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机化“十五五”发展规划“十五五”时期,是我县现代农业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保障我县粮食生产安全,根据“十四五”农机化发展情况,结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特制定农机化“十五五”发展规划。一、“十四五”期间农机化发展情况“十四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农机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规范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扶持壮大农机服务组织,全县农机装备水
2、平、作业水平和管理水平逐年提高,农机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农机社会化、市场化服务水平日臻完善,农业机械化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抵御自然灾害做出了重要贡献。(一)农机装备水平提升,结构逐步优化2016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238万千瓦,农机总量13.7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500台,联合收割机7919台,水稻插秧机1300台。到2020年底,全县总动力251.3万千瓦,政策扶持力度不强,导致经营管理能力弱,成为我县农机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和发展障碍。三、“十五五”农机化发展思路“十五五”期间,我们要适应、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认识农机化发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主动作
3、为,改革创新,推动我县农机化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一)工作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促进粮食增产增效为根本,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优化装备布局结构、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广先进适用机械化技术为重要任务,加强农机农艺融合,落实完善政策,培育发展主体,建设人才队伍,强化公共服务,加快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努力推动农机化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二)发展目标一是全力提升综合机械化水平。到2030年,稻麦耕种收综合机
4、械化水平达到86%以上;农机总动力达到270万千瓦,动力机械与配套农机具比例更加合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o二是农机服务组织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达85个,新增20个,作业服务范围覆盖所有乡镇。农机合作组织服务农户数和作业面积占全县的70%以上。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的新型农机合作组织布局更合理、结构更优化、运作更规范、服务领域更宽、规模更大。三是农机化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机技术推广、教育培训、安全监理、维修服务、信息宣传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装备能力明显改善,农机技术推广和教育培训深入推进,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适应我县现代农业发
5、展的需要。四、“十五五”农机化发展重点和任务(一)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一是重点发展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将机械化技术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加快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主攻水稻标准化育秧和机械化插秧,加快推进工厂化育秧,加大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力度,实现手工育秧向机械化育秧、一家一户育秧向商品化集中供秧转变。大力推广粮食烘干机的应用,并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模式。加快大中型农业机械的发展,重点推广大中型拖拉机、高速插秧机、大型烘干机。加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推广力度,重点推广土壤深松、适度深耕、秸秆还田、高效植保等机械化技术,提高耕整地质量和播种质量,扩大高效低残留病虫害防治机
6、械化技术应用面积。二是加快发展先进适用机械。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农机更新报废政策,重点发展100马力以上拖拉机、高性能稻麦联合收割机、秸秆粉碎还田机、高效植保机械、复式作业机械和农机智能装备。(二)加快培育新型农机专业合作社扶持农机户发展成为农机专业户,引导农机户和农户采取带机具、土地、资金、技术入社等多种方式创建农机专业合作社。支持有实力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强“二库二间一室”(机库、配件库、维修车间、烘干车间和培训教室)建设;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流转承包土地,开展全程社会化农机服务项目;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将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政府购买服务的对象,成为既提供农机作业服务又从事农业生
7、产经营的市场主体。积极推动农机服务主体开展横向联合与纵向协作,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联社。到2030年,利用国家购机补贴等政策,扶持20个服务功能强、农民信得过、自我发展有活力的新型农机专业合作社,不断巩固和提高农机合作社的作业服务水平,拓宽作业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三)积极落实农机化发展的各项政策积极争取、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农机化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充分利用农机化发展政策的导向作用和扶持效应,合理调整和优化农机装备结构,重点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全力发展拖拉机、收割机等常规机械,加快淘汰废旧农机具。五年期间,重点向粮食生产全
8、程机械化最薄弱的机械化插秧、秸秆全量还田、粮食烘干、高效植保等环节机械发展倾斜。(四)组织实施农机化示范推广项目以解决农业发展中的机械化作业瓶颈为切入点,以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为目标,强化农机与农艺融合运用,结合项目,建设不同类型的机械化技术推广示范区。重点抓好水稻机插秧项目的技术示范推广和小麦高产攻关项目。一是加快推进水稻机插秧,促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十五五”期间,根据年度项目任务,逐步拓展水稻机插秧示范面积,加快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实现机插秧面积130万亩,机插作业率提高到60%o二是搞好小麦机械化播种技术推广,提高机播质量。(五)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推进“文明监理
9、优质服务”示范窗口和“平安农机”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工作,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加强农机牌证管理,进一步提高农机挂牌率、检验率和驾驶人办证率,强化农机安全生产源头治理,严防农机重特大事故发生。(六)加强农机市场监管加大对农机销售市场和维修市场的监管,抓好行业管理,严防假冒伪劣农机配件、“三无”农机产品进入市场,积极受理农机投诉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农机生产、经营、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农机作业市场监管,严防哄抬作业价格,维护农机作业市场稳定。(七)加强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重点解决农机系统人才缺乏、知识老化的问题,把农机系统招考工作人员纳入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招
10、考计划;加强农机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提升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能力。二是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重点对农机手开展操作、机具保养、维修技能等培训,全面提高农机手使用农机以及应用农机技术的基本素质。培养造就一批既精通农机驾驶、维修技术,又懂农艺栽培技术的新型农机手。三是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农机企业等各类培训资源,重点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的培训,使之成为既懂生产又善管理的新型农机职业经理人。五年期间,计划完成培训农机人员达到0.4万人次,使农机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发展现代农业相适应,为农机化快速发展提供保证。五、“十五五”期间重大农机化项目规划(一)农机化示范县创建项目以创建全国农机化先进县为目标,
11、重点建设一批水稻和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选择有一定作业基础的乡镇,进行农业机械化作业示范建设,农机与农艺紧密结合,全方位提高稻麦生产各个环节的机械化水平。整合各种项目资金,通过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力争在示范区实现农业生产耕、种、收全程机械化。(二)农机安全监理和推广培训装备建设项目一是县农机监理站要配备移动式检测设备、申领驾驶证考试电子设备、安全宣传教育设备,实现农机监理办公自动化、标准化和申领驾驶证理论考试无纸化,桩考电子化;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县政府的支持,建立农机自动化检测线,改善现有的检测手段,提高拖拉机等农业机械的安全技术水平。二是县农机推广中心要配备大型拖拉机、秸秆还田机、深
12、松机、复式作业机械等农机具用于开展试验推广。(三)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以培育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积极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健全和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开展“五代一统”(代耕整地、代育秧、代插秧、代收割、代烘干,统一田间管理)作业模式,引导农机大户在经营上主要以代耕、代插、代收割作业为主,在完成自耕、自种、自收的同时,面向全村、全乡(镇)开展农机田间和其它项目作业。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抓好机库棚建设,将农机专业合作社维修车间、农机具停放场库棚等建设纳入综合性农事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用地按照农业生产用地政策办理,解决农机“住房难”问
13、题。计划在“十五五”期间,财政每年扶持1-2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到2030年完成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库棚建设5个,建设面积200-300平方米(含)的机库,每个财政补助10万元,共投入资金50万元。(四)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对我县农机化基本建设的投入,将机耕道纳入高标准农田、农村土地整治工程,统一规划实施,解决农机“行路难”问题,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十五五”期间申报2个标准乡镇农田机耕道建设项目。(五)农机化技术推广项目实施秸秆还田、机械化打捆、土地深松、小麦机播和水稻机插秧等技术推广项目,加快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推广运用范围。力争到“十五五”末
14、秸秆还田率90%以上,小麦机播率45%,机插秧率60%。(六)农机精准扶贫项目根据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农机精准扶贫。依托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对全县贫困农民购机补贴资金的倾斜。在制定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方案前,重点与扶贫部门对接,摸清贫困群众中是否有购机需求,通过摸底调查和政策宣传,对有意向购买农机的贫困户倾斜购置补贴资金。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大户开展社会化服务的优势,在重要农时,动员农机合作社主动为贫困户开展优质服务,为贫困户开展生产提供机具和技术保障。同时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对贫困群众土地进行托管和代管,将解放出来的困难群众鼓励其进行劳动力输出增加收入。(七)农机报废更新项目实施农
15、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对农民自愿报废淘汰老旧农机且购买新农机的,给予农机报废更新补贴,鼓励和引导农业机械以旧换新和升级换代,加快节能、环保、安全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农机报废更新补贴与新增农机购置补贴同步兑现,不断总结实施经验,探索适合我县实际的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办法,切实提高我县农业机械化和农机产业发展水平。我县农机更新报废补贴与农机购置补贴要相互衔接、同步实施,整体推进,“十五五”期间安排的报废更新补贴额度原则上不少于100O万元。六、“十五五”农机化规划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一是要把农机化发展规划纳入全县“十五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农机化工作纳入现代农业目标考评内容,县政
16、府每年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农机化工作,努力推动全县农机化全面、科学、跨越式发展。二是县政府成立“十五五”农机化发展规划领导组,负责县“十五五”农机化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协调指导和检查验收工作,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落实工作任务和措施,确保农机化发展五年规划的顺利实施。三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工作任务,制定工作措施,建立工作责任制,根据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农机化发展实施方案。每年年终组织有关人员对农机化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主动配合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对农机化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以实际工作成绩争取上级业务部门在项目资金的安
17、排上给予倾斜。(二)加大投入,增强动力“十五五”期间,我县农机化工作要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农机化发展的各项政策,重点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加强对重点农机具的补贴力度,加强农机报废更新力度。积极对上争取项目资金,完善各类农机服务组织,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引进和改进适合我县特点的农业配套机械化技术上。推进农机化示范县建设、新技术示范、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装备结构优化和农机社会化服务推进等重大项目落实。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投入,逐步提高对机耕道路、标准农田、农机合作社机库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和投入,以提高稻麦综合机械化水平为目标,全面推进全程机械化进程。(三)依法行政,加强管理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
18、械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精神,保障农民群众在自主经营农业机械中得到实惠,深入贯彻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等农机法律法规,增强依法促进全县农机化发展的意识。使农机化管理工作继续朝着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方向迈进。(四)调整结构,提高水平农机化结构调整要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不断优化农机化的技术装备结构。一是推进农机更新,提高农机装备质量和技术水平。“十五五”期间要做好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的更新装备工作,通过农机购置补贴等中央和地方资金的投入,扩大更新范围,使农机装备质量、技术水平和结构有较大提高。二是进一步加强农机装备结构的调整。侧重向产前、产中
19、产后全过程机械化;侧重向农机保有量“量”和“质”的双向提高和推进;侧重向急需的、薄弱的农机具倾斜。三是逐步建立和完善设施农业政策支持体系和投入保障体系,全面提高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着力改善设施农业技术装备结构,深入推动设施农业技术装备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先进的设施装备应用和升级速度,不断加强设施农业机械化实用人才培养,切实增强设施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推进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五)创新机制,强化服务一是狠抓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农机推广体系是农业推广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要加强推广机构的服务能力建
20、设,确保农机推广各项政策到位,充分调动广大农机推广人员的积极性,保障农业技术推广法和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所赋予职责的切实落实。着力抓好农机化技术的推广示范,积极探索有利于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的运行机制。二是不断创新农机化服务机制。要创新农机化项目工作机制,要把项目工作作为“十五五”期间农机化发展的重要平台,积极运作,使项目落地运行。要创新农机服务走向市场化、产业化的服务手段,始终坚持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作为提升农机化整体水平的重要环节来抓,制定规划,切实组织实施,要坚定不移地抓紧抓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培育工作,要创新内部管理工作机制,不断调整和充实农机推广服务力量,把工作重心切实转移到服务上来。三是规
21、范管理农机市场,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农机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四是要不断加强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和发展现有体系,增强服务功能,改善服务手段,拓宽服务领域。(六)狠抓安全,强化监管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农机检审等工作。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广大机手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各界群众,掌握农机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营造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氛围。坚持以拖拉机及其驾驶员年检审作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主线,通过严把机车入户关、技术检验关、驾驶员培训考核关,改善机车技术状态,提高年检审率,及时淘汰落后农机,消除事故隐患。抓好农机监理机构的基础设
22、施、交通设备、技术装备的建设;准确把握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抓好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加强农机安全监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七)强化培训,提高素质一是要加大农机管理和推广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开辟多条渠道加快提升基层农机队伍素质,制定年度培训目标和计划。二是进一步加强农机技术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深入开展送教育、送技术下乡活动,大力普及农机化实用技术;要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人员技术培训,开展农机适用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农机作业水平和效率。(八)加强宣传,树立典型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媒体,广泛宣传农机化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农机化先进技术,营造舆论氛围;宣传农机化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经验和优秀事迹,树立典型、宣传典型,逐步探索和建立农机化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