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卷Ⅲ理综物理高考试题.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33687 上传时间:2020-04-1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49.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全国卷Ⅲ理综物理高考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全国卷Ⅲ理综物理高考试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全国卷Ⅲ理综物理高考试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年全国卷Ⅲ理综物理高考试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年全国卷Ⅲ理综物理高考试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全国卷Ⅲ理综物理高考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全国卷Ⅲ理综物理高考试题.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绝密 启用前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二、选择题:本题共8 小题,每小题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 题只有

2、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的得0 分。 14楞次定律是下列哪个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 A电阻定律B库仑定律 C欧姆定律D能量守恒定律 15金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金、a地、a火, 它们沿轨道运行的速率分别为v金、v地、v火。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R金a地a火Ba火a地a金 C v地v火v金Dv火v地v金 16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两 斜面 I、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30 和60 。重力加速度为

3、g。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筒对 斜面 I、压力的大小分别为F1 、F 2,则 A 12 33 = 32 FmgFmg, B 12 33 = 23 FmgFmg, C 12 13 = 22 FmgFmg,D 12 31 = 22 FmgFmg, 17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运动 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距地面高度h在 3 m以内时,物体上升、下落过程中动能Ek随h的变化如图所示。 重力加速度取10 m/s 2。该物体的质量为 2 A2 kg B1.5 kg C1 kg D0.5 kg 18如图,在坐标系的第一和第二象限内存在磁感应强

4、度大小分别为 1 2 B 和B、方向均垂直于纸面向外 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 q(q0)的粒子垂直于x轴射入第二象限,随后垂直于y轴进入第一 象限,最后经过x轴离开第一象限。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A 5 6 m qB B 7 6 m qB C 11 6 m qB D 13 6 m qB 19如图,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有两根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两相同的 光滑导体棒 ab、cd静止在导轨上。t=0时,棒 ab以初速度 v0向右滑动。运动过程中,ab、cd始终与导轨 垂直并接触良好,两者速度分别用v1、v2表示,回路中的电流用I表示。下列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20

5、如图( 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 相连,细绳水平。t=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在 t=4 s时撤去外力。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随 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 b)所示,木板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c)所示。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 擦可以忽略。重力加速度取g=10 m/s 2。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 3 A木板的质量为1 kg B 2 s4 s内,力 F的大小为 0.4 N C 02 s内,力 F的大小保持不变 D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21如图,电荷量分别为q和 q(q0)的点电荷固定在正方体的两个顶点上,a、b是正方体的另

6、外两 个顶点。则 A a点和 b点的电势相等 B a点和 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 C a点和 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 D将负电荷从a点移到 b点,电势能增加 三、非选择题:共174 分,第 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 题为选考题,考生 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 分。 22.(5分)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了利用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中, 甲同学负责释放金属小球,乙同学负责在小球自由下落的时候拍照。已知相机每间隔0.1s拍1 幅照片。 (1) 若要从拍得的照片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在此实验中还必须使用的器材是。 (填 正确答案标号) A.米尺B

7、.秒表C.光电门D.天平 (2)简述你选择的器材在本实验中的使用方法。 4 答: (3)实验中两同学由连续3幅照片上小球的位置 a、b和c得到 ab=24.5cm、ac=58.7cm,则 该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_m/s 2。(保留 2位有效数字) 23.(10分) 某同学欲将内阻为 98.5 、量程为 100uA的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并进行刻度和校准,要求 改装后欧姆表的 15k刻度正好对应电流表表盘的50uA刻度。可选用的器材还有:定值电阻R0 (阻值 14k),滑动变阻器 R1(最大阻值 1500),滑动变阻器 R2(最大阻值 500),电阻箱 (099999.9 ),干电池( E=1.

8、5 V,r=1.5 ),红、黑表笔和导线若干。 (1)欧姆表设计 将图(a)中的实物连线组成欧姆表。欧姆表改装好后,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应为 :滑动变阻器选(填“ R1”或“ R2”)。 (2)刻度欧姆表表盘 通过计算,对整个表盘进行电阻刻度,如图(b)所示。表盘上 a、b处的电流刻度分别为 25和75,则a、b处的电阻刻度分别为、。 (3)校准 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滑动变阻器,使欧姆表指针指向_k处;将红、黑表笔与电阻箱 连接,记录多组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及欧姆表上对应的测量值,完成校准数据测量。若校 准某刻度时,电阻箱旋钮位置如图(c)所示,则电阻箱接入的阻值为_。 5 24.(1

9、2分) 空间存在一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O、P是电场中的两点。 从O点沿水平方向以不同速 度先后发射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 A、B。A不带电, B的电荷量为 q(q0)。 A从O点发射时的 速度大小为 v0,到达 P点所用时间为 t;B从O点到达 P点所用时间为 2 t 。重力加速度为 g,求 (1)电场强度的大小; (2)B运动到 P点时的动能。 25.(20分)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两小物块A、B,质量分别为 mA=l.0 kg,mB=4.0 kg;两者之间有一被 压缩的微型弹簧, A与其右侧的竖直墙壁距离l=1.0m,如图所示。某时刻,将压缩的微型弹簧 释放,使 A、B瞬间分离,两物块获得

10、的动能之和为Ek=10.0 J。释放后, A沿着与墙壁垂直的方 向向右运动。 A、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u=0.20。重力加速度取 g=10 m/s2 。A、B运动 过程中所涉及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且碰撞时间极短。 (1)求弹簧释放后瞬间 A、B速度的大小; (2)物块 A、B中的哪一个先停止?该物块刚停止时A与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3)A和B都停止后, A与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二)选考题:共45 分。请考生从2 道物理题、 2 道化学题、 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 则每科 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 物理一一选修3 3(15分) (1)( 5分)用油膜法估算分子大

11、小的实验中,首先需将纯油酸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稀 释的目的是。实验中为了测量出一滴已知浓度的油酸 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可以。为 得到油酸分子的直径,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6 (2)( 10分)如图,一粗细均匀的细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管内有一段高度为2.0 cm的水银柱,水银 柱下密封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水银柱上表面到管口的距离为2.0 cm。若将细管倒置,水银柱下表面恰好位 于管口处,且无水银滴落,管内气体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已知大气压强为76 cmHg,环境温度为 296 K。 (i)求细管的长度; (i)若在倒置前,缓慢加热管内被密封的气体,直到水银柱的上表面恰好与管口平齐为

12、止,求此时密 封气体的温度。 34物理 选修 3 4(15分) (1)( 5分)水槽中,与水面接触的两根相同细杆固定在同一个振动片上。振动片做简谐振动时,两 根细杆周期性触动水面形成两个波源。两波源发出的波在水面上相遇。在重叠区域发生干涉并形成了干涉 图样。关于两列波重叠区域内水面上振动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 个得 2分,选对 2个得 4分,选对 3个得 5分。每选错 1个扣 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不同质点的振幅都相同 B不同质点振动的频率都相同 C不同质点振动的相位都相同 D不同质点振动的周期都与振动片的周期相同 E同一质点处,两列波的相位差不随时间变化 (

13、2)( 10分)如图,直角三角形ABC 为一棱镜的横截面,A=90 , B=30 。一束光线平行于底边 BC射到 AB边上并进入棱镜,然后垂直于AC边射出。 (i)求棱镜的折射率; (ii )保持 AB边上的入射点不变,逐渐减小入射角,直到BC边上恰好有光线射出。求此时AB边上入射 7 角的正弦。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参考答案 14 D 15A 16D 17C 18B 19AC 20AB 21BC 22.(1)A (2)将米尺竖直放置,使小球下落时尽量靠近米尺。 (3)9.7 23.(1) 900 R1 (2)45、5 (3)0 35000.0 24. (1)设电

14、场强度的大小为E,小球 B运动的加速度为 a。根据牛顿定律、运动学公式和题给条 件,有 mg+qE=ma 2211 () 222 t agt 解得 3mg E q (2)设B从O点发射时的速度为 v1,到达P点时的动能为 Ek,O、P两点的高度差为 h,根据动能 定理有 2 k1 1 2 EmvmghqEh 8 且有 10 2 t vv t 21 2 hgt 联立式得 222 k0 =2()Em vg t 25. (1)设弹簧释放瞬间 A和B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vA、vB,以向右为正,由动量守恒定律和题 给条件有 0=mAvA-mBvB 22 k 11 22 A AB B Em vm v 联立式

15、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vA=4.0 m/s,vB=1.0 m/s (2)A、B两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因而两者滑动时加速度大小相等,设为a。假设 A和B发 生碰撞前, 已经有一个物块停止,此物块应为弹簧释放后速度较小的B。设从弹簧释放到B停止所需时间为t, B向左运动的路程为sB。,则有 BB m am g 2 1 2 BB sv tat 0 B vat 在时间 t内, A可能与墙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A将向左运动,碰撞并不改变A的速度大小,所以无论此 碰撞是否发生,A在时间 t内的路程 SA都可表示为 sA=vAt 2 1 2 at 联立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sA=1.75 m,sB=0.2

16、5 m 这表明在时间t内A已与墙壁发生碰撞,但没有与 B发生碰撞, 此时 A位于出发点右边0.25 m处。B位于出 发点左边 0.25 m处,两物块之间的距离s为 s=0.25 m+0.25 m=0.50 m (3)t时刻后 A将继续向左运动,假设它能与静止的B碰撞,碰撞时速度的大小为vA ,由动能定理有 9 2211 2 22 AAAAAB m vm vm gls 联立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7m / s A v 11 故A与B将发生碰撞。设碰撞后A、B的速度分别为 vA 以和 vB,由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AAAABB mvm vm v 12 222111 222 AAAABB m

17、vm vm v 13 联立 111213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3 72 7 m / s,m / s 55 AB vv 14 这表明碰撞后A将向右运动, B继续向左运动。设碰撞后A向右运动距离为sA 时停止, B向左运动距离为sB时 停止,由运动学公式 22 2,2 AABB asvasv 15 由 14 15 式及题给数据得 0.63 m,0.28 m AB ss 16 sA小于碰撞处到墙壁的距离。由上式可得两物块停止后的距离 0.91m AB sss 17 33 (1)使油酸在浅盘的水面上容易形成一块单分子层油膜把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 中,测出 1 mL油酸酒精溶液的滴数,得到一滴

18、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 (2)( i)设细管的长度为l,横截面的面积为S,水银柱高度为h;初始时,设水银柱上表面到管口的 距离为 h,被密封气体的体积为V,压强为 p;细管倒置时,气体体积为V1,压强为 p1。由玻意耳定律有 pV=p1V1 由力的平衡条件有 p=p0 gh 式中, p、g分别为水银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的大小,p0为大气压强。由题意有 V=S(L h1 h) V1=S(L h) 由式和题给条件得 10 L=41 cm (ii )设气体被加热前后的温度分别为T0和T,由盖 吕萨克定律有 1 0 VV TT 由式和题给数据得 T=312 K 34 (1)BDE (2)( i)光路图及相关量如图所示。光束在AB边上折射,由折射定律得 sin sin i n 式中 n是棱镜的折射率。由几何关系可知 + =60 由几何关系和反射定律得 =B 联立式,并代入i=60 得 n=3 (ii )设改变后的入射角为 i ,折射角为,由折射定律得 sin sin i =n 依题意,光束在BC边上的入射角为全反射的临界角 c,且 sin c= 1 n 由几何关系得 c= +30 由式得入射角的正弦为 sini= 32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