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233590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pdf(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 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入,物理学一方面带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文化、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典物理学奠定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近代物理学推动了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 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的迅速发展,继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变化。 课程性质 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 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

2、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 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 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 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 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 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 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 基础。 (二)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 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 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 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

3、模块,以 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 性地学习。 (三)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高中物理课程在内容上应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 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 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 想,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四)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五)在课

4、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高中物理课程应体现评价的内在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关注过程性评价,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通过评价还应促进教师的提高以及教学实践的改进等。 课程标准设计框图: 课程结构及课程模块说明 1高中物理课程结构 本高中物理课程由12 个模块构成, 每个模块占2 学分, 其中物理 1 和物理 2 为共同必修模块,其余为选修模块。学 生完成共同必修模块的学习后,可获4 学分,接着必须再选择学习一个模块,以便完成6 个必修学分的学习任务。在获 得 6 个必修学分后,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潜力以及今后的职业需求继续学

5、习若干选修模块。课程结构框图 如下。 在本课程的必修与选修模块设置中,有以下基本思考。 (1) 在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 和物理 2 中,学生通过对物体运动规 律、相互作用、 能量等核心内容及相关实验的深入学习,进一步体会物 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了解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潜能,为后续课程的 选择和学习做准备。 (2)本课程不仅通过选修模块体现了课程的选择性,而且还在 必修模块中为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提供了机会。学生完成共同必修模块 学习后,已获4 个必修学分,余下的2 个必修学分可以通过选学后续课程获得。 (3) 完成必修学分的学习后,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选学有关内容。学生最好参

6、照 “高 中物理课程结构框图”的顺序选择课程,以便循序渐进,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学生也可以跨系列选学相关模块,根据 需要决定学习某系列模块的先后顺序。 (4)本课程是为大多数高中学生发展设置的国家课程,为了让学有所长的学生更充分地发展,我们建议学校根据具 体情况开设相关的课程,如“物理实验专题”、“物理专题研修”等,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增强学生的创 新意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等。 2课程模块说明 共同必修物理1、物理 2:这是全体高中学生的共同学习内容。在该模块中,学生通过学习运动描述、相互作 用与运动规律、机械能和能源、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等

7、物理学的核心内容,经历一些科学探 究活动,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为下一步 选学模块做准备。 选修系列选修11、选修 12:本系列课程模块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的相互关联 和相互作用,突出物理学的人文特色,注重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 的影响。 选修系列选修21、选修 22、选修 23:本系列课程模块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从技术应用的 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与技术的结合,着重体现物理学的 应用性、实践性。 选修系列选修31、选修 32、选修 33、选修 34

8、、选修 35:本系列课程模块侧重让学生较全面地学习 物理学的基本内容,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较为深入地认识物理学在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无论哪一组模块,不仅含有物理学概念、规律和实验,而且含有物理与社会发展、物理与技术应用、物理与生活等 方面的内容。 行为动词说明 标准中部分行为动词界定 * 类型水平各水平的含义 所用的 行为动词 知 识 技 能 目 标 动 词 知 识 了解 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 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 了解、知道、描述、说出、举例说明、列 举、表述、识别、比较、简述、对比 认识位于“了解”与“理解”之间认识 理解 把握内在逻辑

9、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 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 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阐述、解释、估计、理解、计算、说明、 判断、分析、区分 应用 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 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 理联系等 评估、使用、验证、运用、掌握 技 能 独立 操作 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或改进;尝试 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测量、测定、操作、会、能、制作、设计 体验性要 求的目标 动词 经历从事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等 观察、收集、调查、交流、讨论、阅读、 尝试、实验、学习、探究、预测、考虑、 经历、体验、参加、参观、查阅 反应 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 断;做出相应反应

10、等 体会、关注、注意、关心、乐于、敢于、 勇于、发展、保持 领悟 具有稳定态度、一致行为和个性化的价 值观念等 形成、养成、具有、领略、体会、思考 * 标准中有的行为动词前加有“ 初步 ”、 “ 大致 ”、 “ 简单 ” 等词,其对应的水平比原行为动词的水平低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课程总目标 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 展趋势。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 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

11、中华, 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 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全球观念。 课程具体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物质结构、 相互作用和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思想。 2认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物理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会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能独立完成一些物 理实验。 3初步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以及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4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知道一些与物理学相关的应用领域,能尝试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解释 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2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 程中的作用。 3能计划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物理问题,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4参加一些科学实践活动,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 关的实际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