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210165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750.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娄底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湖南省娄底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湖南省娄底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湖南省娄底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湖南省娄底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娄底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娄底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娄底市2015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一、解答题(共20 小题,满分30 分) 1 (1.5 分)下列哪一项既属于生命系统最基本的层次结构,又属于种群的基本单位() A蓝球藻小球藻黑藻 B 乳酸菌酵母菌大肠杆菌 C 洋葱青蛙小鼠 D烟草花叶病毒土壤农杆菌肺炎双球菌 考点: 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植物 没有 “ 系统 ” 这一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这些层次由此可见,细胞是 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层次 解答: 解:A、黑藻为多细胞生物,属于个体层次,A 错误; B、乳酸菌、酵

2、母菌、大肠杆菌均为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B 正 确; C、洋葱、青蛙、鼠均为个体层次,C 错误; D、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要求考生识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明确细胞是生命系 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层次,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 的考查 2 (1.5 分)有关细胞学说的建立,正确的是() A该学说认为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及细胞产物构成的 B 施旺和施莱登认为“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即“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C 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为细胞学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D该学说认为

3、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 考点: 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 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的内容有: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 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并且是命名者;魏尔肖提出“ 一切细胞来自细胞” ,为细 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 解答: 解:A、细胞学说指出动植物是由细胞及细胞产物构成的,A 错误; B、施旺和施莱登认为“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 细

4、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则是 魏尔肖提出的,B 错误; C、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为细胞学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C 正确; D、细胞学说未指出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D 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简单题 考 生要能够识记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明确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结构的统一性;识记虎克 和魏尔肖两位科学家在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中的贡献 3 (1.5 分) ( 2013?安徽模拟)下表所列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正确的是() 比较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A 遗传物质拟核为 DNA ;细胞质为RNA 细胞核和细胞质均为DNA B 遗传规律遵

5、循孟德尔遗传规律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C 遗传信息表达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同地点进 行 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翻译主要在细胞质 中 D 变异类型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AABBCCD D 考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它们的 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 原核细胞中的DNA 分布在拟核和细胞质中的质粒中;孟德尔遗传定律只适用于真核生 物中进行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也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因此只 能发生基因突变这种类型的变异 解答: 解:A、

6、原核细胞拟核中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均为DNA ,A 错误; B、孟德尔遗传定律只适用于真核生物中进行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原核细胞不适用, B 错误; C、由于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同地点进行;而真核细胞转录 主要在细胞核中,翻译主要在细胞质中,C 正确; D、原核细胞中没有染色体,因此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D 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异同点方面的知识,包括遗传物质、遗传规律、遗传信 息的表达以及变异类型等方面,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为DNA ;明确 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识记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等 4 (1.5

7、 分)有关氨基酸和肽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均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B 肽链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结合方式具有多样性 C 氨基酸结合形成肽链的场所是核糖体,而肽链形成蛋白质的场所不是核糖体 D不同氨基酸的性质不同与R 基有关,不同肽链理化性质的差异也与R 基有关 考点: 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分析: 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 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肽链的多样性与组成肽链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有关 3、氨基酸结合形成肽链的场所是核糖体,内质网能对蛋白质进行初加工,包括新生肽 链的折叠和装配

8、、糖基化等 4、氨基酸与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 基团的不同 解答: 解:A、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构成蛋 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A 正确; B、肽链具有多样性与组成肽链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均有关,B 错误; C、氨基酸结合形成肽链的场所是核糖体,而肽链形成蛋白质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的修饰和加工,C 正确; D、结构决定性质和功能,氨基酸的不同与R 基团的不同有关,不同肽链理化性质的差 异也与 R 基有关, D 正确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特点和蛋白质的形成的知识,对于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和组成蛋白质的

9、氨基酸的结构特点的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5 (1.5 分)有关RNA 的说法正确的是() ARNA 的全称是核糖核苷酸 B RNA 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也能储存或传递遗传信息 C RNA 分子内的碱基之间不可能通过氢键配对 D用健那绿和吡罗红染色剂处理细胞,可观察细胞内DNA 和 RNA 的分布 考点: RNA 分子的组成和种类;DNA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分析: 1、核酸分为两种,即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脱氧核糖 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2、RNA 包括 tRNA 、mRNA 和 rRNA ,其中 mRNA 是翻译的模板;tRNA 能识别密码

10、 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rRNA 是组成核糖体的成分 3、观察 DNA 、RNA 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 和 RNA 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可是DNA 呈绿色,吡罗红可使RNA 呈红色,利用甲基绿 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解答: 解:A、RNA 的全称为核糖核酸,A 错误; B、RNA 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过程中需要以mRNA 为模板、需要tRNA 转运 氨基酸),也能储存或传递遗传信息,B 正确; C、RNA 分子内的碱基也可能通过氢键配对,如tRNA 存在局部双链结构,该结构中碱 基通过氢键配对,C

11、错误;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处理细胞,可观察细胞内DNA 和 RNA 的分布,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 RNA 的分子组成和种类、观察DNA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要求考生 识记 RNA 的种类及作用; 识记观察DNA 和 RNA 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原理,能结合所 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6 (1.5 分)某生物细胞内可进行“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纤维素 ” 的反应,有关该生物的判 断正确的是() A该生物中贮存淀粉的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 B 该生物的细胞中含有大液泡 C 该细胞合成的纤维素会被囊泡包裹并运输到细胞外 D淀粉不能被细胞

12、直接吸收,而麦芽糖则可以 考点: 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的综合 分析: 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淀粉是植物中的多糖,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多糖,麦芽糖 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单糖 解答: 解:A、细胞中能合成纤维素,说明属于植物细胞,但不一定含有叶绿体,即不一定合 成叶绿体, A 错误; B、细胞中能合成纤维素,说明属于植物细胞,但不一定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即不一定 含有液泡, B 错误; C、该细胞合成的纤维素会被囊泡包裹并运输到细胞外,组成植物细胞壁,C 正确 D、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多糖,麦芽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都不能被直接吸收,D 错 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糖

13、类的种类和分布等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通过图解中物质变化确定该过 程发生在植物细胞中;同时识记纤维素是植物细胞中特有的多糖;识记二糖的组成等有 关知识 7 (1.5 分)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的染料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 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的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如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不能 得到的结论是() A温度在 015范围内,细胞膜的流动性没有明显的变化 B 由图中信息可以推测:温度在015范围内,随着时间的延长,形成嵌合体的百分比会 增加 C 大约 18时,细胞膜的流动性最强 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膜蛋白是可以运动的,但没有证明膜上脂质是否可以运动 考点: 细

14、胞膜的结构特点 分析: 根据曲线可以得出:在0 到 15 度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形成嵌合体几乎不变;在15 到 35 度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形成的嵌合体越来越多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图解, 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 解答: 解:A、据图分析可知,温度在015范围内,细胞膜的流动性没有明显的变化,A 正确; B、由图中信息可以推测:温度在015范围内,随着时间的延长,形成嵌合体的百 分比会增加, B 正确; C、18以后,细胞膜的流动性增强,形成嵌合体的百分比增加,C 错误; 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膜蛋白是可以运动的,但没有证明膜上脂质是否可以运动,D 正 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

15、查细胞膜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 系的能力;考查学生识图能力,有效分析,准确得出结论的能力 8 (1.5 分) ( 2013?滨州一模)据报道,一种称作“ 瘦素穿肠蛋白” 的药物治疗肥胖,可口服使 用,以减轻肥胖症患者肌肉注射的痛苦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该药物最可能的方式为() A渗透作用B胞 吞C协助扩散D 主动运输 考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分析: 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 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渗透作用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的扩散

16、胞吞是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如白细胞吞噬细菌 协助扩散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主动运输特点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 酸,葡萄糖,K +,Na+ 解答: 解:根据题意中该药物是“ 瘦素穿肠蛋白 ” 是蛋白质,属于生物大分子,通过胞吞的方式 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渗透作用、 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均指小分子物质或离子物质进出细 胞的方式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运输方式,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 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四种

17、物质运 输方式的特点 9 (1.5 分)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通过脱水缩合而合成,合成时需要模板mRNA B 同一个体内,各种酶的最适PH 和最适温度是相同的 C 催化物质反应后,不会被降解,可继续行使催化作用 D能使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减少,使原来不能进行的反应迅速进行 考点: 酶的概念;酶促反应的原理;酶的特性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 RNA 2、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和方向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 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

18、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 着温度( 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不同的酶的最适PH 和最适温度是不相同的 解答: 解:A、酶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蛋白质类的酶都通过脱水缩合而合成,合成 时需要模板mRNA , RNA 类的酶需要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A 错误; B、同一个体内,不同的酶的最适温度和pH 不一定相同,B 错误; C、酶是生物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性质和数量不变化,即催化物质反应后,不会 被降解,可继续行使催化作用,C 正确; D、酶通过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能来行驶其催化作用,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和方向,不 能催化原来不能进行的反应,D 错误

19、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酶的知识,对酶的本质及催化作用的理解和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10 ( 1.5 分) ATP 是细胞内流通的能量“ 通货 ” 下列关于ATP 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参与 ATP 形成的元素与组成DNA 的元素种类完全相同; 在叶绿体中,ADP 的移动方向是由叶绿体的囊状结构到叶绿体基质; 若在光补偿点时,继续增强光照其它条件不变,则光反应ATP 合成速率加快,暗反应消耗 ATP 的速度不变; ATP 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AB CD 考点: ATP 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过程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A

20、TP 的有关知识 ATP 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 T表 示三个、 P表示磷酸基团“ ” 表示高能磷酸键ATP 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 化合物, 它的大量化学能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ATP 水解释放能量断裂的是末端的那 个高能磷酸键ATP 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但本身在体内含量并不高 解答: 解: ATP 和 DNA 的组成元素均包括C、H、0、N、P,正确;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ATP,暗反应阶段消耗ATP,故 ADP 的运动方向由叶绿 体的基质到叶绿体的类囊体结构薄膜,错误; 若在光补偿点时,继续增强光照其它条件不变,则光反应ATP 合成速率

21、加快,暗反 应消耗 ATP 的速度也加快,错误; ATP 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脂肪是生物体中良好的储能物质,糖类是 生物体中主要的能源物质,ATP 是生物体所需能量的直接能源物质,根本的能量来源是 太阳能 11(1.5 分)某研究小组利用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来探究微生物的呼吸,实验设计如下 关 闭活栓后, U 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的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 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 化)下列有关说法不

22、正确的是() A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 B 甲、乙组右管液面均无变化,而葡萄糖被消耗,说明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 C 甲组右管液面升高,乙组不变,说明微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D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时CO2的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 考点: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组中的NaOH 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所以甲组右管液面 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氧气的消耗量乙组中放置的是蒸馏水,乙组右管液面变化, 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CO2的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甲组右管液面升高,说明 消耗了氧气;乙组不变,说明消耗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

23、的量相等;综合两组实验,说 明微生物只进行需氧呼吸如果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没有消耗氧 气,但产生了二氧化碳,说明微生物进行了酒精发酵 解答: 解:A、若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乙组液面高度不会变化,A 错误; B、甲组右管液面无变化,说明不消耗氧气,乙组右管液面无变化,说明不产生二氧化 碳,而葡萄糖被消耗,因此说明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B 正确; C、甲组右管液面升高,说明微生物呼吸消耗氧气,乙组右管液面无变化,说明微生物 呼吸 CO2的释放量等于O2消耗量,因此说明微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C 正确; D、乙组装置内放的是蒸馏水,那么乙组右管液面变化是锥形瓶内CO2释放量和 O2消

24、耗量之间的差值引起的,D 正确 故选: A 点评: 本题有一定难度,第一,要清楚 NaOH 溶液的作用;第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并产生二 氧化碳,酒精发酵不消耗氧气但产生二氧化碳,乳酸发酵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二氧化碳 12 (1.5 分)科学家用含 15N 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 并追踪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 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的数据如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AC 或 CE,共 19.3h B 高尔基体、线粒体在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 C 蚕豆根尖细胞中DNA 的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有02h、19.321.3h、38.640

25、.6h D基因重组可发生在19.321.3h 考点: 细胞周期的概念;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 分析题图:02h、 第 19.3h第 21.3h、第 38.6h第 40.6h 都表示分裂期; 第 2h19.3h、 第 21.3h第 38.6h 都表示分裂间期其中第2h第 21.3h 即 BD 、第 21.3h第 40.6h 即 DF 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解答: 解:A、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BD 或 DF,共 19.3h,A 错误; B、高尔基体可形成细胞壁,线粒体提供能量,二者在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 盛, B 正确; C、蚕豆根尖细胞中DNA 的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

26、时期为分裂间期,第2h19.3h、第 21.3h第 38.6h,C 错误; D、蚕豆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无基因重组,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结合直线图, 考查细胞周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直线图提取有效信息的 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能运用所学 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13 ( 1.5 分)许多动物具有再生能力,例如,壁虎被天敌追赶紧迫时,能断尾而逃,一段时 间后,又重新长出一条尾巴;海参遇到敌害时,把内脏全部抛出,以转移敌害的注意力,而 趁机逃之夭夭,约50 天后,可再生出一副新的内脏下列关于再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再生过程中没

27、有细胞的凋亡 B 再生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 再生能力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再生过程是细胞增殖分化和细胞凋亡综合作用的结果 考点: 细胞凋亡的含义;细胞的分化 分析: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过程对生物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是有利的, 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导致的细胞非正常性死亡,对生物体不利 解答: 解:A、再生过程中也有细胞的凋亡,A 错误; B、再生是特定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 正确; C、再生能力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 正确; D、再生过程是细胞增殖分化和细胞凋亡综合作用的结果,D 正确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分化和凋亡,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

28、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 内在联系, 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得 出正确的结论 14 ( 1.5 分)据图分析(N 代表染色体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过程需要激素调节 B 细胞只有在精子的作用下才能形成成熟卵子 C 、和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 D培育转基因动物应选择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考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 结合题意分析图解可知,图中细胞为卵原细胞,细胞为经过复制的初级卵母细胞, 细胞可表示次级卵母细胞,细胞是经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受精卵进行的是有 丝分裂据此解题 解答: 解:A、据图可知,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需要促性

29、腺激素处理,A 正确; B、图中看出次级卵母细胞在精子的作用下才能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成熟的卵细 胞,从而形成受精卵,B 正确; C、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与体细胞相同,而是受精卵, 进行有丝分裂,因此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体细胞的二倍,C 错误; D、动物基因工程中,利用动物的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因为该细胞具有全能性,D 正 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过程和早期胚胎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 解判断能力, 考生要能够明确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以及有丝分裂过程 中的染色体数目变化,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步骤,能结

30、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5 ( 1.5 分)甲图为某哺乳动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乙、丙、丁图为 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细胞和丙细胞分裂时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B 乙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 C 甲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 D丁可以形成两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 考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 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变化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 色体分裂, 可推知乙细胞是有丝分裂,丙是减数分裂根据雌性和雄性生殖细胞产生过 程中细胞分裂均等性不同,判断出该动物为雌性动物 解答: 解:A、乙细胞为有丝

31、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A 错误; B、乙细胞中有四个染色体组,B 错误; C、据图可知,甲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上一个基因为A,一个基因为a,故发生了基因突 变, C 正确; D、据分析可知,该动物为雌性动物,故丁可以形成两个基因型相同的极体,D 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 间的内在联系; 理论联系实际,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 能力 16 ( 1.5 分)某相对封闭的山区,有一种发病率极高的遗传病,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a 控 制调查时发现:双亲均为患者的多个家庭中,后代的男女比例约为1:1,其

32、中女性均为患 者,男性中患者约占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A子代男性中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B 子代中女儿均为纯合子 C 正常女性的儿子都不会患该遗传病D在患病的母亲中约有为杂合子 考点: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分析: 该遗传病在子代男女的发病率不同,可判断其为伴性遗传,但不可能是伴Y 遗传结 合“ 发病率极高 ” 、“ 有中生无 ” 和“ 父病其女必病” ,可确定该病为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用 A、a表示)儿子中患者约占,则在患病的母亲中约有为杂合子,另为显性纯合 子 解答: 解:A、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不存在致死现象,A 错误; B、由于有正常的儿子,所以母亲可能是杂合子,则女儿可能是

33、纯合子或杂合子,B 错 误; C、正常女性的基因型为X aXa ,则他们的儿子(X a Y)都不患此病,C 正确; D、儿子中患者约占,则在患病的母亲中约有为杂合子,另为显性纯合子,D 正确 故选: AB 点评: 本题属于信息题,考查伴性遗传及应用、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判断等,首先要求考生能 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出该病的遗传方式,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对选项进行判断;能运用基 因分离定律的计算方法进行相关计算,有一定难度,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17 ( 1.5 分)某种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有一对夫妇均正常,其中一方母亲 是该病患者请问,这对夫妇的子女患该种遗传病的概率() A BCD

34、考点: 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设其基因型为aa,则 a 的 频率为,A 的频率为人群中 AA 的概率为,Aa 的概率为 解答: 解:一对夫妇均正常,其中一方母亲是该病患者,则其基因型为Aa;另一方基因型为 Aa 的概率为() (+) =因此,这对夫妇的子 女患该种遗传病的概率=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计算能力,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8 (1.5 分)假设一个双链均被 32P标记的噬菌体 DNA 由 5000 个碱基对组成, 其中腺嘌呤占 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

35、侵染只含 31P的大肠杆菌, 共释放出 100 个子代噬菌体 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至少需要2.97 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B 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C 含 32P 与只含31P 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 1:49 D该 DNA 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 考点: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 DNA 复制是以亲代DNA 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 分子的过程DNA 复制条件:模 板( DNA 的双链)、能量( ATP 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 氧核苷酸);DNA 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DNA 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噬

36、菌体增殖所需原料由细菌提供,模板由噬菌体DNA 提供,所以 子代噬菌体没有 35S, 含32P的有 2 个 由于一个 DNA 分子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 20%, 则腺嘌呤为5000 2 20%=2000 个,鸟嘌呤为5000 2 30%=3000 个 解答: 解:A、噬菌体的DNA 含有 10000 个碱基, A=T=2000 ,G=C=3000 在噬菌体增殖的 过程中, DNA 进行半保留复制,100 个子代噬菌体含有100 个 DNA ,相当于新合成了 99 个 DNA ,至少需要的鸟嘌呤(G)脱氧核苷酸是99 3000=297000=2.97 10 5,A 正确; B、噬菌体增殖的模板是

37、由噬菌体自身提供的,细菌提供了原料、酶、场所等,B 错误; C、在 100 个子代噬菌体中,含有 32P 的噬菌体共有 2 个,只含有 31P的噬菌体共有 98 个,其比例为1:49,C 正确; D、由于 DNA 上有非基因序列, 基因中有非编码序列,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等原因,DNA 发生突变并不意味着性状发生改变,D 错误 故选: AC 点评: 本题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DNA 的半保留复制方式及基因的突变等,主要考查 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19 ( 1.5 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细胞光合作用速率和呼 吸作用速率的关系,并绘制了以下四幅图其中图中“ A

38、” 点不能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细胞呼吸 速率相等的是() A BCD 考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 一般在曲线中光补偿点时,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 等,表示此时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甲图中, 光照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的净吸收量,该值表示的净光合作用量 解答: 解:A、1 图中 A 点的含义是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等于释放量,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等于 呼吸作用速率,此时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A 错误; B、2 图中 A 点后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说明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故A 点 含义是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B 正确; C、

39、3 图根据图中的曲线的含义可知,A 点代表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C 正 确; D、4 图中, A 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0,说明此时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D 正确 故选: A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环境因素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以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曲线分析能力,从题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分析图解时关键找到二 氧化碳净释放为0 的点 20 ( 1.5 分)如图是患甲病(等位基因用A、a表示)和乙病(等位基因用B、b 表示)的遗 传系谱图, 3 号和 8 号的家庭中无乙病史下列叙述与该家系遗传特性不相符合的是() A如果只考虑甲、乙两种病的遗传,4

40、号个体体细胞中可含有4 个致病基因 B 如果只考虑甲病的遗传,12 号是杂合体的概率为 C 正常情况下5 号个体的儿子可能患乙病,但不能肯定是否患甲病 D如果 11 号与无病史的男子结婚生育,无需进行产前诊断 考点: 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7 811,推出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3 号的 家庭中无乙病史,由3 410,推出乙病是伴X 隐性遗传病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 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 解:A、4 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X BXb ,所以如果只考虑甲、乙两种病的遗传,4 号个体 体细胞在染色体复制后,细胞中可含有4 个致病基

41、因, A 正确; B、只考虑甲病,图形分析7(Aa) 8(Aa) 11(aa) ,12 号这个男孩是AA 的概率 为,是 Aa 的概率为, B 错误; C、5 号个体的aaX BX 的儿子可能患乙病; 但能否患甲病, 看 5 号婚配的对象是否带甲 病基因, C 正确; D、8 号的家庭中无乙病史,因此11 号的基因型aaX BXB,如与无病史的男子( aaX BY) 结婚生育,无需进行产前诊断,D 正确 故选: B 点评: 本题以遗传病系谱图为背景综合考查了遗传定律的基础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 力、信息的提取与应用能力、通过比较与综合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等要求学生理解遗 传病的遗传方式判断、

42、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个体基因型的判断与概率的计算等 二、单选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 21 ( 2分)有关 “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体表现为在无机自然界含有的元素在生物体内均可以找到 B 具体表现为在细胞内各种元素的含量和无机自然界相同 C 这种现象的表现之一是细胞中的氧元素的含量与非生物界中一样,都是含量最高的元素 D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与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有关 考点: 碳原子的结构特点 分析: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

43、量相差很大 解答: 解:A、具体表现为生物体含有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内均可以找到,A 错误; B、细胞内各种元素的含量和无机自然界不相同,体现了差异性,B 错误; C、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是因为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 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特有的,C 错误; D、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D 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知识点简单, 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 有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原因,明确统一性是从元素的种类上来说的,而差异性是从元素的 含量上来说的 22 ( 2分)红细胞结构简单,数目多,容易获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4、)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能发生渗透作用,所以可用于制备纯净的细胞膜 B 利用猪血细胞可以提取大量的DNA C 蛙红细胞用甲基绿处理后,可观察到被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 D血浆中的 O2进入红细胞只需要穿过两层磷脂分子 考点: 细胞膜的制备方法;DNA 的粗提取和鉴定 分析: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可用于制备细胞膜,红细胞内有血红 蛋白,所以可以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提取血红蛋白 解答: 解: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可用于制备细胞膜,A 错误; B、猪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含有DNA ,B 错误; C、健那绿可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C 错误; D、血浆中

45、的O2进入红细胞需要穿过 1 层细胞膜即两层磷脂分子,D 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的特点及其应用,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综 合运用能力 23 ( 2分) (2014?安徽三模)下列与酶相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探究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 B 探究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一定是酶的种类 C 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不止一种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因变量不止一种 考点: 酶的特性;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分析: 此题考查酶的特性 (1)酶的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酶的专一性,一种 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

46、学反应的进行;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 值; (2)生物学探究实验中,人为控制的变量称为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改变而改变的变 量称为因变量,对实验结构有影响的其他变量称为无关变量; (3)探究实验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解答: 解:A、探究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和无机催化剂,A 错误; B、探究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也可以是不同的底物,B 错误; C、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只能是不同的pH,因为探究实验必须符合单一 变量原则, C 错误;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因变量则不止一种,D 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酶的特性以及实验中自变量和因变

47、量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 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4 ( 2分)当酵母菌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测得 O2吸收量 CO2释放量,则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B 如果测得呼吸作用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水,则有NADP 的积累 C 如果测得 CO2释放量: O2吸收量 4:3,则无氧呼吸占优势 D检测 CO2的产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随着 CO2的释放,溶液的颜色变化是由黄变绿 再变蓝 考点: 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 分析: 1、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总反应式:C6H12O6+6H2O+6O2 6CO2

48、+12H2O+能量 无氧呼吸的反应式: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2、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与释放的氧气相等,无氧呼吸不吸收氧气,释 放二氧化碳,因此可以通过比较氧气的吸收量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判断细胞呼吸的方 式: 若细胞释放二氧化碳,不吸收氧气,细胞进行无氧呼吸; 若细胞释放的二氧化碳大于细胞吸收的氧气,则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 若细胞释放的二氧化碳与吸收氧气的量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解答: 解:A、如果测得O2吸收量 CO2释放量,则只能说明既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A 错误; B、如果测得呼吸作用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水,则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还原性氢用于丙 酮酸的还原,没有还原性氢的积累,B 错误; C、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等时,CO2释放量: O2吸收量 =4:3,所以 CO2释放量: O2吸收量 4: 3 时,则无氧呼吸占优势, C 正确; D、检测 CO2的产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 随着 CO2的释放, 溶液的颜色变化是由蓝 变绿再变黄,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能力,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