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数学比大小教学设计_一年级数学教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510867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一数学比大小教学设计_一年级数学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一数学比大小教学设计_一年级数学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一数学比大小教学设计_一年级数学教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一数学比大小教学设计_一年级数学教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一数学比大小教学设计_一年级数学教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一数学比大小教学设计_一年级数学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一数学比大小教学设计_一年级数学教案.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一数学比大小教学设计 _一年级数学教案 比大小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17-18 教学目标: 1、 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 认识符号 “ ” 、 “ ” 、“ =”,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 结果,建立符号感。 3、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符号 “ ” 、“ ” 、“=”,知道它们的含义;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 ” 、“ ” 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动物头像学具、和1 5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1、课件演示:动物乐园场景 师:

2、今天,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热闹极了。我们 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 2、汇报交流。 学生: 4 只小鹿, 5 只小白兔, 4 只小熊, 3 匹马、 3 只猴子, 2 只小鸟。 3、动手操作。 (1) 师:谁愿意用动物头像来表示你观察到的动物?请用学具(动物头像)表示出来。 (2) 学生摆完,设疑激趣:来了这么多的动物,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老师很想知道, 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来比一比看。 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怎么比?比的结果是什么? A、独立思考 B、 小组交流 C、 全班交流 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和 同样多;比 多;

3、比 少。 (教学设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的教学理念,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后,让学生自己在心里数一数,在班级汇报时说一说,在自己的桌 面上摆一摆,引导孩子动脑、动口、动手全方位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 主体性。)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认识等号。 (研究第一种情况) (1)学生汇报:我把熊和鹿做比较。 师:那么这两种动物,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 A:我用数的方法来比较。鹿有4 只,熊有4 只,所以鹿和熊一样多。 学生 B:我用摆的方法进行比较,熊摆了4 只,鹿也摆了4 只,所以熊和鹿一样多。 (教学设想: 课程标准中强调学

4、生之间的交流,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 设置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围绕“ 谁和谁比?谁多?谁少?你怎么知道?” 进行讨论, 给学生思 考、探索与表达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同时教师以儿童化的语言,以商量的语气、以平等的身 份和孩子们共同学习,能激发孩子更高的学习热情,使孩子们敢说、敢想、敢做、敢于表达 自己的想法,乐于参与课堂学习。) (2)展示学生各种不同的摆法,比出好的,将学生引导到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课 件出示) (教学设想: 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但算法多样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 培养出来的,而是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地渗透、培植,只有在学生想法多样化、摆

5、法 多样化、说法多样化 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出现算法的多样化。) (3) 、认识“=” 熊有 4 只,鹿也有4 只,我们就说熊和鹿的只数同样多,4 和 4 同样多,要用什么符号来表 示呢?(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 等号 ” )课件出示4 = 4 读作: 4 等于 4 等号 (教学设想: 现在的孩子,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 所以在认识同样多和“ ” 的过程中, 应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只要是学生能说的让他们自己 说,能做的让他们自己做,能教的就让他们自己来当小老师,教自己的小伙伴。) (4)找找动物乐园里还有谁和谁同样多,几等于几?(马和猴子同样多,3=3) (

6、5)举例:除了3=3,4=4 以外,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来吗?根据汇报,师板书。(1=1, 5=5 )看黑板上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等号两边的数一样)“ 两边相同用等号” 2、认识 “ ”、“ (1)认识 “ ”。 汇报。学生A:我是把猴子和兔比,兔子有5 只,猴子有3 只,所以兔子比猴子多。 学生 B:我是摆一摆知道的,兔子摆5 只,猴子摆3 只,多出了2 只,所以兔子比猴子多。 (课件出示一一对应的摆法) 引出大于号。 师: 5 比 3 多,在 5 和 3 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等号行吗?“ 我们把这个等号变一 变, ” 课件动画演示等号变大于号:把等号左边的口张大点,右边的口变小

7、点,就成了大于 号。 (让学生体会到符号之间的联系) 这个式子53 怎么读?( 5 大于 3) 。用手势帮助我们记住大于号,课件演示:把右手食 指和大拇指撑开,形成一个大于号,“ 大口朝左大于号” 。 (2)认识小于号。师:5 比 3 多,用 “”表示,那么3 比 5 少,应用什么符号表示?课件 动画演示:把大于号转个180 度就是小于号。 “ 三、练习与拓展。 (1)练习使用 “ ”“ ” 师:其他的动物比较的结果怎样?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完成?请同桌交流:说一说几大于 几?几小于几?课件逐一出示 (2)引导发现: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观察这些算式, 用大于号和小于号时你发现了什么?(有的

8、孩子说:口子大的朝大数;有的 孩子说:开口朝左的是大于号、开口朝右的是小于号;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编顺口溜:“ 大口 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两边相同用等号” 。 ) (教学设想:记住“”、“”、“ ( 3)揭题:我们今天认识了“”、“2. 右图:两边各有几只猴子, 谁多谁少,几小于几?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再讲评。 (5)游戏:排排队。请5 位学生上来当数字娃娃1、2、3、4、 5,小朋友们,你们能给它 们排排队吗? 按大小排队。 (学生可以用数字卡片自己摆摆看,再交流) 谁最大?谁最小?你能选出其中两个数比大小吗?(每个学生用“ ”“” 摆摆看,看谁 想的多?再

9、上台汇报。 )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 刚才我们学习了比大小,下课后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或者回家看一看哪 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的?谁和谁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几等于几?” (教学设想: 整堂课的教学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一个问题情景,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 客观事实出发, 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 用到生活实际,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 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笔算两位

10、数减两位数竖式的写法 2初步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理解并掌握笔算减法的法则 教学重点 正确进行笔算退位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 弄清笔算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42 根小棒、投影仪、投影片或多媒体计算机软件、口算卡片,学生准备42 根小棒 教学步骤 ()铺垫孕伏 1指名回答 139178325 15 一 714640 一 3 2改错并说明理由 3提问: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应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l)出示例3。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不退位减法的竖式计算,想一想,4228 该怎样列竖式呢?指名板 演,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列竖式?(强调相同数位对齐

11、) (2)理解算理。引导同学分组摆学具,讨论怎样从42 根小棒中减去28 根? 引导学生明确: 42 根小棒中只有2 根单根的,减去8 不够减,可以把4 捆小棒中的任意一捆打开, 从 10 根中拿出8 根,把剩下的2 根与原有的2 根放在一起,共剩下4 根单根,从整捆的小 棒中拿出2 捆,还剩下1 捆零 4根,所以42 减 28 等于 14 打开一个整捆的,成为10 根单根的,把原有的2 根和 10 根合在一起,从中拿出8 根,再拿出2 个整捆的,还剩下1 捆零 4 根,所以, 42 减 28 等于 14 先把 42 分成 4 捆和 2 根,2 减 8 不够减, 再把 4 捆小棒分成3 捆加

12、1 捆,把其中的1 捆打开,成为10 根单根的, 10 加原有的2 是 12 从 12 中去掉 8 根,还剩 4 根,然后从剩下 的 3 捆小棒中拿出2 捆,还剩下1 捆零 4 根,所以42 减 28 等于14 (3)竖式的写法 教师明确: 打开的 1 捆小棒变成了10 根,就是把 1 个十变成了10 个一, 在竖式中就是 从十位里借出了1 个十变成了个位上的10 个一, 借过来的10 个一要和个位上原有的数加在 一起算,为了不忘记从十位上退了1,坚式计算时,要在被减数十位的上面点一个退位点 (4)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3 页例 3,填上得数 2反馈练习 完成教科书第83 页“ 做一做 ” 想

13、一想:十位上退1 后,被减数的个位要算十几减几? 引导学生得出:从十位上退1 后,个位要算15 减 7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然后订正得数 3教学例4 (1)出示例4,让学生列出竖式 (2)想一想:从十位退1 后,个位要算几减几? 引导学生得出:个位要算10 减 3 得 7 (3)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4 页例 4,填空 4反馈练习:完成教科书第84 页“ 做一做 ” 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从十位退1 后,个位要算见减几?然后计算 5总结法则 讨论:笔算减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三方面想: (l)写竖式要注意什么? (2)计算时应从哪一位减起? (3)遇到被减数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

14、(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时要注意: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 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 再减 随堂练习 1判断是不是退位减法 2练习十九第4 题 先让学生判断对错,说说错在哪里,然后再把错的改正过来 师:我们在做题时应注意什么? 提醒学生注意: (l)从十位上退1 后,个位上是十几减几,要细心算对 (2)从十位上退1 后,不要忘记在十位上减去1 布置作业 154 2766493518 43 377298738 2被减数是53,减数是37,差是多少?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例 3 422814例 4 70637 笔算两位数减去,

15、要记住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上加10 再减 下课啦教学设计 张晓蕾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下课啦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地比较物体的高矮与长短,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长短、 薄厚关系。 2、理解物体高矮、长短、薄厚是相对的。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及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经历比较高矮、长短、薄厚的过程,初步掌握比较的方法。 教具学具:几根长短不一的绳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老师要和#同学比一比高矮,请小朋友们当裁判。 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老师高,#矮。 师:老师请个坐得最好的

16、同学上来与#比高矮。 发现了什么? 师:刚才我们说#矮,现在怎么又说#高了呢? 生:比的人不一样。 师:高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是说他高,他就永远高,要看跟谁比。也不是说他 矮,他就矮,还是要看跟谁比。 板书:相对的,跟谁比 二、实践操作 1、高矮 ppt:操场上,能不能找到比高矮的? 能不能说完整?()比()高,()比()矮。 生观察男孩、女孩比身高。(或:师:男孩认为他和女孩一样高,你们同意吗?) 生:脚垫起来了,不对。 师:怎么办呢?男孩改过来了,这次呢? 生:女孩高,男孩矮。 师:通过刚才的比高矮,你觉得在比高矮时,要注意什么呢? 生:比较高矮要在同一个起点,同一个平面上,也就是要

17、对齐。 板书:对齐 2、长短 这两个小朋友去玩跳绳了,我们看看他们的跳绳,谁的高?谁的矮? 生笑:是长短。 板书:长短。 师:怎么比?想想办法。 生:先对齐一端,拉直了再比。 师:真聪明!弯曲着是不容易比的,拉直了才能比。 板书:拉直。 师:我们请最守纪律的孩子来做比较。 拿出两根跳绳,请同学上台比较。 引导孩子说清楚比较的过程:是怎么比的? 说一说:()比()长, ()比()短。 3、厚薄 小朋友的凳子坏了,一个叔叔来修凳子,但是他不知道该选哪颗钉子,你能帮忙选一个 吗? 生发言,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课件演示。 板书:厚薄 三、巩固提高 师:我们班的孩子们学得很棒哦,能自己发现比高矮、长短要对

18、齐了,拉直了,还知道 高矮、长短是相对的,关键是看跟谁比。现在请孩子们趴下休息休息吧。(音乐) 警车声响起,同学们好奇地抬头,坐好。 1、ppt,猜测:警车能顺利通过桥洞吗?为什么? 大部分学生通过数木块判断警车不能过桥洞。难能可贵的是有的学生发现警车车灯是可 以取下的,过桥洞后,再放到车顶上,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高矮不仅只在身高这一方面,在其他方面也存在高矮问题。 2、小兔子比高矮。 ppt 出示:三只小兔子站在不同的高台上,但先不出示小兔子身后的格子。 学生进行比较。 在学生们纷纷发表完各自不同的见解后,在小兔子身后出示虚线格子图,再让学生观察 比较。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 发现可以通过

19、虚线格子图帮助比较高矮,比前一个活动又进了一步。 3、教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比较高矮、长短、薄厚的方法,在进行比较时一定要注意什么? 生:必须在同一水平线上才能比较出高矮和长短。 教学板书: 下课啦 相对的高矮对齐 跟谁比长短拉直 厚薄 教案示例一 物体分类 教学目标 1在愉快的教学气氛中通过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想象和表达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探讨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物体,培养学生观察、探索的能力 教学难点 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激情导入,初步掌握认识

20、物体的方法 (一)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小朋友,一只小猫和一只小狗,你们欢迎他们吗? 1出示图片:小猫和小狗 2小狗说: “ 谢谢大家 ” 小猫说: “ 在学习前我想提一个问题,你们能记住我们吗? 请快想想,怎样才能记住我们” (二)学生讨论 1如何记住一只小猫?又如何记住一只小狗? 2学生反馈:小猫矮矮的、胖胖的、黄色的猫 小狗高高的、瘦瘦的 3小结:要记住它们的特点 二、活动二:练习分类 小狗说: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体想请你们帮个忙,给它们分类 (一)出示图片:物体分类 (二)分组讨论 1四人分小组讨论,边发表意见边演示课桌上的物品 2学生演示自己不同的分类方法出示图片:分类方

21、法一、分类方法二 三、活动三: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小狗说: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物品好吗? 教师板书:认识物体 (一)认识长方体 1出示图片:长方体 2小狗问:它是什么样子? 3每一名同学从自己口袋里拿出一件一样的物体,看一看,数一数有几个面,摸一摸 每个面一样大吗?每一个面是什么形的?起个什么名字? 4学生反馈长方体的形状特点 (1)有六个面; (2)有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的四个面是长方形,还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四个面 是一样大的,还有两个面一样大 教师板书:长方体 (二)认识正方体 1出示图片:正方体 2小猫问:这个物体是长方体吗? 有什么特点? 与长方体有什么不同起个什么名字? 3学生

22、分小组讨论 4学生反馈正方体的特点 正方体六个面,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教师板书:正方体 5你是怎么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6在你的生活中哪些东西是长方体?哪些东西是正方体的呢? 四、活动四:认识圆柱体和球 (一)认识圆柱体和球 1出示图片:圆柱体、球 2小狗问:你的桌面上还有什么物体呀?它们有什么特点? 3学生小组讨论 4学生反馈 圆柱体有两个面是圆形的,球上没有一个平面 教师板书:圆柱、球 5生活中那些物体是圆柱体的?那些物体是球体的? (二)小结 今天我们和小猫和小狗一齐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体和球, 我们一齐把它们的名 字读一遍(教师指图形,学生举物体,说名字) (三)出示图片:找朋

23、友 五、活动五:做游戏“ 摸一摸、猜一猜 ” 游戏介绍: 将所有的物体全部放在课桌上,小组中的每个人轮流用围巾蒙住眼睛,用手 摸物体并猜出是什么物体,看谁猜得又对又快 六、活动六:小小建筑师 1用桌上的物体搭建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 1学生反馈 七、总结 今天你们认识了哪些物体?怎么记住它们?我们在生活中见过这些物体吗? 八、板书设计 认识物体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教案点评 : 本节课教学导入采取如何记住学生最喜欢的小猫、小狗的样子来进行的,紧紧抓住学生 的注意力, 学习记忆方法, 吸引学生学习新知识。接着以小猫和小狗的问题为线索认识物体。 教学过程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

24、主动性、创造力,发挥学生的 想象力。教学中给学生创设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做到精心创设教学情景、以情促动、 以动激趣、以趣求知,做到思考与实践、讨论与交流相结合。 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积极的动手摸一摸,开口数一数, 用眼睛观察物 体的样子,猜一猜物体的形状,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使学生在观察中思考, 在区别中记忆。 同时教学的最后安排小建筑师的游戏,目的在于让学生有空间的感觉,同时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建立自细心,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案示例二 物体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 知道它们的名

25、称,能辨认这几种物体,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经历直观认识物体的过程,并在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体验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及小组合作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创设情境,在分类的活动中初步感知物体的形状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许多你们喜欢的小伙伴,你们瞧,有积木、皮球、还有 橡皮泥呢!我们要和这些小伙伴共同走进美妙的数学世界,去认识大自然中很多美好的物体, 如果你们很高兴就向老师招招手! (二)物体分类 1你们看,老师把它们分别放在了你们的学具

26、盘里,请各小组同学商量一下,能把这 些小伙伴分分类吗?再说一说你们为什么这样分,好吗? 2学生分小组活动 3学生反馈 (1)按材料分:把纸做的放在一起,塑料做的放在一起; (2)按颜色分:把红色的分在一起,黄色的分在一起,花的放在一块; (3)按形状分:把长的放在一起,方的放在一起,象柱子似的放在一块,球放在一起; (4)按大小分:把大的放在一起,小的放在一起 (三)教师小结 你们真聪明,想出这么多的分类方法!今天,我们先来研究按形状分的这一类,他们就 是按数学眼光来分的 二、活动二:摸一摸,说一说各种形体的特点 (一)描述物体的形状 1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小伙伴,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它的样子,

27、再为它起一个好听 的名字,好吗? 2学生反馈 3教师同步出示图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二)整理学具 我们先把长方体放在盘子里,再把圆柱放在长方体的旁边,盘子里还缺谁呢? (三)构建立体图形 学生闭上眼睛,教师说物体名称,学生想象它的样子,并用手比划出物体的样子 三、活动三:小组游戏,进一步感知各种形体的特征 (一)摸出物体,说出形状 教师: 我这里有一个神奇的袋子,你们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吗?请听好游戏规则,先闭上 眼睛, 把手伸进袋子里,摸到一个物体后说出它的名字,再拿出来让同学验证,说对了我们 用掌声来祝贺他先从1 号同学开始活动 (二)按指定的形状摸出物体 教师: 由一名同学指定大

28、家在袋子里摸出具体形状,摸对了, 小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 式称赞他,从1 号开始轮流活动 四、活动四:联系生活实际,深化新知 (一)数一数 1数一数,这个机器人是由哪些形状的物体组成的? 2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说一说 说一说,你身边的物体都是什么形状的?(在小组内交流) 五、活动五:创作活动 (一)搭一搭 小组合作, 用学具盘里的物体,搭出一件作品,并说一说用了什么形状的物体、各是多 少个,以及搭建的作品的名称等 (二)捏一捏 用橡皮泥捏出自己最喜欢的形体,进行展示交流 教案点评: 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突出体现在: 1、注重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各种感官认知物

29、体。 认识物体一课的学习,既有知识目标,又有过程性目标。因此不能把这节课仅仅作为 一个知识点,让学生根据“ 标准答案 ” 去识别,而应创设孩子们喜欢的活动,让他们通过看一 看、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逐渐认识物体,体会各种物体之间的区别。本节课从开始的“ 分 类” 活动,到 “ 命名 ” 活动,再到 “ 神奇的袋子 ” 游戏,都是建立在儿童认知特点的基础上设计 的,这样的活动能够较好地体现地“ 三维目标 ” ,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 快乐。 2、鼓励学生用自然的语言描述各种物体的形状。数学概念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过去 的教学往往追求精确程度等,因而教师说得多,学生模仿得多。 而本节

30、课则鼓励学生根据自 己的感知, 描述对物体的认识,这是学生积累发展空间必须经历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是有效 的学习。 3、注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必须一点一滴地 培养, 本节课设计的活动大多是在5人左右的小组中完成,这对帮助学生建立合作意识,在 活动中达成共同遵守的规则是很有益的。 探究活动 猜猜看 游戏目的 1通过游戏使学生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认识 2发展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游戏准备 每人准备一盒积木 游戏过程 1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两名学生 2将积木放入课桌中,其中一个学生随便摸出一块积木(不要让另外一个学生看到), 然后摸

31、的学生说明积木的特征 3另外一个学生根据特征说出积木的名称 4交换说和猜的角色 5每猜对一次加一分,得分高者即为优胜者 游戏说明 这个游戏还有另外一中玩法 1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两名学生 2将积木放入课桌中,其中一个学生任意说出一种一种几何体的名称 3另外一个学生从课桌中摸出相对应的积木 4交换说和猜的角色 5每猜对一次加一分,得分高者即为优胜者 捏图形 游戏目的 通过捏图形使学生切实地了解各图形的特征 游戏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一盒橡皮泥 游戏过程 1每人用橡皮泥捏3 个图形,一个正方体,一个一般的长方体,一个特殊的长方体, 一个球,一个圆柱 2每个小组评出一个优秀作品参加全班的评选 3全班评出一、二、三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