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加同志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docx

上传人:randyorton 文档编号:543421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雷加同志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在雷加同志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雷加同志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雷加同志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在雷加同志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 特征码 SalZYRCoGNOowjZnqLcu * 在雷加同志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上的讲话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雷加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深切怀 念著名作家雷加先生,向这位革命文艺前辈、新中国工业题材 文学的开拓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作家协会 向各位与会的专家、学者、作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雷加先生 的亲属和友人表示诚挚的问候! 一百年前,雷加先生出生于辽宁安东市的三道浪头镇。回望他 的一生,让人油然而生感佩之情。他和同时代的那批令人景仰 的作家们一起,承担起时代和人民的重托,成为中国革命、建

2、设和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的参与者、见证者和记录者, 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而丰富的文学遗产。 雷加先生毕生都深深眷恋着故乡的河流,那就是他生于斯又归 于斯的鸭绿江。鸭绿江的“清澈和深邃” ,鸭绿江“让人心胸荡 漾”的“绿得透心的美” ,一直牵动着作家的记忆和乡愁。然而, 我相信,在雷加先生的心中,还汩汩流淌着另一条大河,那就 第 2 页 是生活,生活是一条滋养作家的永不枯竭的河流,正是“与生 活同在”的执著信念让他风尘仆仆地在祖国大地上奔走着,战 斗着,创作着。从硝烟弥漫的抗日前线到和平时期火热的生产 第一线;从大兴安岭的白山黑水到横断山脉的巍巍雪峰;从大 西北的荒山大漠到东海、南海的小小

3、岛屿,他一直在寻找和描 绘着这样一些人,他们是为民族独立而浴血奋战的人,他们是 和平建设年代里默默无闻的劳动者。他们是造纸工人、水利工 人、地质勘探队员、科学考察队员、高山气象站里孤独的值班 人、林区的司机、海防战士,从这些普普通通的人身上, 他发现了劳动的美,发现了蕴藏于人民中间的伟大力量。可以 说,雷加先生毕生的写作,都是在用最深情的文字传播着这种 劳动的美和人民的力量。雷加先生曾说:“生活对创作很重要” 。 他还说过, “文学创作应该创造美,必须创造美,要给社会增加 美,否则,文学作品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先生的这些话普通 而平实,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历久弥新。 雷加是

4、扎根人民,热爱人民的作家,他一生与人民呼吸与共, 在人民最平凡的生活中发掘真正美好的东西,塑造劳动者闪光 的灵魂,传达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样一种创作态度对当下 的文学创作,具有深刻而宝贵的启示意义。 雷加先生的文学生涯又是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的,民 族的危亡和家园的沦丧使他奋然而起,从创作伊始他就显示了 既是作家又是战士的风姿。作为现代文学史上深具影响的“东 第 3 页 北作家群”中的一员,雷加和那一代年轻的东北作家们一样, 在“九一八”事变后,承受着国破家亡、流离失散的共同命运。 在冯庸大学中学部读书的他随学校流亡关内,曾为收复失地和 广大爱国青年一起到南京请愿,在上海参加“一二八”

5、淞沪抗 战,并写下了最后的降旗 、 平津道上等最初的文学作品, 表达了对故土家园的深沉的爱和鼓舞人民打击侵略者的强烈愿 望。1938 年,雷加在延安“抗大”四期学习,后随延安文化协 会组织的抗战文艺工作团第二组到冀中抗日根据地做宣传工作。 1939 年,雷加又回到延安,担任“文协”秘书长,后被选为中 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理事。他的一支三八式 、 五大洲的帽子等 30 余篇反映抗日前方战斗生活的小说、特 写产生了广泛影响。大家对白求恩这个名字早已耳熟能详,但 大家可能不知道,第一个报道白求恩事迹的正是雷加先生。他 深入战争第一线,和白求恩同吃同住,多次采访,写出了报告 文学记国际友人白求

6、恩 ,发表在 1938 年出版的延安军政 杂志第二期上,毛泽东主席读后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杂志上 写下了“学习白求恩”的眉批。雷加先生就是这样以笔为旗, 用他的作品有力地鼓舞着抗日军民的斗志。 雷加先生多次说过:“一个作家应该有生活,以后要继续积累 和补充生活,才能够写下去。 ”“生活不骗人,它总会给人一点 东西。 ” 1942 年 3 月,他深入陕北农村,任乡文书、乡指导员, 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写出了“女儿坟”最后一代 、 第 4 页 揽羊人 、 沉默的黑怀德 、 麦地的梦等一组反映陕北风 土民情今昔巨变的作品。1945 年东北解放后,他回到故乡担任 安东造纸厂厂长,在这个岗位上显示出了不

7、凡的组织管理能力, 他的亲切平易、幽默洒脱更是深受工人们的爱戴。回忆这段生 活,雷加先生这样写道:“经年累月的工作当中,我参加过年 轻工人的婚礼,又为他们出生的婴儿祝贺。我也是车间小组会 的积极参加者,是全厂积极分子的朋友,我几乎访问过每个家 庭,我知道所有人的名字。 ”他和工人们之间如此亲密的情感联 系,为他的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1950 年,雷加调到中央文 学研究所和全国作家协会,1954 年至 1958 年间,他先后创作 了长篇小说潜力三部曲,包括春天来到了鸭绿江 、 站 在最前列和蓝色的青棡林 ,艺术地再现了解放战争初期东 北地区工业发展过程中复杂而尖锐的矛盾,塑造了栩栩如生的 工人

8、群像,成为建国初期描写工业战线生活的代表性作品,曾 被翻译成俄文和越南文。雷加由此成为我国工业题材文学的拓 荒者。此外,他还创作了传记海员朱宝庭 ,散文特写集五 月的鲜花 ,反映水利建设者的工地早晨 、 三门峡截流小记 等作品。1960 年,雷加先生参加中国科学院组织的综合考察队, 写下一组散文,集为山水诗话 ,1978 年改名为从冰斗到 大川出版问世。这些作品是雷加先生一步一个脚印地“丈量” 出来的,体现着一个行动的革命者坚贞不渝的信念,和一个作 家为时代放歌,为人民立传的庄严的使命感。 第 5 页 雷加先生是一位视写作如生命,毕生追求崇高精神生活的作家。 同时,才华横溢的作家雷加还是一位优

9、秀的管理者,他曾经被 授予“模范厂长”的称号。可是他把“写作”放在了人生最重 要的位置,而放弃了另外的一些人生选择。权力、地位、待遇 等等诱惑,都不能让他放弃对文学的忠诚与痴迷。在长达 70 年 的写作生涯中,无论是战争岁月,还是和平年代,无论是紧张 的革命活动间隙,还是在困苦磨难之中,他一直笔耕不辍,靠 得就是这种对文学的无保留的热爱,和对人能够变得更好的信 念。 “文革”之后,被压抑多年的写作热情再次喷发,雷加继续 行走如风地奔忙着。1979 年,他担任北京市文联秘书长。第四 次文代会后,他担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繁忙的文学组织工作 之余,他不顾年事已高,积极深入生活,用清新、质朴的语言,

10、写下了大量闪耀着时代光彩的华章,迎来了创作的又一次高峰。 这些作品集成了半月随笔和半月随笔二集出版。其中 半月随笔二集荣获了首届鲁迅文学奖。雷加先生的一生有 力地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不倦地书写 人民的喜怒哀乐的作家,他们的作品才能够获得人民的喜爱, 在人民心中获得长久不衰的生命力。 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 说:“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 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和缅怀 第 6 页 雷加先生,是为了从先生的成就和风范中汲取力量,以实际行 动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努 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鼓舞全国 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奋勇 前进。雷加同志是迎着时代前行的作家,他用文学的方式做到 了毕生为人民服务,他的创作始终离不开两个字:人民。我想, 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在这里纪念他、学习他、缅怀他的意义。 谢谢大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