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教程】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七单元第二讲人类遗传病与生物育种限时检测.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443507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17.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学教程】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七单元第二讲人类遗传病与生物育种限时检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导学教程】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七单元第二讲人类遗传病与生物育种限时检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导学教程】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七单元第二讲人类遗传病与生物育种限时检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导学教程】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七单元第二讲人类遗传病与生物育种限时检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导学教程】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七单元第二讲人类遗传病与生物育种限时检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学教程】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七单元第二讲人类遗传病与生物育种限时检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教程】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七单元第二讲人类遗传病与生物育种限时检测.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导学教程】 2016 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七单元第二讲 人类遗 传病与生物育种限时检测 限时 45 分钟;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 ( 每小题 4 分,满分 48 分) 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遗传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都有密切关系 B禁止近亲结婚可降低隐性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 C染色体的变异、基因突变都有可能导致人类出现遗传病 D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优生、优育可避免遗传病的发生 解析先天性疾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优生、优育也不可能完全避免遗传病的发生。 答案D 2 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要在患者家系中进行 B镰刀型细胞

2、贫血症不能通过显微镜观察来诊断 C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 D近亲结婚可使隐性遗传病的发病机会大大增加 解析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应该在人群中随机取样。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 细胞的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可借助显微镜观察来诊断。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 制的遗传病。 答案D 3(2014大连一模) 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单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21 三体综合征患者是由染色体异常引 起的三倍体个体可通过羊水检测、B超检查、 DNA测序分析等基因诊断手段来确定胎儿 是否患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禁止近亲结婚可降低隐性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成 功改造过造血干细

3、胞, 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的某女性血友病患者与正常男性结婚后所生子 女的表现型为儿子全部患病,女儿全部正常。 A二项B三项C四项D五项 解析单基因遗传病是指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错误;21三体综合征 患者是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人的第21 号染色体多了一条的个体,错误;镰刀型细胞贫 血症是单基因突变的结果,可以对胎儿的DNA测序分析, 是基因诊断, 可以利用B超检查脏 腑及组织病变,可以通过检测脱落的胎儿细胞及DNA情况,但二者不是基因诊断,错误; 禁止近亲结婚可降低隐性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正确; 成功改造 过造血干细胞, 生殖细胞没有改造,其内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所以其后

4、代仍会获得来自女 性的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故儿子全部患病,女儿全部正常,正确; 答案A 4在临床研究中发现,X 三体综合征患者发育良好、智力正常,具备生育能力。已知 某 X三体综合征患者与正常男性婚配,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B该患者的三条X染色体有可能互不相同 C这对夫妇生的后代可能含有二条性染色体 D如果这对夫妇生男孩可以降低后代的发病率 解析 X 三体患者体细胞中多了一条X染色体, 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A正确;患者体 内的 X染色体可能一条来自他的父亲,两条来自母亲, 母亲体内的X染色体一条来自患者外 祖父,一条来自患者外祖母,所以B正确;患者

5、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组成为X和 XX两种, 和正常男性结婚,后代染色体组成可能为XXY 、XY 、 XXX 、XX四种, C 正确;这对夫妇生男 孩和生女孩患病的几率相同,D错误。 答案D 5(2014菏泽模拟) 下图是利用玉米(2N20) 的幼苗芽尖细胞( 基因型 BbTt) 进行实验 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过程,过程中能够在显微镜下看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前期 和中期 B秋水仙素用于培育多倍体的原理是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C植株 A为二倍体,其体细胞内最多有4 个染色体组;植株C属于单倍体,其发育起 点为配子 D利用幼苗2 进行育种的最大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6、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25% 解析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非同 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 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的交叉互换 ) ,则发生在图中过程,有丝分裂过程中,间期染色体复制形成染色单体,后 期着丝点分裂, 染色单体消失, 因此在显微镜下看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前期和中期,A正确; 多倍体育种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原理是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 确;玉米为二倍体,体细胞内含有2 个染色体组, 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含有4个染 色体组,植株C发育起点为配子,属于单倍体,C正确;利用幼苗2 进行

7、育种的最大优点是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 纯合的概率为100% ,过程:植株A(基因型 BbTt) 减数分裂 花粉 (BT、Bt、bT、bt) 花药的离体培养 单倍体 (BT、Bt、bT、bt) 秋水仙素 纯合的二倍体(BBTT、 BBtt 、bbTT、bbtt) ,D错误。 答案D 6产前诊断是优生的主要措施之一,其中的羊水检查是对孕妇进行检查的一种手段。 检查羊水和羊水中的胎儿脱落细胞,能反映胎儿的病理情况,并诊断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 病。下图甲是羊水检查的主要过程,图乙是某患者家系遗传系谱简图,图丙是对致病基因所 在的 DNA分子进行处理,经电泳分离后的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培养

8、细胞用低渗溶液处理,可使染色体释放出来 B进行染色体分析时,主要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C若 7 与 9 婚配,则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6 D若 9 再次怀孕,胎儿致病基因所在DNA分子电泳结果为图丙,则胎儿是该病患 者 解析要使细胞中的染色体释放出来,首先要使细胞膜破裂,使细胞膜破裂的方法是 用低渗溶液处理,细胞吸水涨破,A正确;在对染色体分析时,主要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 目,以判断是否发生染色体遗传病,B正确;由 5、 6 和 10 可判断为显性遗传, 由 3 和 8 可判断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用 B、b 表示 ) ,则 7 的基因型为bb,而 9 的基因型及概率为2/3Bb 、1/

9、3BB,因此 7 和 9 婚配,所生后代正常的概率为 2/3 1/2 1/3 ,C 错误;由图丙分析可知致病基因位于F片段,胎儿含有F 片段,应该为 该病患者, D正确。 答案 C 7(2014临沂质检) 袁隆平一直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缓解了世界粮食短缺的现状,被提名为2014 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候选人。关于杂交育种的叙 述正确的是 A杂交水稻利用了不同亲本染色体重组的原理 B杂交能将不同物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中 C杂交后代表现出优良性状就成为优良品种 D该育种方法也可以用于家禽、家畜的育种 解析本题考查了杂交育种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杂交育种的适用范围、原理

10、、 优 点等基础知识, 明确杂交育种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能将同一物种不同个体的优良性 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中。A 项杂交水稻利用了不同亲本基因重组的原理,A 错误; B 项不同物 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杂交能将同一物种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中,B错 误; C项表现出优良性状的杂交后代不一定就是优良品种,如显性杂合子,其自交后代会发 生性状分离,同时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错误; D 项杂交育种适用 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因此该育种方法也可以用于家禽、家畜的育种,D正确。 答案D 8下图为先天性愚型的遗传图解,据图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

11、,则患者2 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父亲 B若发病原因是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2 的父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发生了差 错 C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1 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其母亲 D若发病原因为有丝分裂异常,则额外的染色体是由胚胎发育早期的有丝分裂过程中 染色单体不分离所致 解析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1 体内的额外染色体可能来自其母亲,也 可能来自其父亲。 答案C 9下列关于调查人群中白化病发病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前收集相关的遗传学知识 B对患者家系成员进行随机调查 C先调查白化病基因的基因频率,再计算发病率 D白化病发病率( 患者人数携带者人数)/ 被调查的总人

12、数 100% 解析调查前要收集相关资料,包括遗传学知识;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 随机取样, 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进行;发病率是患病人数占所有被调查人 数的比例。 答案A 10正常的家系中可能生出先天性愚型患儿。生出先天性愚型患儿的比例在20 岁的母 亲中约占1/2 000,30岁的母亲中约占1/1 000,40岁的母亲中约占1/100 ,在 45 岁以上的 母亲中则高达1/50 。下列预防先天性愚型的措施中,效果不好的是 A遗传咨询B产前诊断 C适龄生育 D胎儿染色体筛查 解析先天性愚型是由于父亲或母亲在产生生殖细胞时,细胞减数分裂异常造成的。因 此,通过进行遗传咨询预

13、防此病的发生,效果并不好。 答案A 11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某种皮肤遗传病进行了调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要选择多个基因控制的皮肤遗传病进行调查 B在调查该皮肤病的发病率时,选取的样本越多,误差越小 C在调查该皮肤病的遗传方式时应注意随机取样 D在调查该皮肤病的发病率时应选取患者家庭进行调查 解析在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在调查该皮 肤病的发病率时应注意随机取样;在调查该皮肤病的遗传方式时应选取患者家庭进行调查。 答案B 12苯丙酮尿症、 白化病均为人类的单基因遗传病。苯丙酮尿症患者的病因主要是苯丙 酮酸在体内大量积累造成的,经调查,某地苯丙酮尿症患者约占人群的1

14、/2 500。下图为相 关物质的代谢过程及某家族上述两种遗传病的遗传图谱。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缺少酶患苯丙酮尿症、缺少酶患白化病 B该地人群中苯丙酮尿症基因携带者的基因型频率为98/2 500 C3 和4 再生一个两病均患男孩的概率为1/8 D苯丙酮尿症患儿的专用配方奶粉和正常儿童的奶粉相比,前者无苯丙氨酸 解析缺少酶,苯丙氨酸不能转变为黑色素,只能通过酶催化形成苯丙酮酸,随 尿液排出,患苯丙酮尿症;缺少酶,酪氨酸无法合成黑色素,患白化病。由图可知,苯丙 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基因型为aa,aa 的基因型频率是1/2 500 ,则 a 的基因 频率为 1/50 ,A的基因频率

15、为49/50 ,则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在人群中,苯丙酮尿症携带者 Aa的基因型频率为21/5049/50 98/2 500。由图 6 号为两病兼患女孩可知,3基因型 为 AaBb, 4基因型为aaBb,再生一个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为1/2 1/4 1/2 1/16 。苯丙 氨酸只能从食物中摄取,苯丙酮尿症患儿的专用配方奶粉中不应该含有苯丙氨酸。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每小题17 分 ) 13(2015揭阳模拟) 油菜的株高由等位基因G和 g 决定, GG 为高秆, Gg为中秆, gg 为矮秆。 B基因是另一种植物的高秆基因,B基因与 G基因在油菜的株高上有相同的效果, 并且株高与这两

16、个基因的数量正相关。下图是培育转基因油菜的操作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步骤中用到的工具酶是_, 可用含 _的培养 基来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油菜受体细胞,目的基因能在植物体内稳定遗传的关键是 _ 。 (2) 若将一个B基因连接到了矮秆油菜的染色体上并在植株中得到成功表达,且B基因 与 g 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这样的转基因油菜表现为_,该转 基因油菜自交产生的子一代中,高秆植株应占_ 。 (3) 若将一个B 基因连接到了中秆油菜的染色体上并在植株中得到成功表达,培育了 甲丁四种转基因油菜( 如下图 ) 这 四 种 油 菜 中 , 丙 植 株 的 表 现 型 与 其 余 三 种 植 株 不

17、 同 。 理 由 是 _ 。 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前提下,这四种转基因油菜分别自交,子代有3 种表现型的是 _,另外还有一种转基因油菜的自交子代也有3 种表现型, 请在下图中 的染色体上标出B基因的位置。 答案(1)DNA 连接酶草丁膦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DNA 上(2) 中秆1/4 ( 或 25%) (3) B 基因插入 G基因中, 导致 G基因被破坏, 植株体细胞内的高秆基因只有一 个,仍表现为中秆丙B基因的位置见图 14 (2014顺义模拟) 柴油树的种子榨出的油加以提炼就可成为柴油,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为培育高产和抗病的柴油树品种,科学家在“神州六号”飞船上作了搭载幼苗实验,

18、用幼苗作为实验材料的理由是_ ;若发现返回地面的某幼苗长 成的植株有高产抗病的特性,可用 _技术对其大规模繁殖,该技术的理论 基础是_;若要生产脱毒苗,可以选用 _ 作为材料。 (2) 研究发现,柴油树产油的代谢途径如下图,图中所示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据此回答: 该柴油树产油植株的基因型有_种。 若两株不能产油的纯合柴油树杂交,F1均能产油,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_ ; F1自 交 后 代 的 表 现 型 中 不 符 合 生 产 要 求 的 个 体 所 占 的 比 例 为 _。 (3) 若通过基因工程来获得这种“柴油树”,首先需要获得目的基因。如果用反转录法 合成目的基因, 需要用到

19、的两种酶是_ ,与“太空搭载”相比,基因 工程育种的优点是_。 解析(1) 由于幼苗细胞分裂旺盛,DNA复制时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所以科学家在“神 州六号”飞船上搭载幼苗进行实验,以培育高产和抗病的柴油树品种。由于植物细胞具有全 能性,所以可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幼苗长成的具有高产抗病的特性的植株进行大规模培养 繁殖。 由于植物的茎尖或根尖一般没有被病毒感染,所以要生产脱毒苗,可以选用茎尖或根 尖作为材料。 (2)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柴油树产油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 、AaBB 、AABb 和 AaBb共 4 种。若两株不能产油的纯合柴油树杂交,F1均能产油, 说明 F1的基因型为AaB

20、b , 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 。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为产油不产油97,其中不 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7/16 。 (3) 用反转录法合成目的基因,是指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所以需要用到逆转录酶 和 DNA聚合酶。 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与“太空搭载”相比,基因工程育种的优点 是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答案(1) 幼苗细胞分裂旺盛,DNA复制时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植物组织培养(微型繁 殖) 细胞的全能性茎尖 ( 或根尖 ) (2) 4AAbb 、 aaBB 7/16 (3) 逆转录酶和DNA聚合酶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15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

21、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某校高一研究性学习小 组的同学对本校全体高中学生进行了某些遗传病的调查。请回答相关问题: (1) 调查时最好选择_( 填“单基因遗传病”或“多基 因遗传病” ) 。 (2) 如果要做遗传方式的调查,应该选择 _ 作为调查对 象。如果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_。 (3) 请你为调查红绿色盲发病率小组的同学设计一个表格,用以记录调查结果。 (4) 假如调查结果如下:被调查人数共3 500 人,其中男生1 900 人,女生1 600 人, 男生红绿色盲60 人,女生红绿色盲10 人,该校高中学生中红绿色盲的基因频率约为1.57%。 请你对此结果进行评价:_。 (5) 调查中发现一男

22、生(9 号个体 ) 患红绿色盲 (相关基因用B、b 表示 ) ,咨询中知道其同 胞姐姐 (10 号个体 ) 患白化病 ( 相关基因用A、a表示 ) 。他们对该家族进一步调查,得到的家 族系谱图如下,据图回答问题。 8 号 个 体 的 基 因 型 为 _ , 5 号 个 体 为 纯 合 子 的 概 率 是 _ 。 若 12 号个体与9 号个体结婚,属于近亲婚配,此行为违反婚姻法,请预测他们生一 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_ 。如果不考虑白化病,他们 _( 填“能”或“不能” ) 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孩,请写出相应的遗 传图解 ( 表现型不作要求) 。 解析(1) 进行人类遗传病调查时,最好选取群

23、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 绿色盲、白化病等。(2) 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该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统计,根据调 查数据,计算发病率。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可以在患者家系中调查。(3) 本小题调查 红绿色盲的发病率,因为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女中的发病率不同,所以 统计结果时,既要分正常和色盲患者,也要分男性和女性。(5) 由13 号个体 (aaX bY)可推 出 8 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X BXb; 由 6 号个体 (aa) 和 7 号个体 (XbY)可推出 1 号个体和 2 号个体 的基因型分别为AaX BXb 和 AaX BY,5 号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 1/3

24、1/2 1/6 。 由 10 号个体 (aa) 和 9 号个体 (X bY)可推出 3 号个体和 4 号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 AaX BXb 和 AaX BY,则 9 号个 体的基因型为1/3AAX bY、2/3AaXbY;由 7 号个体 (AaXbY)和 8 号个体 (AaXBXb) 可推出 12 号个 体的基因型为1/3AAX BXb、2/3AaXBXb;9 号个体和 12 号个体婚配,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 子的概率是2/3 2/3 1/4 1/2 1/18 ,且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孩。书写遗传图解时应 注意字母、符号等构成要素。 答案(1) 单基因遗传病(2) 患有该遗传病的多个家族( 系) 随机选择一个较大的群 体(3) 表格如下 性别 表现 男生 ( 人) 女生 ( 人) 色盲 正常 (4) 该基因频率不准确,因为数据中缺少携带者的具体人数(5) AaX BXb 1/6 1/18 能遗传图解如图 亲本X bYXBXb 子代X BXb X bXb X BY X b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