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及答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415457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20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及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及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及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及答案.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及答案 (一)乡下人家(片段)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 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 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支枝)竹,绿的叶,青的(杆竿),投下一片绿绿 的浓(荫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 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 用“”画掉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字。 2. 用横线画出这段话中的一个拟人句,由这句话我想到了一个成语。 3. 这段话是按照的顺序写的,突出了乡村春天的 特点,表达了作者对 参考答案: 1支杆萌 的热爱。 2.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

2、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 头来。雨后春笋。 3. 房前、屋后生机勃勃乡村生活 (二)乡下人家(片段)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儿株花,芍药、风仙、鸡冠花,大丽菊, 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 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春 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 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它们”指的是。 句子里里还有一对反义词是()() 2.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

3、 头来。”这里运用了的修辞方法。“探”字,写出了嫩笋 的特点。 参考答案: 1. 芍药、风仙、鸡冠花,大丽菊朴素华丽 2 2. 拟人长势很迅速,生机勃勃 (三)天窗 茅盾 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暖和的晴天, 木板窗扇扇开直,光线和空 气都有了。 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黑得地洞 里似的。 于是乡下人在屋上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 就不许,“到屋里来呀!”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

4、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 一瞥;你想像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 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这么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像锐 利起来。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 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你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惟一 的慰藉!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像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 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 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 总之,美丽的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像

5、中展开。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该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 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凭他看到的更真切,更 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1. 试给全文分三层,并概括层意。 3 3. 天窗象征什么? 4. 如何理解“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这一句的含义? 5. 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是指什么? 6. 为什么想象的内容会比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广阔、复杂、实在呢? 7. 想一想:“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怎样的乐趣? 2. 天窗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 .一层( 13)天窗的作用和来由。 二层(47)天窗是惟一的慰藉。三 层(

6、89)赞叹神奇的天窗。 2 .晴天光线和空气可以进来,雨天或冬天时可挡风雨。 3 .象征儿童通往想像世界的窗口。 4 .幽默地表现了作者对大人们拘束儿童生活通达的情怀,也表达了作者对“天 窗”这一神奇事物的向往。 5 . 从天窗中想象出的事物, 天窗中是没有的, 是虚的。“有”和“实”是指想象出 的事物。孩子们想象出来的事物, 既基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又是他们的自由联想。 因此说孩子们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 4 6 . 因为孩子们的想象既基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又可以自由联想,自由组合, 所以 就比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广阔、复杂、实在了。 7 . 孩子们在雨里仰脸看闪电,睡觉前

7、从天窗看见星星,月亮,领略夜的世界。小 小的天窗给了孩子们太多慰藉与欢乐。 (四)琥珀(片段)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面,两个小东西还是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苍蝇的 翅膀和蜘蛛的长腿,可以看见他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我们还可以想象他们当时 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他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 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以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 古时代,世界上早已有那样的苍蝇和蜘蛛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推测 ( ) 详细 ( ) 2用“”画出反映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的句子。 3.在这块琥珀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什么?用“”画出来。 4.凭这块琥珀,科学家们推

8、测出了什么? 参考答案: 1. 推想翔实 2. 第四句话。 3. 第二句话。 4(1) 发生在一万年以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2) 在远古时代,世界上早已有那样的苍蝇和蜘蛛。 (五)飞向蓝天的恐龙(片段) 说到恐龙, 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 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的孔雀。二者似乎毛不相 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 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1. 根据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5 五彩斑斓: 翱翔: 2. 在()中加上标点。 参考答案: 1. 颜色丰富多彩。展开翅膀在天空回旋地飞。

9、 2. ,:,。 (六)飞向蓝天的恐龙(节选)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 腿粗壮有力, 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 的庞大家族: 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 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 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 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的体 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

10、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 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 慢慢 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不过,有些科学家认为,飞行并非始于 树栖生活过程。 他们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不管 怎样, 有一点毋庸置疑: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 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1.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合适的成语 ( 1 )指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 ( 2 )指无需怀疑,是铁一样的事实。() 2. 请你画出文中对恐龙体型描写的四字词语。 3. 对于恐龙会飞行,科学家们给出了两种推测,请你简要

11、说一说。 4. 请你说一说选文的主要内容。 6 参考答案: 1. 茹毛饮血毋庸置疑 2. 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 3. 一是树栖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先具备了滑翔能力,最终能够主动飞行; 二是一种带羽毛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 4.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七)猫(节选)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 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与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 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 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

12、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 抓痒,或者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 多腔的叫唤,长短不一,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得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 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她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 一声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是藏起来。可是他又那么凶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 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1. 用“”画出文中的中心句。 2. 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3. “屏息凝视”的含义是什么?突出了什么? 4. 你想对这只古怪的猫说点什么? 7 参考答案:

13、1.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 三个方面:有时特别老实,有时又特别贪玩,有时又非常尽职;高兴时极其温 柔,不高兴时又极其冷漠;有时无比勇敢,有时又是无比胆小。 3. 指屏住呼吸, 聚精会神地看。写出了毛等老鼠的决心和耐心。突出了毛的尽职 尽责。 4. 你太可爱了,我喜欢你。 5. 丰富多腔、长短不一、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6. 指猫的爪印。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7. 写猫高兴时极其温柔,不高兴时极其冷漠。 (八)母鸡 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 院再嘎嘎到前院,没结没完,而并没有什么理由,讨厌! 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 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

14、心事似的,颤颤微微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 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起个小疙瘩来。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遇到 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的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 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 5. 描写猫的叫声的词有: 6. “小梅花”指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 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8 2. 文章开

15、头写一向讨厌母鸡,主要原因有三点:(3 分) 3. 文中的我改变对母鸡看法的原因是什么?(2 分) 4. 文章第 6 段中,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与前文哪句话相照应 (3 分) ?这样写用意何在? 5. 文末说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请在文中各找出一例说明。( 负责: 4 分) 慈爱: 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 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咕咕的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 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的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 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如有

16、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 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不知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我想 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 们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不哼。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 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 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 本文意在赞美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但作者在文章开头却先说印象 中的母鸡之令人生厌,这在文章写作中属写法。(

17、 2 分) 9 参考答案: 1. 先抑后扬 2. 母鸡的叫声欺软怕硬,乘人不备而进攻下蛋后好炫耀功绩 3. 我从孵养小鸡雏的母鸡身上看到了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精神。 4. 与文中第二段中的它永远不反抗公鸡相照应;突出表现成为一个母亲后,母鸡 在保护幼子时的勇敢和责任感。 5. 负责: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 歪着头儿听; 挺着身儿预备作战。 慈爱: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 声也不哼 勇敢: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 三分 辛苦: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

18、温暖。 6.B 7. 我不再幼稚无知,随意轻视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鸡母亲;我不再鄙视生活 中像鸡母亲同样伟大的每一个母亲;我不敢轻视生命,懂得了尊重生活,爱惜 并敬畏生命;我懂得反省自己,反思生活,让自己变得伟大,让人生有意义、有 勇敢: 辛苦: 6. 本文末一句说不敢再讨厌母鸡,之所以用不敢一词,集中表达了作者对母鸡 什么样的感情?(2 分) () A喜欢B 钦佩C 畏惧D 欣赏 7. 联系生活,简要谈谈最后一句“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蕴含的深意有哪些? (3 分) 10 2. 作者在这段中主要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好在哪里? 3. 这段话从( 写了鹅傲慢的特点。 4. 这段话中将鹅的步

19、态与( 5. 你喜欢这只鹅吗?为什么? )和()两个方面 )进行了对比,突出了鹅的()。 价值。(言之有理即可) (九)白鹅(片段)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 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 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 用“ ”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6. 作者还用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来比喻鹅的(),不仅形象生动写出 了鹅(),更显示出了鹅的步伐中透出的不可一世的傲慢。 参考答案: 1.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2. 拟人形象地突出了鹅傲慢的特点。 3. 鹅的步态见人不让还咬你一口 4.

20、 鸭傲慢 5. 我不喜欢这只鹅。因为不管是动物也好,是人也好,太傲慢了,不好相处。 6. 步调步调的从容 (十)白鹅(节选) 这白鹅, 是一位将要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这朋友住在北碚,特地从北碚 把这鹅带到重庆来送给我。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它伸长 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凡动物, 头 是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的形状,最能表明动物的性格。例如狮子、老虎,头都 是大的,表示其力强。麒麟、骆驼,头都是高的,表示其高超。狼、狐、狗等, 头都是尖的,表示其刁奸猥鄙。猪猡、乌龟等,头都是缩的,表示其冥顽愚蠢。 11 2“它伸长了头颈, 左顾右盼。 我一看

21、这姿态, 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 作者根据什么推断这只白鹅是个高傲的动物? 3选文中 , 为表现白鹅的高傲,作者用了什么方法?他是从哪几个方面展现白 鹅的高傲的?请举例说明。 4.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在这句话中“更”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 5请试着结合语句说说作者对白鹅的态度。 鹅的头在比例上比骆驼更高,与麒麟相似,正是高超的性格的表示。而在它的叫 声、步态、吃相中,更表示出一种傲慢之气。 鹅的叫声, 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 都是“轧轧” 然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鸭 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 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

22、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 要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 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 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 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正是它的傲慢的 性格的表现。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鸭一定让步逃走。这是表示对人惧怕。所 以我们要捉住鸡或鸭,颇不容易。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 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

23、颈子来咬你一口。 1“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句中的“大鸟”指的是什么? 6两段选文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请就这两个方面概括鹅的特点。 12 参考答案: 1. 指的就是白鹅。 2. 因为“凡动物 , 头是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的形状,最能表明动物的性格” “ 鹅的头在比例上比骆驼更高,与麒麟相似,正是高超的性格的表示” 3对比,在全文通过与鸭与狗以及其它动物的对比显示鹅的高傲。举例略。而 具体文字中很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鹅的傲慢。举例略。 4. 递进,说明鹅的步态比叫声还要傲慢。 5. 喜爱。 6. 鹅的叫声充满了傲慢。鹅的步态傲慢。(意近即可) 7. 通过对比,突出鹅的叫声的傲慢。(意近

24、即可) 8. 承上启下 9. 从容、大模大样、傲然地站着、不怕人。 (十一)白鹅(节选)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 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 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滋味。这食料并不奢侈;但 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偶然放在远处,它 一定从容不迫地踏大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 和草再回来吃饭。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象饭馆里的堂 7第段写鹅的叫声,为什么还要写鸭和狗的叫声? 8分析一下“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一

25、句中,“更”字有的作用。 9鹅的步态的傲慢,体现在哪些方面? 13 倌一样。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 就躲在篱边窥伺。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 敏捷地跑上来, 努力地吃它的饭。 鹅老爷偶然早归, 伸颈去咬狗, 并且厉声叫骂, 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草、吃泥的 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就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了。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 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这时我们便替 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因为邻近狗很多,一狗方去,一狗又来蹲着窥伺了。我 们不胜其烦,以后便

26、将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免得它走远去,让鸡、狗偷饭吃。 然而它所必须的泥和草,所在的地点远近无定。为了找这些食物,它仍是要走远 去的。因此鹅的吃饭,非有一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的! 1. 这个片断选自课文,作者是。( 2 分) 参考答案: 1. 白鹅丰子恺。(每空1 分,共 2 分) 2. 吃一口冷饭喝一口水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每空1 分,共 3 分) 3. 高傲吃相(吃饭)(每空1 分,共 2 分) 4. 突出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1 分) 5. 不能,因为用“这位”,很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对白鹅的亲昵和爱意。(2 分) (十二)记金华的双龙洞(片段) 2. 大白鹅吃食时,是先 。( 3

27、分) 3. 白鹅是一种 这一特点。(2 分) ,再,然后 的动物,这个选段从上反映了了它的 4. 这个片断把白鹅当作人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 分) 5. “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句子中的“这位”能不能 改成“这个”或“这只”为什么?说明理由。(2 分) 14 路上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 时时变换调子。入上大概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门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1. 找出短文的两对反义词。 2、仿照“或浓或淡”这种结构写2 个词语。 3. 模仿文中划线部分,用“时而时而”造个句子。 4. 从“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这句话,体会到作者

28、怎样的心情? 参考答案: 1. 宽窄缓急 2. 多姿多彩、无法无边 3. 变色龙时而变成蓝色,时而变成绿色。 4. 我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是轻松、愉快的。 (十三)记金华的双龙洞(片段)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走进去,仿佛到了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 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1. 这段话描写了和。 2. 外洞的特点是,用横线画出这段话中具体表现外洞的特点的语句。 3. 作者在具体介绍外洞的特点时,用了()、()两种说明方法。 A. 打比方B. 举例子C. 列数字D. 拟人 4

29、. 作者在介绍洞口的时候,用“在那里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 挤”来说明,你觉得这样介绍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1. 洞口外洞 2. 宽 大 略 15 3. A C 4. 我觉得好处是:用列数字的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双龙洞的宽大和宽阔。 (十三)记金华的双龙洞(片段) 内洞一团漆黑, 什么都看不见。 工人提着汽油灯, 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 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 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 一条青龙。 我顺着他的指点看, 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 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

30、,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 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 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1.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观看()黑暗() 2. 用横线画出写内洞很黑的句子。 3. 用波浪线画出写内洞很宽的句子。 4. 结合短文内容,你能说说金华双龙洞名字的由来吗? 参考答案: 1. 观赏漆黑 2.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3. 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 么宽广。 4. 因为冻顶有两条龙,所以叫双龙洞。 (十四)巨人

31、的花园(片段)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 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的,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 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了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敖!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它不仅抱 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 16 任性: 2. 为什么说“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3. 巨人看着小男孩的眼神,为什么心里火辣辣的?他从小男孩的眼里读懂了什 么? 4. 本文是一篇()。作者是()国作家()。 本文显著特点是运用()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从中揭示

32、了 的道理。 5. “巨人生活在 感到 和孩子们, 。”这是文章的中心句。 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1. 解释词语。 叱责: 参考答案: 1. 大声地斥责。 放任自己的性子,不加约束。 2. 因为有了孩子,才有希望,才有快乐。 3. 看到小男孩清澈的眼睛,巨人为自己的冷酷、任性而感到羞愧,所以心里火辣 辣的。他从小男孩的眼睛里读懂了温情、读懂了爱。 4. 童话英王尔德对比快乐要与大家分享才会感到无比幸福 5. 漂亮的花园中间无比的幸福 (十五)巨人的花园(片段)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 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

33、到火辣辣的。这 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 禁抱住了那个孩子: “唤来寒冬的, 是我那颗任性、 冷酷的心啊! 要不是你提醒, 17 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1. “任性”的意思是,“冷酷”的反义词是。 2. 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 1 )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他心里想: 3. 巨人对待小男孩的态度有明显的变化,先是,后来是 ,作者在这里运用了的写法。 4. 巨人明白了 参考答案: 的道理。 1. 由着自己的性子做事热情 2. 提示:( 1)我偏不走,我要用我的热情来融化你那颗冰冷的心 ( 2 )这个小男孩怎么就不害怕?是不是我真的做错了 3. 大声叱责与驱赶抱住了小男孩并感谢他对比 4. 人不要太自私,快乐应与大家分享(或:要尊重孩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 有春天)(意思对即可) (2)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他心里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