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鼓楼小学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范本).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83700 上传时间:2025-08-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鼓楼小学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范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鼓楼小学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范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鼓楼小学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范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鼓楼小学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范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鼓楼小学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范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关于鼓楼小学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范本)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员流动频繁,基孔肯雅热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扩散趋势。学校作为人员密集场所,学生自我防护意识相对薄弱,一旦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极易引发聚集性疫情,严重威胁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为切实做好2025年鼓楼小学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疫情在校园内的传播,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防控目标1 .知识普及:确保全体师生对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的知晓率达到100%,增强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2 .环境治理:校园内蚊虫孳生地的

2、清除率达到98%以上,将蚊虫密度控制在不足以传播病毒的安全水平,有效阻断传播途径。3 .疫情监测:建立灵敏、高效的疫情监测体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疫情报告及时率达到100%,杜绝校园内聚集性疫情的发生。二、组织架构及职责分工(一)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年级组长、校医等为成员的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1 .组长:全面统筹学校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制定防控策略和重大决策,协调校内外资源,与上级主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2 .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工作,具体负责防控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监督各部门防控工作的执行

3、情况,组织开展防控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及时处理防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3 .成员。学校办公室:承担防控工作的综合协调和信息报送工作,组织召开防控工作会议,起草相关文件和报告,做好与上级部门及校内各部门的沟通联络。德育处:负责学生的健康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组织学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时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出勤情况,对因病缺勤学生进行追踪调查。教师发展中心:负责教师的管理和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学习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提高教师的防控意识和能力,督促教师做好自身健康管理,及时了解教师的健康状况和外出

4、情况。总务处:负责校园环境卫生整治、物资保障和设施设备维护工作。组织人员定期对校园环境进行清扫和消毒,重点清理易积水区域,消除蚊虫孳生地;采购和储备防控所需的物资,如杀虫剂、驱蚊用品、防护用品、消毒药品等;对校园内的排水系统、通风设施等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校医务室:负责疫情监测、报告和初步诊断工作。设立发热门诊,对前来就诊的师生进行体温检测和症状排查,如发现疑似基孔肯雅热病例,及时进行隔离观察,并按照规定上报相关部门;协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为防控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师生的防控工作组织和落实,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开展宣传教育、疫情监测等工作,及时了解本年级师生的健康状

5、况,督促师生落实防控措施。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防控工作,通过班级群等渠道向学生和家长宣传防控知识,组织学生开展班级卫生清扫活动,每天对学生进行晨检和午检,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对因病缺勤学生进行详细登记和追踪调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二)防控工作小组1.宣传教育组。成员:由学校办公室、德育处、教师发展中心相关人员组成。职责:制定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方案,通过多种形式,如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栏、宣传手册、主题讲座等,向师生员工及家长广泛宣传基孔肯雅热的防控知识,包括疾病的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等,提高师生员工的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营造良好的防控氛围。1.疫情监测组。成员:由校医务

6、室人员、各班级班主任组成。职责:建立健全疫情监测体系,落实晨检、午检制度和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制度。校医务室负责对全校师生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班主任负责每天对本班学生进行体温检测和症状询问,做好记录,对因病缺勤学生进行追踪调查,了解缺勤原因和健康状况,如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校医务室和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1.环境卫生整治组。成员:由总务处人员、保洁人员、物业管理人员组成。职责:负责校园环境卫生的日常管理和整治工作。制定环境卫生清扫和消毒制度,组织人员定期对校园环境进行全面清扫,重点清理校园内的卫生死角、积水区域、下水道等易滋生蚊虫的地方;定期对教室、办公室、

7、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确保消毒效果;加强对校园内绿化植被的养护和管理,及时修剪树枝,清理落叶,减少蚊虫栖息场所。L物资保障组成员:由总务处人员组成。职责:负责防控物资的采购、储备和管理工作。根据学校防控工作需要,及时采购足量的杀虫剂、驱蚊用品、防护用品、消毒药品、医疗器械等防控物资,并建立物资管理台账,严格物资发放和使用登记制度,确保物资合理使用和充足供应。1.应急处置组。成员:由学校办公室、校医务室、安全保卫处相关人员组成。职责:制定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如发现疑似或确诊基孔肯雅热病例,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按照预案要求,及时采取隔离、送医、疫情报

8、告、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环境消毒等应急处置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同时做好与上级卫生健康部门和教育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三、校园风险分析(一)校园环境1 .学校占地面积较大,绿化植被丰富,花坛、景观水池、下水道周边等区域容易积水,为蚊虫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2 .教学楼、办公楼、体育馆、食堂等建筑众多,人员密集且空间相对封闭,一旦有传染源进入,病毒传播速度较快。(二)师生流动1 .学校师生数量较多,校内活动频繁,部分师生与校外及周边社区接触广泛,节假日期间外出旅行现象普遍,增加了感染病毒以及将病毒带入校园的风险。2 .学生年龄较小,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弱,在课间活动、体育课等过程中,容易被蚊虫

9、叮咬。(三)现有防控基础1 .学校已建立基本卫生管理制度,能够定期开展校园清扫与消毒工作,设有校医务室并配备了相应人员与设备,在传染病防控方面具备一定经验。2 .然而,在针对基孔肯雅热的针对性防控措施、专业知识储备以及外部协同合作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四、预防措施(一)宣传教育1 .纳入课程:将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融入健康教育课程,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系统地向师生传授相关知识,让师生深入了解基孔肯雅热的危害、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方法。2 .多平台宣传: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平台,及时发布防控信息与科普知识,定期推送防控小贴士、健康提示,不断提升师生防

10、控意识与自我防护能力。3 .家校协同:向家长发放宣传手册或告知书,通过家长会、家长群等渠道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指导家庭做好防控工作,教育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形成家校联合防控的强大合力。(二)爱国卫生运动1 .日常清扫:建立每日清扫制度,组织师生对教室、办公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进行全面清扫,保持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杂物。2 .积水整治:重点加强对易积水区域的管理,定期检查花坛、景观水池、下水道、沟渠、树洞、废旧容器等,及时清理积水,疏通排水管道,对于无法清除的积水投放杀虫剂。同时,定期检查盆栽植物花盆托盘,避免积水。3 .“翻盆倒罐”行动:组织师生积极开展“翻盆倒罐”行动,全面清

11、理校园内各类容器积水,定期检查校园内的雨水井、污水井等,确保排水畅通,有效减少蚊虫滋生。(三)蚊虫防控1 .环境治理:定期清理校园卫生死角,清除杂草、杂物,减少蚊虫藏身之地。合理修剪绿化植被,保持通风透光,破坏蚊虫栖息环境。2 .物理防蚊:在教室、办公室、宿舍、食堂等场所安装纱门、妙窗,学生宿舍配备蚊帐,从物理层面阻止蚊虫进入室内。3 .化学防蚊:聘请专业消杀人员,严格按照规定对校园内外环境进行定期消杀,有效降低成蚊密度。选用合格杀虫剂,重点对蚊虫易聚集区域进行消杀。同时,合理使用电蚊拍、电蚊液等辅助驱蚊设备。五、疫情监测与报告(一)监测体系1 .晨检午检:班主任每日在早读、午休后对学生进行体

12、温检测与身体状况检查,一旦发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的学生,及时送往校医务室,并通知家长。2 .因病缺勤追踪:班主任对因病缺勤学生进行追踪,详细了解缺勤原因,如怀疑与基孔肯雅热有关,及时报告校医务室。3 .校医务室监测:校医务室设立发热门诊,对前来就诊的师生进行体温检测、症状询问和初步排查,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并做好记录。(二)报告流程1 .第一时间报告: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基孔肯雅热病例,校医务室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同时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2 .信息核实与上报: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立即组织人员对病例信息进行核实,并按照要求及时、准确地进行网络直

13、报。3 .后续跟踪报告: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管理,及时了解其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同时,对疫情的发展情况进行跟踪,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六、应急处置(一)病例隔离与送医1 .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后,应急处置组应立即将病例转移至学校隔离室进行隔离,并联系120急救车将其送往定点医院进行救治。2 .在转移过程中,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病毒传播。(一)密切接触者追踪与管理1 .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排查,确定密切接触者名单。2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接触病例之日起21天。观察期间,每天进行体温检测和症状询问,如有异常,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

14、治。(三)环境消毒1 .环境卫生整治组负责对病例所在教室、宿舍、办公室等活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消毒范围包括地面、墙壁、桌椅、门窗把手等物体表面。2 .对校园内的公共区域,如走廊、楼梯、卫生间、食堂等进行全面消毒,增加消毒频次,确保消毒效果。(四)疫情评估与防控措施调整1 .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评估建议,及时调整防控措施,如停课、复课等。2 .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完善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七、物资保障1 .物资储备:物资保障组按照学校防控工作需求,储备足量的防控物资,包括杀虫剂、驱蚊用品、防护用品(口罩、手套、防护服等)、消毒

15、药品(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医疗器械(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等)等。2 .物资管理:建立物资管理台账,详细记录物资的采购、入库、出库、使用等情况,产格物资发放和使用登记制度,确保物资合理使用和充足供应。3 .物资补充:根据防控工作进展和物资消耗情况,及时补充防控物资,确保物资储备始终满足防八、培训与演练L培训:定期组织师生开展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师生的防控意识和能力。对校医、班主任、后勤人员等重点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掌握疫情监测、报告、隔离、消毒等防控技能。2.演练:应急处置组定期组织开展疫情应急处置演练,模拟疫情发生后的报告、隔离、送医、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环境消毒等环节,检验和提高学校的应急处置能力。通过演练,发现问题,及时完善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九、监督检查1 .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各部门、各班级的防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物资储备情况、疫情监测与报告情况等。2 .对防控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对因工作不力导致疫情扩散的,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十、附则1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和上级部门要求适时进行调整和完善。2 .本方案由鼓楼学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领导组负责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