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工作.docx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536292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顾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工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回顾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工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回顾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工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顾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工作.docx(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回顾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工作 特征码 gHXYHJdCnLCSIDFVMOCa 王贵海研究员访谈录 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工作是中国科学史上的一件 大事。它在“文革”之初启动,前后动员了 10 余个单位的约 200 位科技工作者参与,历时近 14 年才告完成。完成之后,这 项工作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并与人工合成胰岛素一道,被作为 中国生物大分子研究的双璧而载入中学教科书。 虽然知名度很高、牵涉面很广,但这项工作的历史过程却还少 有人研究。它是怎样启动、如何运作的?带有哪些鲜明的时代 特征?还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当前的创新研究借鉴?作 为该工作的主要完成人之一和后

2、来的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 物技术局局长,王贵海研究员的回忆有助于回答这些问题。 王贵海(1941 年- )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研究 员。1965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被分配到生 物物理所工作,1969 起年参加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 酸工作直至结束,曾任拆合组组长、总装组成员,是该工作的 主要完成人之一。1987 年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局副局长,1991- 第 2 页 1993 年任生物物理所副所长,1993 年任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局 副局长,1997-20XX 年任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局 长。 访谈时间:20XX-02-27;20XX-03-01

3、访谈地点:王贵海宅 图 1 王贵海研究员 赶超型科学工程 熊卫民(以下简称熊):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tRNAyAla)项目是谁提出,如何上马的? 王贵海研究员(以下简称王):我于 1969 年初参加“824”工 作1,此时它已进行了一段时间,所以立题前的酝酿过程我没 直接参与。据我所知,这项工作与 1964 年 8 月 24 日毛主席与 第 3 页 于光远、周培源的谈话有关。在谈论坂田昌一的时,毛主席说: “关于生命起源要研究一下” 、 “关于宇宙起源要研究一下” 、 “关于细胞起源要研究一下” 。2他这几句话后来成了某些科 学研究工作的护身符。 在立题背景上,人工合成核酸与人工

4、合成胰岛素十分类似。人 工合成胰岛素是在“大跃进”时提出的。那时候强调“破除迷 信、解放思想” ,运动的形势要求科学家提出一个前沿的、人家 没做过的赶超型的大题目。胰岛素是比较小的、生物功能明确 的蛋白质,桑格(F. Sanger,1918- )刚好于不久之前(1955 年)测定出了胰岛素的序列并因此于 1958 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 奖,而多肽合成的基本技术也有了,合成胰岛素在科学上变得 可能,所以很自然地提出了这个题目。但工作的难度刚开始时 并没有被充分估计到。 虽然并没有直接参与提出过程,但据我的理解,核酸合成跟胰 岛素合成的背景非常相仿。 “文革”开始之后,科研工作该怎么 做?那时候一般

5、的科研工作都停了下来,但我们中国的科学工 作者也要做一些超前的工作。做什么呢?刚好霍利(R. W. Holly,1922-1993)于 1965 年把 tRNAyAla 的一级结构给解出 来了,并获得了 1968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化学来讲, 基团的保护、核苷酸缩合的方法也有了。那时候合成三、五个 第 4 页 核苷酸是可能的,包括加拿大、美国、日本的一些在国际上活 跃的科学家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所以大家很自然的想到要人 工合成 tRNAyAla。在当时,开展科研工作必须拉一个大旗,而 毛主席刚好讲过“关于生命起源要研究一下” ,所以政治挂帅没 有问题。你提其他的题目恐怕就不行,很难得

6、到领导的支持。 说老实话,作为研究人员,我觉得把人工合成核酸跟“生命起 源”联系起来是很牵强附会的,但当时就得那么说。 大家议论之后就“串联” 。这个工作不可能由一个单位来做,胰 岛素合成也不是一个单位完成的嘛,所以自然而然想到了大协 作,协作单位既包括北京的研究所,又包括上海的研究所。至 于在什么背景下找到院里,院里如何去支持,我就不太清楚了, 但有这么一个过程我想是不会出格的。 合成核酸和合成胰岛素跟人类基因组计划、曼哈顿工程很类似。 曼哈顿工程的目标是造原子弹。当时已经掌握了重水的分离技 术、核裂变的基本原理,然后把它变成了一个模型,科学家认 为这个模型是可能实现的,但具体的过程天晓得?

7、不知道动用 了多少一流的科学家。胰岛素合成、核酸合成也一样:它们都 是国家行为,靠集体的智慧形成,在科学上不是胡作非为,有 其可行性,但没想到其艰难性,如果想到艰难性就肯定不会去 做了。 第 5 页 若放到现在,大家手头都有工作要做,有较充足的经费,再去 组织这样的项目,就不会有什么人响应。所以,做这项工作有 其社会背景。第一,在那个时候,大家手头没什么科研工作做, 只要你提出一个被领导、被国家认可的东西,将其变成国家行 为的时候,就有人响应。只要坚持下去,这个工作就有成功的 可能性。第二,领导重视。现在领导重视不重视没多大关系, 只要有钱,你就能做某项你想做的工作,甚至钱不多也可能坚 持做。

8、但在“文革”的时候没有领导的支持是不行的,根本就 上不了马。而且,领导重视之后就不能轻易下马,你想下马也 下不来。 “824”项目也不是没有议论过下马的问题,黎明前的 黑暗也经历过,但因为有领导重视,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第 三,这么大的项目一定要协作,即使有钱,在当时的条件下, 单靠一个小组,这么大的项目也是做不下来的。现在人类基因 组计划也是大协作,国家与国家协作,科学家与科学家协作, 上百个博士在为同一个项目而工作。能组织力量、领导重视、 大协作,这三条社会背景促成了“824”项目的成功。 不管这个项目是谁提出来的,人工合成核酸工作都是人工合成 胰岛素工作的再现,或者说其思想的自然延续第一

9、个测定 出序列的蛋白质是我们合成的,现在已有一个核酸的序列被测 定出来了,我们也要将其合成出来。它们都是在特殊的历史时 第 6 页 期产生出来的特殊题目,都是国家的项目。如果没有“大跃进” 和“文革” ,这样的题目是提不出来的,而其难度、艰苦性,最 初都没有充分估计到。 理论联系实际 熊:您是怎么参与进这项工作中来的,其他参与者呢? 王:按我的理解,由哪几个研究所参加这个项目肯定是院里提 出的,每个所出几个人也是院里定的,至于具体派哪个人去, 则由所里定。我当时在生物物理所一室,室主任(当时称“连 长” )找我,说:“贵海,有一个工作,所里抽你去参加。 ” 其他大部分参与者的情况与我类似,也是

10、因为服从组织分配才 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的。他们大多是文革前一两年才毕业的大 学生,连实验室都未必进过,非常缺乏相关的科研基础(在大 学的教科书中核酸那一章只有很少几页) ,更无什么科研经验。 北京“824”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自力更生,理论联系实际。 当时从国外进口的渠道基本上断了,而国内当时只能提供氨基 第 7 页 酸等一般生化试剂,所以研究所需的所有的核苷酸、相关的酶、 保护剂都得我们自己做。北京“824”组刚一成立,就下到首都 啤酒厂组织了原料组,我被安排做 DNA 单核苷酸原料。为什么 做 DNA 原料呢?因为上海“824”组需要合成 DNA 片段。在北京 做是因为北京有很多国营奶牛厂

11、。在那儿,除做种牛的外,小 公牛都被宰掉。宰牛时我们就提着冰壶,开着三轮摩托过去, 把胸腺割下来,带到啤酒厂。我带着几个人花了几个月的时间, 从小牛胸腺中成功提取出了 DNA,然后再用桔青酶(磷酸二酯 酶)降解 DNA,经柱分离,得到单体脱氧核苷酸。我们把这个 技术移交给了上海试剂二厂,上海试剂二厂再为上海的研究所 提供脱氧单核苷酸。 其他一些同志在啤酒厂做什么呢?他们做 RNA 合成所需的单体 核苷酸。他们用啤酒厂的废酵母作原料,也是用桔青酶将 RNA 降解成单体核苷酸,再上柱分离。后来也把这项工作移交给了 试剂厂。 为了与工农兵相结合、接受工农兵再教育、理论联系实际,我 们拿到 AMP 之

12、后,还用光合的方法将其变成 ATP。ATP 有针剂, 过去我们是进口的,价格昂贵。我们的同志(华陵等人)和一 些工人一道,经过反复实验,在首都啤酒厂建立了 ATP 生产车 间。 “文革”时啤酒生产的经济效益不是很高,但该厂的 ATP 车 第 8 页 间的效益很高,可现在他们不做了。一直延续到现在的,是 PolyIC 的生产,这也是我们在那个时候搞起来的。PolyIC 是一 种合成的干扰素诱导剂,对于病毒性感染有一定的疗效,现在 生物物理所还在和燕京啤酒厂合作做这个项目。所以,核酸合 成有应用意义。它开辟了核酸试剂在国内的生产,推动了相关 工业和医药事业的发展。 熊:“824”工作是不是也对农业

13、产生了影响? 王:是的。DNA 原料工作完成后,经张其玖同志安排,我带了 北京合作组的五六个同志、首都啤酒厂的两个工人师傅,到南 苑旧宫国营农场的科技站,跟在那儿工作的两位农大毕业生合 作,住在那、吃在那,一道搞“702” 。 我们以南苑的几个农场为据点,在水稻、蔬菜、小麦等作物上 做实验,搞得热火朝天。 “702”是核酸降解液(是应用废酵母 RNA 降解制作) ,水稻在插秧之前如果在“702”中浸泡几个小 时,它的缓秧时间就缩短了通常缓秧需要一星期,而浸泡 过的只需三、四天。对小麦的处理则是在一定生长期用机器往 叶片上喷洒“702” ,单打单收,回来后测千粒重,然后进行数 理统计。详细情况我

14、就不介绍了。那时候很辛苦,成天在农田 里转。全国到处有人来学习,我们就办学习班,在上海、广东 第 9 页 等很多地方作了推广。 熊:听说“702”推广了几千万亩。 王:是的。那时候培训了很多干部,还在北京的农业科技展览 馆参加了农业科技展览会。大概是 1970-1971 年间参加的展览 会,当时我们还在农场进行相关的实验工作,总理联络员刘西 尧还带了人专门去南苑视察,我接待的,对这个事情我印象很 深。 研究过程 熊:你们什么时候开始核酸合成工作呢? 王:我于 1969 年到“824”组,马上被安排去首都啤酒厂,然 后去南苑,一直到 1971 年 5 月份我们才回中关村建实验室。院 部从动物所腾

15、出两层楼出来,给“824”组用。实验台都是从遗 传所搬过去的。 这时的京区“824”工作基本分成了三个组。一个是拆合组。先 第 10 页 从酵母中提纯得到天然的 tRNAyAla,然后将其拆开,再将拆得 的两个半分子合起来。这个方略受了人工合成胰岛素工作是启 发。能不能合,合起来之后有无活性,这是决定整个分子合成 路线的。这个组由我负责。第二个组是酶促合成组。化学合成 主要由上海的生化所和有机所来做,酶促合成作为辅助手段, 由北京来做。当时他们的主要工作是纯化 PNP 酶。第三个组是 化学合成组,分给北京一个 5半分子的片段,以化学所的同 志为首来做。还有一个应用组,是后来成立的。 拆所用的

16、T1 酶是我们拆合组纯化的。它有文献记载,很快就纯 化了出来。合,先拟用 N1 酶,然后改用 DNA 连接酶,最后再改 用 RNA 连接酶。N1 酶也是我们拆合组自己纯化的,而后两个酶 则是大片段合成会战组纯化的。我是该会战组的成员,因为会 战涉及拆、合工作。1977 年之后组织 RNA 连接酶会战组,之前 DNA 连接酶已经拿下了用超声波将 T4 噬菌体感染的大肠杆 菌破碎,然后从中提取 DNA 连接酶。在 RNA 连接酶发现之前, 我们预计,就像存在 DNA 连接酶一样,一定会有 RNA 连接酶。 所以那时候就叫陈慎从各种地方去筛选有关菌种。在 DNA 连接 酶成功之后很快就找到了 RNA

17、 连接酶。有了 RNA 连接酶之后, 没过太久,到 1977 年底时,拆合工作就成功了。 熊:在你们之前,国际上报道过 tRNA 的拆合工作吗? 第 11 页 王:将 tRNAyAla 拆成两个半分子国外有报道;合成报道也有 那是以色列人在 1 年前做出的工作,但他们合成的产率低, 没测定合成产物的活性。合的工作,我们首先试用 N1 酶,酶本 身提纯了,后来也发表了提纯工作,但没能用它来完成合成。 用它来合成,在理论上是可能的,虽然比较复杂,但后来由于 协作组决定用 DNA 连接酶来合成,所以没进行下去。在有模板 的情况下,DNA 连接酶可用于连接 RNA 小片段,用 DNA 连接酶 把两个半

18、分子连接起来也应当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但后来发现 了 RNA 连接酶,它出来之后就一切都迎刃而解了。我们摸索出 了最适反应条件,使得合成产率达到 60%以上,而且产物具有 完全的接受和转移氨基酸生物活性。这个结果远远超过当时国 际上的同类工作。 1979 年时在上海衡山宾馆举行了中国-西德核酸蛋白质学术讨 论会,我在会上作了拆合工作的报告,西德代表团的 F. Cramer 团长非常吃惊,当即邀请我去他那儿工作。但参会之前, 王应睐有个规定:不许跟外国的科学家谈出国的事;合成完成 之后,组织上会安排你们休养,然后安排你们出国。所以我谢 绝了 F. Cramer 的邀请。但“824”工作完成之后我还

19、是去了他 那里。 第 12 页 拆合的后来没放到中国科学上发表。1981 年时,经邹承鲁 的推荐,它在国外期刊 BBA 上发表了出来。 熊:在“824”项目中,科学家的自主权大吗? 王:比较大。所有路线的决定都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地区, 而是统一由协作组做出的。协作组还决定各相关单位的分工: 生物化学所做什么、生物物理所做什么、北京大学做什么,等 等。后来成立大片段合成会战组,最后(1979 年)又从各所抽 调人成立总装会战组生物物理所是我,生化所是郑可沁、 吴仁龙,细胞所是朱莹书,有机所是陈海宝,北京大学是胡美 浩。我们集中在生化所 7 楼。会战什么呢? 3半分子的合成 (将三个大片段合成

20、为一个半分子) ,5半分子的合成(将三 个大片段合成为一个半分子) 。每次会战都一干就是两三个月。 半分子合成之后,总装,把它与另一个天然的半分子合起来 (这就是“半合成” ) ,看有无活性。若有,说明这个半分子合 成成功了。两个人工的半分子都成功之后,再将它们合起来, 测定活性。这方面的工作一直做到 1981 年底才完成。 我们对反应条件做了深入的研究。反应必须是最适的条件,只 有这样,需要的中间产物才能最少。半分子需要量每增加一个 百分点,前期合成工作的增加量就会很可观。整分子合成的产 第 13 页 率,在没有分离之前能达到 60%,应当说是相当高的。 熊:完成那一刻是什么心情? 王:现在

21、想起来,还是比较激动的。当时愿意执行合成的最后 操作的人并不多。要知道,最后合成出来的半分子的数量是很 微小的,只有几个毫微克分子(nmol) ,合成的产率也是知道的, 大约 60%。一旦做错,那些半分子一旦被损失掉,就得从宝塔 的基部、从前面多少克重新开始做。那可是政治事故啊!所以, 总装的时候,是一个人操作,几个人盯着。 合成操作结束后,先将产物从凝胶上洗脱下来,然后鉴定其末 端,接着测接收活性,再测掺入活性。接受活性比较好测,掺 入活性很难测(在无细胞系统下进行微量检测) ,是细胞所来做 的。所以,最后的步骤是在细胞所完成的。后面的过程是用放 射性同位素氚来标记的。我们用闪烁计数器来计,

22、本底是十几、 二十个计数,一看超过了这个本底,放射性达到了几百个计数 (这就证明产物确实有了将丙氨酸掺入到蛋白质中去的活性) , 大家都激动了。当时比较重要的人物,包括王应睐、汪猷等都 去了,大家都很高兴。但大家也都认为得到这个结果是情理之 中的事操作那么严谨,前面的半合成也一直都比较成功, 全合成没理由不成功。 第 14 页 后期的工作确实很顺利。不但没出过大问题,甚至连实验纰漏 都没出过。当时要求非常严格,每个所做合成实验的都是比较 年轻、比较细心的同志。这些同志大概都是实习研究员当 时总装组只有王德宝一个教授。很多同志都没有表现出利的驱 动力,都是为了共同的理想去做做的工作一定要是国际上

23、 最好的。 熊:操作时具体由哪几个人在旁边盯着? 王:总装组的,就是照片(图 3)上这几个人。 图 2 相关研究人员在观察掺入活性测试结果 (从右至左:王贵海、王德宝、吴仁龙、申庆祥) 第 15 页 图 3 相关研究人员在观察最后的电泳测试结果 (从右至左:胡美浩、王贵海、朱莹书、王德宝、吴仁龙、郑 可沁、陈海宝) 熊:这些照片是现场操作时拍的,还是以后补拍的? 王:现场拍的。这个工作很受宣传部门重视,当时解放日报 等媒体派记者盯在那里。1982 年 1 月开学术报告会时,也有很 多宣传部门的记者参加。 工作条件 熊:你们当时的工作条件如何? 王:早期特别辛苦。纯化酶时,我成天在低温室里加班加

24、点。 那时候没有好的监测仪器,柱层析收集液往往要一个一个测。 部分收集器是国产的,经常出毛病,动不动就卡在那儿,所以 第 16 页 必须蹲在那里看。尽管条件非常艰苦,但当时也有优越之处: 经费不用发愁,大型仪器设备你尽管订好了当然主要是订 购国产的。高速离心机我们先有天津产的,然后有东德的,再 后有了日本产的。我们需要一些树脂,就是在“文革”期间, 院部也曾特意为我们进口过,但量很少。我们还使用了不少 “文革”之前进口的设备。它们大多来自北京生物实验中心。 该中心刚成立没多久,人员就去了干校,仪器设备都是新的。 它们的高速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等都搬 到我们那儿去了。那些设备还

25、是很好的。我们用的紫外分光光 度计是日本岛津的,在当时算是先进的了。应该说院部还是尽 其所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总的说来,那时候国家的支持力度还 是很大的,几乎没有经费问题。 熊:824 工作总共花了多少钱? 王:工作究竟花了多少钱没有统计,也没法统计。当时人力成 本很低,也没有新买很多很贵的仪器、药品,同位素标记的 ATP 也是我们自己做的,现在想来,真正花了很多钱的地方也 不是太多。主要是消耗了大量的试剂材料。 第 17 页 工作低潮 熊:“824”工作持续了 13 年多的时间,中间有无明显的高潮、 低潮期? 王:有。我对此有深刻印象。这项工作前期进展缓慢, 1974 年时合成八肽,报了个喜,

26、生化所盖起了一栋大楼。然后 1975、1976 年时工作转入低潮,大家意志低沉。这时候还没有 制备出 RNA 连接酶,合成路线还没走通,而用 DNA 连接酶的话, 工作量至少又增加了不少,大家觉得距离胜利还十分遥远,人 心有一定的浮动。 熊:1968-1974 年间有无低潮? 王:那时候还没看到胜利的曙光,好像盖房子还处在造砖头阶 段,人心反倒比较稳定。反正没什么别的事可干,就做这个项 目吧。当时维系这个集体的更多的是一种使命感,不管是主动 的还是被动的。 熊:因为工作进展缓慢,有人把“824”工作文革期间的这 8 年 第 18 页 说得一无是处。您如何评价这种看法? 王:前面还是做了大量的准

27、备工作,而且训练了人。我本人应 当说是“824”工作的骨干力量,可当初参与这项工作时,大学 刚毕业,还只做过本科毕业论文(有幸到生物物理所去做论文) , 还不像硕士、博士一样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查文献的能力也 有限。其他参与者也跟我一样,绝大多数都没什么知识积累、 实验技能的积累。把我们从无到有训练成科研人才,还是需要 时间的。而且我们在这段时间确实做了不少探索性的工作,出 了一些中间成果。 有人批评“824”工作说:时间太长、人海战术、不足为荣。人 海战术也是历史造成的。当时选择这个题目时,说没有条件也 要创造条件上,然后组织了很多的人去干,包括生产实验原料 等,这种做法当然值得商榷。但“8

28、24”和人工合成胰岛素一样, 通过这种方式,最后还是成功了。所以还是有成功经验可言的。 现在是大科学时代,这种协作精神还是需要的。虽然大协作不 是最好的科研组织方式,但也是一种重要的、必要的组织方式。 第 19 页 政治活动的影响 熊:这项工作的前期是在“文革”中进行的,在工作方式上是 不是有自己的特点? 王:那时候会议很多。大的会议一般由院部的过兴先先生来组 织(参加者包括院领导、所领导、小组负责人等) ,各相关单位 都派代表参加。开会时,总是安排前面一天或半天学毛著或报 刊重要这个节目不能没有,否则是件很可怕的事。往往没 什么人发言,所以有时候很尴尬,最后大家你说一句我说一句, 把这一天或

29、半天熬过去。我记得北京大学的沈同教授,他人很 好,会议一冷场,他就来一段。学完毛著后大家介绍工作进展, 讲述自己遇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谈论研究工作,最后再调整 工作计划,重新分工。1977 年之前失败的事情的蛮多的,工作 一般都没有按计划完成。 熊:按计划完成的工作几乎没有吧。 王:哈哈。那时候经常制订一些口号,比如说五年完成,八年 完成,可这些口号从来没有实现过。但是谁都不提下马之事。 这样的决心不能下,没人敢说这句话。越到最后,特别是合成 八核苷酸,王洪文作出批示之后,包括院里的领导,都不敢说 第 20 页 这样的话。它已经变成政治任务了,大家没有办法,只能往前 做。 熊:为什么不学毛著就

30、会很可怕? 王:一个会议,要是连毛著都不学,毛主席的最新指示都不学, 你想干什么?你这个领导还想不想当?当时是这样的思维,不 这样做就会对整个业务工作造成影响。 熊:能介绍一下您在“文革”期间所渡过的典型一天吗? 王:在参加“824”工作之前,我们每天先学习一小时的毛著, 背愚公移山老三篇等,然后就没什么事了,由所里安排写 大字报、搞批判等。也有少量例外的,他们还对核爆炸辐射的 生化效应等作一点研究,但这方面的工作后来也停顿了很长一 段时间。 到“824”组之后,我开始参加业务活动。在工厂里是白天黑夜 加班的,因为上层析柱后工作是不能停的。我们与工人师傅处 得很有感情,经常在一起学毛著、唱歌、

31、搞联欢等 熊:过得很快活? 第 21 页 王:是的,很快活。我于 1968 年结婚,1969 年参加 824 任务, 那时候是不大顾家的,我爱人有时候跑到厂里去找我。 1971 年后我们回到所里。在我的印象里,上班时间就不怎么学 毛著了,只是一星期安排半天政治学习,还有就是经常在下班 之后安排政治学习一小时或一个半小时。回到城里家中时已是 晚上 8 点之后了,捅一捅煤炉,再生火做晚饭。晚上学习的时 间比较多。也就是说,我们把政治学习的时间安排到了业余。 还有,所里重要的批判会我们必须参加(重要的政治活动我们 可不敢怠慢) 。抓“五一六” 、 “批林批孔”对我们的工作有一定 的影响,但我们一直是

32、业务为主,并没有扔下工作大动干戈去 搞批判活动。当然,也不能完全脱离批判活动。 熊:必须参加的政治活动多吗? 王:不少。包括全所的批判会、秋收下乡劳动(一去就是一周 至十多天)等。政治活动一星期占去了我们一两天时间,但我 们还是把主要精力投到了业务上。到后来,什么时候完成什么 任务都是有明确指标的。 熊:经常加班,大家还很积极吗? 第 22 页 王:当时加班加点是很正常的。那时候跟现在不一样,设备比 较差,很多实验都得有人一直在旁边盯着,而一个生化实验经 常要做较长的时间(超出八小时之外) 。搞原料应用时,我们就 住在工厂、农村里。那时候革命责任感很强,是不大顾家的。 熊:后期你们还去农村吗?

33、 王:早期我们在南苑、大白楼设了点,有实验地,成天骑车跑 来跑去。后来大家排队去五七干校,每期二室都要去一两人。 说起去农村,还有一件好玩的事。当时生物物理所被改为总后 825 部队。就给了一个番号,没有服装,也没有封官,照样要 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可我们一到农村,农民们却对 我们说:“向解放军同志学习” 。 熊:整个二室有多少人? 王:40 多个人吧。我没去过干校。我倒是很想去休整休整。可 因为我去过工厂、农村,所以把我排到了后面。而后来河南发 洪水,干校就撤了。我们室参加了三期干校,前后共去了 5、6 人吧。所里安排收小麦等秋收活动时,倒是大家都要去。 第 23 页 熊:当时开

34、批判会、写大字报是不是有任务?大家必须完成? 王:进入“824”组之后这类活动我就很少参加了。但全院大会 大家必须参加(那时候全院常在首都体育馆开大会) 。 “文革” 后期,全院大会少了。有时候来了运动,我们就派个代表写点 大字报表表态。 熊:我读过当时的一些会议纪要。它们常常声称近期开展的某 某运动,或抓的某项政治学习,对你们的业务工作起了很大的 推进作用。写这些话时大家是真诚的吗? 王:这都是官话嘛,只是说说而已。那时候政治挂帅,形式的 东西多一点。在当时来讲,也未必就完全是违心的,但有点辞 不达意。政治跟业务的联系其实并不紧密。 熊:您能介绍一下高层领导对这项工作的关注情况吗? 王:王洪

35、文、张春桥、江青对这个工作有批示,但我没听说过 周恩来、聂荣臻对这个工作有批示。作为语录,我们还学习过 毛泽东的“关于生命起源要研究一下”这句话。说老实话,作 为科研工作者,我们觉得“824”跟生命起源的关系是牵强附会 的。1980 年时,上海有家报纸将这项工作作为解开生命奥秘的 第 24 页 一步来报道,我们对此很有意见。我们跟解放日报 、 文汇 报说,这方面的通稿必须由我们自己来写,然后你们再改, 发表前交我们过目。所以很多通稿是我和上海的同志起草的。 我们就怕他们弄出这种言过其实的评价出来。 人民日报1966 年 12 月报道人工合成胰岛素工作时,也称其揭开了生命的奥妙 3。可我们科研人

36、员是不会这么认为的。 熊:我读过你们批判“四人帮”的,上面提到王洪文给 824 工 作作批示一事。该文称,哪里有成果, “四人帮”就把手伸到哪 里摘桃子。4 王:他们是有这方面的意思。那时候“824”工作挂了一个政治 招牌,不同的领导都抓这个工作。 集体的智慧 熊:听说有关单位在全合成论文的署名问题上争得比较厉害? 王:“824” 3半分子合成的于 1980 年发表在科学通报 上,署名“人工合成核酸协作组” ,注解上列出参加单位名称。 第 25 页 中科院单位排序,记得是按研究所英文字母先后排序。全合成 完成后发表在 1983 年中国科学上,署名时列出了研究单位 和研究人员。协作组就名单问题讨

37、论多次,当时我在德国进修, 没有亲身参与,只听说争论比较激烈。后来院部召开会议反复 协调,才确定单位次序和各研究单位人员数量、人员排序。涉 及 13 年许多研究单位的大协作,在表现单位、个人贡献的最后 的署名上,出现争论是必然的。 在中华世纪坛上刻有中国自有文明以来的一些国家大事,其中 有这么一条: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于 1982 年合成了 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生化所后连个“等”字都没有。其 实这是个非常集体的工作,生化所及王德宝先生当然作出了很 重要的贡献,但如果只提一个所和一个人,还是不合乎事实的。 现在的科学研究,越来越需要协作,越来越需要集体智慧。拿 生物学来说,它越来越变

38、成了系统科学。像研究代谢、大脑等, 很多工作都不是一个科学家能完成的,而需要集成大量科学家 的智慧,一步步向前推进。美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系统科学 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团结了世界上很多的科学家,最后完成 了这项伟大的工作。合成 tRNAyAla 也是个系统科学,不仅仅包 含合成部分,还包括许多其他的研究、探索工作。材料的准备, 人力的组织(哪个研究所、哪个科学家适合做什么) ,路线的探 索,这里面不仅仅有学术问题,还有很多非学术问题,后者通 第 26 页 过科学工作而表现出来。这项工作的完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不只是几个人的贡献。 熊:这项工作完成后,得到了哪些重要奖励? 王:最重要的奖励是

39、 1984 年的中国科学院一等奖和 1987 年的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7 年的奖金为 10000 元,我分到了几 百块。这时候我已经到中国科学院生物局当副局长了。王德宝 先生来看我,带给我这些钱,还给了我一个奖章。 影响和评价 熊:“824”工作完成之后,相关研究者的去向如何? 王:工作结束之后,大家纷纷出国,然后各干各的。我还做 tRNA,更多的改做生物技术,尤其是转基因方面的工作。 熊:那些工作更主流一点? 王:是的。能拿到较多的经费。像生化所,863 计划的钱拿了 第 27 页 几千万。细胞所的郭礼和等也都做生物技术。我做局长时,生 化所所长林其谁跟我讨论过一个问题:863 计划

40、对生化所到底 是好是坏?生化所本来是最有条件做基础研究的,可在 863 计 划的引导下,他们主要做生物工程去了(他们的主力部队,尤 其是年轻人,都参与 863 项目) 。863 计划也好,基因工程也好, 跟踪国外工作较多,不能说没创新,但真正创新的东西很少。 林其谁的话不无道理。但如果他们不拿 863 计划的钱,他们又 从哪里去拿资助,去做什么呢?那时候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金 还很少。基础研究的经费是很有限的。 熊:1986 年之前,原“824”组的人在做什么? 王:一般都出国了,有很多人不再回来。王德宝先生那个组的 主力郑可沁、吴仁龙都在国外未归。他们组也有回来的,接着 做 tRNA 的结构与

41、功能的关系研究。我也做这方面的工作。王德 宝、刘望夷他们后来出了一本书转移核糖核酸结构、 功能与合成 。 熊:您当时去了德国,是吧? 王:1982 年我获得德国洪堡基金,到哥廷根马普实验医学研究 所 F. Cramer 教授实验室学习。我先学了四个月的德语,然后 第 28 页 进实验室,跟一个美国来的博士合作,研究甲硫氨酸 tRNA 末端 转移酶跟 tRNA 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为了弄清楚它跟 tRNA 分 子的哪些片段或哪些碱基(包括稀有碱基)有识别关系,需要 合成缺失某些片段的 tRNA 分子,然后测定其生物活性。美国博 士的任务是用化学方法合成寡核苷酸小片段。此时小片段的化 学合成在方法

42、上已经相当成熟,合成效率很高(当然不同碱基 难度有区别) ,但若超出 5 个核苷酸以上,产率就低了。他把路 线设计好,很多工作交给实验员去做,然后自己做提纯工作。 他把小片段合成好之后,交给我做酶促合成大片段。我到实验 室时,他已合成了三四个小片段。我用 RNA 连接酶将这些小片 段连接起来,产率也很高,可达到 60-80%。我们的工作很顺利, 合作了不到一年,就完成了论文,发表在 Nucleic Acid Research(核酸研究 )杂志上。虽然并不需要用到特别长的 寡聚核苷酸链,但我们完成的合成工作也相当可观达到了 半个 tRNA 分子的长度。 熊:距离“824”工作的启动快 40 年了

43、,现在您如何看待这项 工作? 王: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824”是个 很值得做的工作。因为自己得到了锻炼,学到了一些东西,并 且经过努力,完成了一项重要工作。要不然,十年“文革” ,你 第 29 页 不也晃荡过去了?它对于中国分子生物学,特别是生物技术人 才的培养,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980 年代以来,我国生物技 术的发展很快,生物技术方面的一些药物,包括育种、转基因 方面的工作,国外出来不久,我们马上也能跟着做,这跟 “824”所带起来的队伍有关系。像郭礼和、张其玖等,工作都 做得很不错。生物物理所二室的很多同志后来都搞生物技术。 接着的 863 生物技术攻关,也促进了

44、我国在这个领域的发展。 一直到现在,我国生物技术的跟进、发展,在发展中国还是不 错的。 熊:这是“824”的长远影响啦。我国的核酸工业也是从你们这 儿起步的,是吗? 王:那当然啦。根子就在“824” ,它带动了全国核酸工业的发 展。 熊:它对我国的科研组织方式可有影响? 王:对一些领导的思维还是有影响的。我当局长的时候,周光 召很重视生命科学,他跟我说:“贵海,你是参加过824项 目的,现在你能不能再组织一个类似的项目?”在那之前赵紫 阳不是批评科学院不“冒泡”么?周光召想让科学院做几个有 第 30 页 影响的、 “冒泡”的项目出来。在经历了一番调查后,我跟光召 说:现在不可能再组织“824”这样的项目了。那时候是大家绝 对服从指挥。现在是学术自由。大家有共同兴趣的题目不容易 找了,更难组织在一起。还是应由科学家自己去找题目,我们 再给予必要的支持。 HR align=lef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