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626783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0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5年春七年级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总分 150 分,120 分钟完卷 )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45 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时光如流,仿佛就是刹那之间,青春岁月便如昨日黄花,潺弱而枯萎凋 零。当第一次有人喊我叔叔时, 我并没有因为这种尊敬的称呼而感到慰藉。相反, 我感到心灵的震憾。 它让我警觉到自己已经不再年轻,青春已经流逝。 我们每个 人装进“背篓”里的都不是纯粹的石头, 而是我们沤心沥血从这个世界里寻找来 的爱情、事业、家庭、婚姻、友谊等许多令我们的“东西”。当你感 受到生活的沉重时, 你应该感受到庆幸和满意、 欢喜。因而沉重的背后必然是生 活的丰硕和事业的收获。

2、人生的背篓所承载的永远是一种幸福的重量。 (1)为划横线的字注音。( 2 分) 刹()那慰藉() (2)文中有三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3 分) 、。 (3)为文中划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 分) A. 神魂颠倒 B.如梦初醒 C. 庸庸碌碌 D. 魂牵梦萦 2、按例句仿写( 4 分)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 _ _ ,让人_ _ ; 语文是 _ _,让人 _ _ 。 3、 “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会默背多少诗文。 (11 分 ) (1) 木兰诗中用对偶和互文的修辞手法,十分精确地描写了战争的旷 日持久、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2)山际见来烟,。 (

3、山中杂诗) (3)峨眉山月半轮秋,。 ( 峨眉山月歌) (4) “,散入春风满洛城。” ( 春夜洛城闻笛) (5)独坐幽簧里,。 竹里馆 (6)马上相逢无纸笔,。 ( 逢入京使) (7)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8)黄河,中国的母亲河。请把你积累的写黄河的诗句写出连续的两句。 _ ,_ 4、口语交际。(4 分) 李钰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面巾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 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 同学赵蕾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 ”李钰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班 级 : 姓 名 : 考 号 : (1) 赵蕾的话言外之意是: (2) 李钰该怎么说才得

4、体: 5综合性学习。 (7 分) 川陕苏区是全国第二大苏区。 过去,有许多英雄儿女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 的生命;今天,又有更多的建设大军为巴中的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建 党 90 周年之际,一场以“红色文化” 为主题的群众性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其中,通过开展发送红色短信的活动,我们可以在发展文化和传承文化的同时, 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素质。 请你参加下列活动。 (1) 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策划者,你准备开展哪些活动?(2 分) (2)加横线的句子是一个病句,请指出病因,并修改过来。(2 分) (3)假如开展“唱红歌”活动,你准备唱的一首红色歌曲的歌名是什么?(1 分) (4)若开展创作和

5、发送红色短信活动,你创作的红色短信是什么?(2 分) 6名著导读。 (7 分) 姥爷用饭勺打着桌子,脸涨得通红,公鸡打鸣似地叫道:“全给我滚出去 要饭!” 姥姥痛苦地说道:“行啦,都分给他们吧,分光拿净,省得他们再闹!” “你给我闭嘴,全是你惯的!”姥爷个头虽小,声音却出奇地高,震耳欲聋 的.我的母亲立起来,走到窗前. 背对着大家,一声不吭 .这时,米哈伊尔舅舅突 然抡圆了胳膊给了他弟弟一个响亮的耳光! 1、这段文字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 一部 ,其他两部为 。 2、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 外祖父是一个的人,经常毒打外祖 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外

6、祖母,对谁都很忍让, 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作品中,乐观纯朴的,正直的老工人格里 戈里 ,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都给主人公以力量和支持。 7、积累一些必要的作家作品,有利于语文学习,根据所学填下面的空格。 (5 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_的散文集 。 最后一课是 _(国籍)作家 _的一篇小说。这篇小说以 _战争为背景,讲述了阿尔萨斯人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55 分) (一) 爸爸的花儿落了选段(18 分) 我为什么总想到这些呢?韩主任已经上台了。他很正经地说:“各位同学都毕 业了,就要离开上了六年的小学到中学去读书,做了中学生就不是小孩子了,当 你们回到小学来看

7、老师的时候,我一定高兴地看到你们都长高了,长大了” 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 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我哭了, 我们毕业生都哭了。 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 怕呢!当我们回到小学来的时候,无论长得多么高,多么大,老师!你们要永远 拿我当孩子呀! 做大人,常常有人要我做大人。 宋妈妈临回她的老家的时候说: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跟弟弟再吵嘴!他还小。” 兰姨娘跟着那个四眼狗上马车的时候说: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招你妈妈生气!” 蹲在草地里的那个人说: “等到

8、你小学毕业了长大了,我们看海去。” 这些人都随着我的长大没有影子了。他们是跟着我失去的童年一起失去了吗? 爸爸也不拿我当孩子了,他说: “英子,去把这些钱寄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 “爸爸!” “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助你妈妈。你最大。” 于是他数了钱,告诉我怎样到东交民巷的正金银行去寄这笔钱到最里面的 台子上去要一张寄款单,填上“金柒拾元整”,写上日本横滨的地址,交给柜台 里的小日本儿! 我虽然很害怕, 但是也得硬着头皮这是爸爸说的,无论什么困难的事, 只 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闯练,闯练,英子。 ”我临去时爸爸还这样叮嘱我。 我手里捏紧一卷钞票, 心情紧张地到银行

9、去。 等到从最高台阶的正金银行出来, 看着东交民巷街道中的花圃种满了蒲公英,我很高兴地想:闯过来了,快 回家去,告诉爸爸,并且要他明天在花池里也种满了蒲公英。 “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的含义是什么?(分) “长亭外,古道边”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感情?(分) 选文第( 4)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5)(10)段在记叙的顺序上属 于哪一种 ?(2 分) 第( 11)段中, “这些人”指哪些人?本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分) 试概括()()段所叙述的事件。(分) 从选文看,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分) “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你可能也有过这样 的感受,试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

10、我们”为什么既喜欢、又害怕变成大人? (分) 8、对“爸爸的花儿落了”一句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 _ _ (二) (19 分) 与传统阅读相比,网络阅读的优势可谓鲜明。首先它“抛弃”了几千年来 有形的“书” ,实现了“无书”阅读,可以说是“无书胜有书 ” ,仅凭这一点它就 吸引了大量年轻的读者。其次对“视时间如生命”的中学生们来说特别实用,他 们再也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到图书馆或书店去寻找自己想要的书了。再者网络时 代的人们可以轻松地从网上得到想要的东西,尤其是对于像书这样的东西, 大可 不必册册购买, 因为许多网站都提供了下载功能。只要登录网站并轻点鼠标, 它 就会自动保存在硬盘或软盘中,而

11、且速度奇快。从理论上,下载一部75 万字的 图书,只要 5 分钟左右,若是上宽带网, 那会更快。这只需支付几分钟的上网费, 与相对昂贵的书价相比,自然受到“穷”学生们的喜爱。今年年初,骑着扫帚飞 到中国的哈利波特,迷倒了成千上万的中国少年,哈利波特一书在全国 许多书店都出现了脱销的现象。而上海第三女中一个初三的学生则从网上阅读 时,还能听到相关的背景音乐;在读累的时候,甚至还可以启动阅读程序,让电 脑来读自己听。这是多么美妙的享受啊! 总的来说,中学生在网上阅读的优点是很明显的内容多、范围广、资料全、 查找快。随着专业网站的不断出现, 网络阅读的内容会更丰富多采。 就目前而言, 网络阅读已经提

12、供了许多传统阅读中不易获得的新内容,填补了传统阅读的不少 空白,这对开拓中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 用。 中学生在网上阅读的好处很多,。首先是对视力的危 害很大,电脑在工作时,其显示器会对人产生较大辐射,从而伤害眼睛。其次, 相对于传统阅读,网络阅读更容易处于失控状态。 因为读网比读书更具有诱惑力, 上瘾后就更容易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再者网上阅读信息量大、内容庞杂,同学 们很难在大量的信息中迅速筛选出有价值的东西。 调查显示,约有 52.9%的家长支持中学生在网上阅读,有25.7%的家长既不 支持也不反对,持观望态度。其余同学的家长则明显表示反对孩子在网上阅读,

13、他们认为网络良莠不齐 ,对于年龄尚小、 辨别能力不强的中学生来说, 很容易受 到不良的影响。家长的反对意见在这一点上最为强烈:“成天上网,学坏了,我 们又不大懂,他们做了什么事我们也看不出来。” 班 级 : 姓 名 : 考 号 : 网络阅读在将来定会有大的发展, 但中学生要想在网络上自由地阅读、 成长, 还需要有关部门尽快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加大网络监督和管理力度, 同时要 求中学生们尽快提高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这样才不至于最终“入于枫林 ,却 没有带出一片满意的枫叶 ” 。 1据据上下文推断第( 4)段“良莠不齐”的意思。 (2 分) 良莠不齐: 2第( 1)段“无书胜有书”的意思是什么

14、?(2 分) 3文中举有关哈利波特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2 分) 4.与传统阅读相比,网络阅读有哪些优势?请分条 简要概括。(分) 5、根据文意,第三段空缺处应补写的句子是(2 分) 6文末加点句子的含义是什么?(分) 7、为本文拟一个题目。(不超过个字)(分) 8请你就网络阅读能否完全替代传统阅读谈谈你的认识和看法。(3 分) (三)文言文阅读( 18 分) 金 溪 民 方 仲 永 , 世 隶 耕 。 仲 永 生 五 年 , 未 尝 识 书 具 , 忽 啼 求 之 。 父 异 焉 ,借 旁 近 与 之 ,即 书 诗 四 句 ,并 自 为 其 名 。其 诗 以 养 父 母 、收 族 为 意

15、, 传 一 乡 秀 才 观 之 。 自 是 指 物 作 诗 立 就 , 其 文 理 皆 有 可 观 者 。 邑 人 奇 之 ,稍 稍 宾 客 其 父 ,或 以 钱 币 乞 之 。父 利 其 然 也 ,日 扳 仲 永 环 谒 于 邑 人 , 不 使 学 。 余 闻 之 也 久 。 明 道 中 , 从 先 人 还 家 , 于 舅 家 见 之 , 十 二 三 矣 。 令 作 诗 ,不 能 称 前 时 之 闻 。又 七 年,还 自 扬 州 ,复 到 舅 家 问 焉。曰 : “ 泯 然 众 人 矣 。 ” 王 子 曰 : 仲 永 之 通 悟 , 受 之 天 也 。 其 受 之 天 也 , 贤 于 材 人

16、 远 矣 。 卒 之 为 众 人 ,则 其 受 于 人 者 不 至 也 。彼 其 受 之 天 也 ,如 此 其 贤 也 ,不 受 之 人 ,且 为 众 人 ;今 夫 不 受 之 天 ,固 众 人 ,又 不 受 之 人 ,得 为 众 人 而 已 耶 ? 1、请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 分) 隶:书:就:称: 2 下 列 句 中 停 顿 有 误 的 一 项 是 ( ) ( 2 分 ) A. 借 旁 近 与 之 , 即 书 诗 四 句 B 其 诗 以 养 父 母 、 收 族 为 意 C. 父 利 其 然 也 D 余 闻 之 也 久 3、下面句子中的“之”字分别指代什么?(2 分)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

17、之() 余闻之也久() 4、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文: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文: 5 、方仲永为什么“泯然众人矣”?(从家庭原因和道理两个方面谈,4 分) 答: 6、我们学习了孙权劝学和伤仲永两篇文章,请你说说两位主人公 学与不学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2 分) 吕蒙: 方仲永: 第三部分快乐作文(50 分) 任选一题目完成作文 一:同学们,当你们从懵懂走向明理,从稚嫩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 时候,其成长的历程,会让你们记住许多感怀的事情,回味许多感动的人物,体 味许多受益的哲理。 这些在你们人生履历上留下印痕的点点滴滴,丰盈着你们的 年轻的生命。请以 “ 一路上有你 ”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1)写出真情实感。 (2)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二:以 “_ ,感觉真好! ”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内容(如“ 读书”“踢球”“旅游” ),补全题目。 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 校名、人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