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范文】劳动合同 :北大后勤乱象 工人17年无劳动合同.docx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54963 上传时间:2018-11-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同范文】劳动合同 :北大后勤乱象 工人17年无劳动合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合同范文】劳动合同 :北大后勤乱象 工人17年无劳动合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合同范文】劳动合同 :北大后勤乱象 工人17年无劳动合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合同范文】劳动合同 :北大后勤乱象 工人17年无劳动合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合同范文】劳动合同 :北大后勤乱象 工人17年无劳动合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同范文】劳动合同 :北大后勤乱象 工人17年无劳动合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同范文】劳动合同 :北大后勤乱象 工人17年无劳动合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劳动合同 :北大后勤乱象 工人 17年无劳动合同 特征码 CFtrXkvnxjoWLVbZTPif “他们是隐藏在北京大学食堂工作台后的脸庞;他们是屈居于八 人间宿舍中的黑影。他们是一个很难被北大师生注意到的群体, 熟悉却又无比陌生。他们是北大工人。 ” 12 月 15 日,关注工人问题的北京大学学生社团马克思主 义学会微信自媒体上发布北大后勤工人调研报告 ,报告称 61 名北大学子访谈了 100 名北大后勤工人,结果发现北大 36% 的后勤工人根本没有劳动合同;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一些保安 无社保;工人们存在严重超时加班,工资仅 2300 元/月;绝大部 分工人只能住地下室,很少

2、有肉吃等等。 这份报告刊发在一篇名为他们北大后勤工人调研报告 被忽略的群体微信文章上。报告发出后,很快就引发了北 大学子、后勤工人们的讨论,12 小时内阅读量突破 3 万,打赏 人数近 600 人,并且数量还在增加。 一些曾在北大工作的保安、正式工在调查报告下留言表示, 对报告很有共鸣,北大打工者的情况是社会打工者遭遇的冰山 一角等。 12 月 15 日傍晚,新闻记者多次拨打北京大学相关宣传负 责人的电话,截止发稿,尚未得到北大的官方回复。 第 2 页 61 名北大学生的调研和呼吁 今年 9 月 22 日来,北大校园内建筑工人讨薪的话题引发北 大学子大讨论后,北大马克思主义学会成立调研小组,着

3、手调 研北大校园工人。 XX 年 11 月 23 日12 月 5 日期间,来自北大社会学系、中 文系、法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等 19 个专业院系的 61 名本科 生和硕博研究生,分成四个小组对学校几个重点后勤部门的工 友进行了探访。报告称,访谈约 100 名工友,基本覆盖所有基 层岗位。 在相关教授帮助下,调研小组形成了调研报告后发布在自 媒体上,引发关注。包括北大法学院教授等在内的一些北大内 部职工在微博上转发了这份调研。 在报告中,调研团队称希望通过此次调研真正接触身边工 友,详细了解并向师生们展现后勤工友真实的工作和生活状况, 将被标签化了的“工人”还原为全面的、活生生的人,探求校 园不

4、和谐劳工问题的根源并尝试对此提出合理化建议。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此次调研拉近学生与工人之间的 距离,思考工人命运和我们之间的现实关联性,体谅工人的辛 苦,尊重劳动的价值,努力为工人处境的改善尽到自己的绵薄 之力。 ” 报告在最后呼吁,各后勤主管部门在为北大争创世界一流 大学作出贡献的同时,切实敦促相关单位落实法律法规,及时 第 3 页 发现并且改正在用人制度上存在的不合理、不合法现象,保障 工人合法权益,改善工人的生活和工作境遇,也为兄弟高校提 供一个学习的榜样。 “如果您是北大的一员,请用实际行动去为身边的工友做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在晚上走进宿舍陪他们聊聊天,听 听他们真实的心声,

5、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他们的困难,帮 助维护其合法权益!” “回不去农村,留不下城市” 我们家早就不种地了,粮食现在卖不上价,只好通过土地 流转将土地租给种粮大户。他们有的包了上百亩地,有大型机 械,能赚到钱。 一位食堂的保洁阿姨 此次调研访谈到的工友大都来自河北、河南和山东三省, 很多有长年的打工经历,生活的重压迫使他们背井离乡,异地 谋生。 “我们家早就不种地了,粮食现在卖不上价,只好通过土 地流转将土地租给种粮大户。他们有的包了上百亩地,有大型 机械,能赚到钱。 ”一位食堂的保洁阿姨对调研团队说。 调研团队认为,这些工友身份已从农民转变为工人身份, 已经回不去农村了。 针对年轻工友这一特

6、殊群体,调研团队倾听了他们对未来 的规划和展望。 “迷茫”是很多受访保安的第一反应。关于未来 第 4 页 的打算,53%的保安选择回家乡创业,37%希望将来能在城市里 找到一份工作并定居下来,10%表示没想好或打算回家乡务农。 保安的流动性非常高。很多保安是为了利用北大的学习资 源才过来上班,但是他们很快就会发现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 工人不被允许进入图书馆,除非有教师的担保和证明。 中年工友多将希望放在下一代身上,他们注重儿女教育的 意识出乎意料。然而,调研团队也发出了疑问在不完整的 关爱与落后的教育资源中成长起来的留守儿童,真能有朝一日 如工友们所想“和你们一样,来到北大读书?” “这种从小

7、被灌输在每个人心中的要成为人上人的人 生目标,成了许多工人艰辛生活中的虚无寄托,其实他们的孩 子最终很有可能和父辈们一样,一次次地踏上打工的漫途,又 一次次地被拒在城市之外,四处飘摇。 ”调研报告中写道。 附:北大后勤五大问题概述 调研报告分别对“合法权益被侵害” “恶劣的食宿条件” “乏味的地下室生活” “单调紧张的人际关系” “建筑工人之殇” 等进行了论述,无界新闻做了部分概要整理。 问题 1:有北大后勤工人 XX 年无劳动合同 36%北大后勤工友未和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调研组统计,36%的北大后勤工友在入职以来,单位根本就 没和他们签订劳动合同(如北大学子用餐的艺园二层的多数工友)。 超过

8、 6 成北大后勤工人未签合同或者未持有合同。 第 5 页 一位曾在某后勤部门工作了 10 多年的老员工告诉调研学生, 单位从来没有和她签过一次合同。北大食堂有工人坦言:劳动 合同都不签,压根就是把工人当成北大的外人。 “只是把我们当 成干活的。 ” “(北大食堂)农园一层和勺园一层的部分女工友,即便签 过劳动合同,只是和单位主管约定了大致的工资,签完字合同 马上就被主管收走了, ”调研报告写道,这种情况在北大学子走 访的签了合同的后勤工友中占比超过 70%。 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 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9、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 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 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北大的后勤工友分为正式工和劳务派遣工两种。正式工签 有正式的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工则是由劳务中介公司招工。正 式工工资相对高些。 按照劳动合同法新规:劳务派遣工必须跟正式工同工 同酬,同时只能在存续时间不超过 6 个月的临时岗位使用。国 家人社部要求,在 XX 年 3 月前,劳务派遣工比例必须降到 10% 以内,距离国家强制要求仅有 3 月,北大食堂部门劳务派遣工 的比例高达 43%。 问题 2:购买社保的后勤工友比例低于 40% 第 6 页 有句话叫胳膊拧不过大腿 ,你出身农村我又不是不知

10、道, 公司的力量比你不知道强多少倍,不信就去告啊,没用的,劝 你还是省省吧。 某单位负责人 调研报告称,北大校园工人中,单位为其购买社保的后勤 工友比例低于 40%,而全额购买的则不到 10%。北大食堂农园、 勺园二层、面食部和松林餐厅的很多工友都没有缴纳社保,有 工友反映,后三者实际上是被学校承包给同一个私人老板了。 “社保缺失的另一个重灾区是保安队。 ”调研小组发现,承 担北大校本部安全保卫任务的是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文安分 公司第一大队下辖的几个分队。文安公司没有为在北大工作年 限在 2 年以下的任何 1 名保安缴纳过社会保险。 一名曾经在保安队工作过的保安,到海淀区人社局的官网 查询他

11、的社保缴费记录,结果显示为空。他在离职后到保安队 找某位负责人讨要一个说法,却得到却得到以下回应:“有句 话叫胳膊拧不过大腿 ,你出身农村我又不是不知道,公司的 力量比你不知道强多少倍,不信就去告啊,没用的,劝你还是 省省吧。 ” 媒体报道北大保安成学霸的事迹后,一些人利用北大的学 习资源而到北大当保安,但是事实是:工人不被允许进入图书 馆,除非有教师的担保和证明。 保安们向调研小组反映管理混乱:保安队部分领导经常纵 第 7 页 容一些黑导游、黑车拉客随意进出北大校园,被扣下来的车, 也被有些领导私下放进北大。种种不如意让北大保安非常不稳 定,流动性非常高。一名保安说过:“经常是刚和一哥们认熟

12、, 结果他就辞职了。 ” 调研显示,北大 53%的保安未来选择回乡创业,37%希望将 来能在城市里找到一份工作并定居下来,10%表示没想好或打算 回家乡务农。 问题 3:工人收入低、超时加班现象普遍 正常工作时间为 8 小时,调研发现北大食堂的绝大多数工 作人员每天工作至少 9 小时:3 成工人每天工作时间超过 12 小 时,47%的工人工作时间在 8-11 小时。而北大的部分食堂(如面 食部、松林餐厅和艺园小白房)和一些特殊工种(如动力系统的 白班岗)的工作时间可达 12-14 个小时,属于严重超时加班。 “北大后勤工人加班现象普遍存在。 ”调研组发现,北大一 半左右在食堂工作的工友每周只能

13、休息半天,即上午和中午上 班,从下午两点左右开始休息,每周累计四个这样的半天折算 成两个全天休息日。 工人工资不高,北大农园二层某窗口工作的 a 阿姨为例, 她每天工作 11 小时,每周休息 1 天,单位没有给其缴纳社保情 况下,只能拿到 2900 元左右/月。北大农园一层、勺园等食堂 的很多阿姨仅 2300 元左右/月。不少工人连工资条都没见过。 收入低,调研报告称,北大绝大部分后勤工人住学校地下 第 8 页 室,早饭大都是是馒头加咸菜,而其他两顿饭经常吃清汤面和 炒蔬菜,肉食很少见,反正是“什么便宜吃什么” ,一天饭钱六 七块。 “这不是发生在北大的个案,而是社会的普遍现象。 ”北大 学子

14、调研组呼吁改变这种情况:北大各后勤主管部门在为北大 争创世界一流大学作出贡献的同时,切实敦促相关单位落实法 律法规,及时发现并且改正在用人制度上存在的不合理、不合 法现象,保障工人合法权益,改善工人的生活和工作境遇。 同时,15 日自媒体上有超 500 多人对报告的打赏,调研组 表示将拿出这些钱用在工友后续服务活动上。 问题 4:单调紧张的人际关系 很少有学生正眼看我们,这也是这个职业决定了的。 一名保洁工友 调研团队发现,很多工友不知道自己是和餐饮中心还是劳 务派遣公司建立的劳动关系,有的阿姨甚至不知道他们的主管 是谁。在很多部门,上级对待下级的态度恶劣,管理也非常苛 刻,有位工友反映, “

15、经理看谁不顺眼就骂人,还经常以罚款相 威胁。 ” 几名保安曾向调研团队调侃公司弄的企业文化宣传,比如 “公司是员工的衣食父母”之类,他们称之为“鬼话” 。在保安 队偶尔会发生上级与下级之间的冲突,多数由工资和社保问题 引发。调研团队分批走访过 5 个保安宿舍,发现每个宿舍的工 第 9 页 友之间并没有多少交流,经常看到的是画面是每个人都在低头 玩手机,有室友下班进来后也不会打招呼。 在工友与学生之中,也存在着一些冲突。比如,有位食堂 员工就提到自己曾经上错了一道菜,结果被当事学生曝光到 bbs 上,并且说了很多言辞激烈的话,结果那个月的工资就全 被扣掉了。有一位负责四教某层保洁的工友讲起了自己

16、的辛酸 事, “很少有学生正眼看我们,这也是这个职业决定了的。 ”晚 上教学楼熄灯的时候会遇到学生上自习, “每次催他们让下,都 挺不好意思的还有一次不知道怎么回事得罪了学生,结果 被举报了,说我不好好干活,被主管领导批评了一顿。 ” 问题 5:建筑工人追讨工资难,基本权益严重缺失 由于建筑工地在劳动模式上同食堂等后勤部门存在较大差 异,因此调研团队把在建筑工地发现的主要问题这块单独列出 来。 调研团队了解到,通常是一个地方的人依靠乡缘关系组成 一个包工队,由包工头带领,集体到工地工作。当然,实际上 包工头只是建筑业中所盛行的分包劳动体制的一环,这成为建 筑行业欠薪事件频发的直接原因包工头承担

17、着经其手直接 向建筑工人发工资的责任,工人一旦拿不到工资就会去找包工 头,然而,包工头本身也常常成为被拖欠工程款的对象。 据一名包工头讲述,考虑到建筑工作的高风险、高强度、 长时间和低保障,普通工人五六千的工资其实并不很多。平时 第 10 页 工人们则在包工头那里领取一点微薄的生活费以度日,只有在 年底结算时才能够拿到自己这一年来的血汗钱。 报告中写道,建筑行业是缺乏合同和社会保障的重灾区, 北大的工地也难以幸免。在调研团队接触到工人和包工头里, 只有包工头会与建筑商或者劳务公司签署用工协议,工人们出 于老乡的关系仅与包工头有过口头协议。没有一位工人签署过 劳动合同,五险一金等社会保障自然是无从谈起。 “这巨大的法 律风险便成为了建筑工人基本权益严重缺失和日后追讨工资难 的症结。 ” 访谈中,一位工人称,所在的包工队里的工人没有签合同, 老板欠了他们一百多万就跑路了。工人们告到北京市政府, “牌 子举过,横幅拉过” ,但最后仍然因为缺乏劳动合同等必要的法 律证据而不了了之。 相关资料显示,类似的欠薪事件在建筑行业里几乎成了老 大难的顽症。另一位工人向调研团队展示了他身上的伤疤,那 是一次工伤事件留下的痕迹,受伤过后,他不仅没有得到任何 工伤赔偿或补助,甚至连受伤期间的工资也被克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合同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