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48243 上传时间:2020-04-2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1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 一、风险管理的三个重要环节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对象与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对象不同,过程也不同。 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来源于风险管理,其基本过程见图 7-1; 其系统管理 见图 7-2 。 由图 7-2 和图 7-3 可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三个环节(一个过程)、两个层面、一个系 统的思路: (1)遵循风险管理的三个环节展开审核风险管理的三个重要环节是: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 风险控制。其第一个环节所针对的是对生产全过程中存在风险的辨识,第二个环节所针对的 是对已识别的危害进行风险评价,第三个环节所针对的是对已评价的风险进行有效地控制。这三 个环节所构成的一个过程是与生

2、产过程完全不同的过程,审核员对此应有清楚的认识。根据风险 管理的过程,展开审核: 图 7-1 风险管理过程 图 7-2 系 统 管 理 过 程 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步骤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如图7-3 所示: 监 测 审 查 影响因素、事故机制 事 故 类 型 收 集 资 料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风险值得确定 事故的严重程度 风 险 分 级 制定风险控制计划 落实减少或防范风险的措施 危险辩识 风险控制 风险评价 维持管理 改善计划或管理控制 风险评价 检查纠正 危害辨识审查改善 持续改进 可承受的风险 是 否 图 7-3 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和危险控制计划的步骤

3、(1)划分作业活动(也可称业务活动): 编制一份业务活动表,其内容包括厂房、 设备、人员和程序, ; 并收集有关信息。 (2)辨识危害:辨识与各项业务活动有关的主要危害; (3)确定风险:在假定现有的或计划的控制措施适当的情况下, 对与各项危害有关的风险的程度做出主观评价,并给出风险的分级; (4)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判断现有的或计划的预防措施是否足以把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水平; (5)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如有必要 ):编制计划以控制评价中 发现的、需要重视的任何风险,尤其是不可承受的风险; (6)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针对已修正的控制措施,重新评价风险,并检查风险是否可承受。 当有充分的证据

4、表明以下几点,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可以忽略: 一风险明显是轻微的,受损失者完全可以容许; 一控制措施的结果完全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控制措施丝毫不影响工作任务的实施; 一危险程度和控制措施被每个员工充分理解。 划分作业活动 辨识危害 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 制定风险控制实施计划 确定风险 评审实施计划的充分性 否则就需要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特别对于以下的情况,更需进行 一危害已构成重大威胁,而人们不能肯定存在或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充分; 一在已满足法律和其他要求的情况下,要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绩效的持续改进。 例:某电力建设 ( 火电厂建设 )单位划分作业类别 /活动: (1) 土方开挖;

5、 (2) 高处作业; (3) 电动工具使用; (4) 厂内、外运输; (5) 切割、焊接; (6) 起重作业; (7) 起重机械的使用和管理; (8) 密闭容器内的作业; (9) 有毒、有害物的保管;、 (10)辐射作业; (11)机组调试、检修; (12)防腐、保温。 三、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 (一) 、定义 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危 害辨识: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 二)、危害的类别 有多种分类方法, 最常用的是按照导致危害的原因分类和按照导致危害的 结果分类。 (三) 、按照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 根据 CB T13816-

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 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害因素分为6 类。此种分类方法所列危险、危害因素具 体、详细、科学合理,适用于各企业在规划、设计和组织生产时,对危险、 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 (1)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1)设备、设施缺陷 (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 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 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 设备设施其他缺陷 ); 2)防护缺陷 (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 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 3)电危害 (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 4)噪声危害 (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

7、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 5)振动危害 (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 6)电磁辐射 (电离辐射: X 射线、 丁射线、 。粒子、 p 粒子、质子、中子、 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 7)运动物危害 (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堆料垛滑 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 8)明火;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 (高温气体、 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 质);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 (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 物质) 11)粉尘与气溶胶 (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 12)作业

8、环境不良 (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 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 迫体位、气温过高、 气温过低、 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 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 13)信号缺陷 ( 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 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 14)标志缺陷 ( 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 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 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2)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1)易燃易爆性物质 ( 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 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

9、易燃易爆性物质); 2)自燃性物质; 3)有毒物质 ( 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 他有毒物质 ); 4)腐蚀性物质 ( 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 质); 5) 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3)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1)致病微生物 (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 ; 2)传染病媒介物; 3)致害动物 ; 4)致害植物, 5)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4)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1)负荷超限 (体力负荷超限、 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 限); 2)健康状况异常; 3)从事禁忌作业; 4)心理异常 (情绪异常、冒险心理、

10、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 5)辨识功能缺陷 (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 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5)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 1)指挥错误 (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 2)操作失误 (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 3)监护失误; 4)其他错误; 5)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6)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四) 、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分16 类 (1)参照 GB6441 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 的先发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16类。 1)物体打击 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

11、击人体造 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 打击; 2)车辆伤害 ,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 飞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 事故; 3) 机械伤害 ,是指机械设备运动 (静止) 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 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 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4) 起重伤害 ,是指各种起重作业 ( 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 )中发生 的挤压、坠落、 (吊具、吊重 ) 物体打击和触电; 5)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6) 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

12、山、井下透水淹溺;: 7)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 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 ) 、物理灼伤 ( 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 ,不 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8) 火灾; 9)高处坠落 ,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 坠落事故; 10)坍塌,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 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 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11)放炮,是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 12)火药爆炸 ,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

13、发生的爆炸事故; 13)化学性爆炸 ,是指可燃性气体、粉尘等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 物,接触引爆能源时,发生的爆炸事故(包括气体分解、喷雾爆炸 ) ; 14)物理性爆炸 ,包括锅炉爆炸、容器超压爆炸、轮胎爆炸等; 15)中毒和窒息 ,包括中毒、缺氧窒息、中毒性窒息; 16)其他伤害 ,是指除上述以外的危险因素,如摔、扭、挫、擦、刺、 割伤和非机动车碰撞、轧伤等(矿山、井下、坑道作业还有冒顶片帮、透水、 瓦斯爆炸等危险因素 )。 (2)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 处理办法的规定,将伤害因素分为 1)生产性粉尘、 2)毒物、 3)噪声与振动、 4)高温、 5)低温

14、、 6)辐射 (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 7)其他危害因素 共 7 类。 (五) 、危害辨识的主要范围 危害辨识过程中,应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原则, 对以下方面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 (1) 厂址及环境条件。 从厂址的工程地质、 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 气象条件、资源交通、 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2)厂区平面布局。 1)总图:功能分区 ( 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高温、有害 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工艺流程布置;建筑物、 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2)运输线路及码头:厂区道路、厂区铁路、危险

15、品装卸区、厂区码头。 (3) 建(构)筑物。 结构、防火、防爆、朝向、采光、运输、(操作、安全、运输、检修) 通道、 开门,生产卫生设施。 (4) 生产工艺过程。、 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性 )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 失控状态。 (5) 生产设备、装置 1) 化工设备、装置: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 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 2) 机械设备: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 作 3) 电气设备: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 4) 危险性较大设备、高处作业设备; 5) 特殊单体设备、装置

16、: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石浊压,危险品库 等; (6)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 (7)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 (8)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人机工程学因素等。 华电工程可能涉及的范围主要考虑合同责任 1、设计项目三同时、安全设施、安全装置 2、采购产品安全要求、施工队伍安全资质、现场安全工程 师的资质要求等,责任的传递是否清楚(有些责任传递不出去); 3、总承包项目 1)设计 2)产品制造现场管理 3)监造现场人员的安全 4)施工、安装、调试现场环境存在的危险源,与分包队伍 的关系(管理责任和实施责任) 4、项目人员的人身安全和

17、健康 (六)常用危害辨识方法 1 基本分析法 对于某项作业活动,依据“作业活动信息”,对照危害分类和事故类型及 职业病的分类,确定本项作业活动中具体的危害。这就是基本分析法。 例:电厂磨煤机检修作业危害辨识。 作业活动信息: 对磨煤机进行检修时的 工作过程及环境 如下: 检修人员开出热力工作票,运行人员对给煤机、磨煤机进行停电,“做 安全措施”。磨煤机周围噪声较大。磨煤机停电前需先进行甩钢球,甩钢球 时需用装载车。检修人员需进入磨煤机本体内检修,并换衬瓦和钢球,换衬 瓦时需在磨煤机内做跑道,用手拉葫芦将衬瓦拉进磨煤机内。同时还对磨煤 机减速机进行解体检修。检修需用叉车杈运重物。检修过程中需电、

18、火焊作 业。磨煤机检修完后需押工作票试转。煤由给煤机送入磨煤机,系统热风经 热风门进入磨煤机,磨出的煤粉进入粗粉分离器后进入细粉分离器。磨煤机 的外形尺寸较大,其各零部件均较笨重。 每台锅炉有 4 台钢球磨煤机,共两台炉。磨煤机的检修频率为每周一次。 依据作业活动信息,按照基本分析法的思路,检查存在的危害及其造成的 风险: (1)运行人员在停送电操作中,可能误操作,造成人员受电弧伤害和冲击 波伤害; (2)长期在磨煤机周围作业,对工作人员的噪声伤害; (3)热风门关不严或未关,造成检修人员高温伤害; (4)甩钢球时,钢球飞出伤人; (5)磨煤机未停止运行就急于作业,造成转动部分伤人; (6)磨

19、煤机内照明电源不规范,造成人员触电;亮度不够,造成人员跌碰 伤; (7) 通风不够造成检修人员一氧化碳中毒; (8) 长期接触煤粉,造成人员患尘肺病; (9) 进入现场的作业车辆行驶不当撞伤人; (10) 搬运重物不当扭伤人或砸伤人; (11) 给煤机落煤口落下杂物到磨煤机内;造成人员伤害; (12) 安装跑道槽钢时,固定不牢靠或跑道葫芦不安全,落下伤人; (13) 用葫芦起吊衬钢时,人员起吊动作不当,或衬瓦码放不当,造成衬瓦 碰伤人 (14) 检修人员未固定好上衬瓦,造成落下伤人; (15) 地面有油污,造成人员滑倒摔伤; (16) 起吊重物时,钢丝绳强度不够或固定方法不当,造成部件损伤;

20、(17) 漏油而未按规定动火造成火灾; (18) 使用的电焊机漏电,造成人员触电; (19) 电焊作业时,个人防护不当造成电弧烧伤,以及吸人电焊尘; (劝) 使用火焊时明火伤人; (21) 氧气、乙块瓶放置不规范,引起爆炸; (22) 检修中使用大锤不当,砸伤人或部件; (23) 人员未全部撤出磨煤机就试转,造成人员伤亡。 在应用基本分析法时,可以结合工作安全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方法。 2 工作安全分析(JSA) 工作安全分析是把一项作业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整个作业活动及每 一步骤中的危害及风险程度。 在识别过程中,要考虑作业活动信息和存在的各种类别的危害。 工作安全分析的步骤如下: 例:某

21、电建公司机炉工程处锅炉水冷壁组件台吊板立危害辨识。 作业情况:水冷壁为火力发电厂的主要受热面,各施工单位一般都是在组合 场内将单片小管排组件预先组合成若干个结构类似的大型组件(该组件刚性 较差) ,然后用行桁架固定后逐一吊装就位。 选定作业活动 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 对每个工作步骤辨识危害 危害汇总 定期检查和回顾 本例所示的组件结构尺寸为长宽:50m 45m,组件金属总重 (包括加 固桁架 9 约 45t,需在组合场内由塔吊 (主吊)与履带吊 (辅吊)两机共同抬吊扳 立后转运至组件的安装位置。 此过程中在组件临时垂直搁放时需对加固桁架 进行割除。 *作业主要流程 : (1)销

22、吊装前的技术准备工作(包括技术交底、强度校核、吊点选择等); (2)吊装前的检查工作 (焊缝检查、脚手架检查、工器具检查等); (3)两机共同抬吊至组件临时垂直搁放(包括履带掉脱钩后对加固桁架的 升钩); (4)加固桁架割除; (5)组件由塔吊转运 (垂直) 至安装位置; (6)组合场内清理 (该组件抬吊前的搁放位置 ). *危害及其形成的风险 : ( 由于该作业过程涉及面较广, 故将吊装机械、 施工用的碰撞钢丝绳等方 面作业危害另行考虑。 ) (1)组件吊点不正确,引起组件起吊时产生位移,导致伤人; (2)氧气、乙炔气体品质不合格,气瓶摆放不合理,发生爆炸伤人; (3)抬吊翻身过程中,捆扎在

23、组件上的脚手架因绑扎不牢,倒塌伤人; (4) 抬吊翻身过程中,高空落物伤人; (5) 两吊装机具协调不一致,导致组件坠落伤人,损坏设备; (6) 组件临时垂直搁放时,重心不稳使组件产生位移伤人; (7) 割除桁架时,飞溅的铁水引起火灾; (8) 桁架割除时,操作台栏杆不牢固,断裂后引起人员坠落。 在进行工作安全分析时, 可结合基本分析法与安全检查表方法一道使用。 3 安全检查表 (七) 、风险评价p163 1、定义 风险: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风险评价:平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 可承受的风险:根据用人单位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安全方针,已降至用 人单位可接受

24、的风险。 风险评价的任务实评价识别出的危害的危险程度,确定部可承受的风 险,并给出优先顺序的排列。 2、风险评价类型:定性和定量 (1)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是根据经验对生产中的设备、设施或系统等从工艺、设备 本身、环境、人员配置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的判断,评价结果 有危险集合给出,可以是是、非、合格、不合格等形式,安全 检查表示一种常用的定性的评价方法。 (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 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 法) 该法是评价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危险性的半定量方法 。它用 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指示值之积来评价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 因素是: (1)L 发生事故的

25、可能性大小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当用概率表示时,绝对不可能 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为1。然而,绝对不发生 事故是不可能的,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值定为01,而必 然要发生的事件的分值定为10, 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的指定了若干个中间 值,如下表 4-8 所示。 表 4-8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分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完全可能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2)E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长,则危险性越大。规定连续出现在 危险环境中的分值定为10, 而非常

26、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分值定为0 5。 同样,将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下表49 所示。 表 49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暴露 每周一次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地暴露 (3)C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变化范围很大,对伤亡事故来说,可从极小的轻伤 直到多人死亡的严重结果。 由于范围广阔, 所以规定分值为I100,把需要 救护的轻微伤害的分值规定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的分值定为100,其他情 况的分值均在 1 与 100之间,如下表 410 所示。 表 410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

27、果(C) 分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40 灾难,数人死亡 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7 严重,重伤 3 重大,致残 1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4)D危险性分值 根据上述三个分值的乘积即 D=L X E X C可以计算出作业条件危险性分值, 但关键是如何正确确定三个分值和根据总分 D评价危险程度。 根据经验, 总分在 20 以下的可认为是低危险; 总分在 70160 之间, 有显著危险,需要整改;总分在 160320 之间,为高度危险,需要立即采 取措施整改;总分在320 以上的表示极其危险,必须停止生产。 应该说明,危险等级是根据经验划分的,不能认为是普遍适用的,应 用时

28、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正。 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结果一览表 专业部门 /公司: 序号作业活动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 判别 依据 (a-e)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危险 级别 现有控制措施备注 L E C D 例伴热电缆检查 防护缺陷(机械碰伤)物体打击e 1 6 7 42 2 安全帽 防护设施缺陷(安全带使用不正确)高处坠落e 1 3 15 45 2 安全带,安全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部门安全质量经理审核部门经理批准批准日期2005 年 00 月 00 日 注:1 判别依据中 a 为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b 为曾经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c 为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 d 为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且无适当控制措施;e 为 LEC 法半定量评价。 2 表格行数不够请各部门自己添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