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储热技术的未来趋势.docx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543328 上传时间:2025-07-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相变储热技术的未来趋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相变储热技术的未来趋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相变储热技术的未来趋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相变储热技术的未来趋势储能是消除能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均衡问题的有效手段。人类用能的70%都是热能,因此,储热在储能中占有重要位置。储热可以广泛应用在可再生能源利用、工业余热回收和清洁供暖等方面。储热技术主要分为显热储热、相变储热、热化学储热三种,其储热密度依次升高,成熟度依次降低。显热储热材料应用比较多,而相变和热化学储热系统的储热密度高,相变储热系统已经慢慢开始了些商业化应用,热化学储热系统由于系统的复杂性,目前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应用,还处于实验室阶段。1、相变储热的研究进展相变储热具有储热密度高、温度变化小的特点。在常见的相变储热材料应用中,希望其具有高导热系数、合适的相变点、高比热容、低腐

2、蚀性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等优点,但是同时满足这些性质的储热材料是不存在的。目前相变蓄热材料多为无机盐,其导热系数低,那么有没有导热系数本身就很高的相变材料?众所周知,金属的导热系普遍较高,因此,可以在蓄热设备中使用金属泡沫和膨胀石墨,提高其导热率,但金属泡沫的金属骨架会受到一些盐的腐蚀,骨架会发生断裂,不适合长期应用。近年来,有学者从单元与系统层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在相变储热单元方面,采用拓扑优化理论,对储热单元内部的传热结构进行了高H由度的优化,得到一种树枝状分布的肋片结构,较之前常见的肋片,该树枝状肋片的传热性能提升很大,这种肋片可以通过电火花切割或者3D打印的方式获得。在相变储热系统方面,

3、则围绕梯级储热系统,采用燧产理论和火积耗散理论对各级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开展理论优化,但该工作还处于研究阶段。而中高温相变储热技术问题有三点:一是循环稳定性需要进一步的验证,二是腐蚀性问题,三是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体积变化,而体积变化可能会带来接触不良,导致局部的热阻过高等问题。2、热化学储热的研究进展热化学储热是目前储热密度最大的储热方式,可以实现季节性长期存储和长距离运输,并且可实现热能品位的提升。其原理是利用可逆的热化学反应,来实现储热和放热的过程。热化学储热材料呈现粉末状,传热性较差,研究发现,等效导热系数是随着反应变化而变化的,期间,孔隙率的变化占据了主导作用。此外,热化学储

4、热材料还会存在比较严重的团聚和烧结问题。例如,随着储热温度的提高,氧化镁和氢氧化镁体系中氧化镁颗粒变大,并且存在团聚问题;但是氢氧化钙和氧化钙体系可通过一个放热和储热的循环,恢复了放热性能,并且可以解决团聚和烧结的问题。目前热化学储热技术主要存在的问题也有三点:一是化学反应与传热的匹配问题,二是蓄热过程中系统运行参数和系统设计参数的控制有待研究,三是稔定性有待进一步的测试。3、菩热技术的发展趋势蓄热技术研发未来会有四个发展趋势:一是开发高效低价的蓄热系统是未来清洁供热的方向:二是开发高性能的第合结构蓄热材料,有效平衡材料各性质之间的优缺点:三是热化学蓄热温度范围高,蓄热密度较大,但是工艺夏杂并且技术成熟度低,还需要进行反应速率和传热性能的良好匹配:四是相变蓄热和热化学蓄热的优势明显,这两种方式是未来研窕的重点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