天线覆

14、盖半径参考建议为:在半开放环境,单天线情况 下,如商场、超市、停车场、机场等,覆盖半径取1016 米;在较封闭环境,单天线的情况下,如宾馆、居民楼、 8 娱乐场所等,覆盖半径取610 米。 (3) 不同分布系统天线间距:为避免两个系统间的干扰,建议 TD-SCDMA分布系统天线和PHS 分布系统天线间距大于 1.5 米,在部分施工条件限制的环境中,也应要求两个系统 的天线间距大于1 米。 (4) 在具备施工条件的物业点,可采用定向天线由临窗区域向 内部覆盖的方式, 有效抵抗室外宏站穿透到室内的强信号, 使得室内用户稳定驻留在室内小区,获得良好的覆盖和容 量服务,同时也减少室内小区信号泄漏到室外

15、的场强。 3. 功分器、耦合器 根据工作频率范围、驻波比、损耗需求选取合适的功分器、 耦合器,要求工作频率范围为8002500MHz 。 4. 合路器配置 对于现阶段新建或改造室内分布系统,原则上要求配置同时 支持 A、F、E 频段的合路器,其中A、F 共用一个端口, E 用一 个端口。 合路 器 A+F RRU 其他系统 E RRU A+F 端口 E端口 9 图 1 合路器端口形态要求 对于现阶段暂不引入E 频段的室内分布系统站点, 可暂不将 前期已完成改造可支持A、F 频段的合路器更换为同时支持A、 F、E 频段的合路器,在后续工程中根据业务需求逐步更换。 5. 合路方案 合路器的 TD

16、端口应支持A、F、E 频段,建议形态为:其 中 A、F 频段共用一个端口,支持2010 2025MHz 、1880 1920MHz ,E 频段用一个端口,支持2300 2380 MHz 频段。 具体合路方案如下: (1)对于现阶段只有A 频段的室内分布站点,将A 频段 RRU 输出的 TD 信号直接馈入合路器的A、F 共用的 TD 端口。 (2)对于现阶段有A、F 频段的室内分布站点且基站设备 提供合路方式的站点 (设备厂家提供同时支持A、F 频段的 RRU 或提供内置合路器的F 频段 RRU) ,将已合路的A、F 频段 TD 信号直接馈入合路器的A、F 共用的 TD 端口。 (3)对于现阶段

17、有A、F 频段的室内分布站点且基站设备 不提供合路方式的站点 (设备厂家只提供单独的A 频段 RRU 和 F 频段 RRU )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具有两个TD 端口(分 别支持 A 频段和 F 频段)的合路器,将A 频段 RRU 和 F 频段 RRU 输出的 TD 信号合路后再馈入合路器的A、 F 共用 TD 端口。 (4)对新建的要引入E 频段的室内分布站点,如基站设备 10 只提供单 A 频段 RRU 和单 E 频段 RRU 的站点,将 A 频段 RRU 输出的 TD 信号直接馈入合路器的A、F 共用的 TD 端口, E 频 段 RRU 输出的 TD 信号馈入合路器中支持E 的 TD

18、 端口。 (5)对于新建的要引入E 频段的室内分布站点,如基站设 备提供 A+E 频段的 RRU 或者 A+F+E 频段的 RRU 的站点,要 求设备提供两个射频端口,分别馈入合路器两个端口中。 对于有 WLAN 覆盖需求的站点,考虑到WLAN 的 AP 设备 功率较小,可根据WLAN 具体覆盖要求采用末端合路的方案。 (五)有源器件建设及改造原则 干线放大器引入会导致上行覆盖性能恶化,同时也会减少 TD 的通道数量从而影响空分复用使用的效果,在TD-SCDMA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中原则上不采用干放。 (六)切换区域规划原则 室内分布系统小区切换区域的规划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1. 切换区域应综合

19、考虑切换时间要求及小区间干扰水平等因素 设定。 2. 室内分布系统小区与室外宏基站的切换区域规划在建筑物的 入口处。 3. 电梯的小区划分:建议将电梯与低层划分为同一小区,电梯 厅尽量使用与电梯同小区信号覆盖,确保电梯与平层之间的 11 切换在电梯厅内发生。 三、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施工安装要求 (一)总体要求 室内分布设计应针对建筑物特点,通过现场勘查、 模拟测试 等手段,保证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合理性及经济性,设计图纸应 包含室内分布系统的详细结构图,体现各合路器、耦合器、功分 器以及干放、 天线等器件的具体位置及类型,同时标明各器件功 率及各路信号输出功率,以方便指导施工和维护优化。 现场

20、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做到设计和施工的一 致。对由于条件受限,不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应及时和相 关设计单位沟通, 重新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施工过程中要建立、 执行严格的安全管理,确保人员安全。 (二)有源设备安装要求 1. 安装位置:设备的安装位置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设备尽量 安装在馈线走线的线井内,安装位置应便于调测、维护和散 热需要,确保无强电、强磁和强腐蚀性设备的干扰。 2. 设备安装: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要求进行,设备应有明确标 志,安装时应用相应的安装件进行牢固固定。要求所有的设 备单元安装正确、牢固、无损伤、掉漆的现象。 3. 设备接地:有源设备接地须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21、12 (三)GPS 安装要求 GPS 天线必须垂直安装, 垂直度各向偏差不得超过1。GPS 天线必须安装在较空旷位置,上方 90 度范围内(至少南向 45) 应无建筑物遮挡。 GPS 天线需安装在避雷针保护范围内。GPS 天线安装位置应高于其附近金属物,与附近金属物水平距离大于 等于 1.5m 。 GPS 天线馈线,建议不应大于100 米,如大于 100 米需采 用 GPS 中继放大器或采用高增益GPS 天线。 GPS 馈线接地须 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四)天线安装要求 1. 天线位置:天线的安装位置符合天线点位的设计要求。 2. 天线固定:挂墙式天线必须牢固地安装在墙上,保证天线垂 直美观,

22、并且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吸顶式天线可以固定安 装在天花吊顶外或天花吊顶内,保证天线水平美观,并且不 破坏室内整体环境。 (五)线缆布放安装要求 1. 线缆布放:线缆必须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布放,要求走线牢 固、美观,不得有交叉、扭曲、裂损情况。跳线或馈线需要 弯曲布放时,要求弯曲角保持平滑,弯曲曲率半径不超过规 定值。馈线进出口的墙孔应用防水、阻燃的材料进行密封。 13 2. 馈线接头:馈线的连接头必须牢固,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制作, 并做防水密封处理。 (六)无源器件安装要求 1.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中要求的位置安装。 2. 应用扎带、固定件固定,不允许悬空无固定放置。 3. 每个器件都要贴标签标明

23、编号、建设单位的标志。 4. 接头应做防水密封处理。 四、 电信规范及原则: 1.方案设计中各设备、器件输入、输出功率按照导频功率进 行计算,导频功率占总功率的10%15% , 即设备发射功率10W , 导频功率按照10%计算为 1W。 2.信源输出功率: RRU 设备目前订货均为60W 射频模块, 考虑今后网络扩容升级,单载波RRU 发射功率可按照10W (40dBm ,导频功率 32dBm )进行方案设计, 减少干放的使用。 3.有源设备输出功率: 直放站与干放的输出功率根据载频配 置来确定,计算公式如下:每载波输出功率 =设备最大输出功 率-10LogX ;其中X 是载频数。例如:10W

24、干放输出功率为 40dBm ,目前郑州电信载波配置主要为3 载波配置( O2+O1 ) , 则干放单载波输出功率为40-10Log3=35dBm,考虑后期网络扩 容升级, 预留 3dB 余量,10W 干放单载波输出功率按照32dBm 14 (导频功率 24dBm )进行方案设计。 4.由于干放、直放站等有源设备对上游基站影响较大,原则 上每台 RRU 设备下联干放、直放站不超过6 台,且必须为并联 设置,不可串联。 5.考虑后期 RRU 开通和网络优化, 小区域内信源RRU 数量 需要控制,原则上小区域内RRU 数量不超过3 台。 6.根据覆盖区域内具体情况遵照多天线、小功率原则,合理 设置天

25、线位置,如地下停车场、开阔区域等天线间距1520 米; 办公楼、酒店宾馆、住宅小区,天线设置在走廊等公共区域,天 线间距 1015 米;电梯井道内,天线间隔4 层,且天线尽量设 置为由电梯的顶部向下覆盖。具体天线位置需根据现场模测报告 设置。 7.天线口输出电平根据不同区域情况设定,如地下室信号盲 区,天线输出电平设置在0dBm 左右;宾馆酒店、 办公楼等分隔 较密区域,天线输出电平设置在0dBm3dBm之间;电梯天线 输出电平设置在3dBm5dBm之间(以上天线口输出功率均为 导频功率,不含天线增益) 。具体天线口输出功率应根据链路预 算情况 设定 ,室 内分 布前 向 接收功 率 边缘 场

26、 强 要 求: 1X -82dBm ,DO -80dBm 。 五、 联通规范及原则: 1、天线口功率:在部分场合为更好的满足数据业务需求, 15 可适当减少单个天线的覆盖范围,增加天线进行覆盖, 天线口功 率也可达到 7dBm ; ) 。 2、天线布放: 在可视环境下, 如商场、超市、停车场、机场等,覆盖半径取8 15 米(个别特别空旷的站点参考模测后效果为准,可以有所突 破)。 在多隔断的情况,如宾馆、居民楼、娱乐等场所等,覆盖半径取 410 米。 门口、窗口采用定向天线,控制外泄。 信源选取原则 (1)考虑网络容量、对基站底噪的影响以及维护监控,对 于较为重要的室内分布系统宜优先选用基站作

27、为信号源; (2)对于光纤资源不能按时到位的重要站点,可以临时采 用射频直放站作为信号源,待光纤资源到位后可再更换为RRU; (3)对于低话务需求、规模不大、重要性低,且无线环境 较为封闭的场景(如封闭的地下、电梯等),根据投资效益分析, 在干扰可控的前提下,可选用直放站作为信号源。 (4)慎用射频直放站,采用射频直放站时,必须保证其施 主端可以接收到质量较高且稳定的施主信号: a) 施主端收到的施主信号强度应满足直放站正常工作的要 求:施主扇区的接收电平应不低于-65dBm ; 16 b) 施主端收到的施主信号应足够纯净:WCDMA 施主扇区 主导频Ec/Io 应不低于 -7dB ,且其他导

28、频的Ec/Io 较主导频的 Ec/Io 低 7dB 以上;GSM 施主扇区的C/I 应不低于 9dB,要求 施主天线处测试到的GSM 最强扇区信号场强与次强扇区信号 场强相差至少10dB 。 c) 施主天线安装位置不宜高于25 米; d) 施主天线方向性要好, 施主天线宜选择较窄的主瓣宽度, 避免其他基站的信号被直放站接收、放大,影响其他基站的正常 工作;施主天线前后比应在25dB 以上; e) 尽量使用功率不超过5W 的射频直放站,避免使用 10W 以上的射频直放站; f) 单个射频直放站(/单套室内分布系统中的各干放)对施 主基站( /信源基站)引入的噪声系数抬升应控制在3dB 以内; 城

29、区及其他高话务区应避免在单个施主扇区下的引入多个大功 率直放站, 避免在分布系统中有干放时采用直放站信源;其他区 域可以使用, 但必须将施主扇区的总噪声系数控制在3dB 以内; g) 选用射频直放站和干放时需要考虑上下行功率平衡,整 个系统上下行增益差一般不应超过5dB(有特殊需求除外) 。 (5)对于设有室外宏蜂窝基站的建筑,当基站设备配置有 余量时,宜耦合部分基站信号作为本建筑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 源,耦合基站信号时应采用插损小的器件,尽量减小耦合信号对 宏蜂窝基站的影响。 17 分布系统的选取 在室内覆盖系统的分布类型选取时,需要遵循如下原则: (1)根据覆盖面积选取合适的分布系统 对于覆

30、盖面积较小, 所需布放天线的数量较少的场景,优先 选用无源分布系统, 即除信源设备为有源设备外,天馈线系统均 由无源器件构成; 对于覆盖面积中等, 所需布放天线的数量中等的场景,优先 选用分布式基站室内分布系统;可以视具体情况, 少量使用有源 分布系统,即含有干线放大器的分布系统; 对于覆盖面积较大, 所需布放天线数量较多的场景,优先选 用分布式基站室内分布系统。 (2)根据建筑结构选取合适的分布系统 对于单一建筑物内部结构简单、墙体屏蔽较小、 楼层较低的 场景优先选用无源分布系统; 对于分散的一组建筑物内部结构简单、墙体屏蔽较小、 楼层 较低的场景优先选用光纤分布系统或者分布式基站系统; 对

31、于建筑物内部结构复杂、墙体屏蔽较大、 楼层较高的场景 优先选用分布式基站室内分布系统; 对于建筑物内部结构狭长的特别区域在考虑效益的前提下 可选用泄漏电缆分布系统。 高层建筑考虑分层选取信源进行建设。 信源方式与分布系统的综合选取 18 对于信源方式与分布系统的选取,我们需综合考虑覆盖面 积、建筑结构、信源特点等因素的影响,最终采用即可达到所需 的覆盖要求又可合理控制成本的分布系统。现就一般情况总结如 下: (1)微型建筑物( 6000M2 以下) 对于微型建筑物,如餐饮娱乐、地下停车场等,根据原有网 络具体情况、 考虑建设成本、 可采用小功率直放站无源分布系 统或微蜂窝的方式进行建设。 (2

32、)小型建筑物( 600012000M2 ) 对于小型建筑物,如大型超市、小型办公楼、小型医院等, 可分为两种情况: 如建筑物内部建筑结构单一,对射频信号的传 输衰减较小, 则宜采用微蜂窝无源分布系统;如建筑物内部建 筑结构复杂, 对射频信号的传输衰减较大,则可考虑对网络环境 的影响后采用分布式基站无源分布系统或者光纤分布系统。 (3) 中型建筑物( 12000 60000M2 ) 对于中型建筑物,如大型写字楼、中型酒店、大型医院、机 场等,优先采用分布式基站无源分布系统,可以根据实际的网 络状况和话务量状况,谨慎选用有源分布系统。 (4)大型建筑物( 60000M2 以上) 对于大型建筑物,需

33、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分布系统类 型。如大型酒店和综合性楼宇,优先采用分布式基站无源分布 系统,可以根据实际的网络状况和话务量状况,选用有源分布系 19 统和光纤分布系统。 (5)其他类型建筑物 对于一般楼宇的电梯, 可采用高增益、 小方向角的定向板状 天线或对数周期天线进行覆盖; 对于超高型电梯宜采用定向天线分布或泄漏电缆分布系统; 对于公路、 铁路隧道, 信源可以根据周围网络环境灵活采用 直放站、 BBU+RRU ; 风景区所需覆盖区域多为狭长地带,建议采用风景区采用微 蜂窝与直放站结合的方式 覆盖场景特点 1)隧道覆盖 隧道大部分位于山区,地势险要,山体阻挡基站的覆盖,隧道多 为盲区,不

34、能形成连续覆盖。隧道对话务需求量较小,用户的移动速 度较快。 2)风景区 风景区一般地处偏远山区, 因地形复杂宏基站覆盖受限, 盲区较 多。旅游旺季话务较高。 信源选取 1)隧道 隧道业务需求量较小可重点考虑覆盖,对于长度600米的直隧 道可采用无线直放站加板状天线的方式进行覆盖;对于长度较长的隧 20 道采用直放站加泄漏电缆的方式进行覆盖;对于弯曲隧道采用直放站 加泄漏电缆的方式进行覆盖。 2)风景区 风景区整体话务需求量小, 考虑以覆盖为主。 部分用户聚集区域 应注意容量需求,如:景区停车场、餐厅、观景台、休息区等。 风景区所需覆盖区域多为狭长地带,建议采用直放站引宏基站信 号进行覆盖,

35、直放站的远端数量根据覆盖区域的数量确定。部分容量 较大易于建站的位置可考虑室外型微蜂窝(BBU) 。 分布系统建设 1)隧道(非高速铁路) 隧道分布系统建设主要考虑采用直放站加板状天线或泄漏电缆 进行覆盖。 隧道内无线电波的传输特性相当复杂,同时受车速、 隧道宽度等 影响也较大,铁路、公路隧道由于车体的损耗、车速不同,也应区别 对待。根据隧道工程的实际开通经验,隧道内板状天线一般最长覆盖 的区域为 300m 左右。 短隧道(300 米,直隧道) 短隧道采用板状天线单方向照射, 可完成隧道内及隧道口切换重 叠区的要求。 21 基站 无线直放站 施主天线 隧 道 可选 铁 路 铁 路 板状天线 直

36、放站 +板状天线覆盖方式 长隧道( 600米长度300 米,直隧道) 简单长隧道, 可采用远端安装在隧道洞口, 两付板状天线从洞口 向隧道中部进行覆盖,整体隧道长度应小于600米。 上、下行双向长隧道天线点图 较长隧道(长度 600米) 较长隧道因隧道较长采用直放站加泄漏电缆覆盖隧道。 22 基站 无线直放站 施主天线 隧 道 可选 铁 路 铁 路 泄漏电缆 较长隧道泄漏电缆布放图 弯曲隧道 弯曲隧道因隧道内弯曲采用直放站加泄漏电缆覆盖隧道。 弯曲隧道泄露电缆布放图 2)风景区 部分风景区周边有少量基站,因为山体阻挡严重, 形成较多弱覆 盖、盲区。风景区设计应注意山体拐角处的信号遮挡、林木信号吸收, 天线设置时应指示覆盖目标区域,尽量不采用反射覆盖方式。 23 注意事项: 风景区覆盖应撇弃高位置大面积覆盖的思路,天线位置满足单段 覆盖目标即可。天线可采用宏基站板状或全向。 嵩县白云山风景区域测试图 24 嵩县白云山景区天线设置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