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试题汇编(溶液).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608712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7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溶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溶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溶液).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溶液).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溶液).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溶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试题汇编(溶液).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08 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汇编(溶液) 1、 (2008 年眉山市) 向 20 0C的饱和澄清石灰水(甲溶液)中投入适量的氧化钙粉末, 充分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温度末冷却到20 0C时,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溶液温度末冷却到20 0C时,溶质质量分数比甲溶液大 C、溶液温度恢复到20 0C时,溶液质量比甲溶液小 D、溶液温度恢复到20 0C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甲溶液的相等 2 (2008 年揭阳市) 右图是 KNO 3和 NaCl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Cl 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Bt1 0C时 ,100g KNO 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 KNO

2、3 Ct2 0C 时 ,KNO3的饱和溶液和 NaCl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 D温度高于 t2 0C 时, KNO 3的溶解度大于 NaCl 的溶解度 3 (2008年汕头) 20时, 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20时 10g 水最多能溶解 4g NaCl C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4. (2008 年晋江市)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B.t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D.乙物质的

3、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5. (2008 年安徽省)已知KNO 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下图各图是某KNO3 饱和溶液的浓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图像(不考虑溶剂的质量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C 】 S/ g t NaCl KNO3 t 2t 1 20 6(2008 年攀枝花市 )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粗盐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的速度 B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 C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步骤 D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7(2008 年攀枝花市

4、)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 叙述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各 30g 分别加入 70g 水中均能恰好完全溶解 B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t2时,在 l00g 水中放入 60g 甲,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7.5 D t2时,分别在 100g 水中各溶解 20g 甲、乙,同时降低温度, 甲先达到饱和 8 (2008 年苏州市)现用质量分数为98% 的浓硫酸 ( 密度是 184gcm 3) 配制 560g 质量分数为 14的稀硫 酸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配制稀硫酸时,用到的玻璃仪器只需量筒和烧杯 B 配制稀硫酸时,一定不能用天平称量所需浓

5、硫酸的质量 C 将 480 mL水倾倒入盛有 80 mL98浓硫酸的 500 mL量筒中 D将 80g 98的浓硫酸沿 1000mL烧杯内壁缓缓倒入480 mL水中,并不断搅拌 9 (2008 年苏州市)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图。现有10含 l00 g水的澄清 氢氧化钙饱和溶液。 若把该溶液用水浴加热到60(水的蒸发忽略不汁 ) 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溶液变浑浊 B溶液变为不饱和 C溶液仍饱和 D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10 (2008 年肇庆市) 配制 50g 8%的氯化钠溶液时,不需要 用到的仪器是 A托盘天平 B量筒 C烧杯D漏斗 11 (2008 年肇庆市) 关于右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6、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50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C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要使乙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冷却乙的热浓溶液 12 (2008 年重庆市)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食盐水 B汽水 C 泥水 D澄清石灰水 13 (2008 年重庆市)下图是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 线,温度为 t 时,将等质量甲、 乙、丙、丁四种物质分别加到100g 水中,充分搅拌后只得到一种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 (2008年常州市)图 1 可表示“ M与 N的并列关系”,图 2 可表示“ M属

7、于 N的从 属关系” 。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 所示关系的是 X Y Z A溶质溶剂溶液 B悬浊液乳浊液溶液 C 氧化物酸碱盐化合物 D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 15 (2008年常州市)右图为 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M 、N两点分别表示 A物质的两种 溶液。下列做法不能 实现 M 、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 A 从 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A从 N M :先向 N中加入适量固体 A再降温 B从 N M :先将 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A C 从 M N :先将 M降温再将其升温 D 从 M N :先将 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 16 (2008 年恩施自治州) 要配制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8、 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 作中正确的是 A将 10g 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量取 90ml 水时,俯视读数 C 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 D 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17 (2008 年贵港市) 右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 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10 20 30 40 020406080 g 溶 解 度 温度/ C 甲 乙 0 t1t2温度 / 溶 解 度 /g M N 甲 乙 25 C在 t2时, 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在 t1时, 10

9、0g 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 18 (2008 年哈尔滨市)有关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 确的是 ( ) Aa 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 t2时,a、b 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 相等 C 将 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 t1,a 有晶 体析出 ,b 无晶体析出 D t3时, a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19. (2008 年海南省) 甲、乙两种固体纯净物的溶解度曲 线如图 A所示。在常温下,先在两支试管里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 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 ,再放进盛有 冰水的烧杯里(图B) 。下列

10、说法正确的 是 A. 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装甲溶液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减 少 C.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都增多 20 (2008 年黄冈市) 右图是 M 、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溶解度曲线 得出以下几条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At1时, M 、N两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由 t1升温到 t2时, N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 M物质的溶解度大于N物质的溶解度 D N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21. (2008 年黄石市)右图是 KNO3和 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aCl 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B. KNO3的

11、溶解度大于 NaCl的溶解度 C.t1时, 100g KNO3的饱和溶液中含有20 克KNO3 D. t2时,NaCl的饱和溶液与 KNO3的饱和溶液中 甲 乙 冰水 图 A 图 B 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22. (2008 年宿迁市) 根据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 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t1时, 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 , 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 含有溶质 的质量相等 C.将 t3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都会 析出晶体 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 可采用冷却热饱和 溶液的 方法提纯甲 23(2008 年南京市 ) 右图是 a、b、c、d

12、 四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表是这些固体物质在部分温度时的溶解度。 根据图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 a 曲线表示 KNO :的溶解度曲线 Bb 的溶解度小于 a 的溶解度 C 要从 a 与 d 的混合物中得到a,通常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D KCl 的不饱和溶液由 60降温至 10时变成饱和溶液 24. (2008 年太原市 )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 它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木糖醇的叙述, 正确 的是 A.30时,木糖醇的溶解度是70g B.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C.50时, 100g 水中加入 80g 木糖醇,搅拌,可得到 饱和溶液 D.70

13、时木糖醇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不会析出木糖醇晶体 溶解度 /g 温度 / 甲 乙 t3t1t2O 图 8 25 (2008 年徐州市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A30时, 50 g 水可以溶解 25 g 甲物质 B升温能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D30时, 乙物质的溶解度比甲物质的溶解度大 26 (2008 年镇江市) A图是物质 M和 N的溶解度曲线。图中甲、乙试管分 别盛有 M 、N的饱和溶液,试管底均有未溶解的M 、N固 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中的固体减少,乙中的 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不可能 是()

14、 A浓硫酸 B硝酸铵固体C 氧化钙 D氢氧化钠固体 27 (2008 年盐城市)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 解度曲线。 (1) t1时, 甲的溶解度 乙的溶解度(选填“大 于”“等 于”或“小于”); (2) 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 方法是 (只填一种); (3) 甲、乙各 W g 分别加入到两只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在t3时所 得乙溶液为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若将温度都降低到 t2,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选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 。 27 (4 分)小于加入适量甲物质(降温或蒸发溶剂至少量晶体析出) 饱和等于

15、28. (2008 年山东省)) 现有 60的饱和 NaCl溶液, 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 : 水的质量 ; 溶液中溶质 NaCl的质量 ; NaCl的质量分数 ; 60时 NaCl的溶解度 : 溶液的 质量。用序号填空 : (1) 将该饱和溶液稀释 , 不变的量有 : ; (2) 将该饱和溶液降温至20, 一定变化的量有。 28.(1) (2) ( 每空 1 分, 共 2 分) 29、 (2008年自贡市)根据 KNO3和 NaCl 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下列问题: 甲 乙 0 20 30 温度 / 25 溶解度 /g 溶 解 度 W 乙 甲 0t1t2t3温度 / g (1)10时 KNO 3的

16、溶解度 NaCl溶解度(填“” 、 “”或“” ) 。 (2)t 时,将 mg KNO 3、ng NaCl 分别溶解在 20mL水中恰好饱和,则m n (填“”、 “”或“”) 。 29、 (每空 1 分,共 2 分) (1) ;(4) 。 31( 2008 年江西省 )右图为氯化钠、碳酸钠 ( 俗称纯碱 ) 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当温度为 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2) 当温度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 度; (3) 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 请你解释原因:“夏天晒 盐”; “冬天捞 碱”。 请你解释原因:“夏天晒盐”。 31(4 分) (1)10g

17、 (2)小于 30 (3)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夏天温度高水分蒸发快, 氯化钠易结晶析出; 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冬天温度低,碳酸钠易结晶析出。 32 (2008 年青岛市) 右图是 a、b、c 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 你回答: (1)0时, a、b、c 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 (2)将 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首先析出晶体的是_; (3)t2时,将 30g a 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溶解, 所形成溶液的质量是 _g。 32 (1)c (2)c(3)75 33. (2008年达州市)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相

18、关问 题。 (1) t1时, 100g水中溶解 20g甲, 溶液刚好饱和; 那么, 50g 水中溶解 g乙, 溶液达到饱和。 (2)t2时,比较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2) t1时,若要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 溶液, (3) 可采用的方法是(写出一种即可)。 (4)若要从甲中含有少量乙的混合溶液中提纯甲,可用 的方法是。 33. (1)10; (2)甲的溶解度乙的溶解度; (3)加溶剂(或加水或升温) ; (4)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每空 1 分)共 4 分 34(2008 年福建省三明市 ) 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据图回答问题: 10 时,甲的溶解度为 g。

19、30 时,甲的溶解度的溶解度。 (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 。 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析出乙固体,应采用的方法 是:。( 填“冷却”或“蒸发” ) 34 (3 分,其余每空 1 分) 20 大于 蒸发 35 (2008 年宜昌市 )右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 t1时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 到小的顺序是 27 (填写序号,下同)。 (2) t1时 30gA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不断 搅 拌, 形成的溶液质量是28 g 。 (3) 将 t1时 A、 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 温度升高到 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数 由大小关系是 29 。

20、35、27 B CA(或 B、C、A或 BCA );28 65 ; 29 B CA(或 B、C、A或 BCA ) 36 (2008年泰安市)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NH4Cl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t1t2温度 / 溶 解 度 /g 30 A B C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 /g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1)由上表可推出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是; (2)在 20时,向 100 g 水中加入 50 gNH4Cl,形成的(填“饱和” 或“不饱和” )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60时,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 为。 36.(3 分) (1)NH4Cl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饱和 1 2(每空 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