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在美国.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556052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3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社会责任在美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企业社会责任在美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企业社会责任在美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企业社会责任在美国.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企业社会责任在美国.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社会责任在美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社会责任在美国.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企业社会责任在美国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实践及理论经历了长期的演变与发展后,当今已成为一个备受关 注的话题。 尽管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几乎遍布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与 研究在世界各国也随处可见,但美国在这一领域的先行地位, 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 是公 认的事实 (Carroll, 1999)。 十七岁的哈佛学生艾伯斯泰德(Nicholas N. Eberstadt)于 1973 年在洛克菲勒基金 会资助下完成了一项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他把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概括为古典阶段, 中世纪阶段,商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及企业化阶段(Eberstadt,1973) 。从某种意义上说,

2、真正的企业始于工业革命。因而把工业化时期(1800-1930 )作为始点来追溯企业社会责任 的演变与发展比较合乎逻辑,也更有现实意义。 本文试图对企业社会责任在美国早期的实践 及有关理论的发展作一综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能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与理论 发展有所启发与借鉴。 十九世纪的美国企业社会责任 在不同历史背景下,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与理解是不一样的。从十九世纪工业革 命开始, 生产过程逐步专业化,传统的家庭企业向工业化企业转变。纺织业与钢铁业首当其 冲。工业化的产物之一是公司城的形成与发展。一个或几个企业在一个小镇蓬勃发展,逐渐 成为这小镇的主宰。企业希望有一个适合它员工居住的

3、社区环境,希望能在这社区招募到它 所需要的劳工与技师。简言之, 公司城的生活环境,居住环境与经济状况成了所在企业不可 回避的问题。从而使得企业自愿或不自愿地参与到社区的方方面面。 在把传统工业转变为现代制造业的过程中,在面对社区建设的新挑战中,企业领导人 开始有意识地走到一起。一批在新英格兰地区的商人们,可以说美国现代工业的先行者,组 成了波士顿商会(Boston Associates) 。这或许是最为著名的早期美国企业领袖的组织。对 本文主题密切相关的是他们对雇员及雇员生活环境的充分关注。 波士顿商会的宗旨是为员工提供好的工作与居住环境,吸引合格的工人。 他们在社区里 建造学校、图书馆、医院

4、、商店、住房等等,给那些从农村来的姑娘与小伙子提供受教育与 社交的条件。洛厄尔(Francis Lowell )是波士顿商会的早期领导人。他的个人经历及人格 对波士顿商会的工作有很大影响。1811 年,洛厄尔曾经到过英国与苏格兰。被马克思称为 空想社会主义先行者的罗伯特. 欧文( Robert Owen )已在那里进行了十多年的实验。尽管没 有资料表明洛厄尔与欧文见过面。但记录表明洛厄尔的确到过离欧文的实验工厂不远的地 方。他至少应该听说过欧文的实验。欧文希望通过他的实验来证明给员工好的报酬并提供良 好的生活环境, 对雇主与工人同样有利。洛厄尔在这一点上与欧文极为相似。在洛厄尔任波 士顿商会会

5、长期间,他与其他一些工业城的雇主们致力于社区的建设,关心雇员的生活。在 当时的工业城, 企业与社区的界线并不十分清楚。至于对社区建设的资金来自公司还是私人 也不是泾渭分明。在当时,许多企业是个人或家族所有,因而这种“公私不分”的现象是可 以理解的。 经过多年经营, 这些坐落在麻省的工业城成了新工业秩序的样本,吸引了许多来自美国 各地甚至欧洲的访客。遗憾的是这些工业样板城好景不常。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经济萧条与 生产过度使得竞争加剧,价格下降, 利润也大幅度减少。另一方面,大量的爱尔兰移民加入 就业大军。 对这些新移民来说,工作机会远远胜于报酬多少,至于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更是 次要的问题了。这种市

6、场竞争与工作机会的竞争终于使得工作与生活条件开始普遍恶化 (Allen, 1966, Shlakman, 1934)。 当然,也有一些例外的个案。比如在芝加哥南边的一个叫普尔曼(Pullman )的小镇。 这是普尔曼豪华车公司(Pullman Palace Car Company)的创始人乔治. 普尔曼( George Pullman )一手打造起来的。他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投资八百万美元建造了一个有公园、游 乐场、教堂、剧院、赌场、旅馆等设施齐备的社区。住房,照明,外观及环境保护在当时都 堪称一流, 被称为是世界最佳小镇。普尔曼营造这样一个社区环境的初衷,也是为了吸引一 流的技术工人为他工作(

7、Lindsey,1942 ) 。 而一群芝加哥的企业领导人在1893 年成立了芝加哥市民同盟(Civic Federation of Chicago ) 。他们努力寻求劳资间的共同利益,促进社会进步,促进城市改良与市容美化,丰 富城市中的文化生活等等。 尽管改善员工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是当时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特征,但也不仅仅局限于 此。譬如纽约市的梅西(R.H.Macy Company of New York City)就支持了不少超越社区的 项目。 1875 年,梅西公司资助了一家孤儿院。1885 年,梅西公司赞助了一项自由女神像小 模型的销售, 用来支持自由女神像底座的建造。这些做法反映了许多

8、企业人士对社会环境的 关注( Hower,1943 ). 在十九世纪, 有件值得一提的事情是全国性福利组织的建立。这对以后的企业社会责任 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南北战争迫切需要有一个全国性的协调机构来 管理战时捐款活动,满足前方战士及后方家属的种种需求。这与过去仅限于本地的捐赠已大 不相同。这种情况促成了两个全国性的福利组织。一个是美国环境卫生委员会(United States Sanitary Commission ) , 另 一 个 是 基 督 教 青 年 会 ( Young Men s Christian Association,YMCA )倡办的美国基督徒委员会(Un

9、ited States Christian Commission, USCC ) 。这是最早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起来并主要依靠私人捐赠维持的援助福利组织。当然也 有来自企业的捐赠。比如鲍德温机车公司(Baldwin Locomotive Company )就将其年收入的 10% 捐给基督徒委员会(Bremner,1988 ) 。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大批量生产及城市化到处涌现,人们的工作模式与生活环境因之改 变。而 1869 年横穿大陆的铁路网的竣工,不仅仅密切了全国各地的联系,为全国范围内经 济与社会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也给企业与社区的新关系带来了难题。在工业城, 企业与社 区的联系十分紧密,从某

10、种程度上说难分彼此。但对铁路公司而言,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如 何处理与铁路沿线两边社区的关系以及如何做出捐赠变成了一个新的挑战。 挑战还来自传统法律中的越权原则(doctrine of ultra vires) 。当时法庭用来裁决 企业捐赠正当性与合法性的唯一依据,是企业经营执照中企业运营的规定条款。像捐赠这样 的企业行为如果不在条款中,不管其捐赠行为是否对公司有益都会被判越权。影响比较大的 一个案例是戴维斯与旧殖民地铁路公司案(Davis v. Old Colony Railroad Co.) 。在一次 铁路沿线举行的音乐节活动中,旧殖民地铁路公司和一家乐器公司准备资助这音乐节活动。 这事被告

11、到了法庭。麻省高级法院在1881 年判两家公司越权。尽管法庭承认铁路公司有可 能由于这项活动而使客运量增加而获益,但由于为音乐节支付费用这样的行为并不在公司初 始规定的业务宗旨之内,因而还是被判越权(Blumberg,1972 ) 。 到了十九世纪末,法律条款的解释不像以前那么严格了。法庭更倾向于“利益原则” (doctrine of benefit) ,只要公司的捐赠行为是出于增加公司收益的考虑,只要这捐赠对 公司收益的关系比较直接,至少说得过去的话,那么这种捐赠行为会被看作是一种法定范围 内的业务行为(Blumberg,1972 ) 。 在十九世纪末, 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1889 年

12、六月,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 卡内基 (Andrew Carnegie)在北美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财富”的文章。这文章后来被称为美 国 慈 善 史 上 最 著 名 的 文 件 , 并 以 财 富 的 福 音 为 名 多 次 以 单 行 本 形 式 印 刷 发 行 (Carnegie,1998) 。 卡内基在他一生中尽其所能地传播这样一种理念:成功的企业家应该把 自己看作社区利益的受托人(trustee) 。一个富人的责任是把他的财富用于公共利益之上, 使社区乃至社会会因为自己的财富而受益(Bremner,1988 ) 。十一年后,卡内基创立了卡内 基技术学校,即现在的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

13、egie Mellon University) 。卡内基幼时家贫, 十三岁起打工,做过锅炉工,当过邮递员。他受教育不多,自学成才,并靠个人奋斗通过投 资铁路桥梁,买卖证券,建造钢铁厂,终于成为亿万富翁(Schweikart,2000) 。卡内基一生 热心于图书馆事业,曾捐五百多万美元在乡村小镇建起了二千八百个公共图书馆。他还创立 了卡内基基金会从事慈善事业。他那个人财富应为社会谋福利的理念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支 持。而他个人的慷慨大度对许多美国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remner,1988 ) 。据说约翰 .洛克 菲勒( John Rockefeller), 比尔 .盖茨( Bill Gates)

14、都自称受到“财富”一文的启发与影 响。 二十世纪早期的美国企业社会责任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与大量新移民涌入劳工市场,工作条件 与生活环境条件快速恶化,使得雇主与雇员的矛盾,企业与社区的冲突越来越多。大量事故、 高旷工率及离职率导致劳动力成本大幅度提高。1900 年全国市民同盟(National Civic Federation)在芝加哥市民同盟的基础上成立。全国市民同盟的一项重要贡献是召集了一系 列的大会,将企业代表、劳工代表、社区代表、经济学家、教育工作者及宗教领导人等等召 集在一起讨论劳工关系及相互信任问题。尽管这些会议没有什么实质性结果,但全国市民同 盟确实为各方人

15、士交换看法,增进相互理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 当弗雷德里克 . 泰勒( Frederick Taylor )致力于运用他的科学管理方法,研究如何使 工人更有效地工作的时候,全国市民同盟在1904 年成立了由雇主组成的工业福利部。雇主 们已经意识到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福利, 改善劳工关系的重要性。所以全国市民同盟采 取了一种调和的态度,而不是象全美制造业者联合会一样与工会对着干。他们与工人代表或 工会代表进行交流协商,争取双方和解。 企业雇主在执行一系列与工作时间、环境条件相关 法令的同时,还自愿地在法律规定之外在工作安全、事故预防、工作保险、教育培训、利润 分享等方面作了不少努力(Gree

16、n,1973 ) 。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企业所做的这些,有许多是得到法庭支持的。比如把职工抚 恤金作为公司的一项开支,又如为患肺病的职工建医院,支付退休金等等,都得到法庭的认 可。甚至在公司附近建造住房、教堂、学校、公共图书馆与浴室都被认为有利于促进劳工关 系而获得支持。而为职工所作的福利支出,无论是退休金、抚恤金,还是奖金,都被认为与 企业招聘与留用职工有直接关系而受到支持, 即使这类支出并不在公司的初始宗旨之内。即 使某些与企业无直接关系的福利行为,也会得到法庭的同意。比如在一个1924 年的案例中, 内布拉斯加高级法院批准铁路公司让传教士免费乘坐火车。不过法庭还是指出股东们应该来 承

17、担这项负担,而不应把它转嫁到大众头上(Blumberg,1972 ) 。 显然,这些二十世纪早期的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做法,主要是以改善劳工关系为目的。 应该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慈善捐赠,比如对教育机构或公共慈善事业机构的捐赠。 二十世纪初, 美国人对大企业通常还是抱有好感的。不过经过多年报刊上的负面报道, 情况有了变化。 企业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市场压力迫使企业努力地赢得公众的好评。许多企业 家逐渐意识到了一个好名声对企业的重要性。他们相信任何企业的持久成功,有赖于公众的 支持与信心。 而公众态度越来越多地被该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态度所影响。许多企业家有意识 地加强广告与公共关系,将企业的许多建设性的成

18、就,尤其是企业对社会承担责任的真实情 况告知大众,改变大众对企业的不良印象。当时比较有名的一个事例发生在标准石油公司 (Standard Oil Company) 。 标准石油公司是1870 年由约翰 . 洛克菲勒与其他一些合作者组成的。相当一段时间公 司被指责对公务人员行贿,对竞争对手冷酷压制,是非法的垄断等等。由于忽视公共关系, 对舆论应对迟缓无效,标准石油公司的名声相当不好。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得标准石油公司的 形象在公众面前焕然一新。1906 年,旧金山发生地震,标准石油公司加州分部给受灾城市 捐助了汽油与赠款,对旧金山难民开放了面积达三十多英亩的“洛克菲勒营地”。此外,洛 克菲勒给分部经

19、理额外增加了十万美元做应对紧急事件的机动费用,公司总部捐赠了十万美 元。总部的许多管理人员以个人名义捐赠给红十字会的赠款便达七万美元。这一系列做法很 快赢得了一片好评(White,1962 ) 。这是二十年代早期成功地通过承担社会责任来改变企业 形象的例子。 二十世纪早期出现了一批对企业社会职责发展影响颇大的企业家。亨利. 福特以他在 1913 年开始应用的流水线而著名,其实他在 1914 年把福特公司工人的工资提高到5 美元一 天,比当时的2.2 美元一天的市场工资率高出一倍多。他还把每天的工作时间从9 小时减到 了 8 小时。这些做法的影响从某种意义讲, 并不亚于他应用流水线.1936 年

20、他创立了福特基 金会,成为世界上主要慈善机构之一。而约翰. 洛克菲勒认为企业与投资人,工人,管理人 员及社区是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利益应与这些合作伙伴共享(Rockefeller, 1923) 。此外, 有一些企业主管如通用电气公司的董事长欧文. 杨( Owen Young)与总裁杰拉德. 斯沃普 (Gerard Swope )对管理职责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二十年代还有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1924 年,美国商务部采纳了企业伦理委员会提出 的“企业行为准则” 。准则与企业和社会的许多关系有关。如第十三条准则有关管理人员的 角色。除了规定要对股东负主要责任,还指出必须对雇员,消费者及同行负责。19

21、25 年, 企业行为准则被有三十万会员的750 多个行业协会组织通过并接受(Heald, 1970) 。这么多 协会接受企业行为准则这一点表明了企业希望获得社会的认可与公众的好感,也表明了企业 对社会责任标准的一种承诺。 美国社团基金会联合会的成立与发展 受到基督教青年会与战时基金组织早期成功的鼓舞,福利联盟、 社区基金会、 医院和大 专院校相继进入了有组织募捐的领域。职业募款人、 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工作者参与有组织的 募捐活动, 致力于更有效的募捐活动,得到更多人捐款。社会慈善福利组织要求企业捐赠的 需求快速增长。在这一推动下,公司捐赠或公司慈善发展了起来。 面对潮水般涌来的请求帮助的诉求,即

22、使最有同情心的企业主管也望而却步。这不仅是 因为了解这些诉求需要大量的宝贵时间,而且不知道如何理解与评判这些诉求信息,作出决 定。怀疑造假、 怀疑多方重复申请、怀疑捐赠使用不当等问题使得企业主管举步维艰。有人 认为仅纽约市每年就有一千万美元的基金被滥用, 全国之数当十倍于此。这或许有些夸大其 辞,但企业主管需要一个高效而有序的系统来帮助他们却是事实。在无助中, 他们转向地方 上的基金会、 商会或行业协会寻求帮助。但地方基金会却有它们的局限性。许多地方基金会、 地方社团组织面对着同样的问题。这促成了全美国社团基金组织联合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ommunity O

23、rganization,AACO )在 1918 年的成立。全美社团基金组织联 合会的成立 , 标志着社团救援基金运动已成为全国性的现象。全国联合会为各地方分会提供 信息、 交流经验、成为信息传播中心及协调中心,成为扩展募捐活动,增进募捐效率的有力 工具。 联合会自成立伊始,便得益于一批高素质的领袖人物。艾伦. 伯恩思( Allen Burns) 曾经在克利夫兰基金会工作并协助成立了克利夫兰福利联盟。他在1922 年成为全国社团组 织联合会的秘书长及会长,直到1943 年。拉尔夫 . 布兰查德( Ralph Blanchard)在 1928 年从尼亚加拉瀑布城社团基金会到纽约总部办公室工作。这

24、些人都是有经验的职业社会工作 者及行政管理人员。他们了解新的社会问题,理解福利组织的需求。同时他们能有效地与企 业家沟通, 了解企业家的兴趣所在并解答他们的问题。在与社团基金有关的活动中,基金会 工作人员与企业主管发展起来的平等关系,可能是促成美国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的一个 重要因素( Bremner, 1988 ) 。 公司捐赠发展迅速,在二十年代末已成为支持社区福利组织的重要因素。一项有关企业 捐款的研究表明,在1920 年,十三个城市中有2,652 家公司共捐款2, 539, 819 美元。到 了 1929 年,在 129 个城市中有33, 977 家公司捐了12, 954, 769

25、美元。当然捐款总额的增 加是由于基金会运动扩展到了更多的城市。在所有基金捐款中,大约有19% 到 24% 来自企业 (Williams Wood,1991) 。 在 1985 年,华的克与科克林 (Wartick Cochran,1985 )提出了企业社会绩效模型。 这一模型将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响应和其他一些相关的社会问题整合到一个由原则、过 程和政策所组成的理论框架中。在 1991 年,伍德( Wood,1991)将华的克与科克林模型中的 要素组合成了三个原则。她提出的第一个原则包括了经济、法律、道德和慈善四个要素,并 探讨了这些要素是如何同企业社会责任的原则联系起来的。她又明确指出企业

26、社会响应的过 程,并称之为对环境的评估,对利益相关者的管理和对其他一些社会相关事宜的管理。她最 后又将华的克和科克林模型中的政策部分重新组合,称其为企业行为的结果。伍德的模型明 确地指出并强调了企业行为的结果即企业社会绩效。她把企业社会责任放在了一个更大的体 系中来考察,扩展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因此比前期的一些模型更为广泛与全面。 在对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绩效30 年理论与研究的文献分析一文中,德贝克尔、 格洛牛庚及邓洪德(De Bakker,Groenewegen, Den Hond,1999 )运用文献分析方法归纳 了对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绩效研究是否取得进展的三种不同观点: 进步论观点、

27、多元论观点 及规范论观点。 进步论观点认为对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绩效的研究始于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模糊概念。 通过对这一概念的要素及要素间关系的不断认知,最终发展到对企业社会责任这一理论的测 试。日益成熟周详的研究方法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这一发展过程。应该说, 在企业社会责任 与社会绩效研究上的进步应该体现在坚实的实证基础的理论发展和理论测试的持续涌现上。 吉德和伍库区 (Gerde Wokutch,1998 ) 对 25 年来在管理学学会论文集中的社会卷(Social Issues in Management Division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上发表的文章进

28、行分析 后, 提出了四阶段发展过程: 60 年代的“酝酿和创新”阶段,1972 年到 1979 年的“发展和 扩展”阶段 ,1980 年到 1987 年的“制度化” 阶段 , 及 1988 年到 1996 年的“成熟” 阶段(Gerde Wokutch,1998 ) 。显然, 在第一阶段描述性和阐述性的研究占主要地位,其特点是定义和 描述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或企业与社会及企业与雇员之间的具体关系, 而很少有概念性的、 预测性或工具性的研究设计。在后面几个阶段有更多的对理论进行评测的研究, 有更多的理 论被提出和发展,而研究方法也得以改进变得更加精细。吉德和伍库区(Gerde Wokutch,19

29、98 )发现理论评测文章从第二、三阶段的16% 持续增加到第四阶段的30% 。这一 数据是对进步论观点的有力支持。另外一篇重要的评论性文章是罗莉及柏曼(Rowley Berman,2000)对企业社会绩效的研究。他们认为可以把有关企业社会绩效的研究分成三个 不同时期: 1)企业社会绩效的定义和发展,2)企业社会绩效定义的操作化,其重点是企业 社会绩效与企业财务绩效(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的关系;以及3)对企业社 会绩效和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研究结果做出解释,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方案。他们认为尽 管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社会绩效的研究发展维艰,但仍在不断进步。

30、 多元论观点认为由于新的发展和新因素的引入使得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研究进 展并不明显,甚至还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多元论观点根据研究文献不同的多元性进行分类, 将企业社会责任看作是一个有关企业与社会多方面关系中的某种或某几种关系的实证概念。 因此这一概念的含义依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而不同。德贝克尔等作者 (De Bakker,Groenewegen Den Hond,1999)在对多元论观点作评述时提出了他们的困惑。他们说如果学术研究先于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争议,或者学术研究基本上独立于社会争议,那么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 社会绩效将是一个成形的领域,我们就能够观察到这一领域从概念发展到理论具体化,再到

31、 理论测试的发展过程,如进步论观点所展现的。但另一种可能是学术研究的方向是跟随着更 广泛的有关社会争议的潮流。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那么就可能出现很多相关术语和概念来 反映社会争议。 从而使得用企业社会责任或企业社会绩效或其他一些相关术语来描述和概括 一个研究领域成为一个随机巧合的结果。这样一些有时与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绩效有关,有 时又无关的新概念就会使得我们难以清晰地判断这一领域在研究上的进步,导致看法与观点 上的困惑与混淆。 规范论观点认为所有的文献都有其固有的规范性。因而这一领域的研究没有也不可能取 得任何进展. 这一观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现代企业和社会文献中的一个最核心的组成部 分。在企

32、业社会责任这一研究领域,大部分有影响力的研究从本质上说都是属于规范性的, 它们的主要着重点在于定义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他们将企业社会绩效的研究看作是更切实 际的问题之一, 因为企业社会绩效是“为了通过绩效表现来模拟和衡量企业社会责任” (Matten, Crane, Davidson Lerner McGuire, Sundgren, Riahi-Belkaoui, 1992; Waddock Wokutch Waddock Turban a history of Standard Oil Company of California and predecessors through 1919

33、.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Wokutch, R. E. & Spencer, B. A. (1987). Corporate saints and sinners: The effects of philanthropic and illegal activity on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 29 (2), 62-77. Wood, D. J. (1991).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revisited.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6 (4), 691-7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