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上级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2025年,是五年过渡期的收官之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们肩负的责任无比重大,我们面临的任务无比艰巨。*上下必须以决战决胜的姿态,一鼓作气、善作善成,确保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历史答卷。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深刻领会肩负的历史使命与时代重任(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夯实乡村振兴基石。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我省以“第一民生工程”的政治担当,推动巩固拓
2、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交出了亮眼答卷。过去几年,全省上下锚定“基础更牢、生活更美、作风更硬”目标,打出产业帮扶、就业扶持、民生改善组合拳。2024年,全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突破L5万元,较2020年增长65%,提前实现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脱贫人口动态清零,32个脱贫县GDP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在具体实践中,各地培育特色产业集群,陕北苹果、陕南茶叶、关中奶山羊等产业带动80%以上脱贫户稳定增收;建成就业帮扶车间1200余个,开发公益性岗位5.6万个,脱贫劳动力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短板持续补齐,改造危房3.2万户,义务教育阶段脱贫家庭子女失
3、学辍学动态清零,县域医共体实现全覆盖。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干部群众的拼搏实干,在疫情影响、旱情冲击等多重考验下,各级党员干部扎根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用过硬作风筑牢了脱贫根基,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正视发展现存挑战,筑牢防返贫防线。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仍面临诸多考验,乡村振兴之路绝非坦途。产业层面,30%的脱贫地区仍以传统种养业为主,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部分县区特色产业因市场波动出现价格暴跌,如2024年某县食用菌因供过于求导致收购价下降40%,直接影响2000余户脱贫户收入。稳定增收渠道方面,约15%的脱贫群众收入来源单一,过度依
4、赖外出务工,受经济下行影响,部分劳动力返乡后面临再就业难题。乡村建设与治理存在明显短板,80%的行政村存在基础设施老化问题,垃圾分类、污水治理等长效机制尚未健全,个别村“两委”班子带动能力弱,出现“干部干、群众看”的被动局面。更需警惕的是,返贫致贫风险依然存在。2024年全省监测到易返贫致贫人口1.2万人,其中因病因灾因学返贫占比达65%。这些问题警示我们,收官不等于收摊,必须摒弃“松口气、歇歇脚”的懈怠思想,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防返贫防线。(三)聚焦两好两升目标,续写乡村振兴新篇。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全省上下需锚定“两好两升两确保”目标,以更实举措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要提升脱贫成果巩固
5、成色,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实行“每月走访、每季评估”,确保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同时,开展群众满意度提升行动,通过“百姓评、乡贤议、部门查”多维评价体系,倒逼帮扶工作提质增效,力争2025年群众满意度突破90分。在产业发展与乡村治理上持续发力,实施“一县一业”强链工程,每个脱贫县重点培育2个主导产业,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冷链物流中心,推动陕北苹果深加工、陕南中药材炮制等产业链延伸,2025年前实现脱贫地区产业产值翻番。乡村治理推行“党建+积分制”,将环境卫生、孝老爱亲等纳入积分管理,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年底前实现村级议事协商机制全覆盖。全体党员干部要扛牢政治责任
6、把巩固成果、推进振兴作为检验作风的“试金石”,建立“包村联户”责任清单,对重点任务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唯有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韧劲真抓实干,才能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高质量完成过渡期各项任务,让乡村振兴的画卷在三秦大地徐徐展开。二、聚焦重点,精准施策,奋力开创有效衔接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收官之年,工作千头万绪,我们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纲举目张,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跃升。(一)坚决守住一条底线:持续优化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筑牢防返贫“防火墙”。防止返贫是底线任务,监测是第一道关口。我们要持续巩固提升“3+1”保障成果,更要将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运转得更灵敏、更高效。
7、要深刻认识到,传统的、仅靠人力摸排的监测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近年来,我省在运用大数据赋能防返贫监测方面走在了前列,建立了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开发了“*防贫申报”小程序,实现了线上线下协同发力。自平台运行以来,累计汇聚了超过225万条预警线索,帮助超过62万群众消除了返贫风险。我们要充分借鉴这些先进经验,加快建设覆盖全体农村人口的监测帮扶大数据信息系统。要推动乡村振兴、公安、人社、医保、卫健等多部门的数据共享和比对,实现对因病、因灾、因学、因意外等导致收入骤减、支出骤增家庭的实时预警、快速响应。要坚持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排查和部门数据预警相结合,确保监测无死角、全覆盖。对于识
8、别出的监测对象,要严格落实“一户一策”,精准分析致贫返贫风险点,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安排得力干部结对帮扶。要确保每一户监测对象都至少有一项以上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并通过产业、就业、医疗、教育等综合手段,真正帮到点子上、扶到关键处,做到风险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二)扭住两个关键支撑:做强产业和就业,夯实稳定增收“压舱石”。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产业和就业是群众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一要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要立足本地资源禀,大力发展茶叶、蔬菜、辣椒、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我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已实现稳定增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6%,这说明我们的产
9、业发展有基础、有潜力。下一步,关键要在“特”和“优”上做文章,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把更多产业增值收益留给农民。去年,全省安排衔接资金37.9亿元用于产业奖补到户,带动了413万人增收,这种好的做法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让群众在产业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二要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全省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稳定在360万人,这是我们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基础。要持续做好劳务输出的组织、服务和权益保障工作,让他们在外能安心、有钱赚。同时,要更加注重就近就地就业,积极发展以工代赈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开发更多公益性岗位,让更多群众能在家门口
10、实现就业,兼顾务工和家庭。对于返乡创业人员,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环境,让他们成为带动乡村发展的“领头雁”。(三)深化一项民心工程: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绘就宜居宜业“新画卷”。乡村不仅要让群众“钱袋子”鼓起来,更要让生活环境美起来、精神面貌新起来。我们要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两清两改两治理”为重要抓手,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两清”,就是要彻底清理公共区域和房前屋后的乱堆乱放、垃圾粪土,坚决清理存在安全隐患的残垣断壁和废弃建筑,让村庄清爽起来。“两改”,就是要稳步推进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科学选择技术模式,同步建立后续管护机制,确保改一个、好一个、用一个;要规范开展圈舍
11、改造,实现人畜分离、干湿分离,从源头上改善村庄卫生状况。“两治理”,就是要下大力气治理生活垃圾和污水,加快构建覆盖全域的收运处置体系,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让干净整洁成为乡村的底色。这项工作,政府要主导,但群众是主体。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要我干”变成“我要干”。要结合“卫生家庭”评选等活动,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共同建设干净、整洁、有序的美丽家园,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四)筑牢多方安全屏障: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营造和谐稳定“好环境”。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一要管好用好集体“三资”。农村
12、集体资产、资源、资金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服务村民的重要物质基础。必须严格规范财务支出,强化日常监督,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要积极盘活农村的闲置低效资产,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变成发展的资本。二要抓好重点领域安全工作。安全生产这根弦必须时刻紧绷,要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当前正值主汛期,防汛抗旱、未成年人防溺水等工作刻不容缓,必须把责任压实到岗、到人,确保万无一失。三要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持续加大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三、压实责
13、任,转变作风,为决战决胜收官之年提供坚强政治保完成艰巨繁重的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的作风和担当。(一)让责任链条“紧”起来。责任不落实,一切都是空谈。各级党组织要坚决扛起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负总责。村支书和驻村第一书记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强化协同配合,形成“1+12”的工作合力。驻村干部要真正沉下心、扎下根,把群众当亲人,把驻地当故乡,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驻村干部的管理、服务和保障,为他们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二)让干部作风“实”起来。作风是战斗力,是凝聚力。我们要以“作风建设年”为契机,持续深化整治乡村振兴领域
14、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然存在,少数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仍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对此,必须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要聚焦惠民政策落实、项目资金使用、集体“三资”管理等重点领域,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和顶风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三)让督导考核“硬”起来。考核是指挥棒、风向标。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督导考核机制,坚持结果导向,采取第三方评估、交叉考核、群众满意度调查等多种方式,对各村、各部门的工作实绩进行精准“画像”。考核结果要真正用起来,与干部的评优评先、提拔使用、追责问责硬挂钩,形成能者上、优者奖、
15、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激励广大干部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担当作为、建功立业。同志们,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务实过硬的作风、攻坚克难的勇气,全力以赴打好过渡期收官之战,为谱写我*乡村全面振兴的崭新篇章而努力奋斗!赠篇:公务员工作写作提纲3。例1 .扎实推进公务员绩效管理试点工作系统谋篇布局,推动组织实施从“纸面要求”转为“具体实践”。科学设置指标,推动考核评估从“千篇一律”转为“量体裁衣”。突出数字赋能,推动管理过程从“线下监督”转为“双线融合”。强化绩效执行,推动结果运用从“重考
16、轻用”转为“真考真用”。2 .念好“三字诀”让公务员先进典型不断涌现注重动态跟踪,构建典型管理的“全链条”。聚焦成长成才,培养人民满意的“领头雁”。强化正向激励,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3 .“三个结合”做实新录用公务员培训坚持“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丰富完善培训形式。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科学安排培训内容。坚持“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营造良好成长环境。4 .“三个聚焦”扎实做好考试录用公务员考察工作聚焦业务精通,提升考察人员能力。聚焦流程严谨,增强考察规范水平。聚焦纪律严明,确保考察公正严肃。5 .聚力台账整理“三个重点”为工资福利工作保驾护航以实用性为
17、重点,重视台账整理意义。以适配性为重点,理清台账整理门类。以时效性为重点,发挥台账整理效力。6 .念好“三字诀”助力新录用公务员成长成才以“学”为先,强化理论修养。以“炼”为要,提升实干本领。以“管”为重,健全考评体系。7 .抓实培养管理“黄金期”助力新录用公务员快速成长突出政治淬炼,精心细心育苗。注重一线历练,实战实干壮苗。坚持适时使用,严管厚爱护苗。8 .“三个抓实”构建新录用公务员培养全链条教育培训“提质”,抓实“育”的基础链。导师帮带“引路”,抓牢“管”的关键链。实践锻炼“强筋”,抓好“干”的发展链。9 .“三措并举”考实考准公务员平时表现注重量化考核,拒绝“靠印象”。注重考出实效,拒
18、绝“和稀泥”。注重结果运用,拒绝“走过场”。10 .探索完善新录用公务员“专业化成长链条”一是聚焦紧缺专业“设岗”。二是注重分步施教“培育”。三是创新平台载体“考评”。11 .搭建公务员初任培训的“三个课堂”舞台上的课堂行走中的课堂党旗下的课堂12 .“三注重”提升公务员信息管理水平注重统筹规划,提高数据精准性。注重日常维护,确保数据完整性。注重系统运用,发挥数据实用性。13 .“三向发力”锻造年轻公务员综合素质培养链走出去,借“他山之石”。请进来,蓄“内功之力”。沉下去,强“攻坚之策”。14 .“三点一线”规范公务员工资审批管理以落实政策为着力点,强化工资审批管理。以健全机制为立足点,规范工
19、资审批流程。以部门联动为支撑点,严肃工资审批纪律。以审核精准为主线,提升工资审批效率。15 .四聚焦四突出强化公务员队伍管理聚焦岗位需求,突出招录精准化。聚焦素质提升,突出能力专业化。聚焦规范高效,突出管理精细化。聚焦干部实绩,突出激励导向化。16 .“四字”工作法推进招录资格复审工作着眼“责”压紧压实。突出“准”从严从细。立足“纪”筑牢底线。用心,暖”全程守护。17 .“三强化”提高公务员信息采集更新和年报统计工作质效强化政策研究,提升业务水平。强化流程把握,有序统筹推进。强化校验审核,确保工作质效。18 .用“心”当好资格复审“审核员”精心谋划优部署。细心审核严程序。贴心服务显真情。19
20、以正向激励提升公务员担当动能树立实干担当风向标。夯实强基赋能基本盘。善用关爱激励助燃剂。20 .“三维发力”做好公务员招录工作精准分析研判,按需施策下好“先手棋”。科学设置职位,严格标准树立“风向标”。强化责任意识,防范风险拉好“警戒线”。21 .“四个一线”为新录用公务员赋能添彩乡村一线察实情。实境一线拓眼界。民生一线守初心。产业一线促发展。22 .“三个坚持”从细从严从实做好公务员考核工作坚持精准制定考核目标。坚持严格遵守考核流程。坚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23 .“青蓝结对”助力新录用公务员茁壮成长健全帮带体系,加快角色转变。突出精准赋能,开展清单培养。强化实践锻炼,提高履职实效。24 .
21、三个强化”做好公务员工资管理工作强化政策学习,做好业务指导。强化规矩意识,规范业务流程。强化交流沟通,提升服务水平。25 .“三个突出”提升公务员工资管理水平突出规范性,在流程把控上下功夫。突出专业性,在能力提升上下功夫。突出精准性,在政策落实上下功夫。26 .“三个一批”涵养队伍一池活水源头蓄势,公开招录一批。拓宽渠道,优化配置一批。强筋壮骨,实践锻炼一批。27 .积极引导新入职公务员快速进入角色谈心谈话树牢政治意识。入职培训帮助能力提升。及时保障彰显关心关爱。28 .精细化、规范化扎实做好公务员转正定级工作规范工作流程,确保程序公正。做细业务资料,确保档案精准。强化结果运用,确保培养靠实。29 .“三个紧盯”做好公务员招录计划编制工作一是紧盯队伍结构所需。二是紧盯产业发展所需。三是紧盯基层治理所需。30 .考准考实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表现在岗调研考笔头能力。素能展示考口头能力。动态评估考日常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