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局科学发展观主题征文.docx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560090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局科学发展观主题征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审计局科学发展观主题征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审计局科学发展观主题征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局科学发展观主题征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审计局科学发展观主题征文 特征码 WxhunjAREdvEDeTitDCu 履行审计监督职能,构建和谐新* 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 时代的主旋律,也成为党和国家的执政新理念。这种执政理念的 转变,不仅会带来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也 势必带来执政方式、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的根本性转变,这就 要求地方政府在资源配置、资金分配等方面要进一步统筹兼顾、 突出重点、提高效益。审计部门作为专司监督的政府部门,要 适应这种转变,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履行好审计 法赋予的职责,紧紧围绕“经济发展促审计发展,审计发展 促经济发展”的主题,牢牢把握“依

2、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 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二十字方针,树立科学的审计 理念,把握审计重点,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促进我区经济社会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科学的审计理念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 第 2 页 中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 的,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其最终目标就是 通过地方经济的发展壮大,逐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 需求,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审计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牢固树立 和认真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要解放思想、服务大局

3、、把 握关键,要树立民本审计、效益审计理念,要用战略眼光和战 略思维深刻审视审计工作所处的环境变化,把审计监督寓于服 务大局之中,从更高的层面去认识审计的职责所在,更加充分 地发挥好审计监督在经济社会运行中的免疫功能,不仅当好维 护国家财经纪律的“卫士” ,更要当好领导宏观决策的“谋士” 。 二、围绕中心,突出审计重点,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审计工作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键要从党委、政府的 中心工作和大局出发,把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 点、难点问题作为重点,加大审计力度,为党委、政府决策提 供服务,发挥好“参谋助手”的作用。 (一)深化预算执行审计,确保政府宏观调控政策落到实 第

4、3 页 处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国家财政支出的范围相应发生了变化, 支出的公共性日益明显。在这种形势下,审计监督的内容和重 点也应随之作相应调整,要找准审计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的切入点。重点关注财政资金支出结构,关注政府性资金支出效 果,加强对财政公共支出及重点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特别是注 重从观念、机制和体制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进一步提高财政 资金安排使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推动财政管理公开透明、科 学规范、安全高效,确保政府的各项宏观调控措施落到实处。 (二)强化涉农资金审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结合我区农业大区的特点,以促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推进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

5、目标,在把握农业和农 村投入总体情况的基础上,以国家重大支农政策执行情况和关 系农民切身利益的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为重点,认真实施 与新农村建设有关的审计项目,全方位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重点资金和重点项目的审计监督, 组织开展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征地拆迁补偿、 农村学校教育收费、农业综合开发等一系列涉农审计项目,查 处滞留、挤占挪用新农村建设资金等问题,揭露国家支农惠农 第 4 页 政策不落实、侵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纠正涉农资金使用中 的违纪违规行为,为更有效地使用涉农资金献计献策,切实维 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能够落到实处, 促进新

6、农村建设。 (三)探索资源环境审计,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以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为目标,加强对环保、土地资源等重 要环境领域资金项目的审计和审计调查,对重点资金的运用及 其产生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估,促进生态效益的最大化,揭露和 查处破坏、浪费资源、导致国有有资源收益流失,危害资源污 染环境、破坏生态,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等问题,大力发展 循环经济,保护生态资源环境,促进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切实 发挥审计在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推进经济、 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维护社会稳定 改革与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保障至关重要。 要围绕建立健全社会保

7、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全方位、多层 次加大对社保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组织对救灾资金、社会保 障基金、低保资金等多项涉及弱势群体的社保资金进行全面、 第 5 页 深入的审计。通过审计,严肃查处挤占挪用、滞留欠拨、漏缴 欠缴等资金管理中的违纪违规问题,促进健全社保资金管理制 度。 (五)强化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选择党委政府关注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项目开展绩效审 计,实现项目审计与效益审计有效结合加大对基本建设投资审 计的监督力度。重点关注规模过大、盲目投资、重复投资、低 水平投资、投资工程决算不实等问题,及时查处损失浪费、挤 占挪用现象,提出加强整改和改进管理的建议,确保项目资

8、金 安全有效运行。通过审计,一方面为政府节约了大量的建设资 金,另一方面促进了建设领域逐步规范和发展。 (六)加强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提高政府公信力 只有建立一支廉洁高效、依法行政的公务员队伍,才能使 政府在社会中拥有号召力,增强公信力,才能担当地方经济发 展的重任。而审计机关加强对公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即对领导 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建立廉洁、法治政府的重要途径。 一是要在审计对象上突出重点,加强对拥有经济管理权的执纪 执法部门的领导干部和社会反响大、群众关注岗位领导干部的 第 6 页 开展审计工作。二是要在审计内容上突出重点,突出对领导干 部的“三权” ,即经济决策权、经济管理权、经

9、济政策执行权的 审计,注重对重大经济事项决策过程,经济事项管理制度及运 行情况以及重要经济行为的审计。通过审计,进一步促进领导 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提高政府部门行政效 能。 三、以人为本,夯实审计基础,促进和谐发展 “打铁须得自身硬” ,审计要想更好地服务改革与发展大局, 自身必须具备过硬的素质与本领。为此,审计部门必须苦练 “内功” ,切实改进和加强审计管理、审计队伍建设等基础工作, 使审计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方面具备更加坚实的基础 和实力。 (一)强化审计业务管理,科学整合审计资源 一是改进和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增强计划的科学性。 紧扣经济工作中心,将党委政府交办的

10、各项工作作为重点,明 确年度工作的总体目标;综合考虑审计对象资源、审计人力资 源、审计成本,科学制定具体的审计项目计划,明确项目审计 目标。使审计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相吻合,与审计资源、 第 7 页 审计成本相匹配,最终实现审计成果的最大化。二是积极创新 审计组织方式,整合审计力量。增强全局观念,强化合作,淡 化分工,合理调配审计力量,统筹安排审计工作,每年集中力 量干几件大事。同时,要注意利用社会中介机构和内审机构的 力量。三是加强协调联动,实现和谐共赢。建立完善审计工作 联席会制度,进一步加强同其他部门的沟通协作,实现信息资 源共享,整合审计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此外,还要积 极理顺

11、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对象的关系,妥善处理好审计工作与 其他工作的关系,努力促进审计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和谐发展。 四是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审计,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要从提高 审计科技含量和工作效率的高度,大力加强基层审计信息化建 设,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推进计算机辅助审计,提高审计效率, 为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加强审计人才培养,夯实审计基础 面临着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案件和日益繁重的审计任务, 具备单一的经济、法律、财会、计算机知识审计人员已经开始 无法适应审计工作的要求。为此,审计机关要坚持不懈的抓好 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着力培养复合型、实用型、创新型审计 人才,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审计人 才队伍,实现审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