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学家张衡的故事.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30163 上传时间:2020-04-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科学家张衡的故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古代科学家张衡的故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科学家张衡的故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科学家张衡的故事.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古代科学家张衡的故事爷爷说道:星星确实是会移动的。你要认识星星,先要看北斗星。你看那边比较明亮的七颗星,连在一起就像烫衣服的熨斗,很容易找到噢!我找到了!小张衡很兴奋又问:那么,它是怎样移动的呢?爷爷想了想说:大约到半夜,它就移到地平线上,到天快亮的时候,这北斗就翻了一个身,倒挂在天空这天晚上,张衡一直睡不着,多次起来看北斗。夜深人静,当他看到那闪烁而明亮的北斗星时,果然倒挂着,他感到多么高兴啊!他想:这北斗为什么会这样转来转去,是什么原因呢?天一亮,他便赶去问爷爷,谁知爷爷也讲不清楚。于是,他带着这个问题,读天文书去了。后来,张衡长大了,皇帝得知他文才出众,把张衡召到京城洛阳担任太史令,主要

2、是掌管天文历法的事情。为了探明自然界的奥秘,年轻的张衡常常一个人关在书房里读书、研究,还常常站在天文台上观察日月星辰。他想,如果能制造出一种仪器,能够上观天,下察地,预报自然界将要发生的情况,这对人们预防灾害,揭穿那些荒诞的迷信鬼话,该是多么好啊!于是,张衡把从书本中和观察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开始了试制观天察地仪器的工作。他把研究的心得先写成一本书,叫做灵宪。在这本书里,他告诉人们:天是球型的,像个鸡蛋,天就像鸡蛋壳,包在地的外面,地就像蛋黄,就叫做浑天说。接着,张衡根据这种浑天说的理论,开始设计、制造仪器了。不知经过多少个风雨晨昏,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仪器浑天仪

3、诞生了。这个大铜球很像今天的地球仪,它装在一个倾斜的轴上,利用水力转动,它转动一周的速度恰好和地球自转一周的速度相等。而且在这个人造的天体上,可以准确地看到太空中的星象。张衡说:天上的星星,能见的共有二千五百颗,但我们经常能看到的却只有一百二十颗。后来,张衡经过努力钻研,又发明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能预报地震的仪器地动仪。这个地动仪也是钢铸造的,形状像个酒坛子,四周铸着八条龙,每条龙口里含着一个小铜球。只要哪一条龙口中的铜球吐了出来,就预示着那个方向发生地震了。测试非常灵验,没有一次不准。张衡在科学上的创造发明是伟大的,这是由于他从小就爱科学,勤奋地学习钻研和不懈地观察实验,而且能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通过自己刻苦研究、创造才获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