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全国各地百套模拟试题精选分类解析之--第二单元基本理论.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76090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DF 页数:48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全国各地百套模拟试题精选分类解析之--第二单元基本理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化学】全国各地百套模拟试题精选分类解析之--第二单元基本理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化学】全国各地百套模拟试题精选分类解析之--第二单元基本理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化学】全国各地百套模拟试题精选分类解析之--第二单元基本理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化学】全国各地百套模拟试题精选分类解析之--第二单元基本理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全国各地百套模拟试题精选分类解析之--第二单元基本理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全国各地百套模拟试题精选分类解析之--第二单元基本理论.pdf(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2012年全国各地百套模拟试题精选分类解析 第二单元基本理论 专题六微粒结构与化学键 本试题分类是从上百套2112 年各地高考模拟试题中精选而成,凝聚了个人的心血,希望对 您的 2012 高考有所帮助,O(_ )O 谢谢!欢迎交流,QQ 39011123! 1.(2012. 福州 .期末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N2的电子式: B S 2的结构示意图: C 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 的碘原子: 131 53I D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 C2 H5 COOC2 H5 1. 【答案】 C 【解析】 A 项中每个N 原子的周

2、围缺少两个电子;B 项中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应为8 个; C 项正确; D 项,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2H5;选 C。 2.(2012.金华十校 .期末)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CO2分子的球棍模型: B三氟化氮的电子式: C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4 的原子: 14 6 N D熔融状态下硫酸氢钾的电离方程式: 2.【答案】 D 【解析】 A 项 CO2为直线形分子,且碳原子半径比氧原子的大;B 项 F 原子的未成键 电子对没有写出;C 项质子数为6的元素是碳,而不是氮元素。 3.( 2012.山东莱芜 .期末) 3735 1717 ClCl、为不同的核素,AN为阿伏加德罗常

3、数,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常温下, 4.48L 37 172 Cl含有 0.72 A N个中子 B. 3735 1717 ClCl、互为同位素, 35 172 Cl与 37 172 Cl互为同分异构体 C.通常情况下,氯气做氧化剂,但氯气也具有还原性 D. 37 172 Cl的摩尔质量是74 3.【答案】 C 【解析】常温下不好确定4.48L 的 Cl2的物质的量, 另外该氯分子每个分子中子数为40; 35 172 Cl与 37 172 Cl二者结构相同,为同种物质,B 项不正确; 37 172 Cl的摩尔质量是74g/mol ,D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4、 - 错误。 4.(2012.石景山 .期末)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CO2的比例模型 BH2O2的电子式 C氨分子的结构式D 14C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答案】 C 【解析】 A 项碳原子半径应该比氧原子的大;B 项 H2O2为共价键; D 项结构示意图是 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5.( 2012.山东莱芜 .期末)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2 S的结构示意图: B.原子核内有10 个中子, 8 个质子的原子 : 18 8 O C. 3 HSO 离子的电离方程式: 2 33 HSOHSO D.2g 2 H在 25 101kpa 下燃烧,生成液态的水放出285.8 1 kJ mo

5、lU 的热量,则该反 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 222 2H (g)O (g)2H O(l)H285.8kJ mol 5.【答案】 B 【解析】 A 项是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而不是S 2-的结构示意图; HSO 3 -是弱酸跟酸式离 子,应用可逆号连接,不正确;D 项焓变的数值不正确。 6.(2012.石景山 .期末)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CO2的比例模型 BH2O2的电子式 C氨分子的结构式D 14C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6.【答案】 C 【解析】 A 项碳原子半径应该比氧原子的大;B 项 H2O2为共价键; D 项结构示意图是 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7. (2012. 山西大同 . 调研

6、)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Na + 的结构示意图乙酸的分子式:CH3COOH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HC1O 的电子式:葡萄糖的实验式:CH2O 聚乙烯的结构简式:CO2的比例模型: ABCD 7. 【答案】 C 【解析】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错;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正确; Cl 与 O位置互 换,错;碳原子比氧原子半径大错。 8.(2012 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高三下学期期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物质的化学式为XY3,则 X 的化合价只能为 +3 或+6 价 B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简图为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VIA 族 C非金

7、属元素的原子间只能形成共价键,金属元素的原子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只形 成离子键 D核反应产生了新元素不属于化学变化 8.【答案】 D 【解析】 NH3中 N 的化合价为 -3 价,A 项不正确; 由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为氯元素, 第三周期、 A 族, B 项不正确; AlCl 3即为共价化合物,故 Al(金属元素)与Cl(非 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C 项不正确;化学变化中,只是原子核外电子的变化,原 子核不变,而核反应中原子核发生变化,故D 项正确。 9.(2012.济宁 .期末)原子的核电荷数小于18 个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 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n 21

8、。下列有关 X 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X 能形成化学式为X(OH)3的碱 BX 能与某些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C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肯定为奇数 D X 可能形成化学式为KXO3的盐 9.【答案】 A 【解析】电子排布符合题意的是氮或氯,A 项不正确。 10.(2012.潍坊 .期末) 安全气囊是行车安全的重要设施.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 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为研究安 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粉末进行研究.经实验分析,确定该粉末是一种混 合物且只含Na、Fe、N、0 四种元素 . (1)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

9、位置是,Na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 中三种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用离子符号表示) (2)水溶性实验表明,安全气囊中固体粉末部分溶解.不溶物为一种红棕色固体,可溶于 盐酸 .已知该不溶物能发生铝热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氮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该盐晶体中含有的化 学 键 类 型 是, 其 水 溶 液 显性 (填 “ 酸 ” 、 “ 碱 ” 或 “ 中 ”) , 原 因 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0.【答案】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解析】 (1)同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NO,而 Na 在

10、氮原子的左下方, 故原子半径关系为:NaNO 。 (2)根据不溶物的性质可知为Fe2O3. (3)NH4NO3含有的化学键为离子键、共价键,其溶液因NH4 +的水解而呈酸性。 11.(2012.合肥市 .第一次质量检测)磷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分别为白磷(P4) 、红磷和 黑磷。 (1)白磷常温为白色或淡黄色固体,在40左右自燃,实验室保存少量白磷的方法 是。 (2)白磷 1215.9,473MPaK 黑磷,黑磷比白磷稳定结构与石墨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填选项字母) A黑磷与白磷互为同分异构体B黑磷能导电 C白磷转化为黑磷为氧化还原反应D白磷转化为黑磷为放热反应 (3)红磷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两种氯

11、化物,其中一种氯化物分子是每个原子最外层都满足 8 个电子的结构,则该氯化物的空间构型与下列分子最相似(填选项字母) A H2O BCCl4 CNH3 DCS2 (4)已知白磷、红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P4(s、白磷) +5O2(g)=P4O10(s) ; H=-986KJ mol -1 P(s、红磷) + 5 4 O2(g)= 1 4 P4O10(s) ; H=-739KJ mol -1 写出红磷转化为白磷的热化学方程式。 11.【答案】 【解析】 (1)通常少量白磷放在水中保存,以隔绝空气,防止自燃。 (2)白磷与红磷都是磷的单质,故为同素异形体,二者之间的转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A

12、、C 不正确;根据石墨的性质可以推知,黑鳞能够导电,B 项正确;由于黑鳞比白磷稳定, 说明其内能比白磷低,故白磷转化为黑鳞的反应为放热反应,D 项正确。 (3)黑鳞与Cl2反应生成 PCl3和 PCl5,其中 PCl3达到 8 电子稳定状态,为三角锥形, 故选 C。 (4)P4( s、白磷) +5O2(g)=P4O10(s) ; H=-986KJ mol -1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P(s、红磷) + 5 4 O2(g)= 1 4 P4O10(s) ; H=-739KJ mol -1 根据盖斯定律4-得: P(s、红磷) = P4(s、白磷)H=+30

13、KJ mol -1 12.(2012.福州 . 期末 ) 四种短周期非金属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是 原子半径最小的 元素, 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D 在地壳中含量最大。请回答: (1)B 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2)化合物 CA 3的电子式是 ,BD 2分子的结构式为 。 (3) 丙为含有上述四种元素的常见无机酸式盐,则丙的化学式为。 12. 【答案】 ( 2分)(2分), O=C=O(2分) NH4HCO3 ( 2分) 【解析】 A 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A 是 H 元素; 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 电子数的两倍,则B 为 C 元素; D

14、 在地壳中含量最大,则D 为 O 元素; A,B,C,D 原子 序数依次增大,则C 为 N 元素。所以A,B,C,D 分别为 H,C,N,O。 CA 3的化学式 为 NH3,BD2的化学式为CO2。丙含有四种元素且是无机酸式盐,则丙应为碳酸氢铵,化 学式为 NH4HCO3。 13.(2012.南昌市 .调研) A、B、C、D、E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 B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4 E-,C +,A+的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A单质在 E单质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15、_。它的酸性比D的最高价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_。 (填 “ 强” 或“ 弱” ) (2)X、Y是由上述元素中任意3种组成的强电解质,且构成的原子个数比均为1:1:1。 已知 X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 +)=10-12mol/L ,则 X的电子式为: _; Y的水 溶液酸碱性与X相同,则其原因是(写离子方程式):_ ; ( 3 ) B 与 C 构 成 原 子 个 数 比 为 1 : 1 的 化 合 物 与 H2O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_ ; (4)A与B,A与D均可形成 18个电子的分子,这两种分子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物之一 是含 10电子的化合物;该反应可观察到现象是:_

16、 , 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 。 13. 【答案】 (1)HClO4强( 2)ClO -+H 2OHClO+OH - (3)2Na2O2+2H2O=4NaOH+O 2 (4)淡黄色沉淀H2S+H2O2=S+2H2O 【解析】由题意可得出A为H,B为O,C为Na,D为S,E为Cl。 (1)高氯酸为最强无机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酸之一;(2)X抑制了水的电离,应为酸或碱,且原子个数比为1:1:1,可得出 X为NaOH, Y为NaClO ; (3)B与C构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应为 Na2O2, (4)A与B,A与D能形成 18个 电子的分子,则应为

17、H2O2和H2S 专题七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1.(2012.郑州 . 第一次质量预测) 依据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酸性:H2SiO3H2CO3 B.热稳定性:H2SeH2SH20 C.碱性:CsOH Ca(OH)2 D.若离子半径:R 2M+,则原子序数 :RM 1.【答案】 C 【解析】碳、硅同主族,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故酸性H2CO3 H2SiO3,A项错误;非金属性 OSSe ,故氢化物的稳定性H20H2SH2Se,B项错误;若离子半径: R 2 M +,则原子序数 : MR,D 项错误。 2.( 2012.南昌市 .调研)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微粒

18、半径: SS 2- Cl-F B.酸性: HClO 4H2SO4H3PO4 C.氧化性: Cl2S SeTe D.高子还原性: S2-I- Br -OH- 2.【答案】 A 【解析】同一种元素的阴离子半径比其原子大,所以S2-半径应比 S大。 3.(2012. 福州 .期末 )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周期元素最高价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BNa 的原子半径比Cl 的大,但Na +的半径比 Cl 一的小 C Li 、Na、K、Rb、Cs 都属于碱金属元素,它们单质的还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 弱 DCl 与 I 同属于 A族元素,则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C

19、lO4 H2SO4 H3PO4 H2SiO3 ABCD 4.【答案】 C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解析】金刚石的熔点高于晶体硅;氧、氟无正化合价;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与 非金属性无必然联系。 5.( 2012.山东莱芜 .期末)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有关结 构和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B.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最右端的元素得电子能力最强 C.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 D.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36 种元素 5.【答案】 C 【解析】离子键中既存在静电吸引,也存在静电排斥作用,

20、A 项不正确;第三周期 最右边的元素是氩,性质非常稳定,B 项不正确;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 有 32 种元素, D 项不正确。 6.(2012.合肥市 .第一次质量检测)X、Y、Z、 W 为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 位于连续的四个主族,如图所示。Z 元素原子核外K 层与 M 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 Y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3YO4 BY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弱碱性 C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XCA BA、C 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A 弱于 C CB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只能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 D B 的最高价

21、氧化物的熔点比A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低 7.【答案】 A 【解析】因B 的最外层电子数比A 的次外层电子数多1,故只能是3,则 A、C 的主族序数为4,据此可知A、B、C 分别是碳、 铝、硅。根据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可知, AlSiC ,A 项正确;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故碳酸的酸性比硅酸的强,所以B 项错误;氢 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故C 项错误;氧化铝的熔点比二氧化碳的高,D 项不正确。 8.( 2012.潍坊 .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周期的IIA 族与 A 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一定相差1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B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

22、右依次增强 C.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强 D镁、铝、铜、铁、钠五种金属元素中,铜和铁属于过渡元素 8.【答案】 D 【解析】 A 项同周期的IIA 族与 A 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一定相差1、11 或 25;B 项应限 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呈酸性;C 项非金属性与氢化物的酸性无必然联系。 9.( 2012.杭州 .第一次质检)W、X、Y、Z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 是金属元素,X 的焰色呈黄色。W、 Z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 的核电荷数是W 的 2 倍。工 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Y 的单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W、X、Y 形成的简单离

23、子核外电子数相同 BZ 和 W 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 2和 1: 3 的共价化合物 来源 学 7优 5高 0考 g网 kGkStK CY 和 Z 形成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 D X、 Y 和 Z 三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两两反应 9.【答案】 C 【解析】焰色反应为黄色,则确定X 为钠元素,短周期元素中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为2 倍关系的元素为氧元素和硫元素,即W 为氧元素, Z 为硫元素。 Y 为金属元素,结合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推测可能为镁元素或铝元素,工业上制取煤为电解熔融的氯化镁, 而制取铝则利用电解熔融氧化铝,所以Y 为铝元素。 O2 、Na 、Al3核外均为

24、 10 个电 子, A 项正确; SO2和 SO3均为共价化合物,B 项正确;由于Al 3和 S2在溶液中不能 大量共存,因此不能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Al 2S3,C 项错误; NaOH、 Al(OH)3、 H2SO4 可以两两发生反应,D 项正确。 10.(2012.杭州 .第一次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火焰上灼烧后闻气味和焰色反应等方法都可鉴别纤维素和蛋白质 B1828 年德国化学家武勒通过蒸发氰酸铵水溶液得到尿素,其意义在于找到了合成尿 素的一种实用途径 C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和门捷列夫等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D测定出土文物标本出 14C 在碳元素中原子数含量的减

25、少程度,可推算文物的大致年 代 10.【答案】 D 【解析】鉴别纤维素和蛋白质只需灼烧闻气味即可,不需要用焰色反应,A 项错误;人 工合成尿素的意义在于否定了有机物可以通过无机物合成的说法,B 项错误; C 项中的门捷 列夫没有给出过原子结构模型;D 项是对 14C 性质的应用,说法正确。 11.(2012.杭州 .第一次质检)元素X、Y、Z、M、Q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 依次增大。已知元素Y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它的氢化物反应能生成一种盐;Z 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 可与 Z 形成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 的两种 化合物, Q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

26、电子数之比为3: 4,YX 3常温下为气体。 (1)化合物A、 B 由 X、Z、M、Q 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强电解质,且两种物质水 溶液的酸碱性相同,组成元素的原子数目之比均为1:1:1,若 A 能抑制水的电离,B 能促 进水的电离,则化合物A 的化学式为,B 的化学式是。 (2)Se是人体必备的微量元素,与Q 同一主族。该族二至五周期元素单质分别与H2 反应生成1mol 气态氢化物的反应热如下,表示生成1 mol 哂化氢反应热(H)的是 (填字母代号) 。 A +99.7kJmol -1 B+29.7 kJ mol -1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C-

27、20.6 kJmol -1 D-241.8 kJmol -1 (3)X 与 Z、X 与 Q 均可形成18 电子分子甲和乙,写出甲、乙两种分子在水溶液中反 应生成 Q 单质的化学方程式。X 和 Y 也可形成18 电子分子丙,它通常是一种 液态火箭燃料。25、常压下, 3.2g 丙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62.4kJ,请写出丙完全 燃烧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4)X、Y 两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来源 高 考试题库 11.【答案】 【解析】根据题意Y 为氮元素,形成的盐为NH4NO3; Z 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2,6, 为氧元素; Na2O 和 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则

28、 M 为钠元素; Q 的核外电子排布 为 2,8,6,为硫元素; X 的原子序数最小,NH3为气体,即X 为氢元素。 (1)由 H,O,Na, S 四种元素中的三种形成的两种溶液酸碱性相同,则确定为碱性 溶液,抑制水电离的是碱,A 为 NaOH,促进水电离的为弱酸盐,结合个数比为1:1:1,确 定为 NaHS。 (2)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与氢气化合的能力逐渐减弱,生成氢化 物越不稳定,放热越少,吸热越多,Se为第四周期元素,所以为B。 (3)甲与乙分别为H2O2和 H2S。 (4)N 和 H 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为NH 4H。其中阳离子为NH4 ,阴离子为H 。 12.(201

29、2.济宁 .期末) A、B、C、D、E、F 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 增大。已知:A 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 倍, C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能生成盐,D 与 E 同主族, E 元素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2。请回答: (1)元素 C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元素 D 的单质与金属钠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可作潜水面具中的供氧剂,这种化合物 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D 和 E 两种元素相比较,其原子得电子能力较强的是(写名称)。 以下说法中,可以证明上述结论的是(填写编号) 。 a. 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常见

30、单质的沸点 b. 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中,D 元素的原子显负价 c. 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 比较这两种元素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 (4)元素 A、D、E 与钠元素可形成两种酸式盐(均含有该四种元素),这两种酸式盐 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由元素 A、B、D 组成的一元酸X 为日常生活中的调味剂,元素A、F 组成的化合 物为 Y。在等体积、等pH 的 X、Y 的溶液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反应后若最后仅有一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份溶液中存在锌粉,则反应过程中两溶液中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X Y(填“” 、 “=” 或“ C

31、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 DN2的转化率: 1.【答案】 A 【解析】 本题适合利用等效平衡思想解题。状态相当于在达到平衡的状态中再加入 N2,平衡右移,放出的热量增大, A 项正确;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故三种情况下平衡常 数相等, B 项错误;状态相当于将两个相同的状态,压缩在一起,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 小的反应,平衡正向移动,NH3的含量增大,C、D 项不正确。 2.( 2012.福建泉州四校.第二次联考)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 义,对密闭容器中的反应: N2(g)+3H2(g) 2NH3(g) ; H 0 。 400、 30MPa 下 n(NH3)和 n(H2) 随时

32、间变化的关系如右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点 a 的正反应速率比b 点的大 B点 c 处反应还未达到平衡 C点 d(t1时刻)和点 e( t2时刻)处n(N2)不一样 D其他条件不变,500下反应至t1时刻, n(H2)比右图中 d 点的值大 2.【答案】 C 【解析】从图上看d 点和 e 点均处于平衡状态,故n(N2)相等, C 不正确。 3.(2012.合肥市 .第一次质量检测)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2Z 反应影响的示意图。 图中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 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 Y、Z 均为气态 B恒容时,混合气体的密度可作为此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的判断依据 C升

33、高温度时v正增大, v逆减小,平衡向右移动 D使用催化剂Z 的产率增加 3.【答案】 B 【解析】 若三种物质均为气体,则平衡不受压强的影响,但是从图像看该反应受到压强 的影响, A 项不正确;随着温度的升高,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C 项不正确;催化剂不影 催化剂 高压高温、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响化学平衡,D 项不正确。 4.(2012.济宁 .期末)在一定容器闭容器中通入A、B 两种气体, 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达到平衡后,只改变一个条件(X) ,下列量 (Y)的变化一定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 4.【答案】 A 【解析】 B 项催化剂不能影响

34、化学平衡,不正确;充入氦气,不能影响平衡,A 的转化 率不变, C 项不正确;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 的转化率降低,D 项 不正确。 5.(2012.济宁 .期末)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条件改变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 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 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 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一定使用了催化剂; ABCD 5.【答案】 C 【解析】反应产物若是固体,说法不正确;当反应物为气体时,增加其中一种反应物的浓 度,不正确;通过增大压强使平衡正向移动移动,反应物的浓度增大

35、,错误;催化剂 不影响化学平衡。 6.( 2012.济宁 .期末)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 浊是() 6.【答案】 D 【解析】题意可知稀硫酸的用量相等,从温度角度看C、D 较高,从 Na2S2O3的用量看 D 角 度,故 D 项适合。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7.( 2012.济宁 .期末)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ABCD全部 7.【答案】 A 【解析】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不正确;非金属性氮比磷强,但 是单质的性质除与非金属性有关外,还与单质的结构有关,由于氮气中的氮氮三

36、键键能很大, 性质稳定,故不正确。 8. (2012.山东莱芜 .期末) 2 I在 KI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23 I (aq)I (aq)I (aq), 某 2 I、KI 混合溶液中, 3 c(I)与温度 T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 状态)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反应 23 I (aq)I (aq)I (aq)H0 B.状态 a 与状态 b 相比,状态b时 2 I的转化率更高 C.若 1 T时,反应进行到状态d 时,一定有vv 正逆 D.温度为 1 T时,向该平衡体系中加入KI 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8.【答案】 B 【解析】由a状态变为b 状态, I3-的浓度降低,平

37、衡逆向移动,I2的转化率降低。 9.( 2012.山东莱芜 .期末)在一定温度下,向2L 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lmolHI , 22 2HIH (g)I (g)H0, 2 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 化如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是 1 16 B.02min 内的 HI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11 0.05mol Lmin C.恒压下向该体系中加入2 N ,平衡不移动,反应速率不变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D.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只有正反应速率加快 9.【答案】 B 【解析】 2HI H2+I2 起始浓度 (mol/L)

38、 : 0.5 0 0 转化浓度 (mol/L) : 0.1 0.05 0.05 平衡浓度 (mol/L) : 0.4 0.05 0.05 该温度下,平衡常数为:0.052/0.4 2=1/64,A 项不正确;恒压下通入 N2,容器体积增大,平 衡不移动,但是反应速率降低,C 项错误;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D 项不正 确。 10.(2012.杭州 .第一次质检)为了研究一定浓度Fe 2+的溶液在不同条件下被氧气氧化的氧化 率,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H 越小氧化率越大 B温度越高氧化率越大 CFe 2+的氧化率仅与溶液的 pH 和温度有关 D实验说明降低p

39、H、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Fe 2+的氧化率 10.【答案】 D 【解析】根据图象可知,Fe 2的氧化率与温度和 pH 均有关,因此只有一项不能说明变 化规律,则A,B 项错误;题目中没有探究其他因素对Fe 2氧化率的影响,因此不能说明其 他因素与此无关,C 项错误;根据图象判断D 项正确。 11. (2012.杭州 .第一次质检) 一定条件下, 体积为 10L 的密闭容器中, 1mol X 和 1mol Y 进行反应:2X(g)+Y(g)Z(g), 经 60s达到平衡,生成 0.3 mol Z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 X 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 L -1s-1 B将容

40、器体积变为20L,Z 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2 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 的转化率减小 来源 学7 优5 高0 考g网 kGkStK D若升高温度,X 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 11.【答案】 A 【解析】根据方程式可知:当生成Z 为 0.3mol 时,消耗 X 为 0.6mol,因此用 X 表示化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学反应速率为)/(001.0 60 10 6.0 sLmol s L mol , A 项正确;若体积增大时,平衡向气体物质的 量增大的方向即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Z 的浓度继续减小,所以小于原浓度的0.5 倍,B 项 错误;增大压

41、强,平衡向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即正反应方向移动,则Y 的转化率增大, C 项错误; X 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逆向为吸热反应,因此正向为放热反 应, D 项错误。 12.(2012.福州 . 期末 ) 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1 mol N2和 4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 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的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5 B10 C15 D20 12. 【答案】 C 【解析】由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可知氢气转化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以氮气和氨气转化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3mol 和 2/3mol,平衡时氮气、氢气和氨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3mol、

42、3mol 、2/3mol,所以平衡时氮气的物质的量分数约为15%,即体积分数接近于15%,C 正确。 13.(2012.郑州 . 第一次质量预测)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 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部分数据见下表( 表中)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在t1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 B. 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6.67% C.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 D. 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 n(C0)=0.60 mol, n(H 20)= 1.20 mol,则平衡时n(C02)= 0. 20 mol 13.【答案】 C 【解析】 A项 v(CO)=v(H2)=(1.20-0.8) /(2Lt1)m

43、ol L -1 min -1 =0.2/t1mol L -1min-1;从所 给数据可知,t1时 H2O的物质的量即为0.2mol ,已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为33.3%, B项错误; 平衡常数为:0.8mol/2L0.2mol/2L/0.4mol/2L0.4mol/2L=1,C项正确; D项将有关数据 代入平衡常数数值为0.1 ,故未达到平衡。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14.(2012 届浙江省宁波市八校高三下学期期初) 某温度下,在一个2 L 的密闭容器中, 加入 4 mol A 和 2 mol B 进行如下反应:3A(g)2B(g) 4C(?)2D

44、(?)。反应一段时间 后达到平衡, 测得生成 1.6 mol C, 且反应的前后压强之比为54(假设在相同的温度下测得),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c 4 C c 2 D c 3 A c 2 B B此时, B 的平衡转化率是35%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增加 C,B 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14.【答案】 D 【解析】 由于反应后容器内压强降低,故 C、 D 至少有一个为非气体,A 不正确; 生成 1.6 mol C,消耗 B0.8mol,B 的转化率为40%,B 不正确;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C 不正确;若C 为非气体,增加C 不影响化

45、学平衡,D 项正确。 15.(2012.南昌市 .调研)下列有关反应限度的传述正确的是() A.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改变外界条件后,若反应速率发生变化,则平衡一定发生 移动 B.大多数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都有一定限度 C.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改变反应限度 D.FeCl3溶液与 KSCN 溶液反应达到平衡时,加入少量 KCl 固体,因 K +,Cl-与溶液颜色无 关,所以溶液颜色不会变化 15.【答案】 B 【解析】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反应平衡,D中K +,Cl-由于不能影响平衡 而不使溶液颜色变化。 16. (2012.南昌市 .调研)1molX 气体跟 a

46、molY气体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 应: X(g)+aY( g)bZ(g) 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X的转化率为 50%。而且,在同温同压下还测得反应前混合气体 的密度是反应后混合气体密度的3/4,则 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a=1, b=1 B.a=2, b=1 C.a=2, b=2 D.a=3, b=3 16.【答案】 A 【解析】根据PV=nRT得出密度与物质的量成反比 X(g)+ aY(g)bZ(g) 起始:1mol amol 0mol 转化:0.5mol 0.5amol 0.5bmol 平衡:0.5mol 0.5amol 0.5bmol 得等式:(1+a)/(0.5+0.5

47、a+0.5b)=4/3 只有 A选项符合。 17. (2012 九江市第一次统考)对于可逆反应下列研究目 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 -精品文档 ! 值得拥有! - -珍贵文档 ! 值得收藏! - 17.【答案】 C 【解析】 A 项压强越大,平衡正向移动,氨的百分含量越大,不正确;B 项该反应为放 热反应,阅读越高,氮气转化率越低,不正确;D 项催化剂不能影响化学平衡,但是可以加 快反应速率,达到平衡时间缩短,不正确。 18.(2012.福建泉州四校.第二次联考)已知反应:2 E (l) U (l) 。取等量的E,分别 在 20、 50测得E 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Y-t)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该反应的 ?H 0 Bb 代表 50下 E 的 Y-t 曲线 Cm 点(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