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351773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无锡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无锡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无锡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无锡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江苏无锡一中 20122013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命题:高二备课组审核:芮轼轩 一、语言文字运用(24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 的一组是( 3 分)() A浩瀚 (hn)妊娠 (shn)框 (kung )架槲 寄生( h ) B笑靥 (yn)蜜渍 (z)脖颈 (gng )逶 迤(wi) C险衅 (x n)栖 (q )息札 记( zh )龟 裂( j n) D嘶 哑( s)谂 知( ni n)铁臼( ji )纤 维( qi n)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错误最多 的一组是( 3 分)() A病症 (zhng )修禊 (x)坳 ( o)堂尸骸 (hi) B桀骜 (

2、o)菲 (f i)薄强( qi ng )颜缂( g )丝 C濒 (bn)临绯( f i)闻缧 (l i)绁舂( chng )粮 D慰藉 ( j ) 喟 (wi)叹蓦 (m) 然 攒 (zun)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句是( 3 分) () A评奖的商业化是市场发展的一种产物,其本身或许无可厚非 ,但如果畸形发展,就会 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B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会突然在脑海中闪现,于是问题便茅塞顿开 ,这种一下子使问 题解决的顿悟,便是所谓的灵感。 C江苏电视台的编导们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有声有色 。 D英特尔每一次推陈出新 ,都会有多家原始设备制造商阵营的合作伙

3、伴夹道欢迎,并且 会一起露面捧场。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 分) () A学习成绩一直第一的小明急流勇退 ,成绩下降到了十五名。 B我厂的制度改革任重道远,堪称邯郸学步 。 C对于公益事业,他甘之如饴 ;对于奢侈享受,他弃之如敝屐。 D封建统治者为统治人民,用迷信的手段蛊惑人心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3 分) () A银行对申请贷款购车的客户的还贷能力的核查,是决定发放贷款的一项重要内容。 B这两起走私案件,不仅数额巨大,而且长期作案,竟一直没有被发现。 C垃圾车清理垃圾时不熄火,长时间发出噪声和废气,对住户的身心影响很大。 D 刚刚结束的全国“ 文代会

4、” 要求:文学创作无论在思想内容或艺术表现上,都要力求创新。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3 分)() A中国现代话剧在滥觞时期,在向西方戏剧广收博采的同时,就开始了对不同艺术流派 和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吸收与借鉴。 B著名非官方影评人周黎明认为,国王的演讲在奥斯卡上大获全胜的主要原因是反映 了美国好莱坞对纯美国式影片的不自信。 C心理学家分析“ 偷菜 ” 现象时说,现实中无法获得的“ 违章窃喜 ” 心理不仅可以在虚拟世界 得以满足,而且朋友间的交往方式也因此变得简单而富有趣味。 D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 开天窗 ” 现象, 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 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

5、力度有待加强。 7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不矜 名节(顾惜)夙 遭闵凶(早)更 相为命(更加) B比 去,以手阖门(等到) 往往 而是(到处) 始为篱,已为墙(不久) C用 之所趋异也(因为)若望 仆不相师(怨恨)幸勿为过 (错误) D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劝导)彼且恶 乎待哉(何) 8下列各项中,词类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 A则刘病日 笃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B齐 彭殇为妄作群贤 毕至 C衣 赭衣,贯三木所以游 目骋怀 D乳 二世安能以皓皓之白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 题。 裴矩字

6、弘大,河东闻喜人,襁褓而孤,为 伯父让之所鞠。及长,博学,早知名。隋文帝 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甚亲敬之。文帝即位,累迁吏部侍郎。大业初,西域诸番款 张掖 塞与中国互市,炀帝遣矩监其事。矩乃访西域风俗及山川险易、君长姓族、物产服章,入朝 奏之。帝大悦,每日引至御座,顾问西方之事。帝幸东都,矩以蛮夷朝贡者多,讽 帝大征四 方奇技,作鱼龙曼延、角觝 于洛邑,以 夸诸戎狄,终月而罢。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 酒食,遣掌番率蛮夷与人贸易,所至处悉令邀延就座,醉饱而散。夷人有识者,咸私哂 其矫 饰焉 。帝称矩至诚,曰:“ 裴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 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

7、” 矩后从幸江都。及义兵入关,帝问矩方略,矩曰:“ 太原有变, 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唯銮舆早还,方可平定。” 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 遇 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是时,帝既昏侈逾甚,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 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 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 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 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 “ 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 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 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 (节选自旧唐书 裴矩传) 臣光曰: “ 古人

8、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 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 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 资治通鉴 唐纪八) 【注】 款:至,到。 鱼龙曼延、角 觝:均为古代杂戏名。 表:测量日影以计时的标 竿。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 A讽 帝大征四方奇技讽:劝告 B咸私哂 其矫饰焉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 人尽礼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 止奸吏务:致力于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组是(3 分) () A 为 伯父让之所鞠B以 夸诸戎狄,终月而罢 重为 乡党所笑臣以 险衅

9、,夙遭闵凶 C咸私哂其矫饰焉 D太宗纳其言,因 召百僚谓曰 置杯焉 则胶或因 寄所托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 A裴矩自幼而孤,在伯父身边长大,由于博学而很早知名。隋文帝、炀帝都十分赏识他, 委以要职;炀帝更因他熟悉西域风土民情,经常向他咨询西方之事。 B义兵入关之后,裴矩向炀帝献计,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良机;又见天下将乱,为全 身远祸计,对人尽皆礼遇,对炀帝更是“ 无所谏诤 ” ,“ 但悦媚取容而已 ” 。 C裴矩工于心计,投炀帝之所好,为向戎狄夸耀强盛,建议作奇技、杂戏于洛邑,又热情 款待以笼络其心;尽管“ 夷人有识者 ” 对此不以为然,但深

10、得炀帝欢心。 D唐太宗是开明的君王,但难免有失误,他先以行贿试探,后又欲诛受贿之人;裴矩直言 谏劝,认为是陷人以罪,不合礼义,使太宗收回成命,并受到高度赞扬。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3 分) 译文: (2)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3 分) 译文: (3)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4 分) 译文: 三、古诗词鉴赏(7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 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3 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

11、亭依恋难舍的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 体分析。(3 分) 14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 系” 和“ 啼” 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 析。 (4 分) 四、默写 (22 分) 15请将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圈出并在括号中写出正确的字。(5 分) 白晰( ) 陈陈相应( ) 蜂涌而至( ) 合盘托出( ) 出奇致胜( ) 16根据拼音写汉字(5 分) ()yn 品 编 zun() 不无 b( )益 愤 m n () 感恩 di()德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2 分) (1)举世皆浊我独清,是以见放。 (2) 诗三百篇,。 (3)沉默呵,沉默呵!,就在沉默中灭亡。

12、(4) 乘彼垝垣, 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形影相吊。 (6)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7)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而后乃今将图南。 (8)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9)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10)金樽清酒斗十千,。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五、现代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 题 西洋文评家谈论中国诗时,往往仿佛是在鉴赏中国画。例如有人说, 中国古诗 “ 空灵 ” 、 “ 轻淡 ” 、“ 含蓄 ” ,在西洋诗里, 最接近韦尔兰。 另一人说,

13、 中国古诗简约隽永,韦尔兰的 诗 法算得中国文学里传统原则的定义。还有人说,中国古诗抒情,从不明说,全凭暗示,不 激动,不狂热,很少词藻、形容词和比喻,歌德、海涅、哈代等的小诗偶有中国诗的风味。 这些意见出于本世纪前期,然而到现在还似乎代表一般人的看法。透过翻译而能那样认识中 国诗, 很不容易。 一方面也许证明中国诗的艺术高、活力强, 它像人体有 “ 自动免疫性 ” 似的, 也具备顽强的免译性或抗译性,经受得起好好歹歹的翻译;一方面更表示这些批评家有艺术 感觉和本土文学素养。一个绘画史家也指出,歌德的峰颠群动息 和海涅的 孤杉孑然立 两首小诗和中国画的情调融合。把中国旧诗和韦尔兰联系,最耐人寻

14、味。韦尔兰宣称:最好 是“ 灰黯的诗歌 ” ,不着彩色,只分深淡。那简直就是南宗画风了:“ 画欲暗,不欲明;明者 如觚棱钩角是也,暗者如云横雾塞是也。” (董其昌画眼 ) 一句话,在那些西洋批评家眼里,词气豪放的李白、思力深刻的杜甫、言论畅快的 白居易、比喻络绎的苏轼且不提韩愈、李商隐等人都给 “ 神韵 ” 淡远的王维、韦应物 同化了。西方有句谚语:“ 黑夜里,各色的猫一般灰色。” 据动物学家的研究,猫是色盲的, 在白天看一切东西都是灰色。正像人黑夜里看猫,猫白天看世界, 西洋批评家看五光十色的 中国旧诗都成为韦尔兰所向往的“ 灰黯的诗歌 ” 。这种现象并不稀罕。习惯于一种文艺传统或 风气的人

15、看另一种传统或风气里的作品,常常笼统概括,有如中国古代隽语所谓“ 用个带草 (怀素)看法,一览而尽” (见董说西游补 ) 。譬如在法国文评家眼里,德国文学作品都 是浪漫主义的,它的“ 古典主义 ” 也是浪漫的、非古典的;而在德国文评家眼里,法国文学作 品都只能算古典主义的,它的“ 浪漫主义 ” 至多是打了对折的浪漫。德、法比邻,又同属于西 欧文化大家庭,尚且如此,中国和西洋更不用说了。 和西洋诗相形之下,中国旧诗大体上显得情感不奔放,说话不唠叨,嗓门儿不提得 那么高,力气不使得那么狠,颜色不着得那么浓。在中国诗里算是“ 浪漫 ” 的,和西洋诗相形 之下,仍然是 “ 古典 ” 的;在中国诗里算是

16、痛快的,比起西洋诗,仍然不失为含蓄的。我们以 为词华够鲜艳了,看惯纷红骇绿的他们还欣赏它的素淡;我们以为“ 直恁响喉咙 ” 了,听惯大 声高唱的他们只觉得是低言软语。同样, 束缚在中国旧诗传统里的读者看来,西洋诗里空灵 的终嫌着痕迹、费力气,淡远的终嫌有烟火气、荤腥味,简洁的终嫌不够惜墨如金。这仿佛 国际货币有兑换率,甲国的两毛零钱折合乙国的一块大洋。西洋人评论不很中肯,那可以理 解。他们不是个中人,只从外面看个大概,见林而不见树,领略大同而忽视小异。我们中国 批评家不会那样,我们知道中国旧诗不单纯是“ 灰黯诗歌 ” ,不能由 “ 神韵派 ” 来代表。但是, 我们也往往不注意一个事实:神韵派在

17、旧诗传统里公认的地位不同于南宗在旧画传统里公认 的地位, 传统文评否认神韵派是标准的诗风,而传统画评承认南宗是标准的画风。在“ 正宗 ” 、 “ 正统 ” 这一点上,中国旧“ 诗、画 ” 不是 “ 一律 ” 的。 18作者引西洋文评家谈论中国诗,他们的看法是中国古诗“ 空灵 ” 、 “ 轻淡 ” 、“ 含蓄 ” 、 。 (用文中的词语答,2 分)概括起来,在西洋文评家看来, 中国诗的特点是。 (用文中的词语答,2 分) 19.作者从 “ 透过翻译而能那样认识中国诗,很不容易” 引出了两点看法,一是 (2 分) ; 一是 (2 分) 。 20文中作者就西洋评论家对中国诗的评论,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18、这个看法可用文中的话明 确表示,这话是(2 分)。 据作者分析,西洋文评家把中国旧诗都看成“ 灰黯的诗歌 ” ,其原因是( 2 分) 21选出下列各项中与本文内容不一致 的两项(6 分) () A李白的诗是词气豪放的,杜甫的诗是思力深刻的,白居易的诗是议论畅快的,苏轼的 诗是比喻络绎的,韩愈、李商隐的诗则与王维、韦应物的诗一样是“ 神韵 ” 淡远的。 B法国文学与德国文学相比,前者偏于浪漫主义,后者偏于古典主义。 C作者用 “ 人黑夜里看猫,猫白天看世界” 来比喻 “ 西洋批评家看五光十色的中国旧诗都成 为韦尔兰所向往的 灰暗诗歌 ”,说明西洋批评家产生错觉有客观原因(黑夜),也有主 观原因(

19、猫色盲) 。 D中国旧诗与西洋诗相比,中国旧诗显得“ 古典 ” ,西洋诗则显得“ 浪漫 ” 。 E诗和画固然有相通的一面,也有不相一致的一面,相通的一面表现在:韦尔兰宣称最好 是“ 灰黯的诗歌 ” ,不着彩色,只分深淡;南宗画风则称“ 画欲暗,不欲明” 。不相一致的 一面表现在:神韵派在旧诗传统里公认的地位不同于南宗在旧画传统里公认的地位。 六、作文( 7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放下架子,平和生活;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放下名利,泰然处世。 放下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气度,也是一种智慧。 放下,为了更好地拿起;放下,为了更多地拥有。 请以 “ 勇于放下 ”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

20、00 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1.C 2D 3B(A 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者原谅。C有声有色: 形容表现得十分生动D 推陈出新: 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 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 4D(蛊惑人心:蛊惑,毒害,迷惑。急流勇退:旧时比喻仕途顺利的时候毅然退出官场, 现也比喻在复杂的斗争中及早抽身。邯郸学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非但没有学到别人的长 处,反倒失去了自身的特色。甘之如饴:感到像糖一样甜,表示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5D( A 决定 ” 应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发,一是不发,所以“ 决定 ” 后应加 “ 是否 ” 逻辑才严密。 B主谓搭配不当。“ 长期作案

21、 ” 的对象不是 “ 案件 ” 。C“ 发出 ” 跟“ 废气 ” 不能搭配。) 6A(B 句式杂糅,去掉 “ 的主要原因 ” 或者把 “ 反映了 ” 改为 “ 是” ;C语序不当, “ 不仅 ” 应放到 “ 现实 ” 前; D 不合逻辑,可以吧“ 反映 ” 改为 “ 看出 ” 或者 “ 发现 ” ,也可以删除 “ 我们可以从 ” ) 7B(A 更 相为命:轮流,更替。C幸勿为过 :责怪。 D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勉励。) 8A(A 都是名词做状语。B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贤:形容词做名词。C 衣:名词做动 词;游:动词的使动用法。D 乳:名词做动词;白:形容词做名词。) 9C(“ 每遇人尽礼

22、,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 的“ 遇” 在句中是 “ 对待 ” 的意思,句中的“ 尽礼 ” 即“ 尽到礼节 ” ,“ 遇 尽礼 ” 合在一起为 “ 以礼善待 ” 之意。) 10A (A 组两句中加点的“ 为” 都是介词,表被动;B 组“ 以 夸诸戎狄 ” 连词,相当于 “ 来 ” ,“ 臣 以 险衅 ” 因; C 组 “ 咸私哂其矫饰焉” 中的 “ 焉 ” 是句末语气词,“ 置杯焉 则胶 ” 兼词,于此;D 组“ 因 召百僚谓曰 ” 副词,相当于“ 于是、就 ” ,“ 或因 寄所托 ” 随着。 ) 11.B( B 项分号前 “ 义兵入关之后,裴矩向炀帝献计,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良机” 的分析

23、概括有误。原文是“ 及义兵入关,帝问矩方略,矩曰: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 失事机。唯銮舆早还,方可平定。”显然是炀帝询问裴矩方略,而非裴矩主动向炀帝献计; 裴矩的回答是 “ 唯銮舆早还, 方可平定 ” , 即裴矩主张立即返京总观大局,并非主张立即平定。 其余选项都与原文意思相符合。) 12.参考译文: (1)译文:如果不是用心治理国家,谁能像他这样? (自非:倘若不是;孰:谁;若是:像这样) (2)译文: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遂:终于、竟;折:反驳、辩驳;“ 廷” 和“ 面 ” 都是 “ 名词作状语 ” ,应译为 “ 当廷 ”“当面 ” 。 ) (3)译文:国君厌恶

24、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佞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 那么佞伪就会变为忠诚。 (恶:厌恶;忠:忠诚;佞:奸伪、佞伪。) 13.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异位,巧妙含蓄 地表达了诗人对于湖上亭的依恋之情。借景抒情,通过对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 别之情。 14.用“ 系 ” 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 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 啼” 字既符合黄莺啼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 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15. 晰皙 应因 涌 拥 合和 致制 16. 赝 纂 裨 懑 戴 17.默写 (1)

25、众人皆醉我独醒(2)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3)不在沉默中爆发(4)泣涕涟涟;载笑载言 (5)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6)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7)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8)困于生衡于虑而后作 (9)静影沉璧(10)玉盘珍羞直万钱 18.简约隽永抒情;神韵谈远 19.中国诗艺术高、活动强;批评家有艺术感觉和本土文学素养。 20.西洋人评论不很中肯;习惯于一种文艺传统或风气的人看另一种传统或风气里的作品, 常常笼统概括。 21.AB 【 移家别湖上亭赏析】 这首诗作于搬家时,抒写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全诗是说,春风骀荡, 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

26、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 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 这情景真叫人愁牵恨惹,不胜留恋; 住了这么 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 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 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了这一童话般的意境。诗中的一切,无不具有生命, 带有情感。 这是因为戎昱对湖上亭的一草一木是如此深情,以致在他眼里不只是自己不忍与 柳条、藤蔓、黄莺作别,柳条、藤蔓、黄莺也象他一样无限痴情,难舍难分。他视花鸟为挚 友,达到了物我交融、彼此两忘的地步,故能忧乐与共,灵犀相通,发而为诗,才能出语如 此天真,诗趣这般盎然。 这首诗的用字,非常讲究情

27、味。用“ 系” 字抒写不忍离去之情,正好切合柳条、藤蔓修长 的特点, 又符合春日和风拂拂的情景,不啻是天造地设。 这种拟人化的写法为后人广泛采用。 宋人周邦彦 “ 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 ,王实甫西厢记“ 柳丝长,玉骢难 系” 、“ 柳丝长,咫尺情牵惹” 等以柳条写离情,都是与这句诗的写法一脉相承的。“ 啼” 字既 指黄莺的啼叫,也容易使人联想到辞别时离人伤心的啼哭。一个“ 啼” 字,兼言情景两面,而 且体物传神,似有无穷笔力,正是斫轮老手的高妙之处。 【参考译文】 裴矩字弘大,是河东闻喜人,幼年时就成了孤儿,被伯父裴让之抚养长大。长大后, 学识广博,很早就出了名。隋文帝任定州总

28、管时,召请裴矩担任补记室,很信任敬重他。后 来文帝即皇帝位,裴矩屡次升迁,官至吏部侍郎。大业初年, 西域各国商人到张掖边塞与中 国进行商品交易,炀帝派遣裴矩监管此事。裴矩就考察了解西域的风俗及山川险要、各少数 民族的首领姓族、物产服饰等,回来后上朝奏明皇上。炀帝非常高兴,每日召唤裴矩到御座 前,向他咨询西域各国的事情。炀帝驾临东都洛阳,裴矩因为各少数民族前来朝拜进贡的使 者很多,就劝炀帝广泛征求全国具有高超技艺的人,在洛阳表演鱼龙曼延、角觗等杂戏,以 此向西域各国夸耀,整整一个月才停止。又命令三市店铺都要设置帷帐,准备好酒食,派掌 管西域事务的官员引领西域各国客商前来贸易,所到之处都要邀请客商

29、就座,一定要等客商 酒足饭饱之后才能散场。西域各国客商有了解内情的,都私下嘲笑裴矩掩盖真相的造假行为。 炀帝却称赏裴矩极其真诚,说:“ 裴矩很能了解我的心思,凡是他所陈奏的,都符合我已定 的计划,我还没有出现的偏差,裴矩都能加以提醒。如果不是用心治理国事,谁能做到像他 这样? ” 裴矩后来又跟随炀帝亲临江都。等到李渊父子的义兵进入关中,炀帝向裴矩询问对 策,裴矩回答说:“ 太原方面李渊起事,直接威胁京城长安,现在皇上远在江都处理如此重 大的事变,恐怕会贻误军机。只有皇上早日回京,才有可能平定变乱。” 裴矩预见天下将要 大乱, 担心给自身招来祸患,所以每次接待客人,他都注意以礼相待,即使是下属官

30、员和差 役,都要尽量讨得他们的欢心。这时,炀帝已经昏庸无道,奢侈无度,裴矩却不劝谏,只是 一味地讨得皇上欢心而已。太宗即位后, 下决心制止奸吏贪赃枉法,听说各官府衙门办理文 书案卷, 很多官员都暗中接受贿赂,就派人拿上钱物去试探。门令史果然接受了前去试探的 人送的一匹绢,太宗非常生气,将要处死门令史,裴矩进谏说:“ 此人接受贿赂,确实应该 加重处罚。 但陛下用钱物行贿试探他,接着处以极刑,这就是所说的引诱人犯罪,恐怕不符 合用道德开导用礼仪教化的大义。” 太宗采纳了他的规劝,于是召集百官对他们说:“ 裴矩竟 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朝廷每件事都能像这样办理,天下还有什么担心治理不好 的

31、! ” 裴矩在贞观元年去世,死后朝廷加封他绛州刺史,赠给他“ 敬” 的称号。 臣司马光说: “ 古人说:国君圣明,臣下就正直。裴矩在隋朝时做官佞伪,入唐后做官忠诚, 并不是他的本性有什么变化。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佞伪;国君喜爱 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佞伪就会变为忠诚。由此可知,君王是个计时的标杆,臣子是影子, 标杆移动,影子就会跟着移动啊。 文科加试卷 23.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土地/吾耻之 /周之 / 亦可受也 /免死而已 矣 24.论语大学中庸 25. 周济臣子 礼遇臣子 饯行臣子之言 26. BD 27. 懦弱的性格和长房长孙的地位。 违心地服从 “ 血光之灾 ” 的谬论,将瑞珏送到乡下, 致使瑞珏难产而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