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计划.docx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583349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计划.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计划 特征码 DdnQLbuUNTelhSkIqRPb 一、“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和省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方针,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 我市“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为:以增加农民收入 为中心,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要目标,以科技 进步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业基本生产 条件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任务,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为主线,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优 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支持龙头加工企业和农村市场建 设,努力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充分

2、发挥农业综 合开发在促进我市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的示范带动作 用。 (二)基本原则。 第 2 页 根据我市“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今后的工作必 须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按发展区域主导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围绕全市“林木、蔬菜、畜禽、蚕桑、水产、花卉“等农业主导 产业,充分发挥各县优势,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着力培 育壮大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 2、坚持以改造中低田,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为主要任务的原 则。中低产田改造的内容,要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布局和结构调 整,搞好项目规划设计,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 合生产能力。同时注重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节

3、水农业, 积极发展无公害和有机农业,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的原则。大力推广 先进实用的新技术新品种和新工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进一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装备水平,加强农业标准化生 产,实施品牌战略。加强技术培训,提高项目区广大农民的素 质。加强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努力提高科技在农村经济 发展中的贡献率。 二、“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主要任务和目标 第 3 页 我市农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全市拥有耕地面积 675 万 亩,其中,中产田面积 147.3 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 21.3%; 低产田面积 96.3 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 14.3%

4、,可利用水面 355 万亩,目前仅利用 43.56%。根据市委、市政府“十五“期间农业 发展战备,农业综合开发应充分发挥其扶持和导向作用。要进 一步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大力扶持多种经营和龙头加工项 目建设,加快农产品的升级,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建设具有 我市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 (一)主要任务。 1、完成土地治理面积 189.05 万亩。具体项目有:(1)改造低 产田面积 96.3 万亩。 (其中发展节水农业 40 万亩) 。 (2)建设 优质高效示范基地 92.75 万亩。其中,优质粮食示范基地项目 25.5 万亩;优质蔬菜示范基地 24.4 亩,优质水产品生产示范 基地 6.4 万亩

5、;优质花卉生产示范基地 12 万亩;优质蚕桑生产 示范基地 22.5 万亩;优质杨树苗木繁育基地 2.15 万亩。 2、加强多种经营和龙头加工项目建设。全市计划重点支持具有 龙头带动作用的多种经营和加工项目 29 个。其中,年财政投资 400 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 10 个,建设农产品流通市场 5 个,建 第 4 页 设优质水产品养殖基地 14 万亩,优质杨树苗木繁育基地 0.46 万亩。 3、建设省级农业开发科技示范园 3 个(分别为:杨树科技示范 园、水产科技示范园、节水农业示范园) ;建设国家级农业高新 科技示范园区 1 个(生态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 (二)主要目标。 1、中低田全部达

6、到高产田标准。灌溉保证率在 85%以上,排涝 能力达到十年一遇,建筑物配套达到 90%以上,新增和改善灌 溉面积 85.74 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 68.88 万亩。新增节 水灌溉面积 40 万亩,年节水量 4900 万立方米。 2、农田林网全面形成。农田林网覆盖率达到 90%,造林保存率 在 85%。增加林网防护面积 76 万亩。林木覆盖率每年增加 1.2 个百分点,由 2000 年的 16.2%提高到期末的 22.2%。 3、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增农机总动力 2.632 万 千瓦,增加机耕面积 38.08 万亩,农业机械化水平由 2000 年的 75%提高到期末的 85%。

7、 第 5 页 4、项目区的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经济作物和多种经营的比例 逐年加大。“十五“期末项目区的粮经比达到 4:6。项目区的主 导产业基本形成产业化。 5、项目区比非项目区年人均增加纯收入 219 元。 6、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投入由“九五“期间 5%提高到 10%,项目区 的科技贡献率每年递增 5.4 个百分点,由 2000 年的 36%到 20XX 年达到 65%。加大科技培训,项目区乡村技术员和村组干部、 专业大户普通接受 1-2 次技术培训。 三、“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 (一)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十五期间中低产田改造仍然是我市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计划 “十五“期间彻底消除

8、低产田。目前全市有低产田面积 96.3 万亩, 其中,泗洪县 26.29 万亩、沭阳县 29.09 万亩,宿豫县 22.4 万 亩,泗阳县 17.06 万亩,市直 1.46 万亩。20XX-20XX 年每年改 造任务分别为:16 万亩、9.3 万亩、33.95 万亩、22.25 万亩、 14.8 万亩。 第 6 页 (二)重点建设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项目 1、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十五“期间发展优粳稻基地 25.5 万亩, 按照标准化生产,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以“蟹园牌“大米加 工集团和龙嫂米线加工厂等企业为龙头,带动无公害大米基地 建设,形成产业化经营。 2、林木基地建设:重点在沭阳县悦来、

9、耿圩、湖东林粮套作区, 泗阳县废黄河故道区,泗洪县洪泽湖周边地区,西南岗丘陵山 区和宿豫县、宿城区骆马湖周边地区,建设以速生杨树为主的 林木生产示范基地。突出建设好杨树苗木基地,“十五“期间建 设苗木繁育基地 2.15 万亩。 3、出口蔬菜创汇基地:以宿豫县的蔡集、顺河,宿城区的双庄, 沭阳县华冲、峁圩为重点,以丰程渡蔬菜加工厂,沭阳万达脱 水蔬菜加工厂等企业为龙头形成蔬菜产业化生产,进一步发展 大棚蔬菜反季节蔬菜生产。多渠道引进国外的蔬菜品种、提高 加工能力,加大出口创汇力度,“十五“期间建设优质创汇蔬菜 示范基地 24.2 万亩。 4、水产养殖基地:在两湖周边地区,以稻田养殖为突破口、以

10、特种水产养殖为重点,发展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示范基地 6.4 万 第 7 页 亩。提高养殖技术,充分发挥我市的水面优势。以金水集团为 龙头,形成产业化经营。 5、花卉基地:在沭阳县颜集、新河、庙头、宿豫县的顺河、耿 车、宿城区的双庄等地建设花卉生产示范基地 12 万亩,在种苗 的组织培养,快繁快育,盆景的生产和市场建设方面加大投入, 促进和带动花卉基地的建设。引种国际名贵新品种,加大国际 市场竞争力,扩大外销,建设一批创汇花卉基地。 6、高产桑园示范基地:在宿豫的埠子、大新、丁咀、泗阳爱园、 王集、泗洪魏营重岗建设优质高产桑园示范基地 22.5 万亩。改 良品种,用农桑和育 71-1 等新品种,更

11、新湖桑等老品种。大力 推广方格簇。示范基地的平均亩桑产茧量达到 200 斤以上。 (三)重点扶持的龙头项目。 1、林木业龙头企业:支持以泗阳建国木业集团、兴威有限公司、 明耀有限公司、泗阳人造板厂、泗阳科迪木业有限公司、泗阳 振兴木制板厂等为基础组建木业综合加工集团公司;扩建沭阳 新概念木业有限公司,改建南林木业、林宏木业公司等。 2、水产龙头企业:泗洪县华勇食品有限公司,临淮、龙集水产 第 8 页 品市场。沭阳县双裕龙虾加工生产线。 3、蔬菜龙头企业:宿豫县丰程渡实业有限公司,丁咀金针菜加 工,顺河蔬菜专业批发市场。沭阳县蕃茄酱加工厂、沭海蔬菜 食品厂、绿苑食品有限公司、易丰公司,泗阳县蔬菜

12、加工厂等。 4、茧丝绸龙头企业:江苏玖玖丝绸股份公司,泗绢集团有限公 司等。 5、花卉龙头企业:沭阳县苏北花卉盆景公司,花卉交易市场等。 6、粮油加工龙头企业:泗洪县“蟹园“牌大米加工、宿豫县龙嫂 米线加工、沭阳县有机大米生产加工等。 (四)重点支持的科技示范项目。 1、建设三个省级科技示范园项目: (1)宿迁市杨树科技示范园。 第 9 页 (2)宿迁市水产高科技示范园。 (3)皂河灌区节水农业示范园。 2、 支持建设宿迁市环骆马湖生态与现代农业示范区。 四、“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支持的主导产业及规 划布局 (一)重点支持的农业主导产业。 根据我市的区域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以及面临的国内

13、国际经 济市场发展的形势,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在“十五“期间重点支持 六大主导产业发展。 1、林木产业:我市是全国杨树面积最大的市,辖区内四县全部 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号 召和组织下,杨树栽植面积突飞猛进,杨树产业迅速发展。目 前全市已建成片林 100 多万亩,计划到 20XX 年建成片林 170 万 亩。全市现有木材加工企业 2300 多家,固定资产近 6 亿元, 2000 年实现产值 54 亿元。“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针对我 市目前杨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品种较为单一、加工企业设备和 第 10 页 工艺落后、产品技术含量等问题,在种苗繁育、技术推广、加 工企业技

14、改升级等环节加以重点支持,促进整个产业的联动升 级,使其真正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2、水产业:我市是全国著名的水产品之乡。全市可利用水面 355 万亩,开发潜力很大,目前已发展各类水产养殖面积 107 万亩,稻田养殖 41.6 万亩,河蟹养殖 25 万亩,青虾养殖 40 万 亩,特殊水产品养殖占养殖面积 84%。“十五“期末,全市水产 面积计划发展到 120 万亩,其中,稻田养殖 80 万亩。农业综合 开发将主要围绕水产品精深加工和水产品贮藏保鲜及市场建设 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促进这一主导产业的发展。 3、花卉产业:花卉是我市正在兴起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农村经 济新的增长点,同

15、时也是我市发展创汇农业的重要产业。目前, 全市已初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格局。全市花卉种植面 积已达 15 万亩,计划在“十五“期间发展到 50 万亩。农业综合 开发主要在引进生物工程技术,发展组织培养,提高花卉苗木 档次及市场建设方面进行重点支持,促进全市花卉产业的全面 升级。 4、蔬菜产业:全市已有蔬菜面积 84 万亩,“十五“期间,计划发 展到 100 亩。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投资建设一批高科技、新品种、 第 11 页 优质高产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支持蔬菜精深加工和贮藏保鲜 龙头企业,同时支持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现代化蔬菜 批销市场,培养和造就一批经纪人队伍,加强与国内国际市场 的

16、联系,扩大销售渠道,进入国际市场,发展创汇基地。 5、茧丝绸产业:目前我市蚕桑生产以玖玖集团、泗绢集团为龙 头,基本形成了产业化经营。全市桑园面积 15 万亩,年产蚕茧 4500 吨,白厂丝产量 1500 吨,丝织品 800 万米,绢丝 120 吨, 泗绢集团生产的绢丝成为国际免检产品。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 之后,国际市场进一步开放,这一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国际 市场上将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是我市创汇的优势产业。“十五“ 期间,全市桑园面积将发展到 20 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在老桑园 改造、茧丝绸加工等方面进行重点支持,进一步确立其主导产 业地位。 6、稻米产业:我市经过多年的农业结构调整,全市每年

17、水稻种 植面积稳定在 230 万亩左右,仍然是全市种植的农作物中面积 最大的品种,实施品种更新工程,优质无公害水稻工程,完善 稻米产业化经营。 (二)主导产业规划布局。 第 12 页 根据全市确立的农业主导产业,结合各县产业发展情况和具体 特点,“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支持的主导产业规划布局 如下。 1、杨树产业:(1)苗木生产基地 2.61 万亩, (其中重点示范 基地项目 2.15 万亩,多种经营项目 0.46 万亩) 。泗阳县 1.46 万亩、市直 2.15 万亩。 (2)龙头项目 5 个。分别为:泗阳县建 国木业公司、鼎盛木业公司、沭阳县新概念木业、林宏木业、 南林木业。 2、水产

18、业:(1)生产基地 25.4 万亩(其中重点示范基地项目 6.4 万亩、低产田改造项目 5 万亩、多种经营项目 14 万亩) 。 (2)龙头项目 4 个分别为:泗洪县冷冻加工厂,华勇食品厂, 特种种苗厂,水产品市场。 3、花卉产业:(1)生产基地 17 万亩(其中重点示范基地项目 12 万亩,低产田改造项目 5 万亩) 。沭阳县 11 万亩、宿豫县 6 万亩。 (2)龙头项目 3 个,分别为:沭阳花木公司、花卉市场 和花卉迅繁中心。 4、蔬菜产业:(1)生产基地 24.2 万亩,宿豫县 12 万亩,沭 阳县 12.2 万亩。 (2)龙头项目 5 个。分别是:丰程渡蔬菜加工 第 13 页 厂、皂

19、河蔬菜市场、沭阳县沭海蔬菜食品厂、绿苑食品有限公 司、泗阳蔬菜加工厂。 5、茧丝绸产业:(1)生产基地 35.5 万亩(其中:重点示范基 地项目 22.5 万亩,低产田改造项目 13 万亩) 。宿豫县 9.5 万亩, 泗阳县 11 万亩,泗洪县 15 万亩。 (2)龙头项目 4 个,分别是: 泗洪县纺织厂、缫丝厂、宿豫县玖玖丝绸公司、泗阳县泗绢集 团。 6、优质稻米产业:(1)生产基地 43.5 万亩(其中重点示范项 目 25.5 万亩,低产田改造项目 18 万亩) 。宿豫县 0.85 万亩, 沭阳县 15.2 万亩,泗洪县 21.25 万亩,泗阳县 6.2 万亩。 (2) 龙头项目 3 项。

20、分别为:泗洪蟹园米业公司、沭阳县高墟米业 公司、宿豫县龙嫂米线厂。 五、“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概算及资金 (一)投资概算。 根据“九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的投资标准和“十五“期间物价上 涨、项目建设的难度等因素,确定“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中 低产田改造项目标准为:以 20XX 年每亩 300 元为基数,以后每 第 14 页 年亩增加 50 元。重点示范项目标准为每亩财政资金 105 万元。 据此测算,“十五“期间全市农业综合开发总投资 8.04 亿元,财 政资金 6.4 亿元。其中:土地治理项目 5.4 亿元,财政资金 4.4 亿元;多种经营项目 2.6 亿元,财政资金 2 亿元。 (二

21、)资金。 根据国家现行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政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央 财政、地方财政、集体和农民自筹,原则上按 1:1.2:0.5 的比 例配套投入;省财政、市财政和县财政按照 0.7:0.1:0.2 的比 例配套。因此,“十五“期间全市农业综合开发所需投入的 8.04 亿元中,中央财政投入为 2.9 亿元,省财政 2.5 亿元,市财政 0.3 亿元,县财政 0.7 亿元,集体和农民自筹 1.64 亿元。 六、“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预期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根据测算,我市“十五“农业综合开发计划完成后,全市可新增 粮食生产能力 21766.75 万公斤,棉花 661.42 万公斤,油料 19

22、00.24 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 6.8 亿元,多种经营总产 值 12.1 亿元。新增税利 1.3 亿元。项目区人均纯收入比非项目 第 15 页 区高 219 元。 (二)社会效益。 农业综合开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可解决农业生产 中的主要问题,同时可解决农民生活上的难题,如通电、通路、 通水等。多种经营项目建设将增加就业机会 1.7 万个。农业机 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广大农民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投入 二、三产业的生产。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农业技术培 训,将大大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农村生产力水平。通过农 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对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和产来化经营将起 到积极的示范

23、带动作用。 (三)生态效益。 农业开发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改善了农村的生 态环境。灌溉面积的扩大,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减少了水土 流失,改善农村气候。林网面积的增加,提高了林木覆盖率。 同时项目区推广使用桔杆还田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桔杆氨化 养畜技术,减轻了农村环境的污染,特别是一批生态农业示范 区的建设,更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第 16 页 七、“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是党和政府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市各级政府都把农业开发工作列入政府主要工作来抓,认真 组织,加强领导。建设好农业开发队伍,提高农业开发系统人 员的总

24、体素质。同时协调好各有关部门,上下一股绳,左右一 盘棋,齐心合力搞开发。并做好宣传、营造环境,使每一级政 府都重视开发,每一位领导都关心开发,每一位农民都积极主 动参与开发,全市上下形成浓厚的开发氛围。 (二)积极筹集资金。 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是执行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农民自筹相 配套原则。各级财政在保证国家和省资金准确及时足额下拔的 情况下,认真筹集好配套资金,同时做好项目区的农民自筹资 金的筹集工作。目前我市农村费税改革工作已全部完成,农业 综合开发资金由农民自筹部分必须通过一事一议程序进行筹集。 农民自筹资金在项目的确定后立即进行筹集,保证足额到位, 不留缺口,保证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按期优

25、质足量完成。 第 17 页 (三)科学规划,严格管理。 农业综合开发规划是否科学合理,是关系农业开发能否成功的 关键。我市交遵循科学规律,严肃各项纪律,明确各项责任。 同时加强规划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增强责任 心和工作能力,保证规划的科学合理。在项目管理上,引入竞 争机制,全面实行招投标制和工程质量监理制。在资金管理上, 严肃财务制度、杜绝挪用农业开发资金现象,严格审计制度, 加强督促检查。 (四)依靠科技搞开发。 我市在今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安排上,将进一步加大科技 投入。在项目区大力推广节水优质高效高产的新品种。推广桔 杆还田生物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 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特别是农民经纪人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 技文化素质。 (五)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在立项方面创新机制,引入竞争,在项目工程方面要创新设计, 在项目的经营管理方面,要创新体制。探索适合于我市农业综 第 18 页 合开发建设和发展的方法措施。 (六)制定优惠政策,强化招商引资。 农业综合开发在运用好各级财政资金的同时,各级政府根据当 地的不同情况,制定出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外资,加强 农业招商,扩大资金渠道,加大开发力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