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高中数学论文:新课程理念下对数学实验的认识、实践与思考.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280786 上传时间:2020-03-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4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整理】高中数学论文:新课程理念下对数学实验的认识、实践与思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整理】高中数学论文:新课程理念下对数学实验的认识、实践与思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整理】高中数学论文:新课程理念下对数学实验的认识、实践与思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整理】高中数学论文:新课程理念下对数学实验的认识、实践与思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整理】高中数学论文:新课程理念下对数学实验的认识、实践与思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整理】高中数学论文:新课程理念下对数学实验的认识、实践与思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整理】高中数学论文:新课程理念下对数学实验的认识、实践与思考.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理念下对数学实验的认识、实践与思考 摘要: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经历“再发现” , “再创造”的过程,而“数学实验”正是发 现和创造的一个重要途经。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实验”已成为新的课题,笔者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表明: 创设“数学实验”,不仅能深刻理解数学概念牢固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探索精 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数学实验作用思考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通过情景材料感悟知识的生成过程,数学实验就是其中的常用方法。 数学家欧拉曾说: “数学这门科学需要观察,也需要实验”。数学实验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方法。在数学实验 中,可以通过实验

2、的手段、产生的现象、出现的结果,进行判断、推理、归纳、总结,能更好地感悟数学 知识产生的背景、发展的动机、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以几个实验为例来体会,感悟新课标的内涵。 一、通过数学实验,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推理能力是一个高中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平时提高学习效率,考试时答好试 题的重要一环。但是现在的高中学生在这一方面很缺乏。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我在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 堂数学课就和他们一起做了以下实验。 把一个边长为8cm 的正方形剪成如图(1)所示的四块,记为1、2、3 和 4。然后把这四块重新组合 成一个如图 (2)所示的长方形。 然后请他们计算两个图形的面积。

3、同学们很快得到图 (1)的面积为64cm2, 图( 2)的面积为65cm2,于是就出现面积增加了1cm2的结论。 在学生的惊奇中又做了第二个实验。再把另一个边长为13cm 的正方形照样也剪成如图(3)所示标号 为 1、2、 3 和 4 的四块。这四块也正好拼成一个边长为21cm 和 8cm 的长方形如图(4)所示。同样经过 计算面积可得现在面积减少了1cm2。 1 2 3 4 图( 2) 1 2 3 4 图( 1) 1 2 3 1 2 3 图( 4) 4 4 图( 3) 高中数学论文 为什么正方形通过重新组合面积会发生变化呢?这不可能呀?学生在不断地重复以上问题。这时向学 生指出其实面积既没有

4、增加也没有减少,我们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上述拼图引起面积增加或减少的原因是这样的:在图(1)中 1、2、3 和 4 这四快图形没有填满整个 长方形。如图(5)所示,中间还留着一条狭缝。这条 狭缝的面积正好是1cm2,它与整个长方形的面积的比的比值 很小( 1:65) ,拼图时不容易察觉到,因此我们才错误地认为 面积增加了1cm2。同样在在图(3)中 1、2、3 和 4 这四快图形 发生了重叠现象。如图(6)所示,重叠部分的面积正好是1cm2, 它与整个长方形的面积的比的比值更小小(1:168) ,拼图时更 不容易察觉到,因此我们才错误地认为面积增加了1cm2。 学生就要问:怎么知道图(5)

5、中间留有一条缝而图(6) 中间重叠呢?证明如下(上课时只证明第一个结论,第二个由学生自己完成) 证明:实际上只需证明A、B、 C 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即可。 因为 8 3 tan, 5 2 tan, 所以。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明白要想得到正确无误的数学结论,不能依靠简单的观察和实验,还要依靠严 密的逻辑推理。开展数学实验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一丝不苟的态度,而这种品 质正是将来走上社会做好任何工作所必须的。 二、通过数学实验,探索概念的形成 通常数学概念教学是教师给出概念,学生加以记忆,但学生往往对其本质属性理解不够,一知半解,更 别提运用了。正如列夫 托尔斯泰所说: “

6、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 才是真正的知识。 ”新理念就要求教师在概念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生成,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 经验出发,提供大量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与反思等过程, 进而在增加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 例如在圆锥曲线中学习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有关概念时,笔者就是通过以下实验而进行的,学生 反映良好。 1, 椭圆概念的教学 课本上的引入是这样的:取一条一定长的细绳,把它的两个端点固定在小黑板上的 1 F和 2 F两点,当绳 长大于 1 F和 2 F的距离时,用笔尖拉紧绳,使笔尖在小黑板上慢慢地移

7、动,画出一条曲线。(请两位同学帮 忙,将图形画在黑板的中间位置)(实物演示椭圆生成过程) 这样做很直观也很容易接受,但是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 “这个定义记是比较好记,但是这个概念是怎样来的。” 为了打消学生的疑问,在教学中我先做了以下实验。 A C B 3 4 1 2 图( 5) 3 4 1 2 图( 6) 图( 7)图( 8) 实验内容:准备一张纸片(如图7)( O 为圆心,F 表示圆内除 O 点以外的任意一点。)将圆纸片翻折,使翻折上去的圆弧通过 F点(图 8),将折痕用笔画上颜色。继续上述过程,绕圆心一周。 观察看到了什么?直线围成了椭圆(图9)想一想为什么? 设折痕为l,那么F 点

8、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N 一定在圆弧上连接ON,交 l 与 P 点,连结PF,则 |OP|+|PF|=|OP|+|PN|= 半径长(定值),然后再做书本上的引入的实验,从而得出椭圆的定义。这样得出的 椭圆定义,我相信学生的记忆会更深刻。 2. 双曲线 实验内容:准备一张纸片( 图 10) (O 为圆心, F 为圆外一点)将圆纸片翻折,使翻折上去的圆弧通过F 点 如图 11,将折痕用笔画上颜色。继续上述过程,绕圆心一周。观察看到了什么?想一想为什么? 直线围成了双曲线如图(12) 设折痕为l,那么F 点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N 一定在圆弧上延长ON,交 l 与 P 点,连结PF,则 |PF|-|OP

9、|=|PN|-|OP|= 半径长(定值),于是得到了双曲线的定义。 3. 抛物线。 1)活动:在一纸上画一条直线及线外一点(焦点),将点与直线上任意点对折,如图13 示方法,将纸 折 20 到 30 次,形成一系列折痕。 2)观察、猜想:众多折痕围出一条抛物线。 3)发现 : 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到直线的距离。 4)形成定义: (学生概括,教师补充)平面内与一个定点 F和一条定直线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 点 F 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l 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由于将这个实验折纸引入“圆锥曲线”一章的教学中,学生学得轻松并能深刻理解概念、牢固掌握知 识,同时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

10、趣和科学探索的精神。学生动手(或动脑)做实验,不仅能加快对知识的理 解和记忆,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索精神,使数学教学迈进崭新的天地。 三、通过数学实验,创设数学情景 心理学研究表明:经过精心设计的好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启发推动学生的思维。问题解决之时,就是 新知识获取之时,更是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提高之时。通过数学实验可以创设有趣的情景为课堂教学 服务。 例如在讲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这一课内容时,因为本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对二分法较难理 解。因此我在上课前先让他们做一个实验:猜一只篮球的价格(仿照中央电视台幸运52) ,谁猜中所用的 次数最小篮球就归谁。在学生猜的同时我在黑

11、板上记录每一次的猜价,实验结束后,引导同学们对竞猜的 价格进行总结归类:引导怎样猜次数最少?学生也很容易得出猜两次价格的中间这样总次数会更少。到此 二分法的具体应用已经完成,接下去学生学习二分法的概念和求法和步骤就显得很容易“上手”。 图( 11)图( 10) 图( 12) 图( 13) 图( 9) R R 又例如在讲必修 (1)中 3.2.1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课题时,为了让学生明白指数模型是“爆炸式” 增长的。在上课时做了以下实验。 准备一张白纸,让一位同学上来。把白纸对折一次,再对折一次,学生感觉很轻松。这时乘机问他能 否对折 10 次。学生当然回答能。这时就让学生动手实验,但是一般

12、来说只能折8 次左右,就失败了。 此时学生对指数的增加速度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笔者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一句话“给我一张白纸, 我就可以登上月球” 。 (学生大笑) ,这时我说,如果一张白纸的厚度是0.1mm。我只要对折50 次,它的高 度就超过月球,不信试试。列式请他们计算:0.00000001*2 50 km 112589999km 。超过地球和月球之间 的距离。 通过这样的实验,使学生在惊奇中体会指数模型的“爆炸式”增长。此,通过数学实验创设情景能非 常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通过实验,发现数学定理、公式 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忽略教学原理的来龙去脉,压缩了学习知识的思

13、维过程,往往造成感知与概括之间的 思维断层 ,既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更不可能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新理念提倡重视过程教学,在揭示知识生 成规律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自己去发现数学原理,从而理解更深刻。 “球的体积公式”这一课时我的教学实验如下。 提出 V球=?(让学生进行猜想) 教师出示模型让学生观察、对比。 问: V圆柱、 V半球、V圆锥、这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如何? 学生易看出:V圆柱V半球V圆锥即 R 3 V半球 3 1 R 3 即 3 3 R3 V半球 3 1 R3 有一些学生会大胆提出他们的猜测:V半球= 3 2 R 3 实验验证 和学生做一次实验:取一个半径为R 的半球面,再取一个半径

14、和高都是R 的圆锥容器,将圆锥容器 内用细砂装满,并倒入半球内,再用细砂装满,再倒入半球容器内,恰好半球容器被装满。 这一实验还表明:2V圆锥=V半球,即 V半球= 3 2 R 3,即为 R 的圆柱挖去一个等底等高的圆锥所剩下的部 分的体积,这也为球体积公式推导过程中的参照体构造了基础。直观易懂的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五、借助数学实验,降低学生学习中抽象性的难度,突破课堂中的教学难点 许多数学规则具有严谨性和抽象性,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对于教学中的一些疑难点,如不借助于一定 的实验手段,就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也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比如在教学“抽签有先有后,

15、对各人公平吗?”这一阅读材料的教学。学生对书本上的结果“公平” 很不理解。这时我就让同学们每三个人一组进行抽签实验,重复20 次以上。把结果记入。并填在下面表 格上(其中某组的数据如下) 甲先抽的情况乙先抽的情况丙先抽的情况 R R R R C O A A B D C A B C D 实验次数38 38 38 甲抽中的次数10 13 12 乙抽中的次数15 14 12 丙抽中的次数13 11 14 最后累计全班同学的试验结果,基本得到相似的结论。这样就顺利的突破课堂中的教学难点,提高学 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再比如在学习反函数这节课时,在上课时我和学生做了以下实验,我发给他们每人一张

16、卡片,每张卡 片上写有不同的数字(从1-50) 。让他们把自己分到的卡片上的数字乘以2 加 3,再乘以 5 减去 25,只要 他们把计算结果告诉我,我就能马上猜出是写有什么数字的卡片。通过这样的实验就引发了学生学习这堂 课的好奇心,老师是怎样算出来的。从而培养谈们强烈探索新知识的愿望。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下,学 习反函数的难点就很容易突破。 又比如许多同学对“球面上任意两点,经过该两点的大圆劣弧和长最短”产生疑问。如果仅仅用初 等数学知识也很难使学生明白,若用微积分的知识去严格论证,那太费劲了。我就用一个“地球模型”做 实验(如图14) ,在球面上选取上海和悉尼两点, 然后把这两点用一根细绳连

17、接让学生去探索、分析,当绳子处于什 么样的位置时,两点间的距离最近。学生借助于实验,很快明白: 通过经线时距离最近。从而得出“大圆劣弧的长最短”,学生就觉 得很自然,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借助数学实验,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提供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 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 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通过 数学实验正好可以满足新课程的这些要求。 比如在讲“二面角的平面角”这一课时,在学习了二

18、面角的定义后。我和学生做了以下实验:拿出我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硬纸板,沿中间线折成如下的图形(图15) :让学生指出那只角是二面角的平面 角。学生一般都能指出是AOB。并得出直观的结论:边所围成的平面角就是。 这时我拿出剪刀把刚才硬纸板的二面角剪成如下的图形(图16)这时再问平面角是什么? 有些同学也说是AOC。但是也有疑问的声音。因为随着我剪的方向不同得出的角显然不等,但是 如果二面角一定的话其平面角也一定相等。因此二面角绝不是边所围成的平面角。通过实验使学生明白二 面角的本质。 又比如针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时,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实验: 准备一张三角形的纸片,过三角形的顶点A 翻

19、折纸片,得到这痕AD 如图( 18), A O B 图( 15) A O B 图( 16) 图( 14) A B 图( 18) 将翻折后的纸片竖起放置在桌面上(BD 、DC 与桌面接触如(图19) ) 然后问学生,如何翻折才能使折痕AD 与所在的桌面垂直? 通过学生实验学生一般来说很容易得出只要折痕垂直于DB 、DC 即可。 从而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在学生的不断实验中迎刃而解。 让实验走进数学课堂,充分发挥其作用。我们坚信: 每当我们从数学的本质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出 发,运用自然器材、数学模型、CAI 等多种工具和载体,通过数学实验这种教与学的方式,去致力于影响 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意义建

20、构,去帮助学生本质地理解数学,培养数学精神和发现、创造的能力时,我们 就把握住了数学教育的时代性、科学性,我们就深入到了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 我们的数学实验教学,尚在起步阶段, 无论从理论和实践上都还在探索过程之中。希望得到同行指导 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任勇数学学习指导与教学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孙国良应开展对数学实验的课题研究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3 3 孔令军、赵红革浅谈数学实验教学数学通报2004.8 4 韦辉梁数学实验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法2005.1 5 袁永超借助数学实验,突破函数难点,感悟新课标2007.3 6 徐江培创设“数学实验” ,培养科学探索精神2006.5 7 谢圣英、沈文选再谈数学中的折纸200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