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屈辱史(1840年-1949年)汇总.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444320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7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中国的屈辱史(1840年-1949年)汇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近代中国的屈辱史(1840年-1949年)汇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近代中国的屈辱史(1840年-1949年)汇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近代中国的屈辱史(1840年-1949年)汇总.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近代中国的屈辱史(1840年-1949年)汇总.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代中国的屈辱史(1840年-1949年)汇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中国的屈辱史(1840年-1949年)汇总.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近代中国的 屈辱史 (1840 年 - 1949 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 年 时间: 1840 年 6 月 - 1842 年 8 月。 起因 : 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借口中方销毁鸦片 而派兵入侵的战争。 过程: 清中叶以后,英国等国向中国大量输出毒品鸦片。1838 年,林则徐赴 广东查禁鸦片,于次年三月,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2 万余箱。英国政府以此 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1840 年 6 月, 鸦片战争 自此开始。 结果 : 中国失败。被迫同英、美、法等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望厦条约 黄埔 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使中国社会的性质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主 要内容有

2、: 五口通商,割让香港,勒索赔款,协定关税,干涉司法等。中国伤亡人 数: 22,790 人伤亡。英国伤亡人数 : 523 人伤亡。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 年 时间: 1856 年 - 1860 年。 起因: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侵入中国。但是,它们不满足 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蓄意加紧侵犯中国主权,进行经济掠夺。为扩大掠夺利益, 列强多次提出全面修改多项条约的要求,但被清政府拒绝。于是列强再次发动战争。 过程: 1856 年, 英国 借口广东水师在广州 黄埔捕捉 中国 船“ 亚罗 ” 号上的海 盗,派兵进攻广州。法国 借口法籍 天主教 神甫马赖在 广西 西林被杀,亦出兵

3、入 侵。 1857 年,英法组成联军,攻陷广州。1858 年,英法舰队在美、俄两国支 持下,袭击 大沽口 。大沽炮台 失陷,英法联军进犯天津。同年,沙皇俄国 以武 力迫使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瑗珲条约。1859 年 6 月,英、法、美以进京换 约被拒为由,率舰队炮击大沽。提督史荣椿率守军还击,击沉击伤敌舰10 艘, 毙伤敌军近500 人,重伤英舰队司令何伯 ,史荣椿 战死。1860 年 8 月, 英法 联军 攻入北京。 10 月 6 日,占领 圆明园 。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 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 、英军 统帅 格兰特 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

4、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启尔中将 于 10 月 18 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英法侵略军把圆明园抢劫 一空之后,为了销赃灭迹,掩盖罪行,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 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大火连烧3 昼夜,使这座世界名园 化为一片废 墟。 结果:【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 :(1) 增开牛庄 (后改营口 )、汉口、九江、南京等10 处为通商口岸 ; (2) 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 (3)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 (4) 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 (5) 赔偿英国白银 400 万两,法国 20

5、0 万两。 【二】,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火烧圆明园。 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2 (1) 天津条约完全有效 ; (2) 增开天津为商埠 ; (3) 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4) 赔偿 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 万两。 【三】,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割去了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 土。 这是中国近代 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 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中日甲午战争 :1894 年 时间: 1894年 7 月 1895年 3 月。 起因: 1894 年朝鲜发生东学党事件,清朝应朝鲜要求下派

6、兵进入朝鲜,并依 照中日天津条约,知会日本有关行动。事件平息后,日方拒绝撤兵,后来更突 袭驻守于朝鲜的清军。清廷被迫向日本宣战。由于该年是甲午年,故又称为中 日甲午战争,其后中国战败,清廷向日本求和。 过程 : 共分三个阶段( 略) 。 结果 : 在日本威逼下,清政府李鸿章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 (又称春帆楼条约) 共 11 款,并附有“另约”和“议订专条”。 主要内容有 : 1. 中国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废绝中朝宗藩关系。 2. 中国割让 辽东半岛 、台湾及 澎湖列岛 给日本。 3. 赔偿日本军费银二亿两。 4. 开放 重庆 、沙市 、苏州 和杭州 为商埠。 5. 日本可以在中国

7、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马关条约是1860 年中英、中法等北京条约 以来外国侵略者加给中 国的一个最刻毒的不平等条约,它使日本得到巨大的利益,也适应了帝国主义 各国向中国输出资本的愿望。条约签订后,由于俄、德、法三国的干涉,日本 将辽东半岛退还给中国,中国付给日本“酬报”银三千万两。 (1897 年,德国强占胶州岛 ) 八国联军侵华 :1900 年 时间 :1900 年 起因: 19 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而随着战争赔款的加深, 人民不堪重负,终于引起了义和团运动( 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等地) 。义和团 提 出的口号是“扶清灭洋”,他们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帝国主义,集中打击外国教会 侵

8、略势力 ,这引起西方列强的不满。因此西方列强( 英、法、德、美、日、俄、 意、奥 ( 指 奥匈帝国 ) 等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派遣联合远征军入侵中国。目 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瓜分中国。 结果: 清政府与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匈、西、荷、比签订辛丑条 约: 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 亿两,分 39年还清,本息 9.8 亿两; 拆毁北京至大沽 3 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 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 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 行革职,记

9、不叙用”。清军死伤15000-20000人。 辛丑条约共有 12 条正文和19 个附件,主要内容是: (1) 清政府向各国共赔款4.5 亿两,以关税、盐税和常关税作担保,分39 年 还清,年息4 厘,本息共9.8 亿两 ; (2)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3) 拆除大沽炮台和北京至海通道的各炮台; 在天津周围20 里内不得驻扎中国 军队,列强可以在北京驻扎防守使馆的卫队,并在京榆铁路沿线包括山海关在 内的 12 个要地驻扎军队; 至少两年内禁止中国进口军火 和制造军火的材料; (4) 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 与诸国仇敌 “ 组织,违者处死; 各

10、省官吏必须保 护外国人的安全,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惩办赞助过义和团运动的“ 首祸诸 臣“, 在外国人 “ 遇害被虐 “ 的地方, “ 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 。 (5) 对德、日“谢罪” 。清政府分派亲王、大臣赴德、 日两国表示 “惋惜之意” , 在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之处建立牌坊。 (6) 中国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 班列六部之前“ ,并指定皇族亲贵 担任 外务大臣 。 辛丑条约影响 :辛丑条约是继马关条约之后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 又一个极其严重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日俄战争 : 时间: 1904年 2 月 - 190

11、5 年 9 月 。 地点: 中国东北及黄海地区 日俄战争是 1904 年 2 月 6 日- 1905年 9 月 5 日,日本和俄国为争夺在朝鲜和中国 东北的权益进行的以中国东北为主要战场的战争。日俄战争使中国人民遭受深重的 灾难。清政府在日本压力下,承认了侵略者的无理要求,为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埋 下祸根。 1904年 2 月 8 日, 日本不宣而战,派遣海军偷袭旅顺口的俄国太平洋第一分舰队, 陆军先遣队在朝鲜仁川登陆。 9 日俄国对日宣战。 10 日日本对俄正式宣战。 4 月下旬, 日军渡过鸭绿江。 5 月,在辽东半岛登陆的日军占领金州,围困旅顺口。8 月下旬, 日俄陆军在辽阳会战,俄军大败。

12、1905年 1 月 2 日,日军攻陷旅顺口。 3 月,日俄 陆军在奉天 ( 今沈阳 )附近决战,俄军伤亡、被俘9 万人,日军获胜。 5 月 27 日,俄 国从欧洲增派的第二、第三太平洋舰队38 艘舰艇驶抵对马海峡,遭到日本99 艘战 舰截击, 28日俄国舰队大败,被击沉19 艘,被俘 5 艘,死亡 5000人,被俘 6000 人 ( 包括舰队司令罗热斯特文斯基在内)。 中国人民遭受如此深重的灾难,可是战争结束时,战败国沙皇俄国“ 不割寸 土,不赔一个卢布”( 尼古拉二世语),却要中国人民去接受战胜者的宰割。 4 日俄战争期间, 中国东北是双方陆上交锋的战场,当地人民蒙受极大的灾难, 生命财产遭

13、到空前的浩劫。旅顺的工厂被炸毁,房屋被炸毁,就连寺庙也未能 幸免。耕牛被抢走,粮食被抢光,流离失所的难民有几十万人。日、俄都强拉 中国老百姓为他们运送弹药,服劳役,许多人冤死在两国侵略者的炮火之下, 更有成批的中国平民被日俄双方当作“ 间谍 ” ,惨遭杀害。这场战争不仅是对中 国领土和 主权 的粗暴践踏,而且使中国东北人民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和 人身伤亡。 日本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 ) 九一八事变 : 时间: 1931年 9 月 18 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起因: 1931 年 9 月 18 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 谋,由铁道 “ 守备队 ” 炸毁沈阳柳条湖

14、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 这就是所谓的“ 柳条湖事件 ” 。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 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 不抵抗政策 ” ,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 日占领整个沈阳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 个多月内, 128 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 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 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九一八 ” 事变。 七七事变 : 时间:1937 年 7 月 7 日,七七事变。 起因: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1937 年 7 月 7 日夜 , 日军借一个士兵失踪借口,要

15、进入北平 ( 今北京市 ) 西南的宛平县 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向城内 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 军吉星文团奋起还击。掀开了全民族抗日的序 幕。日本侵略者自1931 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 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 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从 1937 年 6 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1937 年,驻华日军 悍然发动“七七事变”( 又称“卢沟桥事变”) ,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 爆发。 日本侵略者自1931 年九一八事变 侵吞中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 战争,陆续运兵入关。

16、到1936 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 今北 京市 ) 。1937 年 7 月 7 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 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 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 今卢沟桥镇 ) 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 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 中国守军第29 军 37 师 219 团奋起还击。掀开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 日军罪行 : 5 第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残酷屠杀,伴随着侵华战争的全过程。早在1931 年,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不久,日军就在长春

17、活埋了中国被俘人员200 多人; 11 月在 齐齐哈尔捕杀马占山部伤兵数百人; 1932 年 9 月,在抚顺近郊制造平顶山惨案,屠 杀村民 3000 余名,全村仅存活1 人。 在日本侵华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屠杀发生在南京。侵华日军松井石根所 部于 1937 年 12 月 13 日攻陷南京后疯狂杀戮,血染古城,使30 万以上的南京市民 和放下武器的军人惨遭屠杀,1/3 的街道和建筑物被焚毁 ; 同时,还制造了2 万起左 右的强奸事件,进行了大规模的抢劫。日军的残暴与野蛮实在是骇人听闻、罪大恶 极。 日本侵略军在对抗日根据地血腥“扫荡”中,推行野蛮的“三光”政策,犯下 了累累血债。据统计,从1

18、937 年-1945 年,仅晋绥、晋察冀、冀热辽、晋冀鲁豫、 山东、苏皖、中原7 个抗日根据地,中国军民就被日军杀害318 万人。 第二、令人发指的细菌战、化学战 在侵华战争中,日本公然违背国际法,在中国研制和使用细菌武器,进行细菌 战,大量残杀中国人民。臭名昭著的“第731 部队”、“第 100 部队”等细菌战部 队,总人数达 2 万余人。他们还对实验对象进行活人解剖。每年用于试验的人达 400-600 人。 据不完全统计, 从 1939 年-1945 年 8 月, “731 部队”至少残害了 3000 多人。 从 1940 年下半年开始,侵华日军开始大量使用细菌武器,如感染力强、传染迅 速

19、、杀伤力大的霍乱、伤寒、鼠疫、炭疽病等菌种,以及白喉、痢疾等细菌。日军 进行细菌战的区域遍及华北、华中及重庆等广大地区,残杀中国军人和无辜居民数 十万人。 除使用细菌武器外,日本还从侵华战争一开始,就使用化学武器。日军还在中 国居民区施放毒气,并在水井和河水中投毒。据不完全统计,日军在侵华战争中, 使用化学武器 2000 多次,地点遍及中国的18 个省区,给中国军民造成9 万余人的 伤亡。日本投降时,尚有200 余万发毒气弹遗弃在中国各地,给当地居民留下严重 的伤害和隐患。 第三、不择手段的经济掠夺 经济掠夺是日本进行侵略战争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日本“以战养战”的主要 内容。日本对中国的经济掠

20、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征粮食和原料,供给前线日军或运回日本。在中国东北,日本强制购销 粮食,强迫农民将生产的大部分粮食按伪政府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交售。在关内, 日军变相抢掠军粮。 1939 年,日本仅从华中就运走大米7 亿升, 1940 年则增至 9 亿升以上。此外,日本还大肆掠夺中国的矿产资源。 二是垄断工农业、交通和贸易等,进行资本输出。1937 年 5 月,日本通过伪满 政府公布了“重要产业统制法”,把21 种工业产品置于日本控制之下。 6 三是控制金融,大量发行纸币,榨取占领区人民的财富。日本在中国东北大量 发行伪“满元”。在关内,1937 年 11 月至 1941 年 1

21、月,日本分别在张家口、 北平、 上海和南京设立了伪“蒙疆银行”、“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华兴银行”和“中 央储备银行”,依靠日军的刺刀发行大量没有信用价值的伪钞,借以榨取中国人民 的血汗和财富。 四是抓捕中国劳工, 为日本军国主义当牛作马。 据不完全统计, 到 1944 年为止, 日本在中国东北强征的劳工已达300 万人,其中被虐待致死的占总数的29%。需要 特别指出的是,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 有难以计数的中国妇女被日军强征做“慰安妇”, 遭受非人的虐待。 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远不止这些。中日两国人民必须不断 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反对任何掩盖和歪曲历史的错误行径,以正国

22、际视 听,使经历过二战的人不要忘记过去,使新一代了解历史真相,为维护人类和平与 发展的大局不懈奋斗。 结果 : 中日这场全面与持续的历史大决战,总共进行了八年( 从一九三七年 七七事变开始, 至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 ,双方总共进行过22 次的会战 ( 双方每 次会战均动员兵力在十万人以上) ,1117 次以上的战斗(双方兵力在一万人以 上) ,以及 38931 次的小型接战,中国国民党军队伤亡了360 万人 ( 其中国民党 陆军损失310 万,空军损失3 万损失一半以上战斗机,海军基本全军覆灭) ,日 军伤亡了110 万,中国平民伤亡了3560 万人, 接近六千亿美元的财产以及无数 的文物遭到

23、日军的摧毁与劫掠。 主要特征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全民参战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 侵略的战争。是中国人 民取得完全彻底胜利的一场战争。其主要特征有5 条:1 、全国共同抗战。2、国 共两党在民族大义面前, 开始第二次合作。3、两个抗日战场,中国国民党面对 日军海陆空军的正面战场 和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 。4、中国的抗日战争是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支援,中国 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第二次 世界大战彻底结束。5、抗日战争是 中国历史 上规模最大的反侵略战争 ,中国人 民空前团结起来,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24、新中国辉煌成就 1949 年,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 1951 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 年 土地改革完成 1953 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1954 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7 1964 年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 年 首颗氢弹试爆成功。 1970 年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 1971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代替中华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 年 9 月 中日正式建交 1976 年 四五运动 江青 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 文化大革命 ” 结束 1979 年 1 月 中美正式建交 1982 年 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

25、铁路 通车 1997 年 7 月 1 日 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99 年 12 月 20 日 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99 年 昆明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 1999 年至 2008 年 神一至神七(载人,无人,出仓)先后成功发射 2001 年北京申奥成功 2001 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快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并使之国际化。 2003 年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神舟” 五号载人飞船安然着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获得圆满成功。 2005 年 10 发射“ 神舟” 六号载人飞船。 2006 年沈阳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

26、 2007 年 10 月 24 日 18 时许在西昌发射 “ 嫦娥一号( CE-1)” 发射成功。 2008 年(8 月 8 日至 24 日) 第 29 届(北京)奥运会开幕。 同年 9 月 6 日至 9 月 16 日 残奥会在北京开幕 2010 年 1 月 1 日中国与东盟 FTA(自由贸易协定) 正式生效。这标志着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2010 年 5 月11 月 上海世博会开幕 2010 年 10 月 1 日 18 时 59 分 57 秒,搭载着 嫦娥二号卫星 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2010 年 11 月 1 日 0 时 26 分,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 六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这里是我国今年连续发送的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0 年 11 月 12 日27 日 广州亚运会开幕 2010 年 12 月 12 日19 日 广州亚残疾人运动会开幕 8 2011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471564 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