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品及库存物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加强药品及库存物资的管理,确保其安全、有效、合规使用,维护患者权益,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特制定本制度。药品及库存物资管理制度是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行的重要依据,是药品和物资使用、采购、储存、管理及监督的规范。第二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所有药品及库存物资的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药品的采购、储存、使用、报废、盘点等环节。所有参与药品及物资管理的人员均应遵守本制度。第三章目标1 .确保药品及库存物资的安全、有效、合规使用,防止药品滥用及过期。2 .加强库存管理,确保药品和物资的及时供应,避免缺货。3 .提高药品及物资管理的效率
2、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4 .确保所有药品及库存物资的管理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第四章管理规范第一节法规依据本制度依据以下法律法规制定:1 .药品管理法2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3 .药品储存管理规范4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第二节责任分工1 .药品管理部门:负责药品的采购、储存、发放及监督管理。2 .仓库管理人员:负责库存物资的接收、保管、发放及盘点。3 .使用部门:负责药品及库存物资的合理使用,确保使用记录的及时、准确。4 .质控部门:负责药品及物资的质量监督及定期检查。第五章操作流程第一节药品及库存物资的采购1 .需求提出:使用部门依据实际需求填写采购申请单,注明所需
3、药品或物资的名称、规格、数量及用途。2 .审核审批:药品管理部门审核采购申请,确保需求合理,符合医院的药品使用计划。3 .选择供应商:根据医院的采购制度,选择符合资质的供应商进行药品及物资的采购。4 .采购合同签署:与供应商签署采购合同,明确价格、交货日期和质量标准等条款。第二节药品及库存物资的接收1 .验收标准:接收药品及库存物资时,需核对数量、规格、批号及有效期,确保与采购合同一致。2 .记录存档:验收合格后,应填写验收记录,保存相关单据,建立档案。3 .不合格处理:如发现药品或物资不合格,需立即通知供应商进行退换,并填写不合格记录。第三节药品及库存物资的储存1 .储存环境:药品及库存物资
4、应根据其特性,存放于适宜的环境中,确保其质量。2 .分类管理:药品及库存物资应按类别、性质进行分类存放,便于管理。3 .定期检查:仓库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药品及物资进行检查,确保无过期、变质现象。第四节药品及库存物资的使用1 .使用登记:使用部门在使用药品及库存物资时,需填写使用登记表,记录使用情况及用途。2 .合理使用:所有药品及物资的使用应根据临床需求,确保合理、安全。第五节药品及库存物资的报废1 .报废申请:如发现药品过期、变质或损坏,使用部门需填写报废申请单,说明原因,并提交给药品管理部门审核。2 .审核报废:药品管理部门审核后进行报废处理,并填写报废记录,确保流程合规。3 .销毁处理:对
5、报废药品应进行安全销毁,确保不对环境和社会造成影响。第六节药品及库存物资的盘点1 .定期盘点:仓库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库存盘点,核对实际库存与账面记录的一致性。2 .异常处理:如发现库存差异,需及时调查原因,并记录处理结果。3 .报告汇总:盘点结束后,应形成盘点报告,提交给管理层进行审核。第六章监督机制第一节监督检查1 .定期检查:质控部门应定期对药品及库存物资的管理进行检查,确保制度的执行。2 .随机抽查: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第二节记录与反馈1 .记录保存:所有与药品及库存物资管理相关的记录应妥善保存,确保信息可追溯。2 .反馈机制:设立反馈渠道,鼓励员工对药品及物资管理提出建议和意见。第七章附则本制度由药品管理部门负责解释,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对于制度的修订与更新,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并经管理层审核通过后实施。以上制度旨在为药品及库存物资的管理提供全面的规范,确保医疗机构的正常运作和患者的用药安全。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流程和监督机制,可以有效提升药品及物资的管理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损耗和风险,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