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二首绝句学习资料一、预习清单读准字音借助拼音,大声朗读绝句(两个黄祜鸣翠柳)和绝句(迟日江山丽),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至少读5遍。圈出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字,如“鹏”“鹭”“绦”等,通过查字典或请教家长、老师的方式,掌握其正确读音。认识生字认读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边读边用手指书空,记住生字的笔画和结构。尝试给生字组词,每个生字至少组两个词,如“绝(绝对)(绝句)”“含(包含)(含义)”。了解诗人通过上网搜索、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代表作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简单记录你所了解到的关于杜甫的信息,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初读感知读完古诗后,想一想每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2、出来。尝试说说自己读完古诗后的感受。二、拓展知识点杜甫的诗歌风格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对社会生活的描写广阔而深刻。他的很多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他本人也被尊称为“诗圣”。例如他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就深刻地体现了战乱时期国家破败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悲痛。绝句的体裁特点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每句诗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全篇共四句。它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绝句的特点是短小精悍,意境深远,常常在简短的篇幅中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像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短短二十字,就描绘出了壮
3、阔的景色,并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诗歌中的色彩运用在这两首绝句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色彩来描绘画面。如“两个黄植鸣翠柳”中,“黄”醇、“翠”柳,色彩鲜明,相互映衬,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中,“碧”江、“白”鸟、“青”山、“燃”花,多种色彩交织,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春景图。诗歌中巧妙地运用色彩,不仅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还能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心境。三、课文要点梳理* *绝句(两个黄帽鸣翠柳)内容:两个黄植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字词:“鸣”是鸣叫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黄植欢快的叫声;“含”字运用拟人手法,仿佛窗户包含着西岭的雪景,富有情趣;“泊”
4、是停泊的意思。画面:前两句描绘了黄帽在翠绿的柳树枝头欢唱,一行白鹭飞向蔚蓝天空的情景,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后两句写从窗户可以看到西岭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来自东吴的船只,视野由近及远,空间感十足。情感: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绝句(迟日江山丽)内容: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字词:“迟日”指春日,“迟”表现出春天阳光温暖而舒缓的感觉;“融”指泥土湿润松软;“暖”体现出沙子在阳光照耀下的温暖。画面:诗的前两句总写春日里江山的秀丽景色和春风中花草的芬芳。后两句具体描绘了燕子忙着衔泥筑巢,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安然睡觉的画面,一动一静,相
5、映成趣。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四、问题探究* *绝句(两个黄植鸣翠柳)中,诗人为什么要写“窗含西岭千秋雪”?从空间角度看,前两句写的是近处的景物(黄鹏、翠柳、白鹭),这句则将视野延伸到远处的西岭雪山,使诗歌描绘的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千秋雪”暗示了时间的长久,与眼前生机勃勃的春景形成对比,更突出了春天的活力和美好。同时,也可能蕴含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 *绝句(迟日江山丽)中,“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泥融飞燕子”描绘了燕子忙碌飞行的动态画面,展现出春天的活力;“沙暖睡鸳鸯”则刻画了鸳鸯在
6、沙滩上静睡的静态场景,体现出春天的温暖和宁静。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和谐美好的春景图,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闲适、美好春光的喜爱之情。五、对点训练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J”。黄1I(Ii11)翠柳(CUichu1)停泊(b6p)鸳鸯(yunyn)看拼音,写词语。juejuhungIibi1uynzichunfengr6nghu()()()(比一比,再组词。绝()含()岭()()()泊()艳()贪()铃(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的黄祜()的翠柳(默写绝句(两个黄祜鸣翠柳)。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伯()的春风()的鸳鸯两个黄祜鸣翠柳()窗含西岭千秋雪()泥融飞燕子()绝句(迟日江山丽)中,描写春天景物的诗句是:,。下列对绝句(两个黄祜鸣翠柳)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B.“一行白鹭上青天”写出了白鹭飞翔时的动态美。C.诗中“千秋雪”表示雪下了一千年。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所描绘的画面。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请写出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