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杨善洲精神,为群众排忧解难.docx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555770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杨善洲精神,为群众排忧解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习杨善洲精神,为群众排忧解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杨善洲精神,为群众排忧解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杨善洲精神,为群众排忧解难.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学习杨善洲精神,为群众排忧解难 特征码 mSINCXfYhtIPJJaKqenG 学习杨善洲精神,为群众排忧解难 作为信访干部,天天接待群众来访,天天处理群众来信, 总以为离群众很近,自己在群众观点方面没问题。但认真对照 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感到问题还是在群众观点上,差距也 在群众观点上。群众观点是具体的、实在的,杨善洲同志对待 群众的态度,甘当人民公仆,朴实而深刻地告诉我们:群众的 本色不改、群众的感情不丢、群众的事情不忘、群众的诉求不 推。 一是群众的本色不改。 “与群众一起劳动,了解到的基层情 况最真实。 ”杨善洲同志处处从农民的角度去理解农民,从农民 的角度去思考怎样“为

2、民” ,并从农民的角度去思考怎样“为官” ,没有官样子,不摆官架子,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淳朴本色。 信访干部天天跟矛盾打交道,天天跟群众在一起,更需要保持 群众本色。保持群众本色,就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看得惯群众的样子,听得进群众的诉求,谈得拢群众的话题, 解得了群众的难题;只有保持群众本色,才会有一个平和的心 第 2 页 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担得起责任,不攀比待遇,不 羡慕热闹,做到“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把群众需要当作最大 的心愿,把群众满意当作最大的快乐。 二是群众的感情不丢。 “共产党人什么困难也不怕,就怕脱 离群众、失掉民心。 ”正因如此,杨善洲对自己和亲属的要

3、求特 别严格,生怕用错了手中的权力,但为了群众的利益,他却敢 于仗义执言,敢于坚持原则,敢于主持正义。群众没有难处不 上访 上访是信任我们。我们难,群众更难,只有以心换心、将 心比心,才能不伤群众的心。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不辜负群 众的信任,把信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之 事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去年以来,我县群工部作为省 市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典型,改善了人民来访接待场所 的条件,完善了服务功能,使群众真切地感到党委和政府对群 众的尊重、对群众反映问题的重视;我们坚持做到了上访群众 未到、信访干部先来,上访群众不离、信访干部不走。在接待 群众的过程中,坚持把诉求听清楚、

4、把情况问清楚、把政策讲 清楚、把事情办清楚;在办理信访事项的过程中对伤害群众感 情的行为,对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我们敢于叫真、敢于叫停、 敢于叫板、敢于整改。 第 3 页 三是群众的事情不忘。 “许下的承诺就要兑现。 ”杨善洲同 志为了兑现当初帮家乡办点实事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 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 22 年。一诺千金,终身不忘。信访工作维护的是群众的切身利 益,你不急,他急;你容易忘,他不会忘。现在许多信访问题 就是推出来、拖出来和忘出来的部门推来推去、领导批来 批去,群众跑来跑去,问题出在哪里?就是有的干部淡忘了与 群众的感情,务虚不务实,结果是来信

5、变来访,上门变堵门。 通过学习杨善洲同志的事迹,我们大力推行“五个不让” ,即不 让工作在我这里延误,不让差错在我这里发生,不让信访群众 在我这里受冷落,不让党和政府的形象在我这里受影响,不让 群众权益在我这里受损害。 四是群众的诉求不推。 “群众的任何小事都是事关自己切身 利益的大事,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马虎行事。 ”这是当年杨善 洲亲自处理一起农民老汉因卖猪而上访的事件后发出的感慨。 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杨善洲同志都把权力看做是责任,尽心竭 力为群众谋利益,他不是用语言号召群众,而是用行动影响群 众。信访干部的言行代表着党委、政府的形象,信访工作承载 着群众的希望。今年以来,我们把解决群众合

6、理诉求作为创先 争优活动的落脚点,切实做到“四个到位” ,即合理诉求解决到 第 4 页 位,不合理诉求解释、平息到位,确有特殊困难的帮扶到位, 无理缠访闹访的依法处置到位。在处理疑难信访问题上,坚持 必须见群众,必须到现场,必须充分听取利益相关各方的意见, 确保受理的信访问题都有一个圆满公正的结果。 当前,全国信访系统正在开展“创先争优能力建设”活 动。信访部门创先争优,归根到底就是要创群众观念之先,争 群众工作之优。必须用群众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做好新形势下的 信访工作,着力提升信访干部处理群众诉求、维护群众权益、 疏导群众情绪、反映群众意愿的能力,把做好信访工作,变成 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把做好群众工作,变 成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