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开放大学行政管理本科行政领导学期末纸质考试资料试题:决策过程及其思维特点、科学决策与科学思维的关系思维是主体把握客体在人脑中所进行的意识活动或精神活动,它既是认识过程又是认识结果。思维主体的思维方式对于他的行动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科学决策和领导思维是领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核心目标,是否具有科学决策的思维能力和战略思维格局,是关乎工作成败和领导绩效的关键议题。一、决策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一)决策过程及其思维特点通俗地讲,决策就是人们为了解决问题而出主意、想办法、做决定的活动过程。从思维的角度看,决策还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和认识活动,是包含思维方法、思维技巧、思维品质等多项思维元素的综合运用与具体实
2、践。赫伯特西蒙在他的决策理论中强调,决策不是一瞬间的活动,而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确立目标、方案制订、方案评估和方案实施五个阶段。科学思维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决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采用一系列科学的决策方法,就是领导思维的具体体现和应用。L发现问题,确立目标的思维方法彼得彳惠鲁克认为,有效的决策是从确立目标开始。科学、正确地确立目标则要从发现问题着手。发现问题是决策的起点,决策活动的起点也就是思维活动的起点。因此,发现问题就成为思维活动的起点。发现问题是一个主观反映客观、从实践到认识、从外界向头脑输入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尊重实际,从实际出发,遵循唯
3、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和思维方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是正确反映客观存在、科学发现问题的基本手段。调查研究实质上就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在领导活动中的具体运用。这些方法包括德尔斐法、表格征询法、回归分析法等。问题反映了应有现象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目标则是在对问题进行思维加工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希望达成的结果。对问题进行思维加工,要对问题系统进行分类整理,形成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的问题系统;要准确把握问题系统的主要矛盾和核心要素,使目标切中要害,从而使问题得到整体性的解决。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运用一系列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如比较、抽象、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系统论和系统方法、控制论和控制方法、结构一功能方法
4、模型化方法、创造性思维、纵向思维、横向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反馈思维、超前思维等。2 .方案制订和方案选择的思维方法方案制订和方案选择,是在发现问题和确立目标的基础上,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寻找途径的过程。这个阶段思维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对决策目标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具体、细致的分析和科学的预测,为实现目标提供一系列可供选择的方案。方案制订是决策程序中的关键步骤,既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又要锐意创新,富于想象力和预见力。在这一阶段,既要运用创新性、敏锐性和超前性的思维方法,借助想象、联想、灵感等思维形式进行大胆假设,又要采用冷静思索、严密推理、复计算、定量分析等思维方法小心求证,确保思维的准
5、确性和科学性。可见,方案制订的过程,是思维方法中的多种对立因素矛盾运动并趋于统一的过程。方案选择是对方案制订阶段提供的多个备选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和筛选。方案选择阶段的思维特点是:主要运用比较思维方法对备选方案进行效益分析、风险分析、价值分析、可行性分析等,定量分析思维方法的运用在这一阶段非常重要。3 .决策实施中的思维方法从思维活动的角度看,决策实施就是把思维活动的产品化为具体实践活动的过程。实践中,有时在意义比较重大、涉及范围比较广泛的决策方案的实施中,会采取试点实验机制对决策执行进行实验。在实验中,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思维方法,把握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全局和局部、整体
6、和部分、共性和个性有机结合、辩证统一的思维方式,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试点实验成功以后,进入普遍实施的阶段,更需要有系统的思维和辩证的思维。试点实验阶段的经验并不一定适用于普遍实施的阶段,在思维活动中也需要继续进行新的探索与尝试。这个过程既需要在思维上进行再创造,又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再开拓。4 ,反馈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决策过程不是一个单向的发展过程,而是伴随着一系列多层次、多回路的反馈活动。错误的目标导致错误的执行,而科学的目标要想得到正确的执行,就必须在领导活动中不断地进行分析和调整,这样才能确保它的顺利完成。反馈的目的是对决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偏差和错误进行及时的追踪、调整和纠正,确保
7、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并为新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反馈过程中的思维方法一般要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合理的预测,避免或减少决策过程中的失误。(二)科学决策与科学思维的关系决策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不但是领导的基本职责和核心内容,而且贯穿于领导活动的全过程,成为领导学关注和研究的中心问题。思维一决策一行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过程。想是做的先导。决策是行动的前提,又是思维的结果,是运用思维成果指导实践活动的过程。因此,没有思维,就不可能有决策。科学决策必然要建立在科学思维的基础之上。科学思维的意义,不仅在于对认识活动的科学指导,更在于对实践
8、活动的科学指导。随着社会的发展,领导活动日益复杂,传统的经验决策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科学决策成为领导决策追求和探索的方向。科学决策是指运用科学理论、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建立科学的决策体制和科学的决策程序,从而进行决策活动。科学思维使人类认识世界,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改造世界,而制定改造世界的目标和途径正是决策活动的基本任务。所以,决策成了思维由认识层面向实践层面转化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科学决策具有严谨、客观、高效、精确等特点,对决策者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同类型的决策对思维科学性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但所采用或主要采用的思维方式、思维方法、思维形式等存在差异。决策主体需要根据决策活动的具体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与组合。例如,对于常规性决策而言,主要采用常规性思维方式,按照已有的先例认识和处理问题;非常规性决策则更多地需要采用创造性思维方式,面对新情况、新形势,探索新的解决办法。当然,实际中的大量决策行为是兼而有之的,既包含常规性决策,又包含非常规性决策,这时,就需要综合运用两种思维方式,采用多种思维方法,在科学思维的前提下实现科学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