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537232 上传时间:2025-07-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代码及入学要求专业名称:旅游管理专业代码:640101二、入学要求:普通初级中学毕业三、修业年限学制:五年学历:大专四、职业面向与就业岗位旅游管理专业主要为旅游酒店和交通运输业等服务类行业、企业培养各类旅游服务类、旅游管理类人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其所属的职业领域和岗位分述如下(表1):表Ii族海管理专业的职业K*所属专殳大典(代码)所I1.专业类术碍)对应行业W)主要职业奥弼(代码)主夫岗峰则(技术*)职业簧格证书*技Wff1.IiE书拳记报解大类(64)旅就管理(6401)6k62、72.78、90餐依服务人代(一)专业课程

2、专业课程共20门,合计80学分。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共8门,合计32学分,主要包括: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旅游政策与法规、中国旅游地理、导游基础、导游实务、客源国概况、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共8门,合计36学分,主要包括:管理学基础、酒店经营与管理、前厅与客房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策划实务、餐饮服务与管理、景区服务与管理。专业拓展课程共4门,合计12学分,主要包有:形体训练、急救护理、茶文化与茶艺、模拟导游。主耍专业课介绍如下:1 .管理学基础第七学期开设,共72课时。课程目标:该课程是门管理学专门课程,该课程为旅游管理专业

3、学生提供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学生后期进入企业走向管理岗位烫定基础,这门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专升本必考的专业课程,因此,是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内容简介:主要包括管理学各种理论及其发展、管理的基本职能、企业经营管理等。2 .酒店经营与管理在第六学期开设,共72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实践课36学时含集中校外实践教学4学时.课程目标:该课程是门大于酒店管理的入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酒店的内涵和发展历程。掌握酒店的决策和计划管理,掌握酒店的组织管理内容,服务质员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营销管理、设备与物质管理、安全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了解酒店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人力资

4、源部、财务部、公关营销等主要部门的工作流程、职班及人员素质要求。能筋参与酒店一线服务工作的实践工作,能进行基础性的管理工作,理解从业人员素质,在工作中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酒店管理的实践中,善于思考,能及时发现问题,能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内容简介:主要包含酒店业发展概况、管理理论与思想、现代酒店组织及业务管理、酒店公关营销管理、酒店服务质量管理、现代酒店资源管理(含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物资设番等)、安全管理、环埴管理、酒店企业文化建设.3 .前厅与客房管理在第八学期开设,共108学时,其中理论课54学时,实践54学时0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酒店中式铺床技能大赛的支撑课程,也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从事酒

5、店行业必须涉及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生要让学生了解前厅与客房管理的特点、内容及服务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前厅与客房服务与管理中所面临各种问题的能力。内容荷介:主要内容包括前厅和客房的认知、附厅预定与接待业务流程、前厅和客房的沟通与协谢、客房服务与管理等。4 .旅行社经苜与管理在笫七学期开设,共72学时,其中理论课36学时,实践课36学时含集中校外实践教学4学时,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使学生对旅行社有深入了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掌握旅行社行业的发展动态,掌握旅行社经营管理的最新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囱位后,能雄尽快适应工作岗位需要,成为合格的旅行社经营管理人才

6、内容简介:按照旅行社业务运行的实际情况,该课程主要包括:旅行社设立、职能管理、营销管理、业务管理、质量管理、综合实训等内容。5 .旅游市场营销在第八学期开设,共72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践36学时。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旅游营销理念,掌握实用的旅游营箱手段与方法,具备旅游市场营销方案制定能力,市场调研策划能力和较熟练的旅游商贸运作管理能力,能从事旅游市场的调研工作、营销方案的策划工作,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职业型高技能人才。内容简介:旅游市场营销概述、旅游片场营销环境、旅游者购买行为分析、旅游目标市场营销、旅游市场细分、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旅游产品分销渠道策略、旅游市

7、场营销新兴理论及应用。6 .旅游策划实务在第八学期开设,共72学时,理论课36学时,实践课36学时。课程目标:本门课程通过各种案例和理论分析来培养和训练学生旅游策划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市场调杳和分析的基础之上,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唤取消费者的购买愿望,并通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向消费者提供能使其满意的产品或服务,引导他们进行消班,把潜在的消贽者转化为现实的消费者。内容简介:主要内容包括键划旅游程序,策划旅游的思维方法,分析市场营销环境,产品策划、价格策划、销售渠道策划、促销组合等方面的策划旅游,旅游策划珏的撰写.7 .餐饮服务与管理在第八学期开设,共108学时,其中理论课54学时,实践课

8、54学时.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中西隹宴会撰台技能大赛的支撑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让学生掌握一名合格的餐饮服务人员必须具备的服务意识和扎实的餐饮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置饮服务的基本操作程序与服务规范,灵活运用服务技能进行对客服务,胜任餐饮部基层管理岗位的工作,同时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为今后胜任酒店基层管理工作,提高服务工作质量打好基础。内容简介:主要内容包括餐饮企业认知、餐饮服务基本技能、中轴厅服务、西餐厅服务、宴会服务管理、菜单筹划设计、餐饮营销管理、宾客关系管理、餐饮服务质量管理.8 .景区服务与管理在第八学期开设,共72学时

9、理论课36学时,实践课36学时.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初步具备旅游管理工作要求的理论素养和操作技能。帮助学生树立兔区管理意识与职业思想,建立景区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总体概念,具备从事与旅游景区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旅游服务技能以及在旅游战区经营管理工作中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内容简介:包含用区基础知识概述,用区票务服务、景区解说服务、旅游商品销售服分和景区咨询与投诉服务:景区服务质量管理、珏区环境管理、珏区安全管理、景区人力资源管理和景区营销管理等内容。七、教学进程安排(一)教学进程安排表(附表-)(二)集中实践实训教学安排表

10、附表二)八、基本教学条件(一)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3人。专任教师具有高等教育资格证书,具备孔实的旅游管理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操作技能,专业教学能力突出。专任教师中全日制项士5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已达到80%,“双师型”教师占70乐外聘教师3名。专职外聘教师均为旅游企业基层、中层或高层管理者,具有5年以上旅游行业从业资历,所在部门经营管理顺畅。专任教师每年按要求枳极参加企业实践学习或各种专题培训,全年累计学习和培训时间不少于I个月。师资队伍数量充足、结构基本合理。同时聘继续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业务进修与企业实践锻炼相结合等方式,促进师

11、资队伍的结构优化,全面提新专业教师能力与素质专业有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4名,均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脸,能较好的把握国内外行业、专业发展,J解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专业有来自企业一级的专家5人,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俵和工匠精神,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践、实习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二)教学设施教富配备有多媒体设施;专业配备有多个校内实训宽(如:中餐实训塞、西餐实训室、酒吧实训室、茶艺实训室、形体实训室、化妆实训室、语音实训室、客房实训室等)以供学生在实训课程使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该专业和武汉中科航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进行了校企合作,联合开展校外实训实习。(

12、三)教学资源本专业的教材选用高职高专教材,不应该选用本科教材,部分课程也可以进行教材开发:旅游教研室现有多种辅助教材可以供学生和专业教如参考,如:介绍国内外旅游名胜的音像资利,夕中国旅游报、旅游学刊B、。旅游科学等旅游类学术期刊,能为师生提供授课、学习以及项目创意素材0教研室还提供多种网络学习资源,如:各类旅游行业企业的教学案例库、网络课程、电了课件、习题库等:学校图书馆拥有旅行社、导游、领队、计调、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市场营销、酒店、景区、较饮等方面的图书,这些资源可以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教学实施和社会服务需要。(四)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育部对高职学生第、技并修的要求,保证教学质

13、量,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理论性强的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示范教学法(实训类课程,以教师示范性操作为主)、模拟教学法(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教学,通过教师模拟工作潦程实现)、项H教学法(以任务和项目为主的课程教学,要结合企业的网实工作项目和任务来实现教学)、案例教学法管理类、实务类课程要通过实践案例的解析来实现教学,如酒店管理、景区管理、旅行社管理实务、导游实务等课程)、岗位教学法(通过实际岗位的体脸来实现教学,适用于营销、策划、服务岗位技能训练等课程).(五)学习评价本专业学生学习考核评价主要采用形成性号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总评成绩由形成性考核的各项成绩和期末结果考核的成绩组

14、成,全面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基础理论和平时学习状况。学习考核评价结构为综合素质评价(平时表现+通用能力考核)、过程考核(课堂实践考核-课后实践考核+项目开发实践八结果考核(期终考核)。九、质量管理(一)文化与旅游学院成立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管理人员和旅游行业专家组成的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委员会,定期开展市场调研,了解木专业人力资源需求状况和本院该专业毕业牛.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对学生满意度:适时召开会议研尢专业建设过程中相关问题,做好顶层设计,为专业建设提供市场、政策及行业信息,提高专业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二)学校实行教务处(校)教学办(院A教研室三级教学运行管理和督导团(校)督导组(院

15、二级教学督导管理体制。学院教学工作由分管教学院长总负责,教学办公室和各教研室分工负货。在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框架下,对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过程实施脑fit监控,从制度入手,采取信息化手段对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的质量进行监控,确保人才培养痂量的稳步提高.(三)为保证实践教学基地的正常运行和规范提高,进步完善实践教学基地评价系统,建立定期对实践教学基地运行质室评价的制度,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评估机制,保证实践教学基地能满足课程实训、综合实训、认知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的需求,确保实践教学质证稳步提高0(四)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委员会吸纳行业专家、教师和管理人员成立专项调研组,负货本专业的社会需求、毕业生跟

16、踪调查和新生素痂调查等工作,为本专业的招生和就业提供支持。十、毕业要求(一)学分要求:本专业必须修满227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公共基础课125学分:专业课66学分;选修、拓展课16学分:集中实践实训课30学分。(二)本专业获得的相关资格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导游资格证书、茶艺师证书等。十一、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与创新(一)课程设置全面,体现了书证合一的导向。本专业课程设置涉及面较广,包含了导游、旅行社、酒店等方面的岗位设置。在基础课程中开设了导游基础、中国旅游地理、导游实务等导游方面的培养课程;在核心课程设置中开设了酒店经营管理、前厅与客房管理、景区服务与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涵盖了旅游行业的大部分岗位的知识点。同时,课程设置还体现了高职教育“1汽”证书制度的职业导向,在课程设置中涉及到导游资格证的支授课程、初级茶艺如证、普通话证的支撑课程,学生们可以通过学习这些课程来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二)课程设置同专业技能大赛紫密结合,贴合企业需求本专业每年都举办专业技能大赛,课程的开设紧密结合技能大赛,通过师生参赛来提高教学水平.前厅与客房管理、笆饮服务与管理、导游实务等课程对接中式铺床大赛、中西餐宴会摆台大赛、导游讲解大赛。顶岗实习要求学生专业技能娴熟,能迅速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