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十八、不合格品、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制度编号:FJXW-QP-281目的实现对不符合的有效处置,防止不合格服务的非预期使用及减少、避免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的损失。2范围适用于公司施工过程中服务质量不合格、环境和安全检查发现的不符合的控制。3职责1.1 工程部是不符合控制的主管部门。1.2 各级质量、安全、环境检查人员负责不合格问题的提出。3. 3各责任部门负责本部门责任范围内的不符合的标识和处置。4程序4. 1不符合范围:a)施工质量检查发现的不合格;b)客户投诉的不合格;c)质量、安全、环境事故;d)安全隐患、违章;e)环境违章;f)管理体系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等。5. 2不符合报告提出4
2、2.1客户投诉的不合格,由以整改通知单的形式提出或在有关检查记录上说明后交给责任部门处理。4.2.2在各级质量、安全、环境检查中发现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不合格、违章、隐患由检查人员以整改通知单的形式提出或在有关检查记录上说明后交给责任部门处理。4. 2.3对于安全、环境的事故(不包括未遂),按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管理制度规定进行处理。4.3不符合处置所有不合格的处置应与问题的严重性相适应。不符合的处置方法有:a)退货、拒收(指外来不合格物资);b)返工(采取措施消除不合格品);c)让步放行(特殊情况如台风洪水,让步处理应有授权人签字许可);d)限期整改;e)行政/经济处罚;f)教育;g
3、追究责任等4.4不符合验证所有不符合处置完成以后原则上由不符合提出部门再次验证,必要时可委托相关人员验证。4.4.1验证结果符合要求时,验证人在整改通知单上填写验证结论并签字。4.4.2验证结果不符合要求或实施效果未达到目标时,验证人将不合格报告或整改通知单发回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重新安排实施整改。4.5记录保存不符合的相关记录由工程部及责任部门保存。5相关文件5.1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制度6记录6. 1整改通知单1目的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并制定及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消除不合格品(项)、不符合产生原因,达到持续改进目的。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一体化管理体系改进有关的一切活动,包括数据分
4、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与验证、体系的持续改进等。3职责6.1 工程部是一体化管理体系改进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数据分析,对存在的不符合督促相关部门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监督验证。6.2 工程部负责数据的收集、分析,负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6.3 公司各职能部门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提出改进措施,并实施改进工作,负责相关职能的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6.4 对跨部门的体系改进,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通知相关职能部门实施改进,工程部跟踪验证。4程序4.1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4.1.1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收集主要来源于外部和内部,外部数据为法令
5、法规、标准的指标数据;顾客意见、投诉信息。内部数据为服务质量、环境、安全检查记录;目标考核、内审报告、外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社会信息等。4. 1.2数据的分析、处理a)质量方面在收集到有关数据后,应对数据进行分类,对影响服务质量的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直方图、鱼刺图控制图等统计技术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服务质量的原因及过程的质量规律,了解现阶段服务质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使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不断地提高。b)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应对收集到的绩效评价、检查结果、报告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对照法律、法规和标准,确定控制水平和目标指标情况,对存在问题和指标不足
6、事项,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改进处理。c)各部门及时将数据分析的成果及应用记录报公司工程部,管理者代表组织有关部门对成果进行验证和评价。工程部负责对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有显著效果的统计技术给予推广。4.2纠正和预防严重及重复出现的不合格应分析其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对潜在的不合格(包括数据分析的结果)应采取预防措施。1.1.1 2.1不合格的信息来源不合格信息来源主要有数据分析、不合格服务处置记录、违章处罚记录、事故记录、相关方投诉或抱怨、政府质量、环境、安全职能部门的处罚(包括通报、媒体曝光)等。1.1.2 采取纠正/预防措施的时机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一定要及时,要尽量争取时间消除或减
7、少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不合格带来的负面影响。1.1.3 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与批准责任部门应分析不合格原因,根据出现不合格的原因、类型及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应包括消除不合格原因的具体方法、步骤、责任人员和完成时间。a)施工实施过程出现的严重不合格及重复性一般不合格(包括质量不合格、环境违章、职业健康安全违章及事故),由责任部门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要求,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表并由公司管理者代表审批。b)对于相关方投诉,根据投诉的性质和原因,由公司有关归口部门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要求,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表,由管理
8、者代表审批。c)对于一体化运行过程出现的或潜在的不合格/不符合涉及其他部门的,由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并制定纠正/预防措施,报本部门主管领导审批。1.1.4 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和监督a)纠正/预防措施实施部门应严格按照审批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实施,实施过程发生问题应及时反馈到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及审批部门。b)工程部负责监督检查实施进度和完成情况。1.1.5 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效果评价a)实施的纠正/预防措施,由工程部验证措施的有效性和组织效果评价。b)当事实效果评价结论为不合格时,应重新进行不合格的原因的分析,制定并实施新的纠正/预防措施,直到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原因。C)内审或管理评审出现不合格需采取纠正措施时,由工程部按内部审核管理制度和管理评审管理制度执行。d)当纠正/预防措施涉及到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修改时,应按文件管理制度进行修改文件。5相关文件5. 1文件管理制度5.2内部审核管理制度5. 3管理评审管理制度6记录6.1纠正和预防措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