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资料.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208286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54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资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资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资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资料.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资料.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资料.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七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一) 碱金属 1、碱金属性质递变规律 结构决定性质,由于碱金属的原子结构具有相似性和递变性,所以其化学性 质也具有相似性和递变性。 相似性: a、都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反应 b 、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 c 、均为强还原剂。 递变规律(锂铯) a、与氧气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结构越来越复杂 b、与水反应剧烈程度依次增强 c、还原性依次增强,金属性依次增强 2. 钠及其化合物 (1) 、钠 1.Na 与水反应: 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 2Na+2H2O=2Na + +2OH -+H 2。 现象及解释: 浮(说明钠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熔(

2、说明钠的熔点低;该反应为放热 反应);游(说明有气体产生);响(说明反应剧烈);红(溶液中滴 入酚酞显红色;说明生成的溶液显碱性)。 2.Na 的保存: 放于煤油中而不能放于水中,也不能放于汽油中;实验完毕后, 要放回原瓶,不要放到指定的容器内。 3. Na 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生成物是什么? 析:Na Na2O NaOH Na2CO3(溶液) Na2CO310H2O (晶体) Na2CO3 (风化,粉末 ) 。 【Na2O更易溶于水,因此并没有直接和CO2反应】 4.Na、K失火的处理: 不能用水灭火,必须用干燥的沙土灭火。 5.Na、K的焰色反应: 颜色分别黄色、紫色,易作为推断题的推破口

3、。注意做钾 的焰色反应实验时,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避免钠黄光的干扰。【颜色反应不是 化学变化,而是物理现象】 6. 制取 Na :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 NaCl(氯碱工业) (2) 、氢氧化钠 1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 2溶解时放热 3与 CO2的反应:主要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CO2少量和过量时,产物不同) 4潮解:与之相同的还有CaCl2、MgCl2 (3) 、氧化钠与过氧化钠 物质Na2O Na2O2 颜色状类 类别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 化合价 电子式 化学键类型 与水反应 与 CO2反应 与 HCl 反应 注意点: 1. 非碱性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因其与酸反应除了生成盐

4、和 水外,还有氧气生成,化学方程式为:2Na2O2+4HCl=4NaCl+2H2O+O2 2. 过氧化钠中微粒的组成: 1mol 过氧化钠中所含有离子的数目为3NA,或说它们 的微粒个数之比为2:1。 3. Na2O2具有强氧化性(也有还原性) :Na2O2+SO2 =Na2SO4 (4)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物质Na2CO3NaHCO 3 俗名 类别离子化合物 水溶性易溶于水可溶于水 与 HCl 反应及反应速率 热稳定性 相互转化 小结: 1. 与酸反应放出 CO2速率快慢的原因分析: NaHCO 3与 HCl反应一步即放出CO2,故 放出气体速率快,而 Na2CO3与 HCl 反应是,第一

5、步生成NaHCO 3,此时尚无气体放 出,第二步是生成的NaHCO 3与 HCl 反应放出 CO2。 2. 不用任何试剂就能区别Na2CO3与 HCl的原理。 ( 二) 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基本规律 1、卤族元素主要性质的递变性(从FI ) 单质颜色逐渐变深,熔沸点升高,水中溶解性逐渐减小; 颜色: F2淡黄绿色气体 Cl2、氯水黄绿色 Br2深红棕色液体 I2紫黑色固体 元素非金属性减弱,单质氧化性减弱,卤离子还原性增强; 与 H2化合,与 H2O反应由易到难;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减弱,还原性增强,水溶液酸性增强;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减弱; 前面元素的单质能把后面元素从它们的化合物中

6、置换出来。 2、卤化氢 均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形成酸雾。 氟化氢( HF ) :很稳定,高温极难分解,其水溶液是氢氟酸,弱酸,有剧毒, 能腐蚀玻璃。 氯化氢( HCl) :稳定,在1000以上少量分解,其水溶液为氢氯酸,俗称盐 酸,强酸 溴化氢( HBr) :较不稳定,加热时少量分解,其水溶液为氢溴酸,酸性比盐酸 强,HBr还原性比 HCl强,遇浓硫酸被氧化为单质溴(Br2) 。 碘化氢( HI) :很不稳定,受热分解,其水溶液为氢碘酸,酸性比氢溴酸强, HI 是强还原剂,遇浓硫酸易被氧化为单质硫。 3、卤素及其化合物主要特性 氟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质 卤素单质 Cl2

7、、Br2、I2与 H2化合都需要一定条件,惟独F2在黑暗处就可与 H2 化合爆炸。 卤素单质 Cl2、Br2、I2与水反应的通式为: X2H2O HX HXO (I2与水反 应极弱) ,但 F2与 H2O反应却是: 2F22H2O 4HF O2 氟无正价,其他都有正价 HF有毒,其水溶液为弱酸,其他氢卤酸为强酸,HF能腐蚀玻璃; CaF2不溶于水, AgF易溶于水,氟可与某些稀有气体元素形成化合物。 (2)氯的性质 1、氯气( Cl2) :黄绿色的有毒气体,液氯为纯净物 化学性质:氯气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很容易得到电子,作剂 ,能与 金属、非金属、水以及碱反应。 与金属反应(将金属氧化成最高正价

8、) : Na Cl2= 点燃 2NaCl CuCl2= 点燃 CuCl2 注意: 2Fe3Cl2= 点燃 2FeCl3(氯气与金属铁反应只生成FeCl3,而不生成 FeCl2。 ) (铁跟盐酸反应生成FeCl2,而铁跟氯气反应生成FeCl3,这说明 Cl2的氧化性强 于盐酸,是强氧化剂。 ) 与非金属反应 Cl2H2 = 点燃 2HCl(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现象: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将 H2和 Cl2混合后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发生爆炸。 Cl2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中,应注意次氯酸是弱酸,要写成化学式而不能拆 开) :。 重 点 : 将 氯 气 溶 于 水 得 到 氯 水 ( 浅 黄 绿 色

9、) , 氯 水 含 七 种 微 粒 , 其 中 有。 氯水的性质取决于其组成的微粒: (1)强氧化性: Cl2是新制氯水的主要成分,实验室常用氯水代替氯气,如氯水 中的氯气能 FeCl2反应。 (2)漂白、消毒性:氯水中的Cl2和 HClO均有强氧化性,一般在应用其漂白和 消毒时,应考虑 HClO ,HClO的强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不可逆。 (3)酸性:氯水中含有HCl 和 HClO ,故可被 NaOH 中和,盐酸还可与NaHCO3, CaCO3等反应。 (4)不稳定性:次氯酸见光易分解,久置氯水(浅黄绿色 )会变成稀盐酸 ( 无色) 失去漂白性,方程式。 (5)沉淀反应:加入Ag

10、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氯水中有Cl ) 。 自来水也用氯水杀菌消毒,所以用自来水配制以下溶液如FeCl2、Na2CO3、 NaHCO3、AgNO3、NaOH 等溶液会变质。 Cl2与碱液反应:与NaOH 反应: 与 Ca(OH)2溶液反应: 此反应用来制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有效成分 为。 重点: 漂白粉之所以具有漂白性,原因是:Ca(ClO)2CO2H2O=CaCO 3+2HClO 生成的 HClO具有漂白性;同样,氯水也具有漂白性,因为氯水含HClO ;NaClO 同样具有漂白性,干燥的氯气不能使红纸褪色,因为不能生成HClO ,湿的氯气 能使红纸褪色,因为氯气发生下列反应Cl2

11、H2O HClHClO 漂白粉久置空气会失效(涉及两个反应):Ca(ClO)2CO2H2OCaCO 3 2HClO ,漂白粉变质会有 CaCO3存在,外观上会结块,久 置空气中的漂白粉加入浓盐酸会有CO2气体生成,含 CO2和 HCl杂质气体。 氯气的用途:制漂白粉、自来水杀菌消毒、农药和某些有机物的原料等。 Cl 的检验: 原理:根据 Cl 与 Ag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 AgCl 沉淀来检验 Cl 存在。 方法:先加硝酸化溶液(排除CO3 2- 、SO3 2-干扰) ,再滴加 AgNO 3溶液,如有白色沉 淀生成,则说明有Cl 存在。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浓盐酸与 MnO 2 反应原理: MnO

12、2+ 4HCl( 浓) MnCl2 + Cl2+2H2O ; 发生装置:圆底烧瓶、分液漏斗等;除杂:用饱和食盐水吸收HCl 气体;用 浓 H2SO4吸收水; 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 ; 检验: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尾气处理: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 (3)溴的特性 溴在常温下为红棕色液体(惟一的液态非金属单质),极易挥发产生红棕色有 毒的溴蒸气, 因而实验室通常将溴密闭保存在阴冷处,并在盛有液溴的试剂瓶内 常加适量水。盛装溴的试剂瓶不能用橡皮塞(腐蚀橡胶)。 (4)碘的特性 碘是紫黑色固体,具有金属光泽,易升华(常用于分离提纯碘),遇淀粉变蓝 色(常用来检验碘的存在

13、) ,碘的氧化性较其他卤素弱,与变价金属铁反应生成 FeI2而不是 FeI3。 考点:溴和碘的化学性质:元素非金属性 (氧化性)强弱顺序: Cl Br I 实验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 氯水与溴化钾溶液的反应溶液由无色变为橙黄色2KBr+Cl2=2KCl+Br2 氯水与碘化钾溶液的反应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褐 (黄)色2KI +Cl2=2KCl+I2 溴水与碘化钾溶液的反应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褐 (黄)色2KI+Br2=2KBr+I2 (5)检验 I2的检验:试剂:淀粉溶液现象:溶液变蓝色 Br - 、I - 的检验:试剂: AgNO 3溶液和稀硝酸 现象:产生浅黄色沉淀(含Br - ) ;黄色沉淀(含 I

14、- ) 例:NaBr + AgNO3 AgBr + NaNO3 NaI + AgNO3 AgI + NaNO3 (三)氧族元素 (1) 、氧族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氧、硫、硒、碲常见的化合物为:2 价、 4 价、6 价,都能与多数金属 反应;氧化物有两种RO2和 RO3,其对应水化物H2RO3、H2RO4均为含氧酸,具有酸 的通性。它们的氢化物除H2O外,其余的 H2S、H2Se、H2Te 均为气体,有恶臭、有 毒,溶于水形成无氧酸,都具有还原性。 单质的状态由气态到固态,熔沸点也依次升高,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 逐渐增强, 氧化性依次减弱。 含氧酸的酸性依次减弱,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

15、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 (2) 、硫及其化合物 1、硫单质: 物质性质:俗称硫磺,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熔点低。 化学性质: S+O2= 点燃 SO2(空气中点燃淡蓝色火焰,纯氧中为蓝紫色) 2、二氧化硫( SO2) (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易液化。 (2)化学性质: SO2能与水反应:亚硫酸为中强酸,此反应为可逆反应。 SO2为酸性氧化物,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a、与 NaOH 溶液反应: SO2(少量) 2NaOH Na2SO3H2O SO2(过量) NaOH NaHSO3 对比 CO2与碱反应: CO2( 少量)Ca(OH)2CaCO3(

16、白色)+H2O 2CO2( 过量)Ca(OH)2Ca(HCO3) 2 ( 可溶) b、SO2将通入酚酞变红的溶液,溶液颜色褪去,体现了SO2和水反应生成亚 硫酸,是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而不是漂白性,SO2不能漂白指示剂。 c. 鉴别 SO2和 CO2:用品红溶液(褪色为SO2) ;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为 SO2)等。 SO2具有强还原性,能与强氧化剂(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气、氧气等)反 应。SO2能使酸性 KMnO4溶液、新制氯水褪色,显示了SO2的强还原性(不是SO2 的漂白性)。 (催化剂:粉尘、五氧化二钒) (将 SO2气体和 Cl2气体混合后作用于有色溶液,漂白效果将大大减弱。) S

17、O2的弱氧化性:如2H2SSO23S2H2O (有黄色沉淀生成) SO2的漂白性: 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会恢复原来的颜色。用此可以检 验 SO2的存在。 SO2Cl2 漂白的物质漂白某些有色物质使湿润有色物质褪色 原理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 定的无色物质 与水生成 HClO ,HClO具有漂 白性,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 物质 加热能恢复原色(无色物质分 解) 不能复原 SO2的用途:漂白剂、杀菌消毒、生产硫酸等。 3、硫酸( H2SO4) (1)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纯的硫酸为无色油状粘稠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稀释浓硫酸要规范操作: 注酸入水 且不断搅拌)。不挥发,沸点高,密度 比水

18、大。 (2)浓硫酸三大性质: 吸水性:浓硫酸可吸收结晶水、湿存水和气体中的水蒸气,可作干燥剂,可 干燥 H2、O2、SO2、CO2等气体,但不可以用来干燥NH3、H2S气体。 脱水性:能将有机物(蔗糖、棉花等)以H和 O原子个数比 21 脱去,炭 化变黑。 强氧化性:浓硫酸在 加热条件下 显示强氧化性( 6 价硫体现了强氧化性), 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注意: 常温下, Fe、Al 遇浓 H2SO4或浓 HNO 3发生钝化,而不是不反应。 (3) 、硫酸的用途:干燥剂、化肥、炸药、蓄电池、农药、医药等。 (4) 接触法制硫酸(了解) 流程设备反应 生成二氧化硫沸腾炉 S +

19、O2 SO2或 4FeS2+ 11O2 2Fe2O3+ 8SO2 SO2接触氧化接触室 2SO2 + O2 2SO3 SO3的吸收吸收塔 SO3 + H2O H2SO4 * 为了防止形成酸雾,提高SO3的吸收率,常用浓硫酸来吸收SO3得到发烟硫酸 4、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检验 SO4 2时会受到许多离子的干扰。 Ag 干扰:用 BaCl 2溶液或盐酸酸化时防止Ag 干扰,因为 AgClAgCl 。 CO3 2、SO 3 2、PO 4 3干扰:因为 BaCO 3、BaSO3、Ba3(PO4)2也是白色沉淀,因此检 验 SO4 2时,必须用酸酸化。 为此,检验 SO4 2离子的正确操作为: 被检液

20、加足量的盐酸酸化 取清液 滴加 BaCl2溶液 有无白色沉淀(有无SO4 2) 5. SO3 2的检验: 向溶液中加入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或加入氯化 钡溶液生成沉淀,加入盐酸,沉淀溶解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四) 氮族元素 1、氮的氧化物: NO2和 NO N2O2 = 高温或放电 2NO ,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稳定: 2NOO2 = 2NO2 NO :无色气体,有毒,能与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与CO中毒原理 相同) ,难溶于水,是空气中的污染物。 NO2:红棕色气体(与溴蒸气颜色相同) 、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 水,并与水反应: 3NO2H

21、2O 2HNO3NO ,此反应中 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以上三个反应是“雷雨固氮” 、 “雷雨发庄稼”的反应。 2、硝酸的化学性质 HNO3具有酸的通性。 HNO3具有强氧化性, 表现在能与多数金属、 非金属、某些还原性化合物起反应。 要注意,由于硝酸氧化性很强, 任何金属与硝酸反应都不能放出氢气,在与不活 泼金属如 Cu 、Ag等反应时,浓硝酸还原产物为NO2,稀硝酸还原产物为NO , (但 不能认为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 ; 在溶液中 NO3 几乎与所有离子能大量共存, 但注意,当溶液的酸性较强可形成 硝酸溶液,具有还原性的某些离子则不能与其大量共存,如NO3 、H、Fe2 中

22、任 意两者能大量共存,但三者则不能大量共存。 即:NO3 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不表现氧化性,而在酸性溶液中表现强氧化性。 常温下, Fe、Al 遇浓 H2SO4或浓 HNO 3发生钝化,加热时能发生反应: Fe6HNO3( 浓) Fe(NO3)33NO23H2O 不稳定性: 4HNO3 4NO2O22H2O,因此久置的浓硝酸呈黄色, 因为溶解 了 NO2,故实验室保存浓硝酸,应注意:低温、避光、密封。 3. 氨气( NH3) (1)氨气的物理性质:极易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易液化。电子式:。 (2)氨气的化学性质: a. 溶于水溶液呈性:NH3H2ONH3H2ONH4 OH 故氨水的组成( 6

23、种) :。 生成的一水合氨 NH3H2O是一种弱碱,很不稳定,受热会分解: NH3H2O NH3 H2O b. 氨气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 NH3HClNH4Cl NH3HNO 3NH4NO3 2NH3H2SO4(NH4)2SO4 因 NH3溶于水呈碱性,所以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的存在,因 浓盐酸有挥发性, 所以也可以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集气瓶口,如果有大量 白烟生成,可以证明有NH3存在。 (3)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 2NH4Cl Ca(OH)2 CaCl22NH3 2H2O 不能用NaOH代替 Ca(OH)2,因为 NaOH 吸湿后容易结块,产生的气体不易逸出,并

24、且NaOH 对玻璃 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检验: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b、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瓶口 (白烟) 。 4、铵盐 铵盐均易溶于水,且都为白色晶体(很多化肥都是铵盐)。 (1) 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NH4Cl NH4HCO3 (2) 干燥的铵盐能与碱固体( Ca(OH)2)混合加热反应生成氨气,利用这个性质可 以制备氨气: (3)NH4 的检验:样品加碱混合加热,放出的气体能使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则证明该物质会有NH4 。 (五)碳族元素 (1)碳的性质 1、CO与 C02:略 2、碳酸正盐与酸式盐性质比较 在水中溶解性:正盐除K 、Na、NH 4 等易溶于水外,其

25、余都难溶于水;而 只要存在的酸式盐都易溶于水。 一般来说,在相同温度下酸式盐的溶解度比正盐大,如CaCO 3难溶于水, Ca(HCO 3)2易溶于水,但也有例外,如NaHCO3溶解度比 Na2CO3小。 热稳定性:正盐中除K 、Na等受热难分解外,其余受热易分解;酸式盐 在水溶液或固态时加热都易分解。如 Ca(HCO3)2 CaCO3CO2H2O 一般来说,热稳定性大小顺序为:正盐酸式盐多元盐(盐的阳离子相 同,成盐的酸相同)。 可溶性正盐、酸式盐都能发生水解,但相同阳离子的相同浓度时溶液中 CO3 2的水解程度比 HCO 3 大 都能与酸作用,但相同条件放出CO2的速率酸式盐比正盐快。 (2

26、) 硅及其化合物 A、硅单质 硅在自然界的存在: 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居第二位。 (约占地壳质量的四分 之一) ;无游离态,化合态主要存在形式是硅酸盐和二氧化硅. (1)物理性质:晶体硅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导电性介于导体 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熔沸点高,硬度大,难溶于溶剂。 (2)化学性质:常温只与单质氟、氢氟酸和强碱溶液反应。性质稳定。 Si +2F2 = SiF 4(气态) , Si + 4HF = SiF4 +2 H2, Si +2NaOH + H2O = Na2SiO3 +2H2 (3)硅的用途:用于制造硅芯片、集成电路、晶体管、硅整流器等半导体器件; 制造太

27、阳能;制造合金,如含硅4(质量分数)的钢导磁性好制造变压器的铁 芯;含硅 15%( 质量分数 )的钢有良好的耐酸性等。 BNa2SiO3的性质 : Na2SiO3易溶于水,水溶液俗称“水玻璃” ,是建筑行业的黏合剂,也用于木 材的防腐和防火。 化学性质主要表现如下: 水溶液呈碱性(用PH试纸测) ,通 CO2有白色沉淀: 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白色胶状沉淀),离子方程式: SiO3 2 CO2 + H2O CO3 2 H2SiO3。因此硅酸盐在空气中容易变质 制玻璃的主要反应 : SiO2+ Na2CO3 高温 Na2SiO3+ CO2,S

28、iO2+ CaCO3 高温 CaSiO3 + CO2. C、二氧化硅的结构和性质: (1)SiO2的空间结构: SiO2直接由原子构成,不存在单个SiO2分子。 (2)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 (3)化学性质: SiO2常温下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不与水、酸反应(氢氟酸除外), 能与强碱溶液、氢氟酸反应,高温条件下可以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与强碱反应:生成的硅酸钠 具有粘性,所以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试剂瓶存放NaOH 溶液和 Na2SiO3溶液, 避免 Na2SiO3将瓶塞和试剂瓶粘住,打不开,应用橡皮塞。 与氢氟酸反应 SiO2的特性 : (利用此反应,氢氟酸能雕刻玻璃;氢氟酸 不能用玻璃试剂瓶存

29、放,应用塑料瓶) 。 高温下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CaO 高温 CaSiO3 (4)用途:光导纤维、玛瑙饰物、石英坩埚、石英钟、仪器轴承、玻璃和建筑 材料等。 D、硅酸( H2SiO3) : (1)物理性质: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能形成硅胶,吸附水分能力强。 (2)化学性质: H2SiO3是一种弱酸,酸性比碳酸还要弱,但SiO2不溶于水,故 不能直接由 SiO2溶于水制得,而用可溶性硅酸盐与酸反应制取:(强酸制弱酸原 理). (此方程式证明酸性: H2SiO3 H2CO3) (3)用途:硅胶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 六)铝及其化合物 (一) 、铝两性元素 1铝与酸的反应: 铝与 NaO

30、H 溶液的反应: 第一步: 2Al+6H2O= 2Al(OH)3+3H 2第二步: Al(OH)3+NaOH=NaAlO2+2H 2O 总方程式: 2Al+2NaOH+6H 2O=2NaAlO2+ 4H2O +3H2 2铝、铁钝化 :常温下,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发生化学反应)不是不 反应,因生成了致密的氧化膜。但在加热条件下,则能继续反应、溶解。 3 铝热反应: 实验现象:剧烈反应,发出耀眼的光芒,放出大量的热,有大量 的熔化物落下来。引燃剂:镁条、氯酸钾;铝热剂: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组成 的混合物。反应式:。 4离子共存: 加入铝能产生氢气的溶液,说明此溶液含有大量的H +或 OH- ,酸

31、溶 液中不能含有 NO3 - 、AlO2 - ,溶液中一旦有了NO3 -,溶液就成了 HNO 3,它与铝将不 再产生氢气;碱溶液中不能含有Al 3+、NH 4 +,但可含有 AlO 2 - 。 (二) 、氧化铝 1熔点高: 作耐火坩埚,耐火管和耐高温的实验验仪器等。 2两性氧化物: 与硫酸反应: Al2O3+3H2SO4=Al2(SO4)3+3H2O ;离子反应式: Al2O3+6H +=2 Al3+3H 2O 与 NaOH 反应: Al2O3+2NaOH=2NaAlO 2+H2O ; 离子反应式: Al2O3+2OH - =2AlO2 -+H 2O 3工业制备铝: 2Al2O3( 熔融)4A

32、l+3O2 (三) 、氢氧化铝 1两性氢氧化物: 与盐酸反应: Al(OH )3+3HCl=AlCl3+3H2O ;离子反应式 : Al(OH)3 +3H +=Al3+3H 2O 与 NaOH 反应: Al(OH)3 +NaOH=NaAlO2+2H2O ; 离子反应式 : Al(OH)3 +OH - =AlO2 - +2H2O 2治疗胃酸过多: 因其碱性不强, 不会对胃壁产生强剌激作用, 但可与胃酸(盐 酸)反应,不能用强碱如NaOH 。 3明矾净水原理: 因溶液中的铝离子发生水解,生成Al(OH)3胶体,它可以和 悬浮水中的泥沙形成不溶物沉降下来,故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4.Al(OH)3实验

33、室制取: 铝盐与足量氨水反应、偏铝酸盐与足量CO2 化学反应方程式: AlCl3+ 3 NH3H2O= Al(OH)3 +3NH4Cl NaAlO2+CO 2+2H2O Al(OH)3+NaHCO3 离子反应方程式: Al 3+ 3 NH3H 2O= Al(OH)3+3NH4 + AlO2 - +CO 2+2H2O Al(OH)3+HCO3 - (四)铝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 现象及图象分析 向 AlCl3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直至过量,如图所示。 现象:白色沉淀逐渐增多达最大值,继续加NaOH 溶 液沉淀逐渐溶解,直至完全消失。 4n 3n4n NaOH(mol) Al(OH)

34、3 (mol) Al 33OHAl(OH) 3 Al(OH)3OH AlO 2 2H 2O 向 NaOH 溶液中滴加 AlCl3溶液直至过量,如下图所 示。现象:开始时无沉淀,接着产生沉淀。达最大值后 不增减。 Al 34OHAlO 2 2H 2O 3AlO2 Al36H 2O 4 Al(OH)3 向 NaAlO2溶液中滴加盐酸直到过量, 如图所示。现象:先有白色沉淀后完全消失。 AlO2 HH 2O Al(OH)3 Al(OH)33H Al33H 2O 向盐酸溶液中滴加NaAlO2溶液,直至过量, 如图所示。现象:开始无沉淀,接着产生白色 沉淀。 AlO2 4H Al3 2H2O 3AlO2

35、 Al36H 2O 4 Al(OH)3 ( 七) 铁、铜及其化合物 铁及其化合物: A、氧化物 1铁的氧化物成分: 废铁屑的主要成分Fe2O3;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nH2O ; 黑色晶体、磁性氧化铁为Fe3O4;红棕色粉未,俗称铁红,作红色油漆和涂料的 为 Fe2O3;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它是炼铁的原料;铁在氧气燃烧与铁与水 蒸气反应的产物都是Fe3O4。 B、氢氧化物 1 实验室制备 Fe(OH)2: 用新制的 Fe 2+ 与经过加热驱赶O2后的 NaOH 溶液反应, 且将滴管末端插入试管内的液面下以后在滴加NaOH ;或者在在液面上滴加植物 油等物质进行液封,避免Fe(OH

36、)2与 O2接触生成 Fe(OH)3 或 O2 n 3n 4nNaOH(mol) Al(OH)3 (mol) AlCl3 n 3n4n NaOH(mol) Al(OH)3 (mol) HCl 4n 3n4n NaOH(mol) Al(OH)3 (mol) NaAlO2 2 Fe(OH)3的受热分解: 2Fe(OH)3Fe2O3+3H2O ,与此相以的还有Cu(OH)2、 Al(OH)3。 3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因其具有独特性,制备胶体的过程和对应的方程式 是高考的重点与热点。实验操作要点:四步曲:先煮沸,加入饱和的FeCl3 溶液,再煮沸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 3+3H

37、2O=Fe (OH )3(胶体) +3H +,强调之一是用等号,强调之二是标明胶 体而不是沉淀,强调之三是加热。 C、铁盐与亚铁盐 1.Fe 2+与 Fe3+的相互转化: Fe 3+的检验: ( 黄棕色 ) 实验:向 FeCl3溶液中加入几滴 KSCN 溶液,溶液显血红色, Fe 33SCN Fe(SCN)3 实验:向 FeCl3溶液加入 NaOH 溶液,有红褐色沉淀。 Fe 32OH Fe(OH)3 Fe 2+的检验: ( 浅绿色 ) 法 1 实验:向 FeCl2溶液加入 NaOH 溶液。 Fe 22OH Fe(OH)2(白色 / 浅绿色) 4Fe(OH)2O22H2O4Fe(OH)3(红褐

38、色) 法 2:先加入 KSCN溶液,不变色,再加入氯水后,出现血红色。(注意:此 处不用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其具有紫色) 2铁盐与亚铁盐的配制:因 Fe 2+、Fe3+易水解,且 Fe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故配制过程为:先将它们溶解在对应的酸中,然后加水冲稀到指定的浓度。(注 意:配制亚铁盐溶液时,要加入少量的铁粉,以防止Fe 2+的氧化) 3制印刷电路板常用FeCl3作腐蚀液:。 4离子共存: 不能与 Fe 2+共存的离子:(H+、NO 3 - ) 、 (MnO 4 - ) 、(ClO - );不能与 Fe 3+ 共存的离子有: I -、SO 3 2- 、SCN - 。 铜及其化合物

39、1铜绿的形成 :2Cu+O 2+CO2+H2O=Cu2(OH)2CO3, 为了避免青铜器生成铜绿, 采用的 方法是( 1)将青铜器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 (2)不能将青铜器与银质(金属活 性差的金属)接触,避免发生电化学腐蚀。 2波尔多液消毒: 主要应用在农业植物杀菌和公共场合的消毒。其主要成分组 分 CuSO 4溶液、石灰水,原理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重金属还有Ba、Pb、 Hg、Cd 、Ag、Au等 3铜与浓硫酸反应: 铜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不加热不反应;铜 与稀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也不反应,但在有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如通入 O2(加热)或加入H2O2,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0、: 2Cu+O2+H2SO42CuSO4+2H2O, Cu+2H2O2+H2SO4=CuSO 4+4H2O 。 4制备 CuSO 4方案的选择: 方法如下:一是Cu CuO CuSO4, 二是用铜和浓硫 酸的反应。 元素化合物综合应用 1(2011重庆,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 AFe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 BK、Zn分别与不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所得溶液均呈中性 CLi 、Na 、K的原子半径和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 DC、P、S、Cl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2(2011江苏扬州一模, 3)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B ) 单质 O2 氧化物

41、 H2O 酸或碱- NaOH 或HCl 盐 A硅B硫C铜D 铁 3(2011北京崇文模拟, 4)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 溶液直至过量, 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 有的阳离子是 ( B ) AMg 、Al3、Fe2 BH 、Mg2、Al3 CH 、Ba2、Al3 D 只有 Mg 2、Al3 4(2011山东烟台高三一模, 10)X、Y、Z、W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 们之间具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则下列组合不可能的是( D ) X Y Z W A C CO CO2O2 B Na Na2O Na2O2O2 C AlCl3Al(OH)3N

42、aAlO2NaOH D Fe FeCl2FeCl3Cl2 5 (2012福建高考 23) (1)元素 M的离子与 NH4 +所含电子数和质子数均相同,则 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为 (2)硫酸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能证明 Na2SO3溶液中存在 SO3 2+H 2OHSO3 +OH水解平衡的事实 是(填序号)。 A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H2SO4溶液红色退去 B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氯水后红色退去 C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退去 (4)元素 X、Y 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化合物Cu2X和 Cu2Y 可发生如下转化 (其中 D是纤维素水解的最

43、终产物) : aOH 22 u ND Cu XC Y 过量浓硝酸一定量的溶液 澄清溶液悬浊液 非金属 X Y(填“”或“”) Cu2Y与过量浓硝酸反应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5)在恒容绝热(不与外界交换能量)条件下进行2A(g)+B(g)2C (g) +D(s)反应,按下表数据投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体系压强升高,简述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变化关系:。 物质A B C D 起始投料 /mol 2 1 2 0 6 (2012 安徽理综 13)3的 Ksp或溶解度远大于 Fe(OH)3。向浓度均为 0.1mol L 1的 Fe(NO 3)3和 Al(NO3)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

44、入NaOH 溶液。下列示意图表示生 成 Al(OH)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合理的是 B A B C D 7.(012 四川理综26) 下列框图中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常见的物质或其溶液,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 B 为气态单质,F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质; E、H、I 为氧化物, E 为黑色固体,I 为红棕色气体;M 为红褐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 中所含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周期,族。 (2)A 在 B 中燃烧的现象是。 ( 3 )DEB的 反 应 中 , 被 氧 化 与 被 还 原 的 物 质 的 物 质 的

45、量 比 是。 (4)GJM的离子方程式是。 (5)Y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8. 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HClO是弱酸,所以 NaClO是弱电解质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 Fe(OH)3胶体 C.HCl 溶液和 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 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 D.电解 NaCl 溶液得到 22.4L H2( 标准状况 ) ,理论上需要转移 NA个电子 (NA阿伏 伽德罗常数 ) n A l ( O H ) 3 n A l ( O H ) 3 n A l ( O H ) 3 n A l ( O H ) 3 0 V(NaOH) 0 V(NaOH) 0 V(NaOH) 0 V(Na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