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安全管理人员测试题库含答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26433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安全管理人员测试题库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公司安全管理人员测试题库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公司安全管理人员测试题库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公司安全管理人员测试题库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公司安全管理人员测试题库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公司安全管理人员测试题库含答案一、判断题1、对工作中接触已知致敏物的劳动者,不需要进行教育和培训。(X)2、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从业人员,应当立即辞退。(X)3、电焊工人除应注意眼睛防护外,还应防止焊尘、焊烟对人体的危害。(J)4、国家卫生部门承担工矿商贸作业场所(煤矿作业场所除外)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责任。(X)5、接触职业性致癌性因素而引起的肿瘤,成为职业性肿瘤。(J)6、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不是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X)7、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而制定的不应超过的最高容许接触限值,即任

2、何情况都不容许超过的限值。()8、石棉尘肺是石墨接触工人最主要的健康危害。(X)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J)10、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知识和管理能力,并接受职业卫生培训。(J)11、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可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X)12、由于化学性质不同,粉尘对人体可产生炎症、纤维化、中毒、过敏等作用,但不会导致肿瘤。(X)13、在常规的接触控制中个体防

3、护是最令人不舒适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对大气污染物的控制。(J)14、常见的职业性皮肤病有接触性皮炎、油疹及氯瘗疮、皮肤黑变病、皮肤溃疡、角化过度及锻裂等。(J)15、对容易积存或被吸附的毒物如汞,可产生有毒粉尘飞扬的厂房,建筑物结构表面应符合有关卫生要求,防止沾积尘毒及二次飞扬。(J)16、对生产有毒物质的作业,原则上应尽可能采取密闭生产,消除毒物逸散的条件,如手工电焊改为自动电焊。(J)17、化学灼伤是化工生产中的常见急诊,是化学物质对皮肤、黏膜刺激、腐蚀及化学反应热引起的慢性损害。(X)18、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X)19、生产性噪音是指

4、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噪音。(J)20、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治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X)21、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J)22、劳动者有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权利。(J)23、工商保险基金可以用于工伤职工的救治和经济补偿以外的用途。(X)24、从事与动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不属于工伤。(X)2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督促、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J)26、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必须依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制定的

5、安全培训大纲实施。(J)27、安全设施一经投入生产和使用,不得擅自闲置或拆除。(J)28、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J)29、对同一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的统一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可以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理。(X)30、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时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规模大小等因素来确定的。(J)31、机械设备运转时,操作者可以离开工作岗位。(X)32、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安全报告。(J)33、职工个人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X)34、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不包括事故报告、处理及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

6、情况。(X)35、造成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为重大事故。()36、自事故发生之日起4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X)37、任何生产经营单位都应该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立相应的应急救援组织(J)38、当安全与生产、效益和速度相冲突时,必须首先保证安全。(J)39、企业安全保障制度不属于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七项基本法律制度之一。(X)40、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41、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没必要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X)42、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

7、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事先告知用人单位。(J)43、用人单位必须对本单位生产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且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J)44、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熟悉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45、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熟悉国家安全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J)46、安全监管有关部门的监督检察人员依法履行事故隐患监督检查责任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挠。(J)47、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中,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J)48、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

8、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但不应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生产活动的经费。(X)49、任何单位或个人对生产安全事故不得隐瞒不报。(J)50 .班组长有权拒绝上级不符合安全生产的指令和意见。()61 .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X)62 .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时,由该用人单位按照相关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J)63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J)64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时,应当依法

9、承担赔偿责任。(J)65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J)66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定力劳动合同。(J)67 .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的伤害不应认定为工伤。(X)68 .职工有要求用人单位保障职工的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权利。(J)69 .用人单位因从业人员举报其违法生产用人单位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X)70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有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的权利。(J)71 .对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中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检察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J)72 .在作业过程中职工对于用人单位任何指挥都应无条件服从

10、X)73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禁止招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J)74 .良好的接地能完全消除有害的静电。(X)75 .电阻的单位是Q。()76 .任何绝缘材料都是相对绝缘而无绝对绝缘。()77 .电流通过人体的局部肢体是没有危险的。(X)78 .火灾发生时应该乘坐电梯快速逃生。(X)79 .人体触电后会对人体会造成一定伤害,但是不可能倒致人死亡。(X)80 .工伤保险条例对个体工商户没有约束效力。(X)81 .消防法规定,发现火灾后,自己有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决定是否立即报警。(X)82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死亡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全国上一年度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倍。(X)83 .特种作

11、业人员应持证上岗。(J)84 .为危险性较大的建设项目要进行安全认证和评价。(J)85 .企业应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保险费用由企业和从业人员共同承担。(X)86 .三违作业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J)87、安全生产的目标是防止事故的发生,因此加大管理力度就可以杜绝事故发生。(X)88、工伤保险费一律规定在生产经营单位纳税前提取。()89、预防原理四大原则是偶然损失原则、因果关系原则、3E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J)90、安全管理最终就是降低了企业效益,增加了投入。(X)91、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既可以是直接原因也可以是间接原因。(J)9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审核大致分为文件审核

12、和现场审核两个阶段。(J)93、按照国家施行的管理制度,要从设备设计开始到报废全过程实施监督。(J)94、依照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X)95、生产经营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的人是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X)96、根据安全生产方针的规定,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应当把生产放在第一位。(X)97、生产经营单位里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物的因素”(X)98、安全管理层包括企业的法定代表人,领导班子成员,车间和企业职能部门。(X)9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

13、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语。(X)100、两人或两人以上在一处工作时,只要自己注意安全就可以了,其他人的是不要去管。(X)二、单项选择题1、(八)是对技术防尘措施的必要补救。A.个体防护B.群体防护C.选择性防护2、(C)粉尘导致的最大危害。A.皮肤病B.乙肝C.尘肺病3、不属于金属性粉尘的是:(C)A.铁、铝、锡B.铅、镒、铜C.石英、石棉4、当作业场所存在多种污染物,分别以颗粒物和气态存在情况下,过滤式呼吸器应选择(C)的过滤原件。A.尘烟组合B.烟气组合C,尘毒组合5、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从业人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14、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八)承担。A.生产经营单位B.从业人员C.主管部门6、对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条件保持情况的监督检查属于(C)监督检查。A.日常B.举报C.专项7、粉尘的理化特性不同,造成人体危害的性质和程度(八),发生致病作用的潜伏期等也不相同。A.不同B.相同C.类同8、粉尘对机体的损害是多方面的,尤其以(八)损害最为主要。A.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C.心胀功能9、粉尘对人造成的危害很大,特别是(B)尚无根治性治疗办法。A.关节炎B.尘肺病C.神经炎10、粉尘分散度还与粉尘在(C)中的阻留有关。A.食道B.肠道C.呼吸道11、如果进行个

15、体采样,应选择有代表性的(C)作为采样对象。A.设备B.样品C.工人12、为实现国务院确定的职业病防治目标,(B)确定了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总体思路。A.国务院B.安监总局C.卫生局13、以下不属于新的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体制中的部门是(C)oA.卫生部B.安监总局C.公安部14、在同一个工作场所,选择不同的采样点,可能会测的粉尘浓度不同,得出(B)评价结果。A.相同的B.不同的C.相似的15、在作业环境中,苯主要以(C)形态从呼吸道进入人体。A.固体B.液体C.蒸气16、职业卫生标准属于职业卫生(八)法规。A.技术B.管理C.行政17、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是强化企业职业病防治的一项重要工作,

16、是督促企业落实各项职业卫生法律法规,降低职业病危害程度,减少职业病发病率的(C)oA.唯一途径B.根本手段C.有效手段18、(八)俗名蚁醛,属于饱和脂肪醛类,是结构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A.甲醛B.氨C.氯气19、(C)是作业场所粉尘危害的主要指标,是判断是否达标的主要参数。A.有无粉尘B.粉尘大小C.粉尘浓度20、常见的麻醉性毒物有苯、汽油、丙酮、(B)等。A.氨B.氯仿C.氢21、一氧化碳(CO)与空气的混合后的爆炸范围为(八);A、12.5%-74.2%B、3.5%-95.2%C、2.5%-84.2%D、10.5%-72.4%22、氢气与空气的混合后的爆炸范围为(C)oA、4%-94%B、

17、20%-70%C、4%-74.5%D、24%-54%23、冶金企业标准化管理等级证书和牌匾管理有效期为(八)年,A、三B、四C、五D、六24、氧气燃烧爆炸的条件:可燃物、氧化剂和(C)是氧气燃爆的三要素。A、助燃物B、爆炸物C、激发能源D、空气2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不包括(B)A、事故预防B、现场处置C、应急处置D、抢险救援26、煤气的成分里不包括(D)A、甲烷B、氮气C、氧气D、氯气27、氧气钢瓶使用正确的是(D)A、日光暴晒下使用B、使用电磁起重机搬运C、氧气瓶阀门开关要缓慢,人站立正面D、与明火距离不小于IOnl28、下列那项不属于生产性噪声(八)A、振动噪声B、机械噪声C、电磁噪声

18、D、空气动力噪声29、申报职业危害时不需要提交的资料有(八)A、生产职业危害因素的设施设备B、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C、生产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的情况;D、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和强度的情况;30、总厂级应急预案包括(C)A、综合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B、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C、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D、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31、下列哪一项不是冶金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D)A、组织体系B、运行机制C、支持保障系统D、救援体系32、从业人员超过(八)人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A.100B

19、200C.300D.50033、对验收不合格的安全设施,生产经营单位(C)oA.可以部分先投入生产和使用B.边整改边投入生产和使用C.不得投入生产和使用D.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后可以使用34、企业所设置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指(八)oA.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事务的部门B.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C.生产管理或技术管理机构D.以上都不对35、事故往往有突发性,这种突发性属于事故基本特性中的(C)oA.固然性B.必然性C.偶然性D.潜在性36、(B)是指在劳动过程中能够对劳动者的人身起保障作用,使劳动者免遭或减轻各种人身伤害或职业危害的各种用品。A.防护用品B.劳动防护用品C.安全帽D.特

20、种劳动防护用具37、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指对本单位生产经营负全面责任,有生产经营决策权的人员.具体指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公司的(B)。A.厂长B.董事长,总经理C.厂长D.经理38、现场作业要杜绝的“三违”是(C)oA.违章操作、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B.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操作规程C.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D.违章操作、违章作业,超额作业39、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标准很规范,是(八)的延伸。A.安全生产法律法规B.安全生产理念C.安全文化D.安全生产技术40、安全带等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在使用前应进行安全教育,下列关于安全带表述中错误的是(

21、B)oA.安全带应组件完整,无短缺,无破损B.安全带的安全标志的编号应表示使用授权年限C.安全带与安全网的安全标志的尺寸规格不同D.从业人员应严格按照安全带的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41、某建筑公司数名电工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即将到期。根据国家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要求,电工的操作证需要申请复审或延期复审。复审或延期复审前,其培训内容主要有相关安全法规、标准、事故案例及(八)等知识。A.电气作业安全管理B.特种作业操作证管理C.电气装置及电气作业安全要求D.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42、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后,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现场应急救援工作。下列任务中,属于现场处理的是(八)oA.救护受害

22、者和保护事故现场B.对现场材料进行技术鉴定C.联系保险公司理赔D.统计工作损失价值43、下列开支哪些不属于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D)oA.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B.安全技能培训及应急救援演练支出C.其他与安全相关的支出D.购买职工节假日礼品支出44、典型火灾事故的发展分为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减弱期和熄灭期。所谓的“轰燃”发生在(B)oA.初起期B.发展期C.最盛期D.减弱期45、安全帽应保证人的头部和帽体内顶部的空间至少有(C)毫米才能使用。A.20B.25C.32D.2446、发现有人受重伤时,用人单位首先应(C)oA.带伤者到急救站。B.安慰伤者等待救援人员赶到C

23、保持镇静,立即派人通知负责人及急救员。D.让伤者喝生理盐水。47、“安全第一”是要求我们(D)oA、安全第一、生产第二B、安全第一、效益第二C、生产必须安全D、生产必须安全,不安全不能生产48、(八)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A.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B.安全管理人员C.职工D.个人49、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逃匿的,将被处(C)日以下拘留。A.5B.10C.15D.2050、下列不属于头部防护用品的是(八)oA.耳罩B.防护帽C.防寒帽D.防水帽5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C)oA、生产条件

24、B、工作条件C、安全生产条件D、环境条件52、建设项目中是“三同时”不包括(D)oA.同时设计B.同时施工C.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D.同时监理53、生产经营单位应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全,建立资金使用(D)制度。A.财务B.固定C.保证D.专项54、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B)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A.安全专职管理人B.主要负责人C.注册安全工程师D.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55、(B)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A.接触职业有害作业的工人B.职业病病人C.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D.接触矽尘工人56、不属于噪声控制技术措施的是(D)oA.控制噪声源B.控制传播途径C.采取

25、个人防护措施D.职业性健康检查57、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由(八)保管。A、用人单位B、职工个人C、专业机构D、企业主管部门58、较大事故由事故发生地(八)人民政府负责调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A.设区的市级B县级C.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D.省级59、某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了一起生产安全事故,该事故造成死亡2人,3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此生产安全事故属于(D)o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事故C.较大事故D.一般事故60、管理优先就是各级管理层对各自的(八)负责。A.安全B.生命C.待遇D.职位61、安全

26、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八)oA.全员参与、全过程进行管理B.领导参与、关键过程进行管理C.员工参与、结果管理D.管理人员参与、全过程进行管理62、(C)是指可能对自己或他人以及设备、设施造成危险的人的行为。A.不规范行为B.不文明行为C.不安全行为D.不精准的行为63、(八)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根本目的。A.确保安全生产B.加强管理。C.规章立制D.改善条件64、厂长经理.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D)领导责任。A.片面B.一半C.零D.全面65、安全培训是(八)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A.接受B.随意对待C.拒绝D.不能接受66、下列关于发

27、生火灾时现场处置原则不正确的是(D)A.发现火灾后应先想法扑灭,不必立即报警B.救人第一C.先控制、后消灭D.先重点,后一般67、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单位和个人在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中的义务是不得(八)对事故的依法调查处理。A.阻挠和干涉B.干扰和阻止C.阻挠和抵制D.干扰和抵制68、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C),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loA.管理为主B.以人为主C.预防为主D.采取措施为主69、安全检查包括,春季检查、秋季检查、(D)检查。A.消防B.防汛C.防冻D.专项70、发放的特种劳动保护用品应具有“三证”,“三证”不包括(B)oA.生产许

28、可证B.安全许可证C.安全鉴定证D.合格证71、职业病防治法确立了我国(八)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基本方针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职业病防治管理原则。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先预防、后治理”C.“边预防、边治理”72、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B)、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A、总会计师B、主要负责人C、主管安全生产的副职D、项目负责人73、某机械制造企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服务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其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依据安全生产法,保证该企业安全生产的责

29、任由(D)负责。A.专业技术人员B.中介服务机构C.专业技术人员和中介服务机构D.机械制造企业74、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C)0A.安全使用标志B.安全合格标志C.安全警示标志D.安全检验检测标志75、某仓储公司叉车驾驶员赵某,在货场驾驶叉车从事搬运作业时,违反操作规程,超速驾驶,将在现场从事货物整理作业的同事陈某撞倒在地,当场死亡。依据刑法有关安全生产犯罪的规定,对赵某应按(C)处理。A.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B.交通肇事罪C.重大责任事故罪D.玩忽职守罪76、依据职业病防治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B)和使用国家

30、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A.出口B.储存C.进口D.运输77、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按照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其中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D)的20倍。A、所在企业员工人均可支配收入B、所在地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C、所在地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D、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履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八)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A、主要负责人B、安全管理部门C、安全生产委员会D、工程技术部门79、201

31、6年4月25日,某化工企业发生火灾造成11人死亡,23人受伤。该公司董事长陈某年龄比较大,因患病常年在医院接受治疗,不能主持该公司的日常工作。公司总经理李某于2015年6月出国参加学习一直未归。总经理出国期间,由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某全面主持工作。公司由综合管理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综合管理部主任是刘某,另外还配备一名专职的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依据安全生产法,针对该事故,该公司应当被追究法律责任的主要负责人是(C)0A、董事长陈某B、总经理李某C、常务副总经理张某D、综合管理部主任刘某8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C)通过实施。A、6月9日B、6月19日C、6月29日

32、D、11月1日81、新修改的安全生产法是2014年(B)第二次修正。A、7月31日B、8月31日C、8月30日D、7月30日82、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于2014年(C)起施行。A、10月1日B、11月1日C、12月1日D、8月31日4.保障人民群众(C)安全,是制定安全生产法的目的之一。A、生命B、财产C、生命和财产D、生命和健康83、制定安全生产法,就是要从(C)保证生产经营单位健康有序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从而促进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A、思想上B、组织上C、制度上D、认识上84、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八)o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安全生

33、产人人有责C、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D、坚持安全发展85、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B)oA、综合管理B、综合监督管理C、监督管理D、规划管理8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B),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A、综合管理B、监督考核C、监督管理D、综合监督管理87、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七个方面的职责,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B)oA、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B、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C、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D、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34、88、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上述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八)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A、100B、400C、300D、20089、安全生产法规定,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履行的职责有(C)项。A、5B、6C、7D、890、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八)oA、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B、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允许生产经营C、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批准后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D、经安全监督

35、管理总局批准后方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91、安全生产法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应当有(D)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A、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B、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C、相关资格技术人员D、注册安全工程师92、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C),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A、生活设施B、福利设施C、安全设施D、工作设施93、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施(C)制度。A、审批B、登记C、淘汰D、监管94、依据安全生产法,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D)的原则,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

36、和责任。A、实事求是、尊重科学B、公开、公正、公平C、及时、准确、合法D、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95、煤矿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八)的事项。A、工伤保险B、社会保险C、工伤社会保险D、失业保险96、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使用(C)的危及生命安全的工艺、设备。A、国家明令淘汰B、国家禁止使用C、应当淘汰D、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97、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D)0A、劳动用工情况B、安全技术措施C、安全投入

37、资金情况D、事故应急措施98、煤矿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予撤职处分,并在(C)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A、2B、3C、5D、799、安全生产法共计有7章114条,其中条款最多的是(八)oA、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B、第三章: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C、第四章: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D、第六章:法律责任100、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八)0A、行业标准B、地方标准C、企业标准D、车间标准答案:三、多选题(共40分,每题4分,多选不得分)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

38、的依据主要是(AD)A.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B.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C.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D.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包括:(ABCD)A.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B.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C.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D.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3、电离辐射可以造成(ABCD)等A.智能损伤B.记忆丧失C.精神错乱D.运动失调4、对于标有致癌性标志的化学物质,应采取(BC),减少接触机会,尽可能保持最低接触水平。A.施工措施B.技术措施C.个人防护D.操作5、呼吸防护用品

39、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使用中应注意(ABC)几个环节。A.检查B.清洗C.储存D.报废6、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群发性职业危害事故,如广东惠州超霸电池有限公司65名员工因怀疑镉中毒索赔千万元,其问题的主要原因(BCD)oA.职工安全意识淡薄B.用人单位责任不落实C.政府监管存在薄弱环节D.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基础比较薄弱7、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采取(AD)两种方式。A.电子数据B.口头汇报C.逐级上报D.纸质文本A.排除法B.实验法C.经验法D.类比法9、产生危害较大的生产性振动的高速旋转机械主要包括(ABC)等。A.砂轮机B.抛光机C.手持研磨机D.捣固机10、导致化学性皮肤灼伤的化学毒物有(ABCD)

40、oA.硫酸B.硝酸C.盐酸D.氢氧化钠Ik监督管理的基本特征(ABe)A、权威性B、强制性C、普遍约束性D、随机性12、氧气的生产方法:(ABC)A、化学法B、水电解法C、空气分离法D、提取法13、氧气在企业中的应用是:(AC)A、工艺用氧B、人工用氧C、切焊用氧D、燃烧用氧14、使用低温液体的安全要求有:(ABCD)A、防冻伤B、防燃爆C、防窒息D、防超压15、焦化生产事故隐患及排查治理措施:(ABCD)A、防火防爆。B、泄露。C、放散。D、防尘与防毒。16、粉尘的危害按粉尘粒径大小分为(AD)A、总尘粒B、微尘粒C、粉尘粒D、呼吸性尘粒17、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可以造成的疾病(ABD)A、尘肺

41、病B、全身中毒C、瘫痪D、癌症18、防止尘肺病的防治综合措施有革、(ABCD)、管、教、查。A、水B、密C、风D、护E、学F、封19、防止或减少射线对人体的伤害的主要手段有(ACD)A距离防护B隔离防护C屏蔽防护D时间防护20、工业生产过程中危险源分为(ABCDE)A、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质危险源B、锅炉及压力容器设施类危险源C、电气设施类危险源D、高温作业区危险源E、辐射危害类危险源F、特种设备类危险源21、国务院(BCD)依照本法和国务院确定的职责,负责全国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A.质量监督部门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C.卫生行政部门D.劳动保障行政部门22 .国家鼓励和支持研制、开发

42、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ABCD),加强对职业病的机理和发生规律的基础研究,提高职业病防治科学技术水平;积极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技术、工艺、设备、材料;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A.新技术B.新工艺C.新设备D.新材料23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BCD)A.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企业自定标准;24 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C.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D.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25 .建设项

43、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ABCD)。A.同时设计B.同时施工C.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D.同时验收26 .(BC)由依法设立的取得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给予资质认可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A.危害评价B.职业病危害预评价C.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D.危害验收评价27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的资金投入,不得(CD),并对因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A.私分B.外借C.挤占D.挪用28 .用人单位在委托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时,应当如

44、实提供下列文件、资料:(ABC)A.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B.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其接触人员名册C.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评价结果.D.家族史29 .用人单位应当对(AC)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A.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新录用劳动者,包括转岗到该作业岗位的劳动者.30 拟从事调离的劳动者C.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劳动者.D.拟从事转岗的劳动者29 .用人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ABCD)。A.技术B.工艺C.设备D.材料30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

45、报警装置,配置(BCD)和必要的泄险区。A.照明灯B.现场急救用品C.冲洗设备D.应急撤离通道31 .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的(AB),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A.维护B.检修C.换新D.更换32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BC)。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A.抽检B.检测C.评价D.抽查33 .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

46、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ABC)、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A.设备性能B.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C.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D.设备位置34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ABCD)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A.劳动者的职业史B.职业病危害接触史C.职业健康检查结果D.职业病诊疗35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AB)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A.孕期B.哺乳期C.经期D.保护期36 .出现(AB)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有关劳动者进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A.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出现与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的不适症状的B.劳动者受到急性职业中毒危害或者出现职业中毒症状的C.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新录用劳动者,D.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劳动者37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职业健康检查报告,采取(ABCD)措施。A.对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调离或者暂时脱离原工作岗位;38 对健康损害可能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劳动者,进行妥善安置;C.对需要复查的劳动者,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要求的时间安排复查和医学观察;D.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岗位,立即改善劳动条件,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为劳动者配备符合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