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幼儿园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3篇精选).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81719 上传时间:2025-08-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幼儿园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3篇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5年幼儿园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3篇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5年幼儿园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3篇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5年幼儿园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3篇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5年幼儿园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3篇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5年幼儿园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预案一、总则(一)目的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是通过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幼儿由于身体抵抗力较弱,更容易受到感染。为切实保障幼儿园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效预防这两种疾病在园内的发生与蔓延,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案。(二)工作原则遵循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科学防范、快速响应,家园联动、共同参与的工作原则。将防控工作融入日常管理,一旦出现疫情相关情况,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协作,形成防控合力。(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XXX幼儿园全体师生在园期间以及园内各项活动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预防、监测、应对等工作。二、组织架构(一)防控领导

2、小组由幼儿园园长担任组长,副园长为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保健医、后勤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职责是全面统筹园内的防控工作,制定防控计划,部署各项防控任务,协调解决防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二)健康监测小组以保健医为组长,各班班主任为组员。负责对幼儿及教职工的健康状况进行日常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做好记录和报告。(三)环境整治小组由后勤负责人牵头,保洁人员、保育员参与。承担园内环境的清理、消毒以及蚊子孳生地的排查和处理工作,为师生营造安全的环境。(四)宣传教育小组由各班班主任组成。负责向幼儿和家长宣传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防治知识,提高大家的防控意识和能力。三、日常预防措施(一)健康管理1 .每天早晨幼儿

3、入园时,保健医和班主任共同对幼儿进行晨检,仔细观察幼儿是否有发热、皮疹、精神不佳等症状,询问家长幼儿前一天的健康状况及外出情况。2 .教职工每天上岗前进行健康自查,若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向防控领导小组报告并就医,不带病工作。3 .建立幼儿健康档案,记录幼儿的出勤情况和健康变化,对缺勤幼儿及时了解原因,若因疑似传染病缺勤,做好追踪记录。(二)环境治理1 .环境整治小组每周对园内环境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检查教室、寝室、卫生间、操场、绿化带、积水容器等区域,及时清理积水,清除杂草和垃圾,破坏蚊子的孳生环境。2 .定期对园内的玩具、餐具、桌面、地面等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降低病毒传播风险。3 .

4、在园内合适位置安装防蚊设施,如纱门、纱窗等,防止蚊子进入室内。(三)宣传教育1 .宣传教育小组通过主题班会、儿歌、绘本、宣传栏等形式,向幼儿普及防蚊知识,教导幼儿勤洗手、不玩水、被蚊子叮咬后不要抓挠等自我保护方法。2 .利用家长群、家长会等途径,向家长宣传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知识,提醒家长做好家庭防蚊工作,如定期清理家中积水、给孩子使用驱蚊用品等。四、监测与报告(一)症状监测1 .各班班主任在日常教学和活动中,密切关注幼儿的身体状况,若发现幼儿出现发热(体温38度)、皮疹、关节疼痛、哭闹不止等异常情况,立即通知保健医进行检查。2 .保健医对有异常症状的幼儿进行初步诊断

5、详细询问幼儿的活动轨迹、是否被蚊子叮咬过以及家人的健康状况等信息,做好记录。(二)环境监测1 .环境整治小组每周对园内蚊子密度进行监测,采用查看积水处蚊子幼虫数量、观察活动区域蚊子活动情况等方式,评估园内防蚊效果。2 .若发现某一区域蚊子活动频繁或存在较多积水,及时采取额外的灭蚊和清理措施。(三)报告流程1 .当发现幼儿出现疑似登革热或基孔肯雅热症状时,保健医立即向防控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同时联系家长,建议家长带幼儿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2 .若幼儿被确诊为登革热或基孔肯雅热病例,园长在24小时内将情况报告给当地教育部门和疾控中心,并按照要求提供相关信息。五、应急处置(一)病例处置1 .对于确

6、诊病例的幼儿,幼儿园督促家长带其进行隔离治疗,待病愈并经医生确认无传染性后,方可返园。2 .对确诊病例所在班级的其他幼儿进行密切观察,增加晨检和午检次数,观察期为最后一次接触病例后的14天。3 .对确诊病例停留过的教室、寝室及使用过的物品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由环境整治小组负责实施。(二)园内防控强化L一旦出现病例,立即在园内开展全面的灭蚊工作,环境整治小组采用符合安全标准的灭蚊药物对园内各个区域进行喷洒,重点处理蚊子孳生地。4 .暂时停止园内的集体户外活动,减少幼儿之间的交叉感染风险。5 .加强园内通风消毒,每天对教室、寝室等场所开窗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同时增加消毒频次。(三

7、家园沟通1 .及时向家长通报园内疫情相关情况和采取的防控措施,解答家长的疑问,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2 .提醒家长密切关注自家孩子的健康状况,若孩子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并及时告知幼儿园。六、培训与演练(一)培训L定期组织教职工参加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培训,内容包括疾病识别、应急处置流程、日常预防方法等,提高教职工的防控能力。3 .邀请疾控中心专业人员来园进行讲座,为教职工和家长提供更专业的防控指导。(二)演练1 .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防控应急演练,模拟发现疑似病例后的报告、隔离、消毒、家长沟通等环节。2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改,完

8、善应急预案。七、保障措施(一)物资保障后勤部门储备足够的防控物资,如灭蚊药物、消毒用品、体温计、防护口罩等,并定期检查物资的有效期,及时补充和更换。(二)人员保障明确各小组人员的职责分工,确保各项防控工作有人负责。加强教职工的健康管理,保证教职工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防控工作中O(三)经费保障幼儿园设立专项防控经费,用于防控物资采购、环境整治、培训演练等工作,确保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八、附则(一)预案修订根据上级部门的防控要求和实际情况的变化,适时对本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保证预案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二)预案解释本预案由XXX幼儿园负责解释。(三)实施时间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25年中小学防

9、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主题班会教案一、班会目标1 .让学生了解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基本信息,包括传播途径和王要症状。2 .使学生掌握预防这两种疾病的基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3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传递给家人和朋友,共同做好预防工作。二、班会准备1 .收集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相关图片、动画视频。2 .准备一些小奖品,用于知识竞赛环节。3 .制作关于两种疾病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简单PPTO三、班会过程(一)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同学们,夏天到了,天气越来越热,蚊子也越来越多To你们被蚊子咬过吗?被蚊子咬了之后会有什么感觉呀?”(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大家可别小看蚊子哦,有些蚊子身上带

10、着可怕的病毒,被它们咬了可能会生病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两种由蚊子传播的疾病一一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二)认识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15分钟)L介绍疾病的基本信息教师通过PPT展示蚊子的图片,告诉学生:“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都是由蚊子传播的疾病,传播这两种疾病的蚊子主要是伊蚊,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花斑蚊。”2 .讲解疾病症状教师:“那得了这两种病会有什么症状呢?我们先来看一个事例。小明暑假去乡下玩,被蚊子咬了之后,没过几天就突然发高烧,体温一下子升到了39度多,还说头痛、骨头疼、肌肉也疼,妈妈赶紧带他去医院,医生检查后说小明得了登革热,是被蚊子传播的J教师:“登革热就是这样,会让人生高热,还会头痛、

11、肌肉和关节痛。基孔肯雅热也很类似,也会有高热、头痛、关节痛的症状,有时候还会出现皮疹呢。”(展示两种疾病症状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3 .强调传播途径教师:“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两种病都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不会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染哦。只要我们做好防蚊工作,就能大大减少生病的可能。”(三)学习预防措施(20分钟)1 .个人防护教师:“我们先来说说怎么保护好自己,不让蚊子咬到。大家想想,夏天穿什么样的衣服能减少被蚊子咬呢?”(引导学生回答)教师:“对啦,穿长袖的上衣和长裤能把我们的皮肤遮住,蚊子就不容易咬到了。还有,我们要勤洗澡,让自己干干净净的,蚊子就不喜欢咬我们啦。出门的时候,特别是去公园

12、草丛这些蚊子多的地方,还可以在身上涂一点驱蚊液,蚊子闻到味道就会躲开。”2 .环境清理教师:“蚊子喜欢在积水里产卵,所以我们还要把蚊子的嚎,给端掉。在家里,我们要经常看看花盆底下有没有积水,有的话要及时倒掉;垃圾桶里的积水也要清理干净。在学校里,教室门口的积水、操场边的小水洼,我们看到了也可以告诉老师,让老师安排人清理。”3 .互动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还有哪些预防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办法。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补充。(四)知识小竞赛(15分钟)教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知识小竞赛,看看大家刚才学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答对的同学可以得到小奖品哦。”竞赛

13、题目: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是由什么传播的?(答案:蚊子)得了登革热可能会有哪些症状?(答案:高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等)我们穿什么样的衣服能减少被蚊子咬?(答案:长袖上衣和长裤)蚊子喜欢在哪里产卵?(答案:积水里)出门去蚊子多的地方,我们可以用什么来防蚊?(答案:驱蚊液)(五)总结环节(5分钟)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这两种由蚊子传播的疾病,也学到了很多预防它们的办法。希望大家能把这些知识记在心里,不仅自己要做好预防工作,还要告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让他们也一起行动起来,这样我们才能健健康康地度过夏天。”四、班会延伸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检查家里的积水情况,并清理干净。下

14、一次班会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清理成果。2025年幼儿园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一、总体目标为切实保障XX幼儿园全体幼儿及教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效防范基孔肯雅热在园内传播扩散,维护园所正常的保教秩序,特制定本方案,旨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控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防控工作科学规范、精准有效。二、组织架构及职责分工(一)防控领导小组组长:XX幼儿园园长副组长:分管后勤副园长、分管教学副园长成员:保教主任、保健医、各年级组长、后勤主管、安全专员、各班班主任职责:统筹领导全园防控工作,制定并完善防控策略;定期召开防控会议,分析研判疫情形势;协调解决防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监督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15、二)专项工作组职责1 .健康监测组(保健医任组长)负责每日入园幼儿及教职工的健康筛查,采用电子测温仪精准测量体温,详细记录异常症状(如发热、皮疹、关节痛等)。建立“一人一档”健康档案,每周对健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健康监测周报上报领导小组。指导班级开展健康观察,对疑似症状人员进行初步评估与隔离引导。2 .环境防控组(后勤主管任组长)制定XX幼儿园环境消杀细则,划分消杀责任区(如彩虹班活动室、芽芽班寝室等),每日公示消杀记录。牵头开展“无蚊园区”创建活动,重点清理大型玩具凹槽、绿化带积水等易滋生蚊虫区域,每周三进行全园灭蚊作业。管理防控物资仓库,确保口罩、消毒液、灭蚊灯等物资按30天用量储

16、备。3 .宣教培训组(保教主任任组长)开发“防蚊小卫士”系课程,通过绘本阅读、情景表演等形式,每月开展1次防控主题教育活动。每季度组织教职工防控技能培训,包含应急处置演练、消毒操作规范等内容,培训后进行考核。运营幼儿园公众号“健康小课堂”专栏,每周推送防控知识,解答家长常见问题。4 .应急处置组(安全专员任组长)规范隔离观察室管理,配备儿童专用隔离床、防护用品及玩具绘本,制定隔离室使用流程。与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15分钟应急响应通道”,确保疑似病例能及时转诊。负责疫情期间的舆情应对,统一对外信息发布口径。三、日常防控措施(一)入园离园管理1 .实行“三通道”入园制:幼儿专用通道、教职工通

17、道、物资配送通道,各通道设置消毒垫与手部消毒点。2 .入园时间分时段错峰:大班7:30-7:50,中班7:50-8:10,小班8:10-8:30,家长送至门口后由教师接入园。3 .离园时要求家长佩戴接送卡,与教师在指定区域交接,避免聚集交谈。(二)环境治理专项行动1 .每日“三扫三消”:早晨开园前清扫消毒、午休后重点消毒、离园后彻底消毒,消毒后用“已消毒”标识牌公示。2 .玩具消毒采用“浸泡+暴晒”双流程:塑料玩具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木质玩具阳光下暴晒6小时以上。3 .食堂实行“防蚊闭环管理”:食材储存柜加装防蚊网,操作间安装灭蝇灯,每日餐后对餐桌、地面进行深度清洁。(三)健

18、康习惯培养1 .创编“七步洗手歌”(融入园歌旋律),要求幼儿在饭前、便后、户外活动后按规范洗手,教师每小时提醒1次。2 .午睡时为幼儿喷洒儿童专用驱蚊液(提前征得家长同意),户外游戏时为幼儿佩戴防蚊手环。3 .每月开展“健康之星”评选,将勤洗手、不抓挠蚊虫叮咬处等行为纳入评选标准。四、应急响应机制(一)预警级别及响应1 .蓝色预警(周边出现病例):启动每日健康报告制,增加园内消杀频次至每日2次,通过家长群推送家庭防蚊指南。2 .黄色预警(园内出现疑似病例):立即关闭园门,暂停对外开放;对疑似病例所在班级实施隔离,同班幼儿居家观察;联系疾控中心进行环境采样。3 .红色预警(园内出现确诊病例):按

19、疾控部门要求全园停课,启动线上教学预案;配合开展密接排查,提供近3天监控录像;对全园进行终末消毒。(二)疑似病例处置流程L发现:班主任发现幼儿异常症状后,立即用专用体温计复测,同时引导至隔曷室。4 .报告:保健医10分钟内完成初步评估,向园长及属地疾控中心报告。5 .转运:由应急处置组专人陪同家长送医,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6 .消杀:环境防控组30分钟内对涉疫区域进行强化消毒,采用过氧化氢雾化消毒机处理空气。(三)复园评估标准1 .最后1例确诊病例出院满14天,且无新发病例。2 .经疾控部门现场评估,环境采样检测合格。3 .全体教职工完成防控培训并考核合格,防控物资储备充足。五、保障措施1

20、经费保障:每年从园所公用经费中划拨15%作为防控专项资金,用于物资采购、人员培训等,由后勤部门建立单独账目。2 .物资管理:实行“双库长制”,后勤主管与保健医共同负责物资盘点,每月5日进行账物核对,确保账实相符。3 .家校协同:成立“防控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召开2次座谈会,邀请家长代表参与防控检查,共同完善防控措施。六、附则1 .本方案自202X年X月X日起实施,由XX幼儿园防控领导小组负责解释。2 .每学期末根据实施情况进行修订,结合最新防控政策动态调整。3 .相关记录资料保存期不少于3年,以备追溯核查。基孔肯雅热防控方案及疾病特征总结一、基孔肯雅热疾病特征概述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

21、起,经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播途径和流行特征与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相似。临床典型症状为急性发热、皮疹及剧烈关节疼痛,疼痛常累及手腕、踝趾等小关节,可持续数周至数月。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主要流行区,近年来随人员流动增加,境外输入病例及本地传播风险显著升。二、防控工作方案核心内容(一)防控目标体系目标类别具体内容监测预警提升早期识别、诊断能力,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媒介控制有效降低伊蚊密度,清除孳生地,切断传播链医疗救治规范病例管理,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杜绝院内感染社会协同构建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及医疗机构联动机制公众宣教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二)

22、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1 .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统筹制定策略、组织培训演练及督导检查。2 .专项工作组职责监测报告组:公共卫生科牵头,负责病例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及信息上报;医疗救治组:落实病例隔离治疗,执行诊疗规范;媒介防制组:开展伊蚊密度监测,组织孳生地清理及化学消杀;宣传教育组:通过多渠道普及防控知识。三、防控工作总结要点(一)主要成效1 .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建立“医疗机构一疾控中心”信息直报通道,累计培训医务人员200余人次,疑似病例识别准确率提升40%。2 .媒介控制成效显著开展社区孳生地清理行动8次,清除积水容器1200余个,辖区伊蚊布雷图指数从15降至5以下(安全阈

23、值V5)。3 .医疗救治规范有序落实“一人一策”治疗方案,累计收治病例32例,均实现治愈出院,无院内感染事件发生。4 .公众知晓率提高通过微信公众号、社区讲座等形式覆盖人群5万余人,居民防蚊行为形成率达85%o(二)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1 .现存不足基层医疗机构检测设备不足,部分疑似病例需送上级机构复核;居民对关节疼痛后遗症认知不足,康复指导覆盖率待提升。2 .改进措施申请专项资金配备快速检测试剂;联合康复科制定基孔肯雅热关节疼痛康复指南,开展患者随访管理。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 .强化监测网络: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增设监测哨点,扩大主动搜索范围。2 .深化部门协作:联合城管、环保部门开展季节性灭蚊攻坚行动。3 .科技赋能防控:引入无人机巡查孳生地,提高环境整治效率。本总结基于2025年度防控实践编制,相关数据及措施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调整完善,重点需持续巩固“监测一控制一救治一宣教”全链条防控体系,保障区域公共卫生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