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竞赛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214259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3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竞赛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竞赛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竞赛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竞赛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竞赛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竞赛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竞赛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 学年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五中八年级(上)物理竞赛试卷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 30 分) 1一场大雪过后人们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过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少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过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过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22010 年 1 月 2 日起,我国北方大部地区遭遇大范围降雪天气袭击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 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如图所示 在遇到这种天气时,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 撒“融雪盐”,这是因为() A“融雪盐”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

2、使周围的冰雪熔化 B“融雪盐”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而熔化 C使雪形成“含融雪盐的雪”,“含融雪盐的雪”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熔化 D“融雪盐”有利于冰雪对阳光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 3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塑料棚顶一个很小的“”形孔上,在地面形成的光斑是() A“”形 B“ ? ”形 C方形 D圆形 4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或用嘴贴着瓶 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甲瓶的音调最高 B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甲瓶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丁瓶的音调最高 D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丁瓶的

3、音调最高 5甲、乙两人在长为50 米的泳池内,进行游泳训练甲的游泳速度大小始终为1.2 米/ 秒, 乙的游泳速度大小始终为0.9 米/ 秒,两人同时从泳池的同一端出发,共游了 25 分钟, 不考 虑两人在泳池内的转向时间,甲从身后追上乙的次数为() A2 次B 4 次C 6 次D8 次 6某房间里有甲、乙、丙三只温度计,其中只有一只温度计刻度是正确的,将甲放在空气 中,乙的感温泡插在密封于玻璃瓶中的酒精里,丙的感温泡用浸有酒精的湿棉花包裹后放在 空气中,它们的示数都为15,那么该房间里的实际温度() A等于 15 B高于 15 C低于 15 D无法判断 7晚上看天上的星星,会看到星星忽闪忽闪的

4、,像“眨眼睛”似的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 因有以下四种猜想,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星星发光是忽明忽暗的 B星星发光是不连续的 C太空中星球繁多,不时的有其它星球挡住被观察的星星射向地球的光线 D大气层的空气密度不均匀且不稳定 8现有密度分别为1和 2的两种液体,且12在甲杯中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 体的质量各占一半;在乙杯中也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假设两种液体 之间不发生混合现象,甲、乙两个杯子也完全相同则() A甲杯内液体的质量大B乙杯内液体的质量大 C两杯内液体的质量一样大D无法确定 9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处,则观察到的像可能是() A正立、放大的像

5、B正立、缩小的像 C倒立、缩小的像D倒立、放大的像 10一束与水面成50夹角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则() A反射角为40 B 反射角为50 C折射角小于40D折射角小于50 二、填空题(每空3 分,共 36 分) 11这个像是一个_(选填“等大”、“缩小”或“放大”)的_像(选填“虚” 或“实”);这个像是由于_而形成的(选填“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 12有两支刻度相同,但材质不同的刻度尺A和 B,在常温 (25) 时测同一长度结果相同; 在温度 40时测同一长度分别为LA和 LB,但 LALB,已知测量方法完全正确,则造成这样 结果的原因是物体具有_的性质; 若将这两支刻度尺拿到寒冷的

6、室外测同一长度,结果 分别为 LA和 LB,则 LA_LB(填“”、“”或“=”) 13平直的公路上甲、乙、丙三个人骑自行车同时向同一方向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 风,丙感觉无风,由此可以判断三个人骑车速度最快的是_ 14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 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结果如图所示 (1)他第三次测得物体的质量如图乙中祛码和游码所示,其结果m3=_g; (2)请按照图甲的顺序写出对应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 _; 第二步: _ 第三步:倒掉瓶子的水后,小刚将酱油倒入瓶子中,用天平测_ (3)老师说小刚的方法并不是十分精确的,经老师

7、提示后,小刚一想的确如此,请你写出 造成实验不够精确的主要原因_ (4)如果水的密度小于酱油的密度,则测得酱油的密度_(选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实际的密度 三、作图题(每空3 分,共 6 分) 15如图,竖直屏上开有一个孔,屏左边有一个物体AB ,请在屏右边用斜线标出能完整看 到 AB的区域 16如图所示, CC 是透镜的主光轴,AB是物体, AB是物体经透镜所成的像试用作 图的方法找出透镜的位置,并表示出透镜的种类 六、综合题(共28 分) 17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24角,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那么平面镜与水平面所 成的度数是多少?(注意作出示意图) 18一容器装满水,总质量为8

8、8g,若容器中先装10g 砂粒,再装满水,总质量为94g,求 砂粒的密度 19修远站在行驶的船上对远处悬崖高喊一声,经过4s 听到回声,若船向悬崖行驶的速度 是 5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听到回声时船离悬崖有多远? 20某水银温度计的玻璃管上刻有110 格均匀刻度线, 当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 时,温度计内水银柱液面在20 格处;当玻璃泡放入1 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 液面在 70 格处,试通过计算求出该温度计上每一格所表示的温度值和这只温度计的测量范 围 21小明和小强两位同学进行100m短跑比赛小明是位短跑健将,他12.5s 到达终点时, 小强才跑了

9、80m 小明得意地说:“我们再跑一次,刚才你比我落后了20m ,下次我的起跑 线后退 20m ,我们还按原来的速度跑,我多跑20m ,你和我就可以同时到达终点了小强却 说:“你既然要让我20m ,那么, 你不用后退了, 只要把我的起跑线向前移20m ,我少跑 20m 就行了,这样,我们准能同时到达终点”小明说:“嗨!反正是差20m ,我多跑20m ,你 少跑 20m ,还不是一回事?”小强怀疑地说:“不一定吧,我觉得好像不是一回事!如果将 他们的运动都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问: (1)小明和小强的速度分别是多大? (2)请你通过计算说明用他俩说的办法都能同时到达终点吗? 2015-2016 学年天

10、津市宁河区芦台五中八年级(上)物理竞赛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 30 分) 1一场大雪过后人们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过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少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过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过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 【分析】 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可归纳为“隔、吸、消”,“吸”就是把声能吸收耗散掉,达 到减噪目的; 最常用的吸音材料是多孔性材料,它的机理是让声波进入后,在吸音材料的微孔中发生摩擦 而将声音的能量消耗掉 【解答】 解:大雪蓬松且多

11、孔,声波进入后在微孔中发生摩擦而将声音的能量消耗掉,因此 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故选 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防治噪声的途径的了解和掌握,贴近生活实际, 是中考的热点 22010 年 1 月 2 日起,我国北方大部地区遭遇大范围降雪天气袭击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 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如图所示 在遇到这种天气时,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 撒“融雪盐”,这是因为() A“融雪盐”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冰雪熔化 B“融雪盐”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而熔化 C使雪形成“含融雪盐的雪”,“含融雪盐的雪”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熔化 D“融雪盐”有利于冰雪对阳光的

12、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 【考点】 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分析】 影响晶体熔点高低的因素:物质的种类、压力的大小、是否有杂质种类不同,熔 点一般不同;压力越大,熔点降低;当有杂质掺入时熔点降低 【解答】 解: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积雪上洒盐水是掺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即熔点低于 当地温度,使雪熔化,交通方便 故选 C 【点评】 明确晶体熔点高低的影响因素是很必要的 3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塑料棚顶一个很小的“”形孔上,在地面形成的光斑是() A“”形 B“ ? ”形 C方形 D圆形 【考点】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分析】 当光沿直线传播经过很小的孔时,就能形成物体的像,即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物 体有关,

13、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解答】 解:当太阳光通过塑料薄膜上的“”小孔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地面上就会 形成太阳的像, 因此光斑的形状与太阳的形状一样,是圆形的,与孔的形状无关,所以选项 D正确; 故选 D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小孔成像的特点,对像的特点要知道,属于基础知识 4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或用嘴贴着瓶 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甲瓶的音调最高 B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甲瓶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丁瓶的音调最高 D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丁瓶的音调最高 【考点】 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分析】

14、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1)用嘴贴着管口吹气,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瓶中的空气; (2)敲击瓶子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瓶子和瓶内的水 【解答】 解: AC 、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声音是由瓶子和瓶内的水振动发出的,水越多,音 调越低;因此丁的音调最高;故A错误, C正确; BD 、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振动发声的是由于瓶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空气柱长度越短,音 调越高;因此甲的音调最高;故B正确, D错误 故选 B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频率与音调高低关系的理解和掌握重点是弄清发声体 5甲、乙两人在长为50 米的泳池内,进行游泳训练甲的游泳速度大小始终为1.2 米/ 秒,

15、乙的游泳速度大小始终为0.9 米/ 秒,两人同时从泳池的同一端出发,共游了 25 分钟, 不考 虑两人在泳池内的转向时间,甲从身后追上乙的次数为() A2 次B 4 次C 6 次D8 次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 根据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分别求出25 分钟,两人分别游泳的距离,取乙为参照物, 则乙一直没动,甲的游泳速度大小始终为1.2 米/ 秒,乙一直在出发点,甲此时每次的相遇 就是所谓的从背后追上,然后可知甲相对于乙游动的距离,已知长为50 米的泳池,然后可 知甲从身后追上乙的次数 【解答】 解:由 v=可得, 甲游泳的距离s甲=v甲t=1.2m/s 2560s=1800m, 乙游泳

16、的距离s乙=v乙t=0.9m/s 2560s=1350m, 取乙为参照物,则乙一直没动,乙一直在出发点,甲此时每次的相遇就是从背后追上, 则甲相对于乙游动的距离s=s甲s乙=1800m1350m=450m , 又知道长为50 米的泳池,则每次甲回到起点,就是所谓的从背后追上乙,则从身后追上乙 的次数为=4.5 舍掉 0.5 ,就是 4 次 故选 B 【点评】 此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动,具有一定的深度,因此解答此题不仅需要 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学科综合能力 6某房间里有甲、乙、丙三只温度计,其中只有一只温度计刻度是正确的,将甲放在空气 中,乙的感温泡插在密封

17、于玻璃瓶中的酒精里,丙的感温泡用浸有酒精的湿棉花包裹后放在 空气中,它们的示数都为15,那么该房间里的实际温度() A等于 15 B高于 15 C低于 15 D无法判断 【考点】 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分析】(1)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2)液体汽化时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有降温作用 【解答】 解:甲放在空气中时,它所显示的是空气的温度;乙放在密闭的酒精瓶中,它的显 示的是瓶中酒精的温度,因为是密闭的, 因此它的温度等于外边空气的温度;丙的感温泡用 浸有酒精的湿棉花包裹后放在空气中,酒精要蒸发, 蒸发要吸热, 使丙感温泡的温度比外

18、界 空气的温度低, 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应该比外界空气的温度低由此可以判断,甲、乙两只 温度计的示数应当相同,而丙的示数应该比其它两支的示数要低才对,现在三支温度计的示 数相同,故丙是准确的,室温要比丙温度计的示数要高,即高于15 故选 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蒸发的定义和蒸发需要吸热,使物体的温度降低,有制冷作用 7晚上看天上的星星,会看到星星忽闪忽闪的,像“眨眼睛”似的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 因有以下四种猜想,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星星发光是忽明忽暗的 B星星发光是不连续的 C太空中星球繁多,不时的有其它星球挡住被观察的星星射向地球的光线 D大气层的空气密度不均匀且不稳定 【考点】 光的

19、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分析】 地球周围大气层上疏下密,当光线斜射到大气层时,类同于从空气斜射进入水中, 折射光线不断发生偏折 【解答】 解:当星星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由于地球周围大气层的运动且疏密不 断变化, 大气层对星光折射的折射光线的方向也在不断变化,所以星光时明时暗的闪烁,像 人眨眼睛一样 故选 D 【点评】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同种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方向会改变, 属于折射现象 8现有密度分别为1和 2的两种液体,且12在甲杯中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 体的质量各占一半;在乙杯中也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假设两种液体 之间不发生混合现象,甲、乙两个杯

20、子也完全相同则() A甲杯内液体的质量大B乙杯内液体的质量大 C两杯内液体的质量一样大D无法确定 【考点】 密度公式的应用 【分析】 如果两种液体混合,那么求混合液体的密度,我们应该用混合液体的质量除以混合 液体的体积去进行计算;但是题目中告诉的是“假设两种液体之间不发生混合现象”,比较 抽象,通过建构模型使抽象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本题采用对比模型法 【解答】 解:模型1 即为甲杯:由于12,两种液体的质量且各占一半可得密度1 的液体体积大于密度2的液体, 密度 1的液体体积用灰标记,密度 2的液体体积用蓝色 标记 模型 2 即为乙杯:两种液体体积相等,密度1的液体体积用灰标记,密度2的液

21、体体积 用蓝色标记 对照组体现体积相等时之间的分界线 对模型 1 密度 1的液体体积进行处理,切割成和模型2 中密度 1的液体体积相同,即是 容器体积的一半(如图所示)对模型2中密度 2的液体体积进行处理,切割成和模型1 中密度 2的液体体积相同(如图所示),经过处理便可以直接从对比处比较甲、乙两杯内 液体质量的大小了,答案很明显是对比处是蓝色的乙杯大即乙杯内液体的质量大 故选 B 【点评】 密度是中考和竞赛都非常喜欢考的类型知识,这块知识点可难可易,涵盖面比较 广密度让初中生去理解本身就带有些抽象,所以有关密度的题型亟待化抽象为具体,通过 建构模型使抽象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本题采用对比模

22、型法 9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处,则观察到的像可能是() A正立、放大的像B正立、缩小的像 C倒立、缩小的像D倒立、放大的像 【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分析】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大于2f ,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等于2f ,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处 于 1f 和 2f 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小于1f ,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 解: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若物体在焦点外侧5cm处,则处于1f 和 2f 之间,成 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确; 若物体在焦点内侧5cm处,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A正确, BC错误 故选 AD 【点评】

23、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要熟练掌握成像特点和物距、像距的关系,特 别是物体放在离焦点5cm处,可能在焦点内或焦点外,物距有两种情况 10一束与水面成50夹角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则() A反射角为40 B 反射角为50 C折射角小于40D折射角小于50 【考点】 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 【分析】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 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

24、 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光从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根据光线与水面的夹角计算出入射角;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得出反射角的大小; 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得出折射角的大小 【解答】 解:光束与水面成50夹角,所以入射角为9050=4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等于 40; 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小于40 故选 AC 【点评】 此题考查了对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的应用,根据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确定入 射角的大小是关键,特别注意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二、填空题(每空3 分,共 36 分) 11

25、这个像是一个缩小(选填“等大”、 “缩小”或“放大”)的虚像 (选填“虚” 或“实”);这个像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选填“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 【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分析】 透过凸透镜观察物体时,应将凸透镜放在物体与人眼之间,这样才能起到放大镜的 作用而如果人眼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且看到了蜡烛的像,则应该考虑这不是光的折射, 而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解答】 解: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中,蜡烛的光经凸透镜反射,射到人的眼睛里,人会观 察到蜡烛的缩小的虚像,这与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类似,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故答案为:缩小;虚;光的反射 【点评】 只有熟知凸透镜能成像的规律,才会发现此题

26、中与所学规律的不同,并进一步分析 出这是凸透镜反射了光的结果 12有两支刻度相同,但材质不同的刻度尺A和 B,在常温 (25) 时测同一长度结果相同; 在温度 40时测同一长度分别为LA和 LB,但 LALB,已知测量方法完全正确,则造成这样 结果的原因是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若将这两支刻度尺拿到寒冷的室外测同一长 度,结果分别为LA和 LB,则 LALB(填“”、“”或“=”) 【考点】 物质的基本属性 【分析】 一般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物体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物体温度降低、体积收 缩;不同材料的刻度尺热胀冷缩的性质不同,导致的准确程度也不同 【解答】 解: (1)因为物体具有热胀冷缩

27、的性质,使得在温度40时,用材质不同的刻度尺测同一长度 的结果不同 (2)由 LALB可知, B在不同温度下的热胀冷缩的变化比较明显,在高温下B比 A的长度 长,刻度间的距离变大,测量物体长度比实际长度小,而A没 B的变化明显,刻度间的距离 没有 B的大;而在室外, 低温使刻度尺变短,而此时 B的变化较明显, 刻度间的距离变得比 A的更小,所以B测量时所得的读数比A的要大即:LALB,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热胀冷缩及其影响的了解与掌握,分析时要细心, 否则会因颠倒而 出错! 13平直的公路上甲、乙、丙三个人骑自行车同时向同一方向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 风,丙感觉无

28、风,由此可以判断三个人骑车速度最快的是乙 【考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 【分析】 参照物是在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所选的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参照物可以任意选 择 【解答】 解:以风做参照物,向一个方向行驶的三个物体,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丙感 觉无风,则说明甲的速度小于风速,乙的速度大于风速,丙的速度等于风速;即骑车速度最 快的是乙; 故答案为:乙 【点评】 熟练运用参照物的知识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速度大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 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结果如图所示 (1)他第三次测得物体的质量如图乙中祛码和游

29、码所示,其结果m3= 47.4 g; (2)请按照图甲的顺序写出对应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测出空瓶的质量m1=14g ; 第二步:用天平测出小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m2=44g 第三步:倒掉瓶子的水后,小刚将酱油倒入瓶子中,用天平测小瓶装满酱油后的总质量 m3=47.4g (3)老师说小刚的方法并不是十分精确的,经老师提示后,小刚一想的确如此,请你写出 造成实验不够精确的主要原因小瓶中的水不能全部倒出来,还有部分残留在小瓶里 (4)如果水的密度小于酱油的密度,则测得酱油的密度小于(选填“大于”、 “小于” 或等于)实际的密度 【考点】 液体密度的测量 【分析】(1)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重力加游码在

30、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2)测量酱油的密度,需测出酱油的质量和体积,此题用等效替代法根据酱油的体积与水 的体积相等, 测出了酱油的体积,所以首先测出空瓶的质量,然后测出空瓶和一瓶水的质量, 从而可以计算出一瓶水的质量,根据V=求出水的体积,便等于酱油的体积,然后根据同 样的方法测出一瓶酱油的质量,从而根据=计算出酱油的密度; (3)分析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测酱油的质量,需将水倒出,然后倒入酱油,而小瓶 中的水不能全部倒出,从而造成了测量误差; (4)分析测量过程中酱油质量和体积的误差,得出密度的测量误差 【解答】 解: (1)由图乙中,标尺的分度值为0.2g ,所以 m3=20g+20g+

31、5g+2.4g=47.4g ; (2)由甲图知,首先测出空瓶的质量m1=14g; 然后用天平测出小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m2=44g; 最后用天平测出小瓶装满酱油后的总质量m3=47.4g ; (3)由于小瓶中的水不能全部倒出来,还有部分残留在小瓶里,这样测出的酱油的密度不 准确; (4)由于水的密度小于酱油的密度,所以所测酱油的密度偏小 故答案为:(1)47.4 ; (2)第一步:测出空瓶的质量m1=14g;第二步:用天平测出小瓶装满 水后的总质量m2=44g;第三步:小瓶装满酱油后的总质量m3=47.4g ; (3)小瓶中的水不能全 部倒出来,还有部分残留在小瓶里;(4)小于 【点评】 此题是

32、测量酱油的密度实验,考查了在没有量筒的情况下测量酱油体积的方法,注 意等效替代法的应用,同时考查了有关天平的读数及误差的分析 三、作图题(每空3 分,共 6 分) 15如图,竖直屏上开有一个孔,屏左边有一个物体AB ,请在屏右边用斜线标出能完整看 到 AB的区域 【考点】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分析】 光沿直线传播,物体AB反射的光所能到达的范围就是能看到物体的范围,根据光 的直线传播可作出看到物体的范围 【解答】 解:过 A点画出过小孔最上面的光线和最下面的光线,得到一个区域;再过B点画 出过小孔最上面的光线和最下面的光线,得到另一个区域;两个区域相交的范围就是看到 AB整个的位置和范围

33、;如图所示: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应知道物体反射光线能照到的范围是能看到物体 的范围,根据光的直线传播作图是解题的关键 16如图所示, CC 是透镜的主光轴,AB是物体, AB是物体经透镜所成的像试用作 图的方法找出透镜的位置,并表示出透镜的种类 【考点】 透镜的光路图 【分析】 解答此题,首先确定凸透镜光心的位置,然后即可确定凸透镜的位置 【解答】 解: 由于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那么连接像A和其像点A,与主光轴的交点即为光心所 在处,由此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 【点评】 凸透镜的三种特殊光路图,需要牢记,灵活应用即可解决各种复杂光路图 六、综合题(共28 分)

34、17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24角,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那么平面镜与水平面所 成的度数是多少?(注意作出示意图) 【考点】 光的反射定律 【分析】 要解决此题,首先搞清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 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首先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确定法线,做法线的垂线即镜面的 位置 【解答】 解:太阳光与水平面成24角,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 光线的夹角是24或 156 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做出法线, 根据法线与镜面垂直做 出镜面如图所示 所以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是9024=78或9015

35、6=12 答:平面镜与水平面所成的度数是78或 12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首先要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 容,此题还要注意水平方向可能是水平向右或水平向左两种情况 18一容器装满水,总质量为88g,若容器中先装10g 砂粒,再装满水,总质量为94g,求 砂粒的密度 【考点】 密度的计算 【分析】 由题意可知10g 砂粒的体积和排开水的体积相等,先根据题意求出砂石排开水的质 量,再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砂石排开水的体积,进一步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砂粒的密度 【解答】 解:装入砂石时排开水的质量为: m水m1+m砂m2=88g+10g 94g=4g; 砂石的体积为: V=V水

36、=4cm 3; 砂石的密度为:砂=2.5 g/cm 3; 答:砂粒的密度为2.5 g/cm 3 【点评】 本题考查体积和密度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知道溢出水 的体积等于石块的体积 19修远站在行驶的船上对远处悬崖高喊一声,经过4s 听到回声,若船向悬崖行驶的速度 是 5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听到回声时船离悬崖有多远?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 喊话后, 声音传到悬崖返回船时,船以 5m/s 的速度已经前行了4s;在这段时间内, 声音传播的距离等于船前进的路程与听到回声处到悬崖距离2 倍之和,根据速度公式得出等 式即可求出听到回声时船离悬

37、崖的距离 【解答】 已知: t=4s ,v船=5m/s,v声=340m/s 求:听到回声时船离悬崖的距离S 解:设人听到回声时船与悬崖的距离为S,如图所示: 则声音由喊话处到山崖再回到人的耳中,声音传播的路程为:S船+2S; 由于是经过4s 后听到回声,所以声音传播的路程为S声, 两式表示的都是声音传播的路程,即S船+2S=S声, 根据 v=可得: v船t+2S=v 声t ,即 5m/s4s+2S=340m/s4s 解得: S=670m 答:听到回声时船离悬崖有670m远 【点评】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灵活应用,建立声音走的路程、船走的路程与喊话时船到悬 崖的距离的几何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20某

38、水银温度计的玻璃管上刻有110 格均匀刻度线, 当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 时,温度计内水银柱液面在20 格处;当玻璃泡放入1 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 液面在 70 格处,试通过计算求出该温度计上每一格所表示的温度值和这只温度计的测量范 围 【考点】 摄氏温度及其计算 【分析】 首先明确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1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 的温度规定为100,0100之间分成100 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然后结合题中自 制温度计沸水和冰水混合物对应的格数,就可求出每小格表示的温度值;再根据总格数求出 自制温度计的测量范围 【解答】 解: (1)因为 1 标准大气压下

39、沸水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 则每一格表示的温度值:=,即每一格表示2; (2)刻度范围:上限: (11020)格=180, 下限: (020)格=40, 所以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40180 答:每一格表示2;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40180 【点评】 该题有一定的难度,主要考查了摄氏温度的规定及根据规定的意义来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21小明和小强两位同学进行100m短跑比赛小明是位短跑健将,他12.5s 到达终点时, 小强才跑了80m 小明得意地说:“我们再跑一次,刚才你比我落后了20m ,下次我的起跑 线后退 20m ,我们还按原来的速度跑,我多跑20m ,你和我就可以同时到达终点

40、了小强却 说:“你既然要让我20m ,那么, 你不用后退了, 只要把我的起跑线向前移20m ,我少跑 20m 就行了,这样,我们准能同时到达终点”小明说:“嗨!反正是差20m ,我多跑20m ,你 少跑 20m ,还不是一回事?”小强怀疑地说:“不一定吧,我觉得好像不是一回事!如果将 他们的运动都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问: (1)小明和小强的速度分别是多大? (2)请你通过计算说明用他俩说的办法都能同时到达终点吗?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1)根据路程和对应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即可; (2)由题意可知,小明的方案:小明跑的路程为120m,小强跑的路程为100m ; 小强的方案:小

41、明跑的路程为100m ,小强跑的路程为80m ; 根据速度的变形公式分别求出它们所用的时间,比较所用的时间即可判断他们是否同时到达 终点 【解答】 解: (1)小明的速度:v=8m/s; 小强的速度: v=6.4m/s ; (2)小明的方案:由v=可达,小明用的时间:t小明=15s; 小强用的时间:t 小强=15.625s 所以小明先跑到中终点 小强的方案:由v=可达,小明用的时间:t小明=12.5s ; 小强用的时间:t 小强=12.5s 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答: (1)小明和小强的速度分别是8m/s 和 6.4m/s ; (2)小明的方案:小明先跑到中终点;小强的方案: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点评】 此题是通过速度公式求解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的距离,用时少的跑的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