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中国的气象灾害导学案人教版选修五.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72114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4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中国的气象灾害导学案人教版选修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4中国的气象灾害导学案人教版选修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4中国的气象灾害导学案人教版选修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4中国的气象灾害导学案人教版选修五.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4中国的气象灾害导学案人教版选修五.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4中国的气象灾害导学案人教版选修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中国的气象灾害导学案人教版选修五.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2.4 中国的气象灾害导学案 人教版选修五 【学习目标】 1.了解旱灾的基本特征与危害 2. 分析我国四大旱灾区的类型与成因。 3掌握台风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 4.了解我国寒潮发生的时间、侵袭的路径及沿途的变化,认识寒潮的危害性。 5.掌握气象灾害的多发区及理解其形成的原因。 6.认识气象灾害多发区的主要危害。 【重点难点】 1.中国旱灾和台风灾害的地理分布及其原因。 2.结合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农业灾情,阐述旱灾灾情特点。 【知识链接】 一、旱灾 1总体特点 (1) 范围最广:半干旱区、_区和 _区均有分布。 (2) 频次高:四

2、个旱灾多发中心,即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频率达_ 以上。平均每年发生旱灾_次。 (3) 持续时间最长。 2区域特点 区域特点 干旱区常年 _,很少出现 _ 半干旱区十年九旱 东部季风区_ 3. 旱灾与涝灾 的发生特性 时间上的交替性:我国旱灾与涝灾在时间上交 替出现。如:黄河流域、海河流域、长江中下 游及珠江流域等地区 空间上的交错性:即此涝彼旱 4灾情 (1) 表现:农牧业灾情重,工矿、城市受旱灾危害巨大。 (2) 原因 干旱发生的季节往往与当地作物的 季节相吻合 组合不平衡,特别是北方, 城市和人口密集,但水资源少 二、台风灾害 1形成: _的热带气旋。 2分布: _重,南方重。 3

3、危害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1) 台风造成的损失约占全国自然灾害损失的15% 20% ,其中 _省区灾情最重。 (2) 台风造成的损失有逐年_的趋势。 三、寒潮灾害 1发生时间 2源地与路径 3影响 (1) 危害: _、霜冻、 ? _。 (2) 特点: ? _大, ? _ _ 高。 (3) 区域差异 地区表现次数 北方? _、? _、霜冻、暴风雪等? _最多, ? _次之, 再次为西北和? _,? _最 少 南方降温、 ? _、雨雪等 四、气象灾害多发区( 华北地区 ) 1 种类: _、 寒潮、_、 冰雹、干热风、霜冻等,其中 _ 和干旱虫灾是主要的

4、气象灾害。 2原因 3旱灾 (1) 特点: _, _, _。 (2) 类型:春旱、? _、春夏连旱、? _、春夏秋连旱甚至? _等。 (3) 灾情 a变化:有 ? _趋势,华北为我国? _的区域。 b 原 因 : 国 家 首 都 所 在 地 , 各 类 产 业 发 达 , 工 程 设 施 密 集 , ? _ 都很大。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4沙尘暴 (1) 时间:多发生于? _。 (2) 内涵:是 ? _和? _两者兼有的总称。 (3) 界定:强风把地面大量? _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 21_,水平能见度 低于 22_千米的天气现象。 (4) 灾情:华北

5、地区损失十分严重。 【学习过程】 一、旱灾 1旱灾的特点、多发中心 气象灾害是影响最广的灾害。其中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 持续时间最长的 渐发性气象灾害。旱灾的危害、分布等特点如下图: 2我国干旱的特点与原因 3我国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形成的原因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总的说来,我国旱灾以春旱发生地域最广,频率最高,夏旱和秋旱次之。 4旱涝关系 (1) 旱灾和涝灾在时间上交替:我国主要旱涝交替区有黄河流域、海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及 珠江流域等地区。 (2) 旱灾和涝灾在空间上交错出现:某一地带雨涝而另外大片地区干旱,即“这里不涝那里 涝,这里不旱那

6、里旱”的现象。 5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 (1) 干旱发生的季节往往与当地作物的生长发育季节相吻合,加重了农牧业灾情。 (2) 我国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特别是北方耕地多、城市和人口密集,但水资源少,造成北 方城市十分缺水。 【拓展延伸】华北地区旱灾严重的原因 华北地区旱灾严重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二、台风灾害 1源地: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均来自西北太平洋, 有两个集中的生成区:菲律宾以东洋面 和南海中北部洋面。 2分布:沿海重、南方重。 杭州湾以南的台风频次远高于以北地区,广东、海南东部沿海的台风频次约占50% 左右, 浙江、台湾东部、海南东北部等沿海遭受台风灾害的次数,占总数的1/3 以

7、上。 3影响我国的台风登陆路径 路径移动路径登陆地区示意图 西移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在广东、海南沿海、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西移,进入南海越南登陆 西北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 向西北方向移动, 穿 过台湾岛和琉球群 岛 在我国福建、浙江、 江苏沿海一带登陆 转向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 向西北移动后, 转向 东北 袭击我国东部沿海、 日本群岛和朝鲜半 岛 4. 危害:沿海省区的台风灾情最重,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三、寒潮灾害 1时间:主要发生在9 月至次年5 月。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 34 月和 10 11 月。 2路径 路径移动路线影响范围

8、 中路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和蒙古一带内 蒙古黄河河套地区长江中下游和 华南地区 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 长江以北地区以 大风、降温为主, 江南可以发展为雨雪 天气 西路北极地区西伯利亚西部新疆河 西走廊南下 对我国西北、 长江以南以及华南地区影 响较大 东路西伯利亚东北部蒙古东部华北、东 北地区黄河下游地区扩散南下 通常只影响到我国长江以北地区 3. 山脉走向对寒潮活动的影响 4分布:影响范围大、频次高,从寒潮和冷空气出现的次数来看,东北地区最多,华北地 区次之,再次为西北地区和长江流域,华南地区最少。 5危害:北方表现为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南方主要表现为降温、冻害、雨雪等。 【拓展延伸】

9、雪灾 雪灾是由降雪过多、积雪过厚或雪层维持时间过久引起的灾害,雪灾除阻塞交通、危害 通信、 输电设施外, 主要对牧区产生严重危害造成大量牲畜死亡,牧民因疾病、断炊等 发生严重的生活困难。我国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牧区,几乎每年秋冬春季都有不 同程度的雪灾发生, 在草原放牧区的雪灾又称“白灾”。雪灾高发区冬季主要在内蒙古东部、 青藏高原东部及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一带,春季主要发生在青藏高原东部,此外, 西藏的 西南地区也会在114 月份发生雪灾。 四、气象灾害多发区 华北地区是我国气象灾害多发区,主要气象灾害是干旱、寒潮、沙尘暴、 冰雹、 干热风、 霜冻等。原因如下图所示: -精品文档 !

10、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拓展延伸】沙尘暴天气 概念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 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 千米的 天气现象 发生时间冬春季节 产生需要的三个基本条件大风一形成沙尘暴的动力条件;地面的沙尘物质形 成沙尘暴的物质条件;不稳定的空气状态和局部地区的热 力条件 防治沙尘暴最有效的人类行 为 植树造林、种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这样可以减小风速, 降低沙尘暴的动力条件;增加湿度,调节并改变局部地区的 热力条件,可以减轻沙化,降低沙尘暴的物质来源条件 【基础达标】 1关于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暴雨、洪涝的

11、天气系统包括高压系统和锋面系统 B我国冬半年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台风和寒潮 C台风是由强烈的冷锋造成的 D我国的各种气象灾害中,影响面积最大的是干旱 2一年之内,旱涝在时间上交替较多的地区有() A河套平原B长江中下游地区 C河西走廊D湟水谷地 寒潮是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据此回答34 题。 3下列气旋、反气旋示意图中,反映北半球寒潮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 4我国的两个寒潮高峰期,发生在()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A春初、秋末B冬季、春季 C秋季、冬季D秋末和冬初 5下列哪一地区受寒潮影响最小() A山东半岛B松嫩平原 C长江三角洲D青藏高原 6

12、读“台风路径示意图和台风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每年的 _季节,我国 _地区频受台风影响。 (2 )除我国以外,下列亚洲的国家和地区中,受台风侵袭的还有(双选 )() A日本B蒙古 C菲律宾D阿富汗 (3)在台风剖面图中分别代表的内容是: _, _, _, _。 (4)台风灾害主要是由强风、特大_和 _造成的,减轻台风灾害的主要措施 有_ 和_。 【拓展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单位时间出现的次数)图”,完成 14 题。 1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B台风 C洪涝D寒潮 2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13、-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A甲 7、8 月B甲 3、4、5 月 C乙 5、6 月D乙 12、1、2 月 3图中甲地和乙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进退 B海陆位置不同 C台风影响的先后不同 D水利建设不同 4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集中,多暴雨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D气温高,蒸发量大 影响我国的台风有西移、西北移、 转向三种移动路径,其中转向路径台风常到达我国东 部海面或在我国沿海地区登陆后转向东北方向,路径呈抛物线状。 图甲是 “西太平洋台风转 向点的平均经纬度图”,括号内是台风统计次数,实折线上各点表示纬度,

14、虚折线上各点表 示经度。图乙是“ 西太平洋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甲、图乙,回答57 题。 5台风转向点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变化的时段是() A56 月B 68 月 C810 月D 1011 月 6图乙中,台风中心正从东南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靠近台湾东部沿海,速度明显减 小,有转向的迹象,这个台风可能出现的时段是() A56 月B 67 月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C910 月D 1011 月 7图乙中的台风靠近台湾时,对台湾的危害不包括() A狂风B暴雨 C赤潮D风暴潮 8我国很少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有() 青藏高原滇南各地海南岛塔里木盆地 AB CD 二、综合

15、题 9请分析下列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2011 年 1 月 12 日,山东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发布消息称,目前全省干旱 标准已超过50 年一遇。 从 2010 年 9月 23 日至今, 山东除半岛东北部以外,120 多天无有 效降雨。若春节前全省仍无有效降水,全省气象干旱概率将达到60 年一遇。截至目前,全 省仍有 2 781 万亩冬小麦受旱,约占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的51%,其中重旱373 万亩,受旱面 积仍在小幅增加。全省已有390 座小型水库干涸,30 645 口机井出水量明显偏少。 材料 2:“我国季节性干旱多发区分布图”。 材料 3: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 %)。 地区

16、春雨夏雨秋雨冬雨 华南地区11 43 39 7 华北平原9.8 73 13 4.2 长江中下游22 45 18 15 西北干旱区32 29 10 29 (1)依据材料分析山东省冬麦区旱情如此严重的主要原因。 (2)缓解山东省冬麦区旱情严重的主要措施是()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A海水淡化B黄河上游水库向中下游输水 C合理利用地下水D适时进行人工降雨 E采取水灌溉措施 (3)ABC 是我国三个干旱严重地区,但是三地区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不同,试分析说 明 B 地区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4)根据材料,描述干旱灾害在我国的地理分布特点。 10读“侵入中国

17、的寒潮路径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侵入我国的寒潮源地在_大陆的 _地区。寒潮的前方是 _。 (2)我国受寒潮影响频繁的省级行政区有_( 至少举三 个省区 )。 (3)在冬季,受寒潮影响,农作物遭受冻害的是_地区。 (4)从我国地形的特点分析,为什么寒潮对我国西部地区影响较小? 【学习反思】 【参考答案】 知识链接 一、半湿润湿润30%8干旱旱灾灾情重大生长发育 水土资源耕地多 二、西北太平洋沿海沿海增加 三、 北方大陆新疆蒙古高原日本海东北低温? 大风? 范围 ? 频次? 大风? 降温? 冻害? 东北? 华北? 长江流域? 华南 四、 干旱沙尘暴干旱 沙尘暴水热沙源地灌溉用水人均水 资源范

18、围最广强度最大灾情最重? 初夏旱? 夏秋连旱? 连年干旱? 加重? 最缺水? 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需求量? 春季? 沙暴? 尘暴? 沙尘21混 浊 221 基础达标 1. D 2. B 3. B 4. A 5. D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6. (1)夏秋东部沿海(2)AC (3) 台风眼云墙旋涡风雨区外围大风区 (4) 暴雨风暴潮加强监测预报 拓展提升 1. A 2. B 3. A 4. C 5. C 6. B 7. C 8. A 9. (1)山东省冬麦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受锋面雨带推移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7、8 月( 夏季 ) ,冬春季节降水少;季风气候不稳定,降水年际变化大,当年山东省冬麦区的降水 较常年少;春季是冬小麦生长的旺盛期,需水量大。 (2)BCDE (3)B 地主要为伏旱(7 、8 月) 。原因:该地7、8 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气 温高,蒸发量大,形成伏旱。 (4) 干旱灾害在我国分布广,东部季风区危害较严重,干旱出现频繁, 季节性明显 ( 有时 持续时间长 ) 。 10. (1)亚欧西伯利亚冷锋 (2) 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或其他省区 ) (3) 南方 (4)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地区山脉多东西走向,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南下的冷空气, 所以寒潮对我国西部地区影响较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