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院新冠肺炎医院感染应急处置预案一、预案目标与范围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院感染的突发情况,保障患者、医务人员及社会公众的安全,确保医院正常运转,制定本应急处置预案。该预案适用于所有医院及医疗机构,涵盖疫情防控、患者管理、医务人员保护、后勤保障等多个方面。二、风险分析1 .可能出现的风险 新冠肺炎患者的急剧增加,导致医疗资源不足。 医务人员感染风险上升,影响医疗服务能力。 医院内部传播风险,可能导致疫情扩散。 社会公众恐慌,影响医院正常运营。2 .风险影响评估- 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 增加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与工作强度。- 影响医院的声誉与社会信任。- 造成资源浪费与经济损失
2、三、组织机构框架1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医院院长副组长:副院长、感染科主任成员:护理部主任、后勤保障部主任、院感科人员等主要职责:- 负责本预案的组织实施。- 统筹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组织疫情信息的上报与反馈。2 .应急组别(一)应急响应组 组长:副院长 成员:感染科、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工作人员 职责:负责对新冠肺炎患者的接收、分诊、救治。(一)感染控制组 组长:院感科主任 成员:感染科医师、护理人员 职责:负责医院内部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监测和评估感染情况。(三)后勤保障组 组长:后勤保障部主任 成员:物资管理人员、设备维护人员 职责:确保医疗物资的供应、设备的正常运转。(四)心理支持组
3、一组长:医院心理科主任 成员: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 职责: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与咨询。四、应急处置流程L事故报告及信息传递 医务人员在发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时,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并启动疫情报告机制。 科室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通知应急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2 .指令下达应急领导小组召开紧急会议,评估疫情情况后,向各应急组下达指令。确定患者接收、感染控制、物资调配等具体措施。3 .应急响应患者接收:急诊科负责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接收与分诊,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感染控制:感染控制组立即开展消毒工作,确保医院环境安全,减少交叉感染风险。4 .后勤保障后勤保障组根据指令,准备必要的医
4、疗物资,如口罩、护目镜、消毒剂等,确保医务人员的防护。组织后勤人员对医院进行全面消毒,确保工作环境安全。5 .心理支持-心理支持组为医务人员提供心理疏导,帮助其缓解工作压力,提升心理素质。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增强医务人员的心理抵抗力。6 .现场清理与评估疫情过后,医院应组织对疫情处理过程进行总结与评估,形成报告,持续改进。清理现场,恢复医院正常运营。7 .事后报告-各组在应急响应结束后,需向应急领导小组提交工作总结报告。-在报告中需详细记录疫情情况、处理措施、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五、物资清单与资源配置1.物资清单 医用口罩、N95口罩一手套、护目镜、面罩 医用消毒剂、洗手液 监测设备(体温计
5、脉搏氧饱和度计) 医疗设备(呼吸机、监护仪)2.资源配置方案根据医院规模与患者数量,合理配置医务人员与物资。定期开展物资清点与补充,确保应急时物资充足。六、评估机制1 .定期评估应急领导小组每月组织一次应急预案评估会议,检查预案实施情况。根据疫情发展与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应急预案。2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升各部门的应急响应能力。一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3 .医务人员培训-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确保其掌握新冠肺炎防控知识与技能。建立培训档案,定期更新培训内容。七、总结本预案旨在为医院应对新冠肺炎感染提供清晰的指导和规范化的流程。通过组织机构的建立、应急处置流程的明确、物资保障的到位和评估机制的实施,确保医院在疫情突发情况下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响应,保障患者与医务人员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