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互助协议模板甲方(互助方):法定代表人:地址:联系方式:乙方(互助方):法定代表人:地址:联系方式:鉴于甲乙双方均处于(区域/行业)环境风险防控重点区域,为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协同应对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及泰顺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25年修订),经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协议:一、互助范围与分级响应(一)适用事件类型1 .危险化学品泄漏、放射性物质释放、突发水污染等可能造成跨区域环境影响的事件。2 .依据事件分级标准(特别重大I级、重大11级、较大HI级、一般IV级),明确响应等级对应的资源调配方案。(二)互助内容1 .物资支援:乙方需在协议生
2、效后10个工作日内向甲方提供应急物资清单(含活性炭、吸油毡、便携式监测设备等),并实时更新储备状O2 .技术支持:甲方专家团队(附资质证明)在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提供污染扩散模拟、应急监测方案等技术指导。3 .人员支援:乙方应急队伍(不少于10人)在接到通知后1小时内抵达现场,服从甲方现场指挥部统一调度。二、应急响应流程(一)事件通报1 .发现事件方需在30分钟内通过专用联络渠道通报事件基本信息,包括污染物种类、泄漏量、影响范围等。2 .双方同步向生态环境部门报告,报告内容需符合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要求。(二)响应决策L甲方在接报后1小时内启动应急响应分级决策机制,根据事件等级决定是否启动互
3、助程序。3 .重大及以上事件需联合成立现场指挥部,由甲方负责人任总指挥,乙方派分管领导参与决策。(三)应急实施1 .乙方物资运输车辆凭应急通行证(样式见附件)优先通行,甲方负责协调交通管制及临时场地支持。2 .应急处置过程中,双方需每30分钟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同步进展,关键决策需形成书面记录。(四)应急结束经联合评估确认环境指标恢复正常后,由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双方在7日内提交应急处置总结报告。三、资源共享与补偿机制(一)物资调用1 .调用方需填写应急物资调用单,注明使用时间、损耗情况,在事件结束后15日内归还或按市场价赔偿。2 .应急药剂等消耗品按实际采购价结算,运输费用由调用方承担。(二)技
4、术服务补偿L专家技术指导费用按元/人小时计算,由受益方在事件结束后30日内支付。3 .若涉及第三方机构检测,费用按惠州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征用和应急补偿实施细则执行。(三)人员支援保障乙方应急人员在支援期间的食宿、交通费用由甲方承担,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甲方协助申请工伤保险理赔。四、跨部门联动机制(一)与消防部门协作1 .双方与辖区消防大队建立应急联动通讯录,定期共享环境风险源信息(如危化品存储位置、应急预案修订情况)。2 .火灾引发环境污染时,消防部门负责现场灭火,双方负责污染控制与监测,每小时召开一次联合研判会。(二)与生态环境部门衔接1 .事件处置过程中,双方需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开展调查取证,
5、按要求提供监测数据、应急处置记录等材料。2 .涉及跨省界污染时,由甲方牵头与相邻区域政府沟通,乙方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五、培训与演练(一)联合培训L每年共同组织2次应急技能培训,内容包括:3 .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置技术(参考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指南)4 .便携式监测设备操作(如PlD检测仪、水质多参数仪)5 .个人防护装备穿戴与脱卸规范(二)实战演练1 .每半年开展1次全流程演练,模拟场景需覆盖以下类型:2 .液氨储罐泄漏(重点演练疏散路线与洗消措施)3 .暴雨引发的尾矿库溃坝(重点演练污染物拦截与监测布点)4 .演练后需形成演练评估报告,针对发现的问题在30日内完成整改。六、信息管理与保密(
6、一)应急数据库L双方共同维护区域环境应急资源数据库,包含:应急物资储备点分布及实时库存;专家库成员专业领域及联系方式;历史典型案例处置方案;数据库访问权限由双方信息部门统一管理,定期进行安全评估。5 .保密义务:对事件处置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如企业生产工艺参数)、个人信息(如受影响居民健康数据)严格保密,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向第三方披露。七、协议管理与争议解决1 .协议期限:本协议有效期3年,期满前60日双方若无异议则自动续期。协议终止后,双方仍需履行未完成的应急补偿义务。2 .违约责任:一方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互助义务的,需按协议总额的20%支付违约金,并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因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履行协议的,受影响方需在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书面通知对方,并提供气象、地震等部门的证明文件。3 .争议解决:因协议履行产生的争议,首先通过联席会议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提交甲方所在地/项目所在地仲裁委员会仲裁。八、附件清单1 .应急物资清单及存储位置图;2 .专家库成员信息表;3 .应急响应分级决策流程图;4 .应急物资调用单模板;5 .区域环境风险源分布图。甲方(盖章):乙方(盖章):法定代表人(签字):法定代表人(签字):日期:年月一日日期:一年月日