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结合料类习题加沥青.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451719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0.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机结合料类习题加沥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无机结合料类习题加沥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无机结合料类习题加沥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无机结合料类习题加沥青.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无机结合料类习题加沥青.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机结合料类习题加沥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机结合料类习题加沥青.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无机结合料类习题 一、填空题 1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在整个养生期间试验规定温度为,在北方地区应保持 (20 2) ,在南方地区应保持(25 2) ;水份变化小试件不超过1g ;中试件不超过 4g ;大试件不超过 10g 。 2、二灰碎石无侧限抗压试件制备时,试件直径和高均为15cm ,二灰碎石最大干密度1.97g/cm3,最佳含 水量 8.3% ,压实度标准 95% ,则制备 1 个二灰碎石试件需称湿混合料5372.6 (取 1位小数)。 3、EDTA 滴定法测定石灰剂量的标准曲线,石灰土试样是以含水量为16%, 湿质量 300g 建立的 ,现工地上 石灰土含水量 10%

2、, 应取湿试样284.5 g。 4、影响压实的因素有哪些 答: (1)含水量对整个压实过程的影响;(2 )击实功对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的影响;(3)不同压实机 械对压实的影响; (4)土粒级配的影响。 5、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的关系: 答:在一定的击实功下,当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时,土才能被击实至最大干密度。若土的含水量大于或小 于为最佳含水量时,则所得的干密度都小于最大值。 6、击实试验中,应制备不同含水量试件的数量: 答:大于等于 5个。 7、击实试验数据处理,如有超粒径颗粒的处理方法 答: ,max= 8、在击实功一定的条件下,随着土中粗粒料含量的增多,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的变化

3、(最佳含 水量减小,最大干密度增加) 。 9、击实试验中,至少制备不同含水量的试样为(5 个) 。 10 、半刚性基层设计,以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作为设计指标。(95% 保证率的下置信界限) 11 、石灰稳定土砂砾强度试验,南方地区养护温度(25 2 ) 12 、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劈裂强度试件养生方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相同,但养生世间为6个月。 13 、不宜用二灰稳定的土(有机质含量超过10% 的土) 。 14 、简述水泥稳定土配合比设计的要点. P196 15 、简述水泥稳定类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过程. P218 16 、击实试验结果处理时采用的含水量是(试验所得的最佳)含水量,若在粘性

4、土里掺加砂土,则其最大 干密度(变大 ) 、最佳含水量(变小) 。 二、判断题 1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制件所用的试模内径两端尺寸有所不同。( ) 2EDTA 滴定法快速测定石灰剂量试验中,钙红指示剂加入石灰土和氯化铵反应,溶液呈纯蓝色。 ( ) (1 )击实试验的原理与压缩试验的原理一样都是土体受到压密 (2 )影响击实效果的主要因素只有含水量 (3 )做击实试验,击实筒可以放在任何地基上 三、计算题 1一组二灰土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如下:0.77 、 0.78 、0.67 、0.64 、0.73 、0.81MPa,设计 强度 Rd=0.60 MPa,取保证率系数Za=

5、1.645,判断该组二灰土强度是否合格( 取小数 2位) 。 解:强度平均值Rc=0.74 MPa, 标准差 S=0.067 Rc0.95=0.74-1.645 0.067=0.62( MPa) Rd=0.60 MPa, 偏差系数 Cv=0.067/0.74=9.05%10%,故该组二灰土强度合格。 四、选择题 1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中,对试件施压速度是C 。 A、50mm/min B、10mm/min C、1mm/min D 、0.5mm/min 2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试件在养护期间,中试件水分损失不应超过A 。 A 4g B .3g C .2g D .1g 3二灰碎

6、石无侧限抗压试件高与直径相同,尺寸为B 。 A 、175mm B .150mm C .100mm D .125mm 4在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中当偏差系数Cv ( 10 15 )( B )试件。 A 、6 个B、9个C、13 个 5水泥稳定碎石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可以比设计时确定 的剂量A A、增加 0.3-0.5% B、减小 5% C、增加 1% 6击实试验结果整理时,若有超粒径的土颗粒,则(2 ) (1 )均可按照规范的公式修正(2)超粒径百分含量小于30 可以按规范公式修正 (3 ) 不需进行修正(4)修正不修正都可以 7击实试验试样制备分干法和湿法两种,

7、两种制样所得击实结果应该(4 )(2 )? (1 )相同( 2)干法最大干密度大于湿法最大干密度 (3 )干法最大干密度小于湿法最大干密度(4)不一定 多项选择 8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是按干密度用(1 )或(3 ) (1 )静压法( 2)自然沉降(3)锤击法( 4)三种都不是 简答题 (1 )简述击实试验的目的和意义,并说击实试验的注意事项 计算题 (1 )将土以不同含水量制成试样,用标准的夯击能使土样击实,测定其含水量及密度如下表所示,试绘出 击实曲线,求出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 含水量17.2 15.2 12.2 10.0 8.8 7.4 密度2.06 2.10 2.16 2.13 2.03

8、 1.89 baiyong发表于2007-8-26 11:47 沥青类 一、填空题 1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主要由(目标配合比设计) 、 ( 生产配合比设计) 、 ( 生产配合比验证验证) 。 3我国现行采用(空隙率) 、 ( 饱和度) 、和(残留稳定度)等指标来表征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4沥青混合料按公称最大粒径,可分为特粗粒式、 粗粒式、 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等类。 5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粘聚力)与(内摩擦角)。 6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试验的操作步骤。P289 、291 、293 7沥青老化后,在物理力学性质方面,表现为针入度减小,延度减小,软化点升高,绝对粘度增加 , 脆点 减

9、小 等。 8石油沥青的三大技术指标是(针入度)、 ( 软化点)、 (延度) ,它们分别表示石油沥青的(粘)性、(热 稳定)性和(塑)性。 9石油沥青老化后的指标的变化。 10 下列溶剂中能将沥青裂解蒸馏出的油分完全溶解的溶剂是(乙醚) 11 与老化粒组相比较,沥青老化后,其针入度指数是(增加) 12 沥青的针入度和软化点都是表示沥青粘滞性的条件粘度 13 含蜡量、软化点等试验是否涉及到沥青变形性的指标 ? 14 当超过重复性精密度要求,用回归法确定沥青含蜡量时,蜡质量与含蜡量关系直线的斜率(方向系数 应为正值)。 15 沥青针入度PI 表示沥青的(感温性) 16 沥青混合料试件的高度变化不影响

10、所测流值,仅对稳定度的试验结果有影响( ) 17 通过采用(增加压实功)的方式可以降低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 18 在马歇尔试验中,沥青含量增大,沥青混合料物理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 19 用于评定沥青混合料强度与稳定性的参数(稳定度、流值、残留稳定度、车辙)。 20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 稳定度、流值、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残留稳定度 21 进行矿料配合比设计时,应具备什么基本条件: (1)沥青混合料类型已确定,级配范围已明确。 (2)各种矿料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要求,各档料的筛分析已完成。 22 沥青混合料设计中发现稳定度偏低。应采取的措施: 23 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方法 24

11、现场拌合沥青混合料的抽检项目 25 沥青混合料加入矿粉的作用 26 评价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指标 27 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的四种方法适用范围 28 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不小于3的原因 29 随沥青用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也相应提高 30 关于我国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的描述 31 某地夏季炎热,冬季温暖且雨量充沛,则该地气候分区可划分为(1-4-1 ) 。 32 某地夏季较热,冬季严寒且干旱少雨,则该地气候分区可能是(2-1-4 ) 。 33 表干法、 水中重法、 蜡封发、 体积法是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的4中方法, 其表干法适用范围 (密实型)。 34 沥青混合料施工检测项目主要有(稳定度、流

12、值、马氏密度、最理论密度、空隙率、压实度、沥青含 量、矿料级配) 。 35 蜡封法如何定义 36 为提高高温稳定性,南方地区选用的沥青标号通常要比北方地区适当低一些() 37 考虑高温稳定性,沥青混合料粗集料的粒径要大一些,考虑耐久性粗集料的粒径要小一些( )? 38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规定,在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候,应遵循(使用性能(包 括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滑性、耐久性)、施工和易性和经济性)原则。 二、判断题 1沥青路面施工时,若混合料的加热温度过高或过低时,易造成沥青路面的泛油.。 ( ) 2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2.36 的碎石、破碎砾石等。 ( ) 3S

13、MA 沥青用量较高,为防止施工时混合料中沥青偏离,应向混合料中夹入纤维等稳定剂。( ) 4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时的温度越高,则稳定度愈大,流值愈小( ) 5沥青混合料用集料筛分应用“ 干筛分 ” 。 ( ) 6在沥青延度试验中,发现沥青浮于水面,应向水中加入酒精。( ) 7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的有效密度应大于表观密度。( ) 8、道路石油沥青的标号是按针入度值划分的。( ) 9沥青针入度指数是沥青标号划分的依据( ) 10 沥青延度测试选择不同试验温度时,可以采用相同的拉伸速度( ) 当低温采用 1 0.05cm/min拉伸速度时,应在报告中注明。 11 针入度是表征沥青的的温度稳定性指标,针入度指数

14、校大,路用性能较优。( ) 12 软化点既能反映沥青感温性的指标,也是沥青粘度的一种量度。( ) 13 对于 AH-70 沥青,针入度越大,软化点越高,延度越大。( ) 14 对于测定针入度大于200 的沥青试样,应做3次 平行试验,在同时试验数量较多、标准针不够时,允 许使用一个标准针,但必须洗干净才能进行下一个平行试验检验。( ) 对于测定针入度大于200 的沥青试样,至少用三根标准针,每次试验后将针留在试样中,至试验完成。 15 测得两种沥青的粘滞度分别为:A、沥青 C560 50S ,B、沥青 C560 100S ,则 A 的粘结力大于 B。 ( ) 16 在用表干法测定压实沥青混合料

15、密度试验时,当水温不为 25 度时,沥青芯样密度应进行水温修正。 ( ) 17 车辙试验主要是用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 18 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的有效密度应大于表观密度。 19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时的温度越高,则稳定度愈大,流值愈小。 20 表干法适用于AC-II 型、 ATPB 型较密实吸水率小的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21 我国现行国标规定,采用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22 、沥青混合料的试验配合比设计可分为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和沥青最佳用量确定两部分。 三、选择题 1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指标有(ABCD ) A高温稳定性B、低温抗裂性C、耐久性D 、抗

16、滑性 2沥青路面试验路铺筑属于(A )阶段 A施工准备B、沥青混合料摊铺C、沥青混合料压实D、沥青混合料运输 3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碎石的区别是A 。 A . 压实后剩余空隙率不同B . 矿粉用量不同C . 集料最大粒径不同D . 油石比不同 4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与细集料的分界粒径尺寸为B 。 A .1 18mm B .2.36mm C .4.75mm D .5mm 5 车辙试验检验沥青混合料D 性能。 A . 变形B . 抗裂C . 抗疲劳D . 热稳定 6对密级配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件两面各击D 。 A .100次B .125次C .50 次D .75 次 7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沥青

17、含量为以下两个质量比的百分率(A ) A 、沥青质量与沥青混合料的质量B 、沥青质量与矿料质量C、沥青质量与集料质量 8在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试验中水煮法试验宜将集料过(A )筛,水浸法试验宜将集料过( A )筛。 A 、13.2 19mm ;9.5 13.2 mm B、9.5 13.2mm ;13.2 19mm C 、13.2 16mm ;9.5 13.2 mm D 、9.5 13.2mm ;13.2 16mm 9矿质混合料的最大密度曲线是通过试验提出的一种(BC ) 。 A、实际曲线B、理论曲线C、理想曲线D、理论直线。 10 、针入度指数越大,表示沥青的感温性(B ) 。 A、越大B、越

18、小C、无相关关系D、不变 11 、可用(AD )指标表征沥青材料的使用安全性。 A、闪点B、软化点C、脆点D、燃点 12 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指标有(ABCD ) A高温稳定性B、低温抗裂性C、耐久性D、抗滑性 13 离心分离法测定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中,应考虑泄露入抽提液中矿粉的含量,如果忽略该部分 矿粉质量,则测得结果较实际值(A ) A大B、小C相同 13 沥青与矿料粘附性试验试用于评定集料的(C ) 。 A、抗压能力B、抗拉能力C、抗水剥离能力D 吸附性 14 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后的沥青性质试验应在(A )内完成 A72h B、90h C、63h D、3d 15 我国重交通道路石

19、油沥青,按A 试验项将其划分为五个标号。 A . 针入度B . 软化点C . 延度D . 密度 16 针入度的试验条件有ABC 。 A . 标准针及附件总质量100g B . 试验温度 25 C . 针入度试样时间 5S D . 针入试样深度 17 软化点的试验条件有AC 。 A . 加热升温速度 5 0.5 /min B . 试件直径C . 加热起始温度 5 0.5 D . 软化温度 18 延度试验条件有BC 。 A . 拉断长度B . 拉伸速度C . 试验温度D . 试件大小 19 沥青密度试验标准温度为C 。 A .10 B .25 C . 15 D .20 20 试验测得沥青软化点为8

20、1.4 ,试验结果应记为B 。 A .81.5B .81 C . 82 21 、用标准粘度计测沥青粘度时,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孔径条件下,流出时间越长,表示沥青的粘度(A) A、越大B、越小C、无相关关系D、不变 22 测定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试验是(C ) A、车辙试验 B、沥青混合料保水率试验C、残留稳定度试验D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23 SMA 的主要优点有(ABCDE ) A、抗滑耐磨B、空隙率小C、抗疲劳 D、高温抗车辙E、低温抗开裂 24 用来检测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试验有(A ) A、冻融劈裂试验B、车辙试验C、马歇尔稳定度试验D、饱水率试验 25 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指标有(ABC

21、D ) A高温稳定性B、低温抗裂性C、耐久性D 、抗滑性 26 我国现行规范采用(A )等指标来表示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A空隙率、饱和度、残留稳定度B、稳定度、流值和马歇尔模数;C空隙率、含蜡量和含水 量D、针入度 27 沥青混合料稳定度试验对试件加载速度是D 。 A . 10mm/min B . 0.5mm/min C . 1mm/min D . 50 5mm/min 28 沥青混合料稳定度试验温度是B 。 A .50 B . 60 C . 65 D . 80 29 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将B 。 A . 保持不变B . 出现峰值C . 减少D . 增大 30 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饱和度将D 。 A . 保持不变B . 先出现峰值后出现谷值C . 减少D . 增大 31 随沥青含量增加,沥青混合料试件空隙率将C 。 A . 增加B . 出现谷值C . 减少D . 保持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