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文科.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14392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78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文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文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文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文科.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文科.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文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文科.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一、区域之间的自然界线 各洲的界线 (1)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2)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3)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4) 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5)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6) 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7) 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 世界大洋界线 (1) 太平洋与北冰洋的界线:白令海峡即楚科奇半岛的克利古贡角与苏厄德半岛的 约克角连线。 (2) 太平洋与大西洋的界线:通过合恩角的经线即从火地岛沿德雷克海峡西

2、端到查理 斯角连线。 (3) 太平洋与印度洋的界线:沿马六甲海峡北端、苏门答腊岛西岸、爪哇岛南岸、 新几内亚岛( 伊里安岛) 南岸,澳大利亚大陆、 巴斯海峡、 塔斯马尼亚岛,再大致沿 146 52E 到南极一线为界。 (4) 大西洋与印度洋的界线:通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经线( 东经 20 度) 。 我国人口密度界线 大致以黑龙江的黑河云南腾冲一线。该线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 我国地势阶梯界线 一、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二、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我国气候界线 (1)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

3、山, 与 400 毫米降水量等值线大约重合。该线西北为非季风区,东南为季风区。 (2) 降水量和干湿区的界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大体沿着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向 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张家口、 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的南坡。 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界线(2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 山、冈底斯山。 (3) 热量界线 1 月 0等温线 ( 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暖温带与中温带的界线:鸭绿江口长城( 山西境内稍偏南) 祁连山天山

4、一线。 (4) 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贫乏界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此线西北,太阳能资源丰富此线东南贫乏。 我国四大海域的界线 渤海与黄海的界线:辽东半岛老铁山角山东半岛蓬莱角; 黄海与东海的界线:长江口北岸启东角济州岛西南角; 东海与南海的界线:广东南澳岛台湾岛南端鹅銮鼻。 我国水文界线 (1)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 北段: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的东端 南段: 2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2) 长江与黄河水系的界线:巴颜喀拉山、秦岭。 (3) 长江与珠江水系的界线:南岭。 (4) 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 澜沧江与

5、怒江) 的分水岭:怒山。 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界线 (1) 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 毫米降水量等值线即从大兴安岭向 西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的南麓。 (2) 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3000 米等高线。 (3)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我国东部季风区内四个自然地区的界线 (1) 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界线:日平均气温 大于等于 10C积温 3200C等值线。 (2) 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界线:日平均气温大于等 于 10积温 4500C等值线。即秦岭淮河一线。

6、 (3) 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的界线: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积温 7500等值线。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两个自然地区的界线 贺兰山一带,相当于2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我国综合地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最冷 月均温 0C等温线的地方、 大于等于10C积温 4500C的地方、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的 地方、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 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钙质土与酸性土壤如红壤的分界线、小麦与水稻的分界线、农业 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或三熟的分界线、长江

7、水 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地形较完整 ( 平原、高原为主) 与地形较破碎( 盆地、低山丘陵为 主) 的分界线、河流汛期长短、河流多少等的分界线。 二、活动题答案: 1、P3 页第 2 题。 自然景观:气候、地形、植被、土壤、水文等 地点景观特征 热带沙漠火热干燥,降水稀少,河流短缺,植被缺少,沙漠广布,沙丘连绵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热带雨林终年高温多雨,水源充足,树木高大茂密,成层分布,四季常绿,动植物种 类繁多 热带草原一年分干湿两季,湿季草木葱茏,生机盎然,干季枯黄,一派衰败景象 高山地区水热随海拔高度而变化,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 我们的家乡一年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8、, 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由于冬季落叶, 夏季绿叶, 所以又称 “ 夏绿林 ” ,目前,该类森林已残留无几, 大部分地区为农业生态系统所代替,河流较少, 水量小, 汛期一般在7-8 月, 有结冰期 2、P3 页第 3 题。 图名地域类型地理景观人口分布产业活动 图 1-5 农业区域聚落规模较小, 以平房为主, 周 围农田环绕,一派田园风光 人口较少,分布 较分散 以 农 业 活 动 为 主 图 1-6 工业区域聚落规模较大, 工厂、楼房林立, 道路纵横交错 人口较多,分布 较集中 以 工 业 活 动 为 主 图 1-7 商业区域建筑物高大密集, 白天人流和车 流川流不息,经济活动繁忙 人

9、口高度集中, 昼夜差别很大 以 商 务 和 服 务 业活动为主 3、P4 页第 1 题。 区域空间结构 的变化 交通运输城市发展 区域发展早期交通方式单一,线路较少,交通运输 线路表现为线状,还没有形成网络 为乡村地域,农业用地面积大,城 市狭小 区域发展中期交通交织成网,出现了铁路运输乡村地域发展为城镇地域,农业用 地面积变小,城市区域扩大 区域发展晚期交通网络密集,线路四通八达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城市规 模不断扩大 总体变化趋势交通线路由简单变为复杂,由线状发 展成为网络状。 乡村地域逐渐发展为城镇地域,城 市规模不断扩大 4、P5 页第 2 题。 1980 年1980 年-2000

10、年 -2020 年的变化趋势 变化原因主 要 动 力 三次产业结 构 第一产业所占比 重最大 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区 域 经 济 的 发 展 和 工 业 化 的 推进,城市化进 程加快 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比重小城市人口的比重增加 城市数目城市数目少城市数目增多 5、P7 页第 1 题。 (1)表中的四个地区A 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因为A 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小,人均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经济最发达。 (2)A, B 两地区工业相对发达,因为这两个地区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最高。 (3)C、D 两地区农业经济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因为这

11、两个地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高。 (4)D 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因为该地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最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最低。 6、P7 页第 2 题。 农业地区工业地区城市地区 人口分布特点分散,第一产业人口 占绝对优势 相对密集,第二产业 人口比重大 非常密集,第二二产业人口 比重大 产业分布特点面状,农业经济占有 相当大的比重 点状,工业经济比重 上升 点状,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超 过第二产业 产业结构特点以第一产业为主以第二产业为主以第二、三产业为主 对外经济联系较少加强密切 对生态环境的 影响 小, 主要是生态破坏大,主要是环境污染大,主要是环境污染 7、P7 页第 3 题 区 域 发展 产业结

12、构变化特点产业的产 值比重 原因 早期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第一产业所 占比重最大 一三二; 一二三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产业 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在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由 于区域中资派配置的变 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导 致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 第二、三产业转移。 中期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 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二一三; 二三一 晚期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服务业 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第 二产业,先进科技和信息、金融等成为区 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三二一 三、拓展阅读 1、区域的划分: 区域是以某种指标为依据划分的。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如通常以积温为指标将某个地

13、 域划分为不同的热量带;又可采用综合指标,如可以根据语言、宗教等指标将世界划分为 东亚文化区、中东与北非文化区、欧美文化区等。 一般来说,区域既可以按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如根据自然条件差异,将我国划分为 三大自然区;也可以按人文要素特征来划分,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可以把一个区域划分 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2、区域的空间尺度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区域的空间尺度可大可小。大尺度的区域,可包括全球陆地、全球海洋或北美洲、西 欧、中东地区等。若把我国看成一个空间单元,大尺度的区域,可以包括几个甚至十几个 省区,如东部沿海经济地带、长江沿岸经济带等;中等尺度的区域,可以包括一两个省区 及相邻省区,

14、如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工业基地等;更小尺度的区域,可以是一个省内 的部分地区,如辽中南工业区,也可以是城市 内部的某个区域,如上海市浦东新区等。 一般来说,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描述的 区域特点就越宏观;反之,尺度越小,描述得 就越具体,越详细。 四、能力训练 1、读图 1-1, 1-2,完成长三角地区与松嫩平原地区的地理条件的对比。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 地 理 位 置差异 气 候 条 件差异 土 地 条 件差异 矿 产 资 源 条 件 差异 思考: (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

15、?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 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 2、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不同。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 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 (1)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调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膜 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城市住宅楼的差异,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16、; 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1、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 共性都是平原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地 理 环 境 差 异 地理位置 位于北纬30 附近,我国东部 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 北纬 43 48 ,地处我国东北地区 的中部。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东 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 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 土地条件 水稻土为主 耕地多为水田 土地较为分散 人均耕地少 黑土分布广泛 多为旱地 集中连片 人均耕地面积多。 矿产资源条件矿产资源贫乏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人 类 活 动 差

17、 异 农 业 耕作方式 水田耕作业 旱地耕作业 主要粮 食作物 主要种植水稻,此外还有油 菜、棉花等作物 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 物, 作物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 备注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其他 生产 活动 工业 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轻工业: 依托当地发达农业 基础发展重工业: 从国内外 运入矿产资源发展 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 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 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商业 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 海门户, 对内外联系方便,商 业贸易发达 (1)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

18、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 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 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3)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松嫩平原 地区河网密度小,导致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 2、 (1)比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 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 利于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年降水量 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随着对保温要求的降低和对通风纳 凉要求的提高,民居的屋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 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 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