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580079 上传时间:2020-06-13 格式:PDF 页数:58 大小:26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pdf(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统编版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 一、高中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毛璩字叔琏。弱冠,右将军桓豁以为参军。寻遭父忧,服阙, 为谢安卫将军参军。淮 肥之役,苻坚迸走,璩与田次之共蹑坚,至中阳,不及而归。迁宁朔将军、淮南太守。海 陵县四面湖泽,皆是菰葑,逃亡所聚,威令不能及。璩建议率千人讨之。时大旱,璩因放 火,菰葑尽然,亡户窘迫,悉出诣璩自首,近有万户,皆以补兵,朝廷嘉之。安帝初,进 征虏将军。及桓玄篡位,遣使加璩散骑常侍、左将军。璩执留玄使,不受命。璩传檄远 近,列玄罪状。武陵王令曰:“ 璩忠诚悫亮,自桓玄萌祸,平殄凶逆,肃清荆郢,当即授上 流之任。 ” 初,璩弟宁

2、州刺史璠卒官,璩兄球孙祐之送丧,葬江陵。会玄败,谋奔梁州。璩 弟瑾子修之时为玄屯骑校尉,诱玄使入蜀,既而修之与祜之共杀玄。安帝反正,诏曰:“ 夫 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璩体识弘正诚契义旗受命偏师次于近畿匡翼之勋实感朕心可进 征西将军,都督五州军事。” 又诏西夷校尉瑾为持节、监梁秦二州军事。瑾弟蜀郡太守瑗为 辅囯将军、宁州刺史。初,璩使参军谯纵领巴西、梓潼二郡军下涪水,当与璩军会于巴 郡。蜀人不乐东征,纵因人情思归,于五城水口反,还袭涪,害瑾。而璩下人受纵诱说, 遂共害璩及瑗,并子侄之在蜀者,一时殄没。璩子弘之嗣。义煕中,诏曰:“ 故益州刺史 璩,事乖虑外。葬送日近,益怀恻怆,可赠先所授官,给

3、钱三十万、布三百匹。” 论璩讨桓 玄功,追封归乡公,千五百户。又以祐之斩玄功,封夷道县侯。自宝至璩三叶,拥旄开国 者四人,将帅之家,与寻阳周氏为辈,而人物不及也。 (节选自晋书 卷八十一,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夫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璩体识弘 / 正诚契 /义旗受命 / 偏师次于近畿/匡翼之勋 /实 感朕心 B. 夫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 璩体识弘正 /诚契义旗 /受命偏 /师次于近畿/匡翼之勋 / 实 感朕心 C. 夫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 璩体识弘正 /诚契义 /旗受命偏师 /次于近畿 /匡翼之勋 /实 感朕心 D. 夫贞松标于

4、岁寒/忠臣亮于国危/璩体识弘正 / 诚契义旗 /受命偏师 /次于近畿 /匡翼之勋 /实 感朕心 (2)下列对文中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服阙,指古代官员至亲去世,回家守丧,守丧期满将丧服去除,出来做官。 B. 嗣,指古代诸侯传位给嫡长子的行为,后来泛指君王或诸侯的职位继承人。 C. 赠,即追赠指皇帝赐给已死的人官爵荣誉或称号以褒扬其生前的功绩。 D. 拥旄,指古代武官出征持皇帝所赐的旄节统帅军队统治一方的权力或行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毛璩足智多谋,善用天时地利。他利用天旱的特点,采取火攻,将当地的逃亡者都逼迫 出来自首,

5、毛璩用他们来补充兵源,受到皇帝嘉奖。 B. 毛璩忠于朝廷,拒绝叛臣利诱。桓玄篡位时,派使者对他进行加封,他不但不接受任 命,反而扣押了桓玄的使者,并对外公布桓玄罪状。 C. 毛璩一门忠烈,多人受皇帝赏赐。桓玄落败时,毛璩的侄子毛修之、毛祐之诱杀桓玄, 皇帝加封毛璩兄弟三人,使他们成为一方军事大员。 D. 毛璩一门多人遇难,皇帝深感悲痛。毛璩手下参军谯纵造反,诱使毛璩手下杀害毛璩兄 弟及在蜀子侄,临近送葬,皇帝十分悲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淮肥之役,苻坚迸走,璩与田次之共蹑坚,至中阳,不及而归。 璩忠诚悫亮,自桓玄萌祸,平殄凶逆,肃清荆郢,当即授上流之任。 【答案】 (1

6、)D (2)A (3)C (4) 在淮肥之战中,苻坚败逃,毛璩与田次之一起追赶苻坚,追到中阳,没有追上就 回头了。 毛璩忠诚耿直,自从桓玄制造灾祸以来,他平定消灭叛逆,肃清荆、郢两州, 应当立即授予上品官职。 【解析】 【分析】( 1)本句找出句中名词代词,“ 贞松 ”“忠臣 ”“璩”“近畿 ”“朕心 ” 等,然后 根据语法和句意进行排除。“ 璩体识弘正 ” 和“ 诚契义旗 ” 是连续的两个主谓短语,共用主语 “ 璩” ,因此 “ 诚契义旗 ” 之间不能分开,故排除A、C 两项; “ 受命偏师 ” 和 “ 次于近畿 ” 也是连 续的两个动宾短语,因此“ 偏师 ” 之间不能分开,故排除B 项。故

7、选D。 (2)A 项, “ 至亲去世 ” 错误,至亲包括父母、兄弟等,古代服丧是为去世的父母守丧。故 选 A。 (3)C 项, “ 毛璩的侄子毛修之、毛祐之” 错误,文中提到“ 璩兄球孙祐之” ,意思是毛璩的 兄长毛球的孙子毛祐之,因此毛祐之不是毛璩的侄子,而是他的侄孙,属于对象称谓错 误。故选C。 (4) 中, “ 迸走 ” ,逃跑; “ 共” ,一起; “ 蹑” ,追赶; “ 至” ,到,追到;“ 不及 ” ,没有追 上,没有赶上。 中, “ 悫亮 ” ,耿直; “ 萌祸 ” ,制造灾祸;“ 殄 ” ,消灭; “ 凶逆 ” ,叛逆之 人; “ 当即 ” ,应当立即; “ 上流之任 ” ,上

8、品官职。 故答案为: D; A; C; 在淮肥之战中,苻坚败逃,毛璩与田次之一起追赶苻坚,追到中阳,没有追上就回 头了。 毛璩忠诚耿直,自从桓玄制造灾祸以来,他平定消灭叛逆,肃清荆、郢两州,应 当立即授予上品官职。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解答此类题,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培养语感。另外,这 类题也有规律可寻:首先看四个选项,一般在第一处分歧可以排除两项,之后另一分歧处 排除另一项,得出答案。这个过程比较简单,但也要有文言断句基本知识。熟读精思是关 键,内容大意全理解;紧紧抓住“ 曰”“云”“言” ,这些字后面要停;熟记常用虚词;把握词性 词义、语法结构;分析排比对偶与反复的句式帮助断句。 本

9、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熟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注意积累、记忆。 本题考查文言文文意的把握,完成这类题,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要全理解。另 外,针对每一个选项,标明时间、事件,到原文一一对照。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能力,包括实词理解能力、虚词理解能力、句式理解能力、整体 理解能力。完成这类题型,需要考生课下多读、多记,尤其熟记120 个实词、 18 个虚词, 掌握四类特殊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总的来说,翻译题需要做到关注 字词句,落实得分点。 【附参考译文】 毛璩字叔琏。二十岁时,右将军桓豁让他做参军。不久父亲去世,回家守丧。守丧期结 束,做了谢安的卫将军参军。在淮肥之战中

10、,苻坚败逃,毛璩与田次之一起追赶苻坚,追 到中阳,没有追上就回头了。后来升任宁朔将军、淮南太守。海陵县四面都是湖泽,周围 长的都是菰葑,这里是逃亡之人所聚集的地方,朝廷的法令不能管到这里。毛璩建议率领 一千兵马前去讨伐。当时大旱,毛璩就趁机放火,菰葑都烧着了,逃亡的人十分窘迫,全 都出来到毛璩这里来自首,将近有一万户,毛璩都用他们来补充兵源,朝廷嘉奖了他。安 帝初年,他晋升为征虏将军。等到桓玄篡位,他派遣使者加封毛璩为散骑常侍、左将军。 毛璩扣留了桓玄的使者,没有接受他的任命。毛璩又传递文书给远近郡县,列举桓玄的罪 状。武陵王下令说:“ 毛璩忠诚耿直,自从桓玄制造灾祸以来,他平定消灭叛逆,肃清

11、荆、 郢两州,应当立即授予上品官职。” 当初,毛璩的弟弟宁州刺史毛璠在官任上去世,毛璩的 兄长毛球的孙子毛祐之送丧,将毛璠安葬在江陵。恰逢桓玄败逃,打算逃到梁州。毛璩的 弟弟毛瑾的儿子毛修之当时是桓玄手下的屯骑校尉,他诱使桓玄入蜀,不久毛修之与毛祐 之一起杀死桓玄。安帝恢复帝位,下诏说:坚贞的松柏在寒冬中挺立,忠诚的大臣在国家 危难时更加诚信。毛璩见识宏远端正,诚心契合正义的大旗,接受命令统帅偏远的军队, 驻扎在京城附近,匡正人心、辅佐社稷的功勋,实在让我的内心感动。可以晋升他为征西 将军,统一指挥五州军事。” 又下诏命令西夷校尉毛瓘为持节,监管梁秦二州军事,并加封 毛瑾的弟弟、蜀郡太守毛瑗担

12、任辅国将军、宁州刺史。当初,毛璩派参军谯纵率领巴西、 梓潼二郡的军队攻下涪水,将与毛璩的军队在巴郡会师。但蜀人不愿意东征,谯纵就趁着 蜀地人心思归,在五城水口造反,回头袭击涪水,杀害毛瑾。而毛璩的手下受到谯纵的引 诱劝说,于是一起杀害了毛璩和毛瑗,连同那些留在蜀地的子侄,一时全部遇难。毛璩的 儿子毛弘之继承了他的官位。义煕年间,皇帝下诏说:“ 已经去世的益州刺史毛璩,事情失 败是出于意外。现在给他送葬的日子一天天近了,我内心更加悲伤。可以追赠原先授予他 的官职,赐钱三十万、布三百匹。” 评定毛璩讨伐桓玄的功劳,追封他为归乡公,食邑一千 五百户。又因为毛祐之斩杀桓玄的功劳,封他为夷道县侯。从毛宝

13、到毛璩三代,持有皇帝 授予的节杖统领军队、封疆开国的有四人,是将帅之家,和寻阳周氏处于同样的地位,是 一般人家所赶不上的。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小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授修撰,累官学士。华性孝, 母岑年逾百岁卒。华已年七十余,犹寝苫蔬食,士论多之。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 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土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 守仨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屡迁考功郎中,擢南京 太仆少卿,就迁鸿胪卿。十四年六月,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吉安,因集 众议曰 : “ 贼若出长江顺流东下,则南都不可

14、保。吾欲以计挠之,少迟旬日无患矣。” 乃多遣 间谍,檄府县言: “ 都督许泰、郤永将边兵,都督刘晖、桂勇将京兵,各四万,水陆并进。 南赣王守仁、湖广秦金各率所部合十六万,直捣南昌,所至有司缺供者,以军法论。” 又为 蜡书遗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叙其归国之诚,令怂恿早发兵东下,而纵谍泄之。宸濠果 疑。与士实、养正谋,则皆劝之疾趋南京即大位,宸濠益大疑。十余日诇知中外兵不至, 乃悟守仁绐之。七月壬辰朔,留宜春王居守,而劫其众六万人,袭下九江、南康,出大 江,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 “ 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 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精锐悉出,守备虛

15、。我军新集气 锐,攻必破。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众曰 “ 善” 。宸濠果自安 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诸军殊死战,贼大败,退保樵舍,联舟为方阵,尽出金宝犒 士。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 浅,仓卒易舟遁,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 不赴,请归省。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 年五十七。 (节选自明史 王守仁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守仁抗章救 /瑾怒 / 廷杖四十 /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 /丛簿苗僚杂居/守仁

16、因俗化导夷人 /喜相率伐木 / 为屋以栖守仁 B. 守仁抗章救 / 瑾怒 /廷杖四十 / 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 /守仁因俗化导/ 夷 人喜 /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 C. 守仁抗章救 /瑾怒 /廷杖四十 / 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 苗僚杂居 /守仁因俗化导/夷 人喜 /相率伐木 /为屋以栖守仁 D. 守仁抗章救 /瑾怒 / 廷杖四十 /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 /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 /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梄守仁 / (2)下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由朝廷举办的殿试的考生的称号,文中“ 进士第一 ” 指

17、 考中状元。 B. 学士,原指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演变成掌管文学撰述的官员名称,也可泛称有学问的 人及文人学者。 C. 归省,文中指回家省亲(探望父母),不同于鲁迅社戏中“ 归省 ”:那时我的祖母虽然 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 D. 乞骸骨,意为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指古代官吏自请退职,与“ 致仕 ” 的意思不太一致。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守仁遇事足智多谋。使用离间计离间宁王和伪相之间的关系,这一计谋后来虽然被宁 王识破,但起到了贻误叛军战机的作用。 B. 王守仁为官忠诚职守。宁王叛乱发生之后,他听从朝廷调度,率领军队

18、和边疆守兵、京 城驻军一起水陆并进,直捣叛军驻地南昌。 C. 王守仁能够总揽大局。在平定宁王的叛乱当中避实就虚,没有派兵救助安庆,而是抓住 战机,攻破了叛军实力薄弱的南昌。 D. 王守仁善于随机应变。在黄家渡决战中,叛军初战失利败退,把战船连在一起组成方 阵,王守仁于是用火攻的方法一举击溃了叛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华性孝,母岑年逾百岁卒。华已年七十余,犹寝苫蔬食,士论多之。 又为蜡书遗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叙其归国之诚,令怂恿早发兵东下,而纵谍泄之。 【答案】 (1)B (2)C (3)B (4) 王华天性孝顺,母亲岑氏年纪超过百岁去世。王华已经七十多岁,仍睡草席吃粗

19、食,士人评论此事时都赞美他。 (王守仁)又写了一封用蜡密封的信送给伪相李士实、刘养正,讲述他们归顺朝廷的诚 意,让他们怂恿(宁王)早点发兵向东攻打(南都),然后放纵间谍泄露这件事。 【解析】 【分析】(1)正确断法:第一处“ 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 ,“ 苗僚 ” 少数民族名 称,作主语,“ 杂居 ” 为谓语,应在“ 苗僚 ” 前断开;第二处“ 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 屋以栖守仁 ” ,“ 夷人喜 ” ,是完整的主谓,应在其前后都断开;“ 伐木为屋 ” ,结构对称,语 意连动,应在其后断开。整句译为:守仁向皇帝上书相救,刘瑾大怒,把守仁廷杖四十, 又贬到贵州的龙场做驿丞。龙场群山万重,树

20、木丛生,少数民族杂居一处。王守仁依循着 他们的风俗教化引导,少数民族的人们十分高兴,一个接一个地砍伐树木建造房屋,来让 王守仁居住。故选B。 (2)C 项说法错误。文中的“ 归省 ” ,结合语境 “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 不赴,请归省” 可知,指回家省亲(探望父母)。和鲁迅社戏中的“ 归省 ” 意思是相同 的。故选C。 (3)B 项“ 他听从朝廷调度,率领军队和边疆守兵、京城驻军一起水陆并进,直捣叛军驻 地南昌 ” 说法有误。原文中说“ 又为蜡书遗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叙其归国之诚,令怂恿早 发兵东下,而纵谍泄之” ,可见朝廷并没有派遣边疆守兵、京城驻军和王守仁等人所率领的 军队

21、进攻叛军驻地南昌,这是王守仁派间谍故意散布的迷惑叛军的虚假消息。故选B。 (4)本题关键词有: 逾:超过;卒:去世;寝苫:睡在草席上;蔬食:吃粗食;多: 称赞。 遗:送给;国:朝廷;东下:向东进攻;纵:放纵、任凭;补充省略的主语。 故答案为: B; C; B; 王华天性孝顺,母亲岑氏年纪超过百岁去世。王华已经七十多岁,仍睡草席吃粗 食,士人评论此事时都赞美他。 (王守仁)又写了一封用蜡密封的信送给伪相李士 实、刘养正,讲述他们归顺朝廷的诚意,让他们怂恿(宁王)早点发兵向东攻打(南 都),然后放纵间谍泄露这件事。 【点评】( 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

22、 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 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 (2)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贵在平时的积累,经常翻 阅经典,遇到不明白的就请教和查证。也可以分类整理,便于查询和记忆。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 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 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4)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首先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 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其次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 句

23、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 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然后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 字字落实 ” (留、删、换),意译求 “ 文从字顺 ” (调、补、变);最后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 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 【参考译文】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的进士第一名,被授予修撰的官 职,多次升任为学士。王华天性孝顺,母亲岑氏年纪超过百岁去世。王华已经七十多岁, 仍睡草席吃粗食,士人评论此事时都赞美他。正德元年冬夭,刘瑾逮捕了南京给事中御史 戴铣等二十多人。守仁向皇帝上奏章相救,刘瑾大怒,把守仁

24、廷杖四十,又贬到贵州的龙 场做驿丞。龙场群山万重,树木丛生,少数民族杂居一处;王守仁依循着他们的风俗教化 引导,少数民族的人们十分高兴,一个接一个地砍伐树木建造房屋,来让王守仁居住。刘 瑾被诛杀,衡量其才能,调迁到庐陵做知县。屡次升迁为考功郎中,擢升为南京太仆少 卿,又升迁为鸿胪卿。正德十四年六月,宁王朱宸濠造反,知县顾佖把这个消息告诉他。 守仁紧急赶到吉安,于是召集众人商量说: “ 贼人如果从长江出来,顺流向东而下,那么南 京就不能够保住。我想要用计策阻挠他,至少十天没有忧患了。” 于是多派遣间谍,张贴府 县榜文说 : “ 都督许泰、郤永率领边兵,都督刘晖、桂勇率领京兵,各四万人,从水陆两路

25、 齐头并进。南赣王守仁、湖广秦金各率所统领的军队一共十六万,直捣南昌,所到之处有 关官员缺乏供给的,以军法论罪。” 王守仁又写了一封用蜡密封的信送给伪相李士实、刘养 正,讲述他们归顺朝廷的诚意,让他们怂恿宁王早点发兵向东攻打南都,然后放纵间谍泄 露这件事。朱宸濠果然怀疑,与士实、养正商量,两人都劝朱宸濠快点袭取南京登上帝 位,宸濠更加怀疑他们。十几天才知道中外兵都没有到,才知道王守仁骗了他。七月壬辰 初一,留下宜春王守城,而劫掠他的军队六万人,袭下九江、南康,从长江而出,靠近安 庆。有的人请求援救安庆,王守仁说: “ 不能这样。现在九江、南康已经被叛贼把守,如果 我们越过南昌和他们在江上相持,

26、两个郡的军队断绝我的后路,那我们就腹背受敌了。不 如直接攻打南昌。叛军的精锐都派出去了,守城力量空虛。我们军队刚刚召集,士气锐 利,攻打南京一定能攻破。叛军听到南昌被攻破,一定解除安庆的围困来回救。我们在湖 中迎战袭击他们,没有不胜利的。” 众人说 “ 好” 。朱宸濠果然从安庆回兵,乙卯日在黄家渡 两军遭遇。所有军队殊死作战,叛军大败,撤退到樵舍,把船连接起来形成方阵,拿出所 有的金玉珠宝犒赏士兵。第二天,朱宸濠正在召见他的群臣,官军突然杀到。官军用小船 装满柴草,趁着风势点火,烧了叛军的副舟。朱宸濠的船搁浅了,仓促换了条船逃跑,士 兵追上去抓住了他。守仁一共用了三十五天平定了叛贼。世宗刚即位

27、,任命守仁担任南京 兵部尚书,守仁不赴任,请求回家省亲。守仁病重,上书请求辞官回乡,举荐郧阳巡抚林 富代替自己,不等上命回复竟然就回家了。走到南安病逝,享年五十七岁。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狱中上母书 (明)夏完淳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痛自严君见背, 两易春秋,冤酷日 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先 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 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 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

28、于天! 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 生?虽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 但慈君推干就湿,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难, 大恩未酬,令人痛 绝。 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 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 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 立之为愈耶!鸣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 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决不肯舍!

29、 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二十年后,淳且与先 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 寒食盂兰,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 之鬼,则吾愿毕矣!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 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 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 本无生,视身若散展。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于来世。神游天地 间,可以无愧矣! (注) 西铭:张溥,明末复社的领袖。张溥死后,因无后,次年由钱谦益等代为立嗣。 钱谦益后来投降了清朝。人们认为这有损张溥的名

30、节。 若敖:春秋时楚国公族名,因为 越椒背叛楚而被灭族绝后。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痛自严君见背, 两易春秋见背:被背弃 B. 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分:料想 C. 淳之身,父之所遗遗:遗留,留下 D. 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 令人痛绝酬:报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 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失其所与,不知 C. 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D. 家事尽以委之宁许以负秦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夏完

31、淳在临刑前为“ 不得以身报母” 而深感悲痛,为家中“ 八口 ” 的生计问题而深感忧虑, 但他又认为 “ 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 ,“ 以身殉父 ” 是死得其所的。 B. 夏完淳在信中恳请双慈保重,牵挂结婚二载的娇妻,并以五言诗的咏唱抒发豪情,侠骨 柔肠,尽显其中。 C. 夏完淳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告白母亲“ 万勿置后 ” ,是担心领养的孩子以后不孝敬老人,反 而会是家族的隐患。 D. 这封狱中绝笔信表达了夏完淳以身赴义、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全文一唱三叹,慷慨悲 壮,感人至深。 (4)用 “/ ”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新 妇 结 褵 二 年 贤 孝 素 著 武 功 甥 好 为 我 善 待 之

32、亦 武 功 渭 阳 情 也 语 无 伦 次 将死 言 善 痛 哉 痛 哉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 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 【答案】 (1)A (2)B (3)C (4)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 / 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 /将死言善 / 痛哉痛哉 (5) (本来指望重见天日,来报大仇,使死者得到慰恤,生者获得荣封,向九泉之下 的父亲告慰我们的成功。 像西铭先生立一个没有出息的后嗣,被世人诟骂讥笑,还不如 不立为好啊!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本题

33、时考生应先看清题 目要求,然后找到各选项在文中的位置,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本题A 项, “ 痛自严君 见背,两易春秋” 中“ 见背:被背弃 ” 解释错误, “ 见背 ” 是对父亲去世的委婉的表述,“ 见” 表 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 见背 ” 可理解为 “ 离开我,背离我” 。故选 A。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虚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找 到各选项在文中的位置,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A 项, “ 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 中 “ 也” 表示感叹语气,“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中“ 也” 与上文的 “ 者” 构成 “ 者 也 ” 结构的判 断句。 B 项,

34、 “ 嫡母慈惠,千古所难” 与“ 失其所与,不知” 中的 “ 所” ,均与下文构成“ 所” 字结 构,翻译为 “的” 。C 项, “ 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 中“ 者” 解释为 “ 这样的人 ” ,“ 以 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解释为 “的” 。 D 项, “ 家事尽以委之” 中“ 以” 解释为“ 把” , 介 词; “ 宁许以负秦曲 ” 中 “ 以” 解释为 “ 来” ,连词。故选B。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 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C 项, “ 夏完淳以斩钉 截铁的语气告白母亲 万勿置后

35、,是担心领养的孩子以后不孝敬老人,反而会是家族的隐 患” ,表述错误,原文相关表述为“ 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 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 , 这里是表达担心会像西铭先生一样立一个没有出息的后嗣,被世人诟骂讥笑,还不如不立 为好,选项曲解为“ 担心领养的孩子以后不孝敬老人” ,理解错误,故选C。 (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 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本题“ 贤孝素 著” 介绍的是新妇的形象,主语是“ 新妇 ” ,应独立成句;“

36、 亦 也” 为固定结构,应独立成 句; “ 语无伦次 ” 为成语,意思相对完整,应独立成句;“ 痛哉痛哉 ” 表示悲痛的语气,独立 成句;因此,可断句为: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 /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 无伦次 /将死言善 /痛哉痛哉。大意是:妻子与我成婚二年以来,贤孝素来为人所深知,武 功甥为我好好地看待她,这也是武功甥的渭阳之情!语无伦次,而这都是将死之时的肺腑 之言。悲痛,太悲痛了! (5)本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 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 图:希望。以:来。荣:使动用法,使 荣 耀。 不肖:不成才,没出息。立一不

37、肖后如西铭先生:状语后置。为人所诟笑:被动 句。诟:诟骂。愈:好。 故答案为: A; B; C; 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 /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 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 /将死言善 /痛哉 痛哉 (本来指望重见天日,来报大仇,使死者得到慰恤,生者获得荣封,向九泉之下的 父亲告慰我们的成功。 像西铭先生立一个没有出息的后嗣,被世人诟骂讥笑,还不如不 立为好啊! 【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 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 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答题的方法有“ 结构分析法

38、 ”“语法 分析法 ”“形旁辨义法 ”“套用成语法 ”“套用课本法 ” ,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 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2)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注重识记,积累,掌 握文言 18 个虚词的常规用法;当然也可以借助语境或利用教材所学作迁移联想等来推断词 义。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 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 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 4)此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文段休问

39、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 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 曰”“云”“言 ” ,对话最 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 (5)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 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 判断句 ”“被动句 ”“宾语前置句 ”“定语 后置句 ”“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 ” ,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参考译文】 不孝完淳而今死了!以身体奉献给父亲,不能再以身体来报答母亲了。自从父亲离我而 去,悲痛地过去了两个年头。怨恨惨痛越积越深,历尽了艰难辛苦。本来希图重见天日, 以报大仇,使死者得到赠

40、恤,生者获得荣耀,向九泉之下的父亲报告我们的成功。无奈上 天不保佑我们,把灾祸集中于先朝,一支军队刚一起来,就立即被粉碎。去年的义举,我 已自以为非死不可,谁知当时不死,却死于今天!短短地延续了两年的生命,却没有一天 得以孝养母亲。以致尊贵的慈母托身于空门,生母则寄生在异姓之家。一门漂泊,活着不 能相互依靠,有人死了也不能相互安慰,我今日又奄忽先赴九泉,不孝之罪的深重,连上 天都已知晓了。 唉!两位母亲都健在,下面又有妹妹、女儿,家运衰败,并无兄弟。我死了并不足惜, 我所哀痛不已的,是家庭的众多人口今后怎么生活。虽然如此,但是,就这样吧!我的身 体是父亲遗给我的,我的身体是为国君所用的,为父为

41、君而死,又哪里是辜负两位母亲 呢?但尊贵的慈母对我爱护备至,教我学礼习诗,十五年来从未改变,嫡母如此慈爱恩 惠,千百年来所少有。大恩未曾报答,使我悲痛到了极点!现在我只得把尊贵的慈母 托付给义融姊,把生母托付给昭南妹了。 我死之后,如果妻子能得到一个遗腹子,那就是家门的幸运。如果不然,千万不要另立 后嗣。会稽的大望族至今如此零落已极。节义文章象我父子这样的有几个呢?像西铭先生 那样地立一个不肖的后嗣,为旁人所诟骂讥笑,还不如不立为好!唉!天地是无穷无尽 的,家族却不可能永远绵延不绝。有一日朝廷中兴重建,那么,我们就能千百年地在庙中 接受祭祀、供养,又哪里只是享受麦饭豚蹄,不至成为饿鬼而已呢?如

42、果有人妄言另立后 嗣,我与父亲在冥中一定要诛杀这个顽固愚蠢之人,决不饶恕他!兵戈遍布天地,我死之 后,战乱不会有停止之日。两位母亲请好好保重玉体,不要再把我挂在心里。二十年之 后,我跟父亲将要扫平北方边境!不要悲伤,不要悲伤!我所嘱托的话,千万不要违背。 武功甥是未来大有成就的人物,家里的事都交托他。寒食节和七月十五,以一杯清酒,一 盏寒灯来供我,使我不至于成为无人祭祀的饿鬼,我的愿望就已达到了。妻子与我成婚二 年以来,贤孝素来为人所深知,武功甥为我好好地看待她,这也是武功甥的渭阳之情!语 无伦次,而这都是将死之时的肺腑之言。悲痛,太悲痛了! 人有哪个是不死的呢?贵在死得其所。父亲能成为忠臣,

43、儿子能成为孝子。含笑归天, 完成我的分内之事。从佛教的原理来说,一切事物本都未尝生存,我把自己的身体看得像 破旧的鞋子一样地不足珍惜。我只是为刚正之气所激,因而懂得了天人之理。十七年来只 是一场恶梦,报仇在于来世。我的神魂将遨游于天地之间,我对一切都毫无愧怍。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梅国桢,字克生,麻城人。少雄杰自喜,善骑射。举万历十一年进士。除固安知县。中 官诣国桢请收责于民,国桢伪令民鬻妻以偿。民夫妇哀恸,中官为毁券。擢御史,会哱拜 反,学曾师久无功。七月,学曾与梦熊、国桢定计,决黄河大坝水灌之,水抵城下。时套 寇卜失兔、庄秃赖以三万骑犯定边、小盐池,用土昧铁雷为前锋,而别遣宰

44、僧以万骑从花 马池西沙湃口入,为拜声援。麻贵击之右沟,寇稍挫,分趋下马关及鸣沙洲。学曾令游击 龚子敬扼沙湃口,而檄延绥总兵官董一元捣土昧铁雷巢,斩首百三十余级,寇大惊引去。 梦熊调度灵州,独国桢监军宁夏。贼被围久食尽无援而城受水浸益大崩国桢挟诸将趋南关 秉忠先登国桢大呼诸将毕登贼退据大城,攻数日不下。国桢使间绐东旸、朝、承恩互相 杀,以降其罪。三人内猜疑,东旸、朝遂先诱杀承恩党文秀。承恩亦与其党周国柱诱东 旸、朝杀之,尽悬东旸、朝、文秀首城上,开门降。如松率兵围拜家。拜仓皇缢, 阖室 自焚死。梦熊自灵州驰至,下令尽诛拜党及降人二千,慰问宗室士庶。宁夏平。学曾初夺 职为民,叙功,以原官致仕。学曾

45、任事劳勋。灌城招降之策,本其所建。及宣捷,帝召见 大学士赵志皋、张位,志皋、位力为学曾解,尚书星以下多白学曾无罪。国桢亦上疏言: “ 学曾应变稍缓,臣请责诸将以振士气,逮学曾之命,发自臣疏,窃自悔恨,学曾不早雪, 臣将受万世讥。” 帝初不听,既而复其官。国桢既招降承恩,论功,擢国桢太仆少卿。父丧 归,未起而卒。赠右都御史。 (节选自明史 梅国桢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贼被围久食尽无援而城受水浸益大崩国桢挟诸将趋南关秉忠先登国桢大呼 诸将毕登 B. 贼被围久食尽无援而城受水浸益大崩国桢挟诸将趋南关秉忠先登国桢大呼 诸将毕登 C. 贼被围久食尽无援而城

46、受水浸益大崩国桢挟诸将趋南关秉忠先登国桢大呼 诸将毕登 D. 贼被围久食尽无援而城受水浸益大崩国桢挟诸将趋南关秉忠先登国桢大呼 诸将毕登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知县,指明朝以来府州一级最高行政官。知县为正七品,俗称“ 七品芝麻官 ” 。 B. 套寇,也称河套之患,指的是十四至十六世纪侵扰劫掠河套地区的鞑靼骑兵。 C. 缢,文中指用绳、布匹等上吊而死。我国古代用刀割脖子称为“ 刎” 或“ 刭” 。 D. 士庶,文中指的是士人和普通百姓,我国古代通常将普通民众称为“ 庶民 ”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梅国桢爱护百

47、姓,尽心为民。宦官让梅国桢向百姓收取债务,梅国桢假装让百姓卖妻来 偿还债务,百姓夫妇为此悲伤哀痛,宦官因此毁掉了债据。 B. 梅国桢尽心国事,几次上奏。学曾应变稍迟缓,梅国桢上奏章请求处罚众将领以振作士 气;后来梅国桢又因此事上奏章,皇帝恢复了梅国桢的官职。 C. 梅国桢善用计谋,分化敌人。梅国桢曾离间东旸、许朝、承恩,使三人互相斗杀,导致 敌人内部猜疑,互相争斗,达到了使敌投降、平定宁夏的目的。 D. 梅国桢因功升迁,奉行孝道。梅国桢招降承恩后,朝廷评议功绩,他因功被提升为太仆 少卿;因父亲去世而回到家乡,没有等到被起用就去世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麻贵击之右沟,寇稍

48、挫,分趋下马关及鸣沙洲。 逮学曾之命,发自臣疏,窃自悔恨,学曾不早雪,臣将受万世讥。 【答案】 (1)C (2)A (3)B (4) 麻贵在右沟攻打了他们,敌寇稍许失利,分兵奔向下马关和鸣沙洲。 逮捕学曾的命令,出自臣的奏章,私下独自悔恨,学曾不早点昭雪,臣将要受到后世万 代的指责。 【解析】 【分析】( 1) “ 久” 是修饰 “ 围” 的,表现围困时间之长,不应该断开,排除B项、 D 项。 “ 趋 ” 是奔赴的意思,地点为“ 南关 ” ,结合句意内容分析,不应该断开,排除A 项。 句意:贼被围困很久,食物吃完无从获得援助,而城墙遭受水的浸泡,更加严重倒塌。梅 国桢带领众将领奔赴南面的关口。

49、秉忠率先登上,梅国桢大声呼唤,众将领全部登上。故 选 C。 (2)A 项, “ 府州 ” 错误,应是 “ 县” 。府州一级最高行政官称作“ 知府 ”“太守 ” 。故选 A。 (3)B 项, “ 皇帝恢复了梅同桢的官职” 错,结合 “ 国桢亦上疏言: 学曾应变稍缓,臣请责 诸将以振士气,逮学曾之命,发自臣疏,窃自悔恨,学曾不早雪,臣将受万世讥。 帝初不 听,既而复其官” 分析,皇帝起先不听从,不久恢复了学曾的官职。应是恢复了学曾的官 职。故选B。 (4) “之” ,代词,他们;“ 击之右沟 ” (状语后置句、省略句);“ 稍” ,稍微、稍许; “ 挫” ,受挫、失利;“ 趋” ,奔赴。 “之” ,助词,的;“ 命” ,命令; “ 窃” ,私下里; “ 雪” , 昭雪; “ 讥” ,指责。 故答案为: C; A; B; 麻贵在右沟攻打了他们,敌寇稍许失利,分兵奔向下马关和鸣沙洲。 逮捕学曾的 命令,出自臣的奏章,私下独自悔恨,学曾不早点昭雪,臣将要受到后世万代的指责。 【点评】( 1)本题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